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以诗入画美学特质赏析

一、郭熙与《早春图》

郭熙的《早春图》顾名思义刻画的是早春景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山中景象的早春气息,以及大地万物在云烟变换间一切复苏,瑞雪消融时期草木树枝青翠欲滴,冬去春来,大地复苏,淡淡的雾气流淌在山间,春的气息也由此传出。山峰在远处看起来气势雄伟挺拔,近处山石突兀圆岗层叠。淙淙而下的山间泉水汇入河谷。山崖丛树间一些桥路楼观若隐若现。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为山间人们的活动增添了灵动的气息。山间的树木有的疏疏密密,枝条像鹰爪和蟹爪,翠绿挺拔的树木在山林间的姿态各有不同。笔墨间勾勒出山石粗细有变,抑扬顿挫,挥洒自如。郭熙在用笔间将他的性格也展现其中,用墨间显现着苍劲有力的笔法和生动多变,其中还透出写幽静清旷和清润秀雅的待人之道。郭熙所作的山水画《格古要论》评价道:“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攒针,杂叶夹笔、单笔相半,人物以尖笔带点凿,绝佳。”把郭熙的艺术特色和他山水画独特的激发风格都描写了出来。四时朝暮,高远,深远,平远之间的变化是郭熙最善于表达的,大幅作也是他的特长。丰富的内容和构图奇特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完美体现。《早春图》为观赏者营造出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境界,气势混成,情趣盎然,大开合处相顾盼,这点在作品中也有所呼应。

二、郭熙的美学情怀

(一)“三远说”

郭熙的《早春图》的美学特质主要体现在他的构图,他的作品画面涵盖着一种空灵美,其中重要的就是他的“三远”构图法,宋朝当初全景构图的模式在郭熙的作品中的“三远”法体现出来了。增加了画面空间的表现能力。注重细节的丰富性和画面的整体之间的结合。两座较大的山端耸立在画幅的最上端,云雾遮掩了一部分右部山头,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巍峨耸立的感受。烟霞被烘托得高远又神秘。郭熙就曾说过“: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画面中空白处的作用在中国画中也有所体现,画面形象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空白,在关系上与画面的形式又有一定的联系。画面的主体也能由此衬托,“高远”在《早春图》中也有突出,不仅能造成画面虚实的变化,还能表现出大气以及意境。“深远”为“自山前而窥山后”,曲折感是观察的主要视线。曲折重晦,楼阁被丛树所掩映在画的中景部分。图中所刻画的重岩叠嶂、涧溪和路桥。比如画中溪流曲折而下,在山石的山腰处和右侧山崖处,流入下面的水潭中,深入地感受一下就跃然纸上了。因此,重叠曲折的纵深感是深远的理解范围。山水的含蓄美也体现出来了。“自近山而望山”为“平远”,最主要的视觉感受则是缥缈和冲融。幽静深远的视觉效果是平远法主要表现的美学特征,文人们的思想和情绪的抒发也借这种平淡恬静的意境。在《早春图》中,近景山石都被刻画得精致细致,富于变化万千的情景。简略则是远景的处理方式。虚实的对比之间发挥成极致。郭熙的“三远说”则真应了那句话:“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其实,“三远说”只是一种空间表现手法,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更多地通过山水空间而表达出来。画家描绘的自然物象已经被审美形象所超越。观者的无穷想象也由此引发。乾隆曾对郭熙《早春图》评价过:“树木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作品的画面整体气息被“气如蒸”所涵盖。苏子瞻的诗歌中也形容道:“玉堂画掩春日间,中有郭公画春山。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早春图》给人的整体感受都被一句“鸣鸠乳燕初睡起”所包含了。把画面感非常贴切地形容出来。

(二)景物描写人情化

人情化的景物描写在《早春图》中也是一大特点,对山间大气和阳光细微处的成功刻画也是此作品成功的一点。如冬日里的枯枝尚未发芽为使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气息。郭熙的《林泉高致•画格拾遗》里也记述了一样:“早春晓烟:骄阳初蒸,晨光欲动,晓山如翠。晓烟交碧,乍合乍离,或聚或散,变态不定。飘飘缭绕于从进溪谷之间,增莫知其涯际也。”郭熙的画树法被人称为“蟹爪树”,淡墨清扫树身,中锋勾勒主干,节疤被浓墨点出,侧锋出枝。把树木画得高低参差疏密有致,曲中取势也所强调的。弯曲伸展状主要是《早春图》中山石的状态,侧身的松树相呼应两棵主松,仿佛从严冬中刚刚醒来将自己的腰肢疏散开来。视觉上给人一种“春山淡冶而如笑”的身心愉悦感,好似春天的山影淡淡地如同美人的微笑一般。对人物的刻画增加了一份神似现实的境界,画中的不同位置站着的人们在欣赏着山中的风景,观者也十分容易地被带入其中,仿佛身在画中。

三、从郭熙《早春图》延伸至宋代绘画特质

宋代绘画所讲究的“以诗入画”在郭熙的《早春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进一步深化了宋代画院的诗画结合。那是画家更多向诗歌学习,希望自己作品艺术效果能有诗意的表现。“诗意画”也是由那时所兴起的。以诗为命题来考核画家的构思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也是当时宋代画院实行的一种形式。“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是诗画结合的另一种方式。画家仅在作品上提出了自己的名字和作品名称。画上并没有题诗,作画的主体也不是按照某句诗歌创造的,此时一种新的高度已经出来,那就是精神内容和诗画的结合。画面更深的内涵都在诗与画的交融中有所体现。相互的渗透和融合都在诗画中做到了。所以说,画家的创作不仅是在内容上的独特,思想感情的抒发才是最常见的。《早春图》的出现在宋代绘画上也代表着前代的美学特质审美在宋代的历史上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宋代的山水画的发展大大超过了人物画像,愉悦性情已经替换了从前那种当代所宣扬的“成教化,助人伦”的宣教功能。宋代绘画题材才会有所变更。主观的参与使画家不再满足于对物象的客观再现。宋人的普遍追求已经开始注重画面的诗意。郭熙的《早春图》是当时的时代美学特征,也是当时诗意作品的表现。

四、结语

所以,诗与画的结合在郭熙的《早春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对自然环境的深切体会以及个人主观思想的营造,使作品的诗画感表现得技高一筹。他的作品构图独特,画中好似有诗实则没诗,注重于诗意和画面的结合,在当时的宋代有一定的影响,画家也不再单一地去追逐去自然和山水的观察,增加了内涵写实性,这也是深度到广度的扩展以及艺术高度的体现,使艺术的生命力更加呈现出来。

作者:佐丹 于姗 单位:空军航空大学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以诗入画美学特质赏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12175.html

    相关专题:伊犁师范学院怎么样 中国律师杂志


    上一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数学教学设计水平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