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

摘要:近代以来科技革命产生的冲击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受到了科技革命的影响,坚持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统一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探究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经典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既是辩证的、历史的,在本质上又是科学的、革命的,这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是19世纪40年代,恰巧在这个时期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一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革命在欧洲迅速蔓延。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了科技革命地严重冲击,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在未来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吸收和总结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一、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得到广泛使用,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英国首先在全球掀起了科技革命,蒸汽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并推广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德、美等国相继走上了科技革命的道路。蒸汽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其影响范围蔓延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家、社会等多方面矛盾激化的一系列问题,正在这个时期,《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由此诞生,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此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它以电力、机械技术为代表,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这使生产力和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常发生。这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不断输出向外延伸,垄断资本争相争夺国外资源,帝国资本主义开始瓜分世界,形成了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但是,帝国资本主义利欲熏心,为牟取更大的利益,不惜爆发了以重新瓜分世界为目的的世界大战。马克思主义没有因为世界大战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概括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理论,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列宁主义。列宁主义进一步论证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等学说。斯大林在之后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扬了和充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东方,马克思主义也开花结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开创了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蔓延,它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并由此开启了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据优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继续存在,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趋势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再一次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擦出了火花,并成功应用于中国当时的社会实践中。改革开放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而广阔,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等重大成果。来到21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充实。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前进,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瑰宝,既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又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非凡的成就,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而且也严重动摇了自然哲学的基础。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否定了神创论,改变了人们对天文学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德国化学家维勒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不同方面证明了自然界中的历史性,是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了影响深远的科学成就,动摇了人们对自然界形而上学的认识,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重新认识。同一时期,生物学界的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彻底摧毁了上帝创世学说,否定了物种不变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证明了自然界历史的发展。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自然科学的成就和科技革命不仅为辩证唯物主义学说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提供了依据。18世纪至19世纪发生的两次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佐证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产生的规律,这也可以从科技革命中得到佐证。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把生产的社会化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高度的社会化水平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大量存在,而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对立的。为解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频繁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适应社会生产化的要求。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尖锐且不可调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尖锐对立,预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成为历史的必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有关技术革命方面总结了一些重要观点,比如,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革命开辟了不同的历史时代;科技革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所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与科技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坚持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统一

科技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技革命的产生使得马克思主义迅速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变革和发展,使理论得以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尤其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变幻莫测,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的观点依然具有科学性,并与当代社会的现实性相契合。显然,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能回答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问题,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做出符合时代的新的概括和总结,对实践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能够与科技革命相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习和研究科技革命中产生的重大成就和理论成果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础,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可以有效保证科技革命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立之初,虽然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还不够全面,而科技革命产生了社会变革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受到了深刻影响。因此,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科技革命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对新的科技成果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做出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坚持科技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统一,既要让现代科技革命成果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又要做好科技革命产生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冲击的准备。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吸收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成就、新成果,科学也回答和解决科技革命所带来的重要问题,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艺术类论文

[3]黄顺基,郭贵春.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王继涛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87195.html

    相关专题: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最适合女性的职业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