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一、郑州市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一)郑州市农产品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围绕都市型农业的特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商品农业、都市农业,初步构筑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产品生产方式由过去单一的一家一户单独生产转变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种生产模式并存。目前,郑州市已有形成规模的龙头企业423家,农民合作社2874家,家庭农场126家。形成了一批专业的种植、养殖企业。但根据实际生产方式来分,农产品的供应者分为农户和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根据规范化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就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属于农户生产者。从供应市场的农产品数量来讲,大部分农产品仍是由农户供应。

(二)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近年来,郑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直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市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从2003年起,先后组织实施了蔬菜、猪肉、水产品和水果市场准入工作,2006年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法规《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建立了“三级四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检验体系,完善了“三关四制”的监管措施。同时,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也存在着各县区发展不平衡、对农户难以监管等不足之处。

二、农户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农户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量众多,分散种植,监管难度大。我国农产品生产规模小,而且种、养的产品种类多、杂、乱。以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投入的财力、人力、物力,要做到对众多农户监管到位,难度可想而知。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率小,难以确保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覆盖不全,市级、县级基本建立,而处在最底层的乡级、村级刚刚起步。农户即使有意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作物成熟时也无法准确及时进行检测,而进入市场时,数量过于庞大,根本做不到“逢进必检”。3.生产水平较低,标准化推行十分缓慢。农民受传统的种植理念和文化水平制约,标准意识不强,认为搞不搞标准化无所谓,农民在生产中还是普遍依靠经验主义,有病虫害就用农药,哪种农药效果好就用哪种。4.接受能力差,新政策、新技术推广慢。在生产时往往是被动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跟着别人走。不了解生产过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不知道运用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

(二)农户存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我国农业大多实行一家一户为单位,组织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农产品的种植主要是依靠增施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实现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其增长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相适应。2.从业农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差(大多初中以下),年龄偏大(40~60岁),不善于运用科学技术。3.思想保守,对土地有依赖心理。土地在农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把土地当作保障和依靠,即使无力耕种也不愿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因此农产品生产就难以实行规模化、标准化。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完善。郑州市“两级三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检测人员严重缺失,个别县级检测中心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三、企业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企业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律性不强,法律法规没有完全执行,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责任规定的比较具体,如建立并保存完整的生产记录进行自检等。但是大多数企业,虽然按照要求建立了检测室、生产记录,但都存在应付心理,没有做到实处。2.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生产企业种植(养殖)面积普遍不大,生产品种多集中在利润相对较高的水产、牲畜养殖、设施蔬菜种植等。3.重视质量认证,但产品标识率低,不重视品牌建设。企业对质量认证较为重视,但认证后,产品无标识、无品牌现象普遍。4.隐性危害增大。企业供应者相对于农民供应者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上已经有长足进步,剧毒、高残留农药得到很好的控制,一些有利于农产品安全的新技术得到推广。但由于企业有一定特殊性,在其他方面也会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企业大多为设施农业,常年耕作,化肥施用量较大,造成土壤结构变化,容易引起病虫害。还有些企业,为了节省人力,盲目使用除草剂,对周边农产品和下一季农产品都会造成影响。

(二)企业存在监管问题的原因

1.企业经营者认识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往往重视农产品外观、产量、销售情况,不重视农产品内在品质。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应付心理严重。2.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有些县(市、区)监管部门人员、财力得不到保障,无法正常开展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进行例行监测,而例行监测间隔的时间长,覆盖面窄,达不到应有的督促效果。3.资金影响。资金对农业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现代农业、标准化农业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农业设施的建设、农业机械的投入、土地租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在设施、农业投入品、人员等方面的投资更大。4.社会因素影响。现阶段社会对优质农产品认知程度不高,广大消费者消费理念有待转变,优质农产品难以保证优质优价。5.受制于农民意识和土地流转政策不完善,企业流转土地困难,得不到大面积土地,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利于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当前,农业发展已由过去粗放型、分散性向集约型、标准化发展,今后将会出现更多的各类农业企业,农户供应者将越来越少,但会长期存在。针对农户和企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既要采取加强舆论宣传、加大监测力度、加强执法监管等普遍措施,也要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一)加强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1.加强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等单位,开展对农民合理施肥、安全用药等生产技术进行培训、指导。2.加快农业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生产。在农民自愿、利益有保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3.健全完善检测检验体系。主要是完善基层(乡镇、村)检测体系,检测体系延伸至田间地头,督促农民合理用药,安全生产。4.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把好农产品流向市场的第一关。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第一环节,也是零散农产品集中的过程。产地批发市场应做好信息登记、查验证明、开展速测等工作。5.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补贴。目前,各级政府注重对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基地等企业生产者的财政补贴,对农民补贴过于形式,标准过低。应积极探索对利用农业新技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补贴,如可以增加高效低毒、生物农药补贴,让农民主动放弃低价、高毒的农药。

(二)加强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1.加强企业自律行为,落实各项法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自律性,使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监管,并将各项措施落实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中。2.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要从生产基地建设、生产操作规程制定、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各个环节入手,建立一套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体系。3.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促进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和经营方式。要搭建企业、市场衔接平台,使优质、名牌农产品被市场接受,做到优质优价,让企业真正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带来的效益,提高企业积极性。4.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追溯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全程监管。督促企业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包装、标识,便于建立一套质量追踪、追查、追溯的机制和制度,这样当农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追溯到生产企业。这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建立不仅可以掌握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来源信息,起到监控的作用,而且也能提高在农产品各个环节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行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5.强化执法监管。在对生产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对各类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予以严厉处罚。

作者:申战宾 单位: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05872.html

    相关专题:路基溶洞处理 论文大纲怎么写


    上一篇:检察权的完善与诉讼法的修改
    下一篇:长输管道工程投影变形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