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校企合作模式下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基本方式

校企进一步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专业“2+3”模式。首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尤其是与大型企业或行业先导企业的合作。为了能够获得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机会,教师可为企业的技术发展或管理提供平台,使企业能够在合作中获益。其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方案修改教学计划,尤其是课程安排、学生考核管理等,使教学计划能够与企业的合作完美配合。再次,“2+3”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入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最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研室要对学生做好考核,不仅考核课堂,还要考核实践,并对实践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效果。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之所以选择“2+3”模式,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提供实习机会,不仅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实习岗位,还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机遇。在“2+3”模式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根据合作方案制定适宜的考核标准,以充分发挥该模式的应有效应。“2+3”模式不仅对学生有重大意义,对地方应用本科型院校的教学改革和企业的合作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计划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该模式的评估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人才培养方面。利用该模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专业方面。利用该模式调整课程安排、专业设置等,使教学计划更符合实际。(3)学生就业方面。利用该模式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中,一般先由高校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然后企业通过提供实践岗位或提供其他机会表达合作诚意,并与高校签订协议。从当前校企合作情况看,合作专业主要是在市场营销方面。这跟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高需求有关。市场营销专业虽然与企业之间合作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质量不高,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从校企合作现状看,合作质量不高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往往停留在表面,距离深度实践还有很大差距;合作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对合作内容或合作目标未达成一致,阻碍双方的进一步深入合作。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得出结论:从事商业贸易的企业多数会选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合作,而在实践中,企业很少安排学生到技术含量高、相对稳定的岗位进行锻炼,多数安排在临时性岗位。这样,学生很难全面了解企业,对岗位理解也不深入,致使校企合作效果不佳。除此之外,高校与企业在时间上未达成一致,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时间难以把握,导致高校难以制定教学计划,以适应企业需求。对企业而言,通过与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需要有良好的人力和财力作为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合作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一定程度影响了校企合作效果。

(二)管理机制不足,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改革亟待深化

校企合作过程中,不仅存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存在双方与学生的合作。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要兼顾三方利益,实现共赢。然而,兼顾三方利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管理能力欠缺。一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合作前未变更教学计划和目标,致使学生在获得实践机会的同时需要放弃原有课堂任务,造成原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与企业的合作也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最后使合作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根据合作事项修改教学计划,然后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监督反馈,及时修正不合理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选择与企业合作时,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会对学生管理提出较高要求。学生的课堂教学考核和学生管理相对较容易,但在企业实践中,学生管理往往难度较大。企业有企业的要求,高校有高校的要求,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需要共同兼顾。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三)校企合作互利不强,难以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

校企能够长久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共赢。然而,实践过程中双方并不是共赢,尤其是企业方面。企业方面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且受益甚少,有的甚至是负收益。这样,合作结果难以维持长久。出现这一问题,究其原因是地方应用本科型院校选择合作时往往从高校本身或者学生角度出发,忽略了企业利益。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将学生安排到非临时性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需要企业付出较大的人力和财力成本。同时,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效益,影响企业发展。所以,这样的合作要求企业很难达到。

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推动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对策及方法

(一)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升市场营销教学水平

首先,为建立双重身份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中锻炼;其次,教师以合作名义进入企业,为企

业的运营管理提供咨询指导;最后,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对教师进行双重考核,既要考核理论知识又要考核实践知识,从而提升教师的市场营销教学水平。

(二)实现合作模式升级,创新市场营销教学方法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对合作的详细内容展开讨论,使双方合作能够保质保量。对市场营销专业来说,高校可参考专业特点、学生情况等,确定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企业也可参考合作项目的内容和要求,由高校按照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制定合作计划。当然,除了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的实践机会,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自行选择企业、岗位进行实习。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一线优秀营销人员到学校为学生进行营销知识讲座,或者以师傅带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营销实战演练,等等,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创新,延伸高校市场营销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

(三)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动态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中,为保障高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不仅需要高校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还需要企业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也就是说,针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考评制度,并对具体考核内容进行细分,如邀请企业营销人员对学生进行营销实战教学时,可以将其作为一门主要的营销实践课,纳入成绩考核。又如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营销实践课表现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并将考核成绩计入学期总成绩中,作为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去企业实习工作的标准。此外,为保障高校营销教学评价顺利开展,学校还应该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如制定中长期营销实战课学习计划,完善营销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建立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动态评价机制,为高校创新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助益。

四、结语

创新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该模式却难以顺利进行,校企合作受到重重阻碍。因此,需要由政府机构出面,指导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培养,促使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作用。本文对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贵州职称下,如何创新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提升高校学生市场营销水平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高校合作办校模式深化,同时为探索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方法做出一些有益贡献。

作者:梁乐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校企合作模式下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61733.html

    相关专题:教学论文 小说月报在线阅读


    上一篇:政治课教学德育工作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