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从要素协同、过程协同、知识创造协同和知识对接协同等四个维度剖析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要素协同机制是助推器,过程协同机制是控制器,知识创造协同机制是创造器,知识对接协同是转换器。它们各司其职、相互促进,才能保障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序运转。

引言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并希望文化产业能够逐渐转化为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科技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保障竞争优势的支撑条件。因此,调整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关键就是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本文针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包括要素协同、过程协同、知识创造协同和知识对接协同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一、要素协同机制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资源、市场环境和产业氛围,因此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有很多要素都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产生影响,提高要素间的协同度可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运作的效率。1.技术环境。目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正面临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多媒体与电信技术的整合,拓宽了发行渠道和销售平台,带来了新的艺术及文化表现形式,使文化体验范围不断扩大,文化生产和消费模式不断更新。总结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技术环境特点就是更新快、不确定性强、成本大、风险高,相应的可获利润也比较多,这些特点促使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产生,良好的技术环境能够推动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并且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具体表现为科技发展环境完善情况、专利数以及著作数、成果转化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这些既推动了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程,也提高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2.市场环境。无论是在合作开始前企业产生的创新需求,还是在合作后期创新成果的转化都要依托于市场、应用于市场。因此,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最终效果的另一重要要素就是市场环境。截止到2013年,黑龙江省文化事业费投入96252万元,机构数7922个,利润总额62803万元,同比增长3.6%,不仅形成了创意设计、文化软件、数字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旅游等优势行业,还充分发挥地域及历史资源,打造冰雪旅游、俄罗斯风情展览等特色文化产业。随着黑龙江省文化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社会资源的需求日益明显,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给了文化产业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黑龙江省内的文化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并不占有优势,因此产生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需求。此外,市场环境的投放程度也关系到技术市场的成交数量,从而影响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的多少。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要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将市场环境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3.中介机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不仅涉及产学研三方机构,还包括为产学研提供各项配套服务的中介机构,它们在协同创新活动中主要发挥着媒介和桥梁的作用。健全的科技中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优势资源,为合作创新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使合作双方的交流更加畅通。金融、会计、法律机构也能提供相关领域的咨询与服务支持。不同的中介服务机构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拥有不同的职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与合作主体相互配合,其协同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产出成果。由于产学研中介机构具有半公共和半官方的性质,它与政府能相互弥补、相互配合,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要素与要素间、要素与主体间相互扶持、相互融合:政府的政策能够引导和调控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和学研机构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金融、科技等中介机构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资金、服务与技术支持,起到了强有力的辅助作用。市场是文化企业选择创新的起点,也是检验科研成果、实现企业目标的终点。技术创新也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只有识别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市场的特性、风险与机遇,按照市场的规律办事,才能发挥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果。只有各要素间科学有效地协同运动才能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可以持续有序地运作下去。

二、过程协同机制

产学研三方是一个整体,每个阶段的活动都是三方相互的行为构成,不能只研究一方的创新行为,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合作主体都应该保持高度协同、避免冲突的发生。因此,在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个阶段,合作主体之间的协同度越强,合作创新越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运作主要包括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阶段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创新需求产生、前期资料的准备、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中期阶段主要包括:确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分工、协同创新项目的正式运行、创新成果的验收与中试;后期阶段主要包括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利益分配、新需求产生。在整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运作过程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协同创新的三个阶段为主线,互相接触,寻找最佳的适应方式进行合作。根据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各主体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进行简化,最终得到包括筹备期、磋商期、运行期在内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过程协同三阶段。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个阶段,合作主体通过不断的控制与协调,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一直保持在高度协同状态,使合作朝着有利于创新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知识创造协同机制

根据知识发酵模型,可将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分为确定知识菌种、构建知识菌株、知识发酵和新知识应用与反馈四个阶段,藉此剖析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创造过程及协同机理。第一阶段:确定知识菌种。在确定了合作关系以后,文化企业与学研方的知识决策人就知识发酵的战略进行讨论,制定出可执行的知识战略方案,也就是知识菌种。第二阶段:构建知识菌株。文化企业与学研方的知识决策人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知识战略培训,使参与人员在所需知识上得到提升,并获取到必要的文化市场信息,最终经过合作组织的讨论与交流,确定最适合的知识发酵创新目标计划体系,从而完成对知识菌株的制定。第三阶段:知识发酵阶段。选取知识酶和知识发酵工具,将所需物质全部加入到知识发酵吧中,进行包括知识学习与交流、知识融合、知识创造和知识验收四个子阶段的发酵过程。第四阶段:新知识应用与反馈。在此阶段要对新知识的应用进行测试。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或改进,若问题较为严重,也可再重新进行一次知识发酵。

四、知识对接协同机制

知识对接协同机制指企业与学研方在新知识产出后,将整个知识系统完全导入企业运作流程中的过程,主要包括识别知识应用差距、新知识中试、新知识应用、控制与评价四个步骤。将创新成果应用到企业生产实际中,检测是否与企业的实际应用要求相吻合,这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从中试到完全市场化,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导入的关键过程。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对接协同机制的运作机理如下:1.识别知识应用差距。识别知识应用差距就是分析企业运营现状,明确新知识应用目标。新知识应用必须满足文化企业的最初需求,并与现阶段企业的发展现状相适应。若存在一定差距,就要对其进行评估,尽量找到新知识应用的切入点。在此阶段,文化企业也要对创新目标再次进行审视,根据协同创新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现状,对其作出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状况,此时学研方也要积极参与,通过深入企业明确目标与差距。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找到新知识应用的最佳切入点。2.新知识中试。也就是应用前的小规模测试,文化企业在合作组织的督导下对新成果进行实验,以检查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新知识中试包括四个环节:一是文化企业与学研方就中间试验的具体流程和相关问题进行协商,从而确定中试人员和中试方案。二是对流程进行预调整,以确保中试可以顺利进行。第三步就是在所有工作都准备好的前提下开始中间试验。第四步就是对中间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解决方案。3.新知识应用。经过中试阶段,创新成果的应用已初步得到肯定,接下来文化企业与学研方需要就市场化方案进行讨论,通过分析内外部环境,制定相适应的市场化方案。此时企业方也要进行调整来迎合新知识应用的要求,同时还要在应用过程中设置一些关键点进行监测与控制,避免新知识应用出现问题与偏差。4.控制与评价。将应用标准和关键节点的市场化程度进行对比,从而实现控制与评价,这样可以及时将有效信息反馈给合作组织,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

作者:梁建花 朱志红 朱文芳 陈天鹏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00401.html

    相关专题:史泰龙女儿颜值超高 江苏行政区域划分


    上一篇:实践教学之大学物理论文
    下一篇:施工企业安全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