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中小学德育价值取向分析

一、脱离生活: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深刻问题

(一)中小学德育倾向了宏大的话语描述

江天等学者认为,我们在确定当代中小学德育教育原则的时候,首先要“教育青少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志向”[3]。从德育的政治目的来看,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而且合理的。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常常将这样的宏大话语原封不动地传递给了学生,最多只是将“四项基本原则”展开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然而坚持的这四项仍是较为宏大且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并不是在一个相对平等且容易理解的话语体系中,所以德育的实效性也有可能大大减弱,学生在德育中往往也是得之甚微。

(二)中小学德育体现了成人的教育意志

石猛和王树青认为在德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应具有典型的共生性,“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为了学生德行的改变和成长,积极对学生施加影响。为了增强对学生影响的效果,教师也更为关注自己的道德状态,并积极地改变自己以适应要求”[4]。这种共生关系一方面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另一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以适应要求。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有部分中小学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往往强调“老师怎么样都是对的”“老师为你好,应该接受”“你怎么能和老师冲突呢”……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老师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和家长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相互“联合”:教师教育学生应该服从家长,家长也要求孩子多听老师的话,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关系教育时成人意志显露无遗。

(三)中小学德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最大成就可以说是在于传授了相当数量的道德知识,而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忽略了学生这一道德教育的主体个体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是“缺乏道德情感的知识就是一堆无用的教条,不可能转化为道德认识、不能激发情感的道德行为不可能持久”[5]。对于学生情感需求的忽视,一方面使得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对学生的羞耻感、责任感、义务感等对早期品德形成有重大影响的情感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并没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为未来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选择铺设合适的道路。

二、回归生活:当前中小学德育全新的价值取向

在德育的过程中,学校其实“不仅要立足校内,建设校园文化,改善德育方法,而且要遵循教育社会化的趋势”,否则就会出现学生的德育问题“校内好解决,社会这块难办”[6]。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对于生活的脱离,解决的关键之道还是在于要确立中小学德育新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回归生活。

(一)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

中校学德育究竟该指向何方?换句话说,就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该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这一直是困扰大多数德育工作者的共同问题。德育工作当然有自己的目标选择,但是德育目标的设立讲究一个合理性,如果“学校德育目标定得太高、太大,习惯制造学校德育的‘神话’,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根本不可能达到,而达不到的东西又必须去实施,导致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乃至‘落空’的现象”[7]。可见,中小学德育的目标选择应该是着眼于可以落实在现实中,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接地气”。而回过头来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存在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之中。中小学德育的目标选择也不外乎如此,其根本上还是要将学生更好地生活生存作为德育教育应有的取向。

(二)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环境

德育是一项长久连续的活动,需要来自外界多方面要素的共同支撑,其中环境就是核心的要素之一。中小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期,智力发育和认知能力都处于相对较弱的阶段,这对获取德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上我们一般将学校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场所,所建立的基本环境也是以校园活动为主要的载体。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意义上的校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结合程度还是较低的,虽然我们赋予了校园以“生活”的称谓,但其内涵却远远没有符合生活的要求。显然,如此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的环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发现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屡屡碰壁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改善这个生活环境,重新定义生活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切实地将“生活”纳入到中小学德育所需要的“环境”之中。

(三)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手段

思想道德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世界,离开现实世界的有力支撑,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有效体验,所谓的德行发展可能性很小。生活世界是一个交往的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正是因为生活的存在,道德的讨论才拥有了现实的意义。当然,经过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采取了其他方式。例如,用抽象的知识、概括的理论或者笼统的定义等手段来传达对于道德的认知。这无疑是较为进步的形式,然而对于中小学校的德育来说,这些手段的利用可能要放在较为次要的部分,因为学生的发育特点还很难理解这些较为生涩的命题,而其所能感知的只是表象,换句话说就是自我的独一无二的生活环境,这是一份真实而富有生命力的体验。综上可以看出,无论我们的设计和设想是多么科学或者美好,但是现实的简单的生活才是中小学德育所应该依赖的核心手段。

三、把握生活:当前中小学德育基本的策略选择

中小学德育是一项实践的活动,理论的充分论证固然重要,但是德育工作者们还是渴望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实践指导。在将生活作为中小学德育价值新的选择之后,对于具体策略的选择也应该有充分的探讨。

(一)利用生活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是对教育的有效支撑,对于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更不例外。容县是岭南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一座古城,教研员杜丽婵在分析容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时这样描述:“丰富的旅游资源,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灵山秀水可以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悠久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美丽的传说,寄托着祖先对理想生活的追求。”[8]她充分地将当地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德育的载体,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德育实效,还传承了乡土文化,推动了乡风文明,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8]。

(二)借助生活手段,丰富中小学德育的选择性

中小学德育传统的手段主要就是通过德育知识的传授来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相对而言是比较贫乏的。而在一项研究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教师进行品德教育时不照本宣科,能脱离课本,把所要讲的道理编成故事,或者以生活小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这样的教师组织的德育活动有吸引力学生愿意参加”[9]。这里强调了对课本的摆脱、对生活的回归。学生群体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他们是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对周围和课外发生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而对于思维之中或者抽象之中的问题则较难理解,因而往往会回避。因此,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们应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尤其注意选取那些有着一定的两难性或者矛盾性的事物来为德育工作丰富材料,进而引发学生对其中的道德判断进行思考。当然,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也应该注重对材料的选取,尤其是原创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来源于历史生活,却又高于历史生活,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读者要从其中获益的话,就必须在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前提下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10]。

(三)重塑生活环境,确立中小学德育的方向性

我国当前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普遍的道德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价值真空地带。因此,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对于德育目标的预设不再是培养道德圣人,因为很显然道德圣人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并不能作为现实目标。我们当前的生活环境充满了现实的挑战和多元的并存,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因此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所确立的方向应该是帮助学生在多变的环境中如何确立自我最基本的价值坚守,而不是一味地去寻求道德理想境界的出现。如果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盲目地追求道德教育的最高价值,事实上这已然脱离道德教育最为本真的价值———生活取向。

作者:王祖亮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中小学德育价值取向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99176.html

    相关专题:微博言论自由事例 通信工程论文


    上一篇:国有企业数据管理论文
    下一篇:室内设计专业与毕业设计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