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基于产业集群化的加工贸易论文

一、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

(一)国内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配套产业发展带动加工贸易国内增值提高。随着配套产业发展,加工贸易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增值水平大幅提高。由表1可见,2000年以来,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金额持续攀升,截至2012年加工贸易年度增值额增长了7.5倍,年均增速高达19.5%,比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速高4.5个百分点。二是配套产业仍只是依赖规模扩张,配套率增长放缓。加工贸易产业国内配套率在经过21世纪最初几年的大幅增长后,增速开始趋缓,自2008年起基本维持在37%左右,2000年至2012年,年均增速只有2.1%,与同期国内增值额年均增速相差9倍。这说明加工贸易增值额的提升仍只是依赖出口数量的扩大,国内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加工贸易整体发展速度。三是从行业分布看,部分产业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国内配套率。例如,深圳有1500多家计算机配套工厂,能生产几乎所有的计算机部件。其中打印机本地配套率达91%,PC达80%,计算机主板达41%。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测算,智能手机(不包括苹果手机)、平板电脑、汽车整车、船舶等行业的国内配套率分别达到62.3%、54%、53.2%和67%,并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在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促进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发展,提高国内配套率,有利于实现外贸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目标。初步测算,加工贸易国内配套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加工贸易出口增长800亿美元以上。

(二)配套产业通过空间聚合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领域中,大量关系密切、相互关联的企业及配套组织,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特有的经济体。随着加工贸易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部分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在特定空间集聚,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齐全的产业群。从加工贸易实践看,配套产业一般通过三种模式实现空间聚合。一是围绕领导厂商形成空间聚合。配套产业与领导企业空间邻近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信息成本等交易成本,易于促进双方建立信誉和依赖关系,进而促进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移。领导厂商的进入往往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大量配套企业的进入。比如,英特尔落户成都,带动了300家配套企业同期进入,带动投资额达100亿美元。二是围绕核心产业形成空间聚合。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企业会围绕核心产业邻近区位来组织生产。比如深圳市以华强北路手机、计算机产业为中心的30公里内,形成了模具、零部件供应商、IC设计、系统集成等完整的产业配套集群。三是围绕核心技术形成空间聚合。由于技术外溢效应,很多配套厂商会选择围绕核心技术供应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核心技术载体设立工厂,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技术外溢,跟随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跟随和创新。通过上述三种模式,我国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基本实现了空间分布邻近化,部分地区、部分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比如,广东的东莞、深圳、佛山等地分别形成了服装、家电、电子、家具、陶瓷等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东莞形成了方圆50公里的电脑产业集群,95%的零部件都可以在此得到配套,并形成了多个电子生产专业化集镇;在江苏昆山、四川成都、重庆也形成了高端零部件、笔记本电脑的产业集群;苏州生产的液晶显示器、压力传感器、摄像头、鼠标等产品已经占据了世界30%的市场份额。

(三)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准确数量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从行业分布、地区分布和出口规模分布三个维度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化程度呈现提高的趋势。一是从行业分布看,计算机、手机、家电等机电和高新技术行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响应效率和创新能力,建立产业和技术联盟,更易于形成产业集群,区域集中分布特点明显。据对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统计,2000年,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园区经济”产业集群只有62个,2012年,上升为364个,增长了将近5倍。同时,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产业集群化程度明显高于服装纺织行业。二是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已经初步形成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等区域特征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带。自2009年起,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聚集增长速度趋于平缓,部分相对成熟的传统产业集群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开始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由2.4%提高至10%,增长了3倍多。同时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结构发生变化,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数量开始减少,产业集群由大量的同质竞争的块状集群向产业链配套的链状集群发展。三是从出口规模看,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加工贸易出口规模不断增长。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分别选取深圳、东莞、昆山、苏州共56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测算,2000年至2012年,出口规模增长了7倍,年均增速达18.9%,比三地加工贸易出口增速高11个百分点。

二、产业集群化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形成后,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刺激创新等多种方式,提升产业聚集区的竞争能力,这种竞争力远高于非集群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可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加速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产生技术溢出、知识转移、合作创新等集聚效应,并通过集聚效应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对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三方面作用。

(一)产业集群加快了加工贸易技术创新速度

产业集聚促使了企业价值链各环节分离,区域内领导厂商更专注于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转移至配套供应商。生产环节的分离性使企业创新由传统的线性、单一主体创新向网络状、多主体创新演变。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有利于促使产业聚集区内企业基于网络状合作关系组建技术联盟,企业可以集中区域价值链上的所有创新资源,通过合作共享实现创新,形成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加快创新速度。如图1所示,描绘了单一主体创新与产业集群多主体创新的区别。图(a)中,P1、P2、P3、P4是产业链的四个环节,当加工贸易产业分散时,加工贸易企业往往采用纵向一体化的层级式管理,创新只能在单一企业内部完成,创新资源单一,创新速度较低。图(b)中,P1、P2、P3、P4已经实现了纵向分离,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环节,由产业集群的不同企业完成。当产业集群内的领导厂商实现技术创新后,以其创新技术为带领的产业链将随之发生变革,产业集群其他环节的供应商将结合领导厂商的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每个环节的供应商都是创新主体,独立开展创新活动,形成了创新资源共享的多主体创新。同时,从整个产业集群来看,由于产业链环节分离,使原本复杂的整体创新分解为各个环节的多环节创新,产业集群内各参与企业针对所处产业环节同时开展研发创新,这样产业集群内的创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创新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

(二)产业集群加快了加工贸易知识转移速度

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使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科研人才集中在地理位置相邻的区域,这种地理位置的邻近性,可以促使集群内的企业更容易发生互动,实现知识转移,特别是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产生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效应。随着加工贸易产业集聚,部分技术加速跨越企业边界,成为产业聚集区域的共性技术。同时由于比邻研发机构,产业集群内企业比外部企业更容易获得知识转移。随着产业集聚的时间增长,地理邻近的企业,不断在文化、组织上趋同,进一步加速了集群内知识转移。产业集群技术外溢主要有几条途径:一是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设立在产业聚集区,有利于科技资源、研发技能、国外科技人员流入产业聚集区,形成知识源和知识高地,并推动生产效率提高。据统计测算,外商投资占GDP比重每增加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0.37个单位,而外商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每增加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0.64个单位。近几年,跨国公司正在加快将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且地域分布与加工贸易产业聚集区分布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上海、广东、江苏成为研发中心首选地。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统计,2010年,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数量为304家,比2004年的140家增长了1.2倍;上海的总部机构数量也由2004年的331家增长到751家。二是产业聚集区内人员的流动。加工贸易企业培养了一批管理者、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随着相关人员的流动将会产生一定溢出效应。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由于位于同一产业的不同环节,在研发环境、生产流程、营销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性,这为区内人员流动带来了便利条件,而人员流动将为不同企业带来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等一系列外部效应。三是产品的扩散。产业聚集区内领导企业每发布一项新产品,其采用新技术、新标准都将对区内配套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和示范,这将促进了国内配套企业技术进步。四是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由于基本都处于同一产业的不同环节,地理的相邻性和产业的共性将促使知识通过交流在企业之间发生转移。产业聚集还可以放大技术创新的乘数效应。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产生的垄断利润会促使其他企业跟随模仿,引发技术扩散,使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由单个创新企业的超额利润扩展为所有应用该技术创新成果的企业的整体行业利润,由此产生技术创新乘数效应。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之间的组织结构具有治理多样化的特点,具有大量的中间网络组织,这种组织结构使得企业更加容易发现价值链中孕育的各种战略机会,因此,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一旦在个别企业发生,就可以在整个产业聚集区内传递,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最终推动整个产业聚集区内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产业集群加快了加工贸易高端环节向我国转移的速度

一方面,产业集群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加工贸易交易成本。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集聚于邻近的地理空间,可以降低供应商的违约风险,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并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随着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交易成本降低,加工贸易综合成本不断降低,将吸引跨国公司将研发、零部件生产等价值链环节转移到东道国,实现东道国境内的价值链向髙附加值环节升级,加速实现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具有规模效益。产业集群具有互动性、共生性和柔韧性的特点,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可以实现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随着集群产业不断发展,围绕着主导产业、主导企业的配套产业,配套企业将不断向产业集群集聚,产生集群效应。同时,新增的企业会吸引新的企业进入产业集群,进一步放大了集群效应。随着集群效应不断放大,交易成本不断较低,将吸引新的高端加工贸易环节进入产业聚集区,将推动产业集群向更高的层次和更良性循环发展,如此产生梅特卡尔夫效应。根据梅特卡尔夫定律,网络的价值是参与联网计算机数量的平方,即N个联结产生N×N个效益。产业集群也符合这一定律,产业集群内每增加一个领导厂商,就将增加N个供应商联结,其取得技术进步将在价值链上以N的倍数快速传播,产生集体效应,从而实现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并吸引更高的价值链环节进入产业集群。

三、推动加工贸易实现产业集群化的对策

据商务部调研,目前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主要考虑的因素,按序排列依次是:政策环境、配套产业链、人才、劳动力。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是配套产业链发展的高级形式,随着我国要素资源发生变化,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产业集群。由于集群效应的存在,集群内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速度将远远快于单一个体的升级速度。因此,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着力促进产业集群,特别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加快提高集群内的知识转移能力,吸引高技术项目进入,带动我国加工贸易向国际价值链的高端转移,实现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升级,最终实现产业集群升级。

(一)提高加工贸易国内配套能力,促进产业聚集区形成

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远高于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发展速度,两者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加工贸易国内产业关联度较低,技术外溢度低,造成配套产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加工贸易发展面临“飞地效应”的风险。因此,要着力提高加工贸易国内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为形成产业集群打好基础。一是理顺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政策,对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之间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实行免抵退的税收政策,提高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国内采购比重,推动关联产业向产业聚集区集中。二是加工贸易企业空间聚集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前提,要按照空间地理就近的原则,合理调整加工贸易配套企业产业布局,引导加工贸易配套企业向产业链领导企业靠拢。一方面,空间相邻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物流成本和时间,满足加工贸易柔性管理和物流即时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配套企业不断在相邻的地理位置聚集,为产业集群打好基础。三是提高产业聚集区内资企业加工贸易比重。在招商引资环节设定产业聚集区内资企业的产值比重下限,为内资企业进入产业聚集区预留空间和政策。同时,着力促进内资企业提高自身水平,积极加入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提升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增强其对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控制能力。

(二)培育加工贸易领导型企业,引领产业集聚方向

加工贸易领导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术进步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促进产业链配套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引领整个产业聚集区的技术革命。领导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动力,其技术水平决定了加工贸易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也是决定产业发展是孤立发展还是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领导型企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些配套产业和上下游的相关产业被吸引过来,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因此,选择和培育领导型企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带动力量。一是科学分析产业聚集区的要素分布和资源优势,明确定位产业聚集区主导产业,通过要素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培育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二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着力吸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贸易领导型企业和产业链环节进入产业聚集区。三是通过股权合作、技术互换等政策措施,加强内资企业与龙头企业的合作,藉此培育新的龙头企业,增强龙头带动作用。

(三)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本质就是提高创新能力,获取更多的经济租。产业集群可以产生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创新能力、加快知识转移速度。因此,要引导更多的知识转移载体、科研机构、研发中心、科技型企业等创新资源向产业聚集区聚集。一是吸引更多的国际研发中心进入产业聚集区。研发中心的研发活动可以通过科技资源、研发技能、国外科技人员流入,加快知识高地形成。一方面,研发投入可以提高产业聚集区劳动生产率。根据格瑞里茨R&D对生产力增长测算模型,通过对1000多家美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研究,认为R&D投入对提高生产率起到重要作用,产出弹性为0.07。另一方面,研发中心的进入可以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二是发挥产业集群创新平台作用。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交易中心、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进入产业聚集区,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着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促进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由于我国是国有企业承载着国家大部分的研发投入,其在加工贸易的比重较低,再加上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依然有很大差距,所以目前而言,加工贸易技术进步主要依赖国际技术转移和扩散。下一步,要鼓励产业集群内的加工贸易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比例,更新技术装备,提高加工深度和精度,进入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摆脱低层次的简单产品而转向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从而形成“简单的组装—复杂的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发—最终产品研发—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的升级路径。

(四)推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平衡发展,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创造条件

近年来,东部地区由于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部分产业集群能力较弱的加工贸易产业开始选择向外转移,飞地效应风险开始显现。相对周边国家,加工贸易更愿意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完备的产业配套能力。因此,要推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平衡发展。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发展产业集群具有多种比较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中西部拥有大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优势。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同时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可以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企业就地设厂将极大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完备的工业体系。中西部地区很多城市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发展的工业基地,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在电力、汽车、机械、建材、化工等产业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并具有发展加工贸易良好的产业配套基础。三是综合成本优势。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四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农民工来自中西部地区,相对于离乡背井,他们更愿意选择在家乡工作。

作者:于瀚 肖玲诺( 教授)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基于产业集群化的加工贸易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100925.html

    相关专题: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山西商会新闻


    上一篇:矿山机电设备检修问题分析
    下一篇:建筑物职业技能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