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作曲教学的本质与经过概述

一、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前提

其实作曲教师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许多是关于学生的,特别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天才”学生。所谓“天才”学生,无非是指那些具有“卓绝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尖子”人才。而艺术教育的“学苗”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学科门类的学生,对其资质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具有“卓绝的想象力”。但如今各个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学生中具有这种资质的人能有几成?想象力“先天不足”在眼下作曲专业本科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中带有普遍性。但这个现状的形成,并不是孩子们在生理或心理上先天发育不良,而应是他们在接受中国式基础教育过程中心智失衡的结果。前不久,一则报道频现报纸与网络:“2009年,国际教育进展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运算能力排名第一,而想象能力则倒数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仅占4.7%,而希望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的只占14.7%”。由此可见,自学龄前便已开始接受应试教育模式训练的中国儿童,很早就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对于教科书以外的知识缺乏了解,而他们的艺术兴趣大多在进入小学之后就逐渐消退了。虽然中国的“琴童”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有3000万之众;虽然中国每年参加音乐考级的孩子至2012年已超过了100万,全国考级的总收入已达30亿元以上;但是真正对音乐充满兴趣,因为学习音乐带给自己无穷想象而乐此不疲的孩子则少之又少。而现在我们的作曲专业学生大多是从那些从小就开始为了通过以“强化素质教育”为名的“音乐年检”(考级),每天被强制性“痛苦劳作”的“琴童”中分离出来的。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因为在学习演奏过程中,被认为缺乏想象力、理解力和专注力,被淘汰出局“无路可走”才不得已转学作曲。诚然,作曲家的音乐想象力最初也是在学习演奏和演唱(合唱)过程中不断养成的,但他们的这一潜质一定大大强于其他从事音乐表演的人,可谓“演而优则创”,音乐史上有太多的范例可证。作曲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思考交织在一起的创造性劳动,与其它艺术种类一样,其本质与魅力就在于作曲家独特音乐想象力的体现,也就是那些非理性的音乐表达所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单凭理性的构思与熟练的技术却缺乏卓绝想象的音乐,是难以实现“心与心的倾诉”的。想象力的培养必须要从思维尚未形成定势的幼儿时期开始,并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始终。想象力的培养较其他能力的培养更应当受到重视,因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而我们面前的作曲专业学生们,由于想象力培养的缺失,大多没有养成艺术想象的习惯,他们对作曲的认识与理解自然难以深入,部分学生甚至从一开始就对作曲没有太多的兴趣。学生们的这种苦恼常常会被他们的老师忽视,被看做是不上进不用功,有些学生甚至被“放养”,任其“自生自灭”,“有教无类”的说法似乎不适用于当今的作曲教学。作为作曲教师,面对这样的现实,与其一味抱怨中国教育机制对于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忽略,还不如在自己的教学中尽力去激活学生们先天仅有的那点想象能量,并不断增强后天的“补养”,毕竟学习作曲本身就是一个“由技入道”的过程,想象力也会随着创作技巧的不断熟练而提升。

二、持续的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本源

我所谈及的创造力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创新”,因为我将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创新”一词理解为“创造力与破坏力的总和”。创造进步的新事物代替或改造落后的旧事物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甚至一些新事物的产生是以毁灭旧事物为前提和目标的。因此,创造力与破坏力的平衡应是“创新”的科学标准;“破坏力”弱于“创造力”,国家则处于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状态;“破坏力”强于“创造力”,国家会形成社会动荡弊端丛生的局面。“砸碎一个旧世界”,除去锁链,冲破樊笼,无可非议;“创造一个新世界”,千难万苦,呕心沥血,谈何容易。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来说,“创新”在“关键词”中应列首位,这已成为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的共识,同时也说明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近代史上落后的根本原因。曾有报刊文章说:“公元6世纪至17世纪初,在人类的重要科技成果总量中,中国的发明创造始终在54%以上。17世纪中叶起,这一强势便开始迅速衰退,至19世纪剧降至0.4%,而这一历史时期,也正是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所谓“儒家正统思想制度化”的结果,就是以知识分子为中坚的中国社会精英不仅创造力急剧退化,而且破坏力也遗失殆尽。但就艺术而言,“创新”更多体现为创造力,而非破坏力。后人的光彩并不会遮掩先人的荣耀,而先人辉煌的经典永远会是润泽后人智性的源泉。南齐画家谢赫在他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讲的就是艺术创作与审美的辩证关系和历史观。当下中国的教育者不约而同地将艺术教育认作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最佳载体甚至是唯一途径,而在我们高等专业艺术院校内部,反倒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这种“灯下黑”的现象在音乐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音乐院校长期以来重教学轻教育、重实践轻理论、重技艺轻文化的学风教风,很少会使教育者们去关注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大家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那些极有音乐天赋的学苗,那些创造力已经得到充分开发的“尖子”学生,以他们在学期间出色的艺术展现来昭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成果。因此,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箴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听起来不只是绕嘴,而且多少使人感到有些言不由衷,甚至是空洞乏味。艺术创作的本源是艺术家的持续创造力,昙花一现的“名家名品”可能会成为时代的印记标注社会文化的进程,而层出不穷的“永恒经典”方可作为历史的柱石构建人类文明的圣殿。由此看来,对作曲专业人才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要得到重视,而且还要扎扎实实地践行,切不可“急功近利”。

三、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应是艺术教育的根本

大学学什么?大学教什么?从教学层面来回答,十分简单明了。若从教育层面来解释,则相当繁复空泛。中国的高校特别是专业艺术院校对外难以比肩世界的一流学府,对内难以达到国民的满意认可,深层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很好地回答这个听起来有些“无厘头”,但却必须要以实践来验证的问题。至2011年为止,中国的大学中设置艺术学门类的高校达874所(含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31所),艺术专业的在校生总量在100万人以上,艺术类专业教师83626人;其中开设音乐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就有298所(含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9所),估计在校生总量在30万人以上。如此大的高等艺术教育规模,如果解决不好“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不仅会造成艺术教育领域内的混乱,甚至还会引发社会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中心,但有一个结论却是我这个从事作曲专业教学工作30年,兼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15年的资深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逐渐开始确认并坚定不移地在工作中加以实践的——艺术教育的“机能”就是培养包括艺术门类各学科各专业学生在内的所有受教育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这个结论,自己当然有很多认识与感想,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只能就作曲专业人才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的一些具体问题略发刍议。想象力基于浓厚的兴趣。人们只有对事物外部发生兴趣(好奇心),才会产生了解事物内部的愿望。学习作曲的人如果对音乐没有超出常人的情感反应,当然也不会有强烈的认知欲望,自然也不会去积极地思考、探究。因此,如何引导作曲专业学生对音乐产生出浓厚的兴趣,是培养他们想象能力的途径。如何使作曲学生“痴迷”音乐并以此来扩展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应是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着力探索与改进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介绍不同流派及风格的“音乐文献”(Musicliterature,系统的作品赏析)、结合作曲家本人及其创作的“专题研讨”(Seminar),诸如此类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在鲜活的音乐中学习作曲,并逐渐将创作音乐作为自我需求。理论科目要注重结合不同风格的创作实践全面客观地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音乐的特点,并帮助他们从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创造力基于丰富的想象。艺术家只有不停地想象,才会产生创造新作品的冲动与灵感以及具体的构想。从事作曲的人如果不能保有丰富的艺术想象能力,当然也不会有强烈的创作冲动,作曲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痛苦的劳役”,写出的音乐表现出来的往往是“痴言梦呓”。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主体的想象力不足势必造成创造力虚弱,所呈现的音乐一定难以触及客体的内心情感。

对于学生们创造力的培养要注意到他们生理、心理成熟不同步的实际情况,要注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因此在作曲教学中,教师们务必要使学生们逐渐理解“复制与创新”、“创作与创造”的相互关系,引导他们在全面掌握音乐创作规律的同时,轻松愉悦地进行音乐创作。艺术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体验”而非“求证”,而“体验”即是对艺术想象的感知。但是仅有感性的“体验”是不够的,还需加以理性的“揣摩”方能悟出艺术的内质。艺术欣赏的直观感受使人们更多地专注于艺术家美妙创作构思与纯熟创作技法的展现,从而忽略了对艺术家的创造力,以及他们为养成这种创造力而持续不断地“修身养性”的体会。学习艺术必须都要经过看似枯燥的技法训练过程,但是每一个谙练的艺术教师都很清楚,这个技术训练过程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与其相关的其他能力。“艺术的学习是一个由技入道的过程,专业技巧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人艺术成就的关键。而这些都需要长期而持久的艺术理论、美学、哲学、文学等多方面人文知识的浸润”(曹晖《高校艺术专业亟须人文主义教育》)。复制与创新——复制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创造新事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对旧事物的形态与本质的认知和了解,这种认知和了解越深刻,思考就会越透彻,创造也就会越成功。但在作曲教学中,我们切不可在指导学生“复制”时,抑制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否则会消解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斯特拉文斯基讲过:“Goodcomposersborrow,greatcomposerssteal.”(好的作曲家借用,伟大的作曲家偷用)。我以为他所说的“借用”不是“抄袭”而是“复制”,而“偷用”也绝不是“剽窃”而是“创新”,一种将旧事物“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为新事物的创造。创作与创造——英文中表示“作曲”的动词多用compose(也作“构成”),而较少使用make(制作)、write(写作)和create(创造)。

创作就其本质上与创造不尽相同,艺术作品的构思必须出自新想法,但不一定非要为此建立新理论;艺术作品的内容必须反映新观念,但不一定非要为此研制新体裁。眼下作曲教学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有些问题可以在教学(技术)层面上探讨并加以解决,而有些问题则有必要提升至教育(观念)层26面上才能认清本质、找出弊端。结语当今中国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成果总量在逐年上升。但我们毕竟是人口大国,我们的文化事业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文化基础建设相当薄弱。2009年,中国的文化事业费总量为292.3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0.39%,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21.90元。到2011年末为止,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81个,其中乐团、合唱团97个,歌剧、舞剧院团266个,歌舞团1232个,总计1595个,从业人员58236人。若以其中30%为音乐表演者来计算的话,职业音乐工作者不过也就1.75万人左右(为了节约演出成本,歌舞类表演的音乐基本上是卡拉OK式的,一般不使用现场乐队及合唱队同台演出,因此这类团体中只有少量的独唱、独奏演员)。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所做的工作就不能仅仅着眼于那些带有学术性质的教学研讨了,而要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毕竟他们中的多数在完成学业后可能会无法找到对口的职业,但还要想方设法生活下去。我相信,如果我们音乐院校的大学生们都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学习的专业是什么,他们都可以面对专业以外的生存挑战。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应对,我们作曲专业的学生能够应对,我们音乐学院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应对。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就必须要明确我们教学的本质和过程就是为了一件看似容易实则艰难的事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范哲明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作曲教学的本质与经过概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86785.html

    相关专题:交通管理论文 灌溉排水学报 小木虫


    上一篇:高校教学下音乐教育论文2篇
    下一篇:建筑发展在景观环境中的作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