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民间舞蹈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内容摘要】任何一个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实际上都是民族自身性格的外化表现。由于民间舞蹈流传在不同地区,所以,不同的地域环境、民风民俗、民族信仰、审美情趣都会产生不同形态、风格、节奏的民间舞蹈。所有的民间舞蹈都是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丰富多彩、别具风韵的江南民间舞蹈是江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舞蹈从题材、内容、风格乃至具体的动作方面无不渗透着吴地文化的地域文化特征。

【关键词】江南民间舞;地域文化;浒浦花鼓

中国民间舞扎根于中华大地,来源于人民群众之中,是我国舞蹈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舞蹈门类。民间舞蹈的分布大多是由我国各民族分布情况自然形成的,源于各民族自身劳作、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是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舞蹈形式。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拥有56个民族,由于所处地域、民族风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民间舞蹈在内容和形式上种类繁多,形成了上千种各具自身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族民间舞蹈。它们在舞蹈的体态、节奏、动律上独具特色,形成了独有的民族舞蹈特色。其中江南民间舞蹈常给人以柔美委婉、纤秀灵巧之风格,温柔妩媚、和谐流畅之美感。舞蹈《一方田》以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浒浦花鼓”为素材,通过编导纯熟的编舞技法将其展现在舞台上,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江南人民生活劳作的场景。

一、“江南”的地域特点

(一)按照自然地理划分。根据地理位置而言,在中国版图上,长江以南称之为“江南”。江南地域广阔,狭义多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岸等地区。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长江以南地区。

(二)按照人文历史划分。“江南”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政治和人文区域概念。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包含着美丽、文气与富庶,被世人不断向往和憧憬的词。如今的长江三角洲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南不仅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重文也是江南的传统之一,这也铸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的韵味。

(三)地域文化对江南民间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丰富多彩、别具风韵的江南民间舞蹈是江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名闻遐迩的吴歌吴舞,在我国乐舞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发达的吴歌吴舞在江南大地上不断演变、交融、分化,留下了多色彩、多风格、多情趣的江南民间舞蹈,它们在各地区不同特色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一种总体性的艺术风格———优美、典雅、清新、淳朴。

二、地域文化对江南民间舞蹈创作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对舞蹈创作素材选择的影响。张籍在《送从弟戴玄往苏州》中写道:“杨柳阊门外,悠悠水岸斜。乘船向山寺,著屐到人家。”江南的水,江南的景,江南的人,自古以来便不停地激荡着文人墨客们的文思。说到“江南”人们总会将它和“水乡”这词联系在一起。江南一带川泽沃饶,房屋都是依水而建,人民的生活、劳作总也离不开船只、水网。在吴文化和水文化的共同熏陶下,水上的生活直接成为了民间舞蹈的素材源泉。

(二)水乡渔港的自然环境对民间舞蹈素材形成的影响。“浒浦花鼓”是在江苏常熟浒浦一带民间广为流传的舞蹈。浒浦,位于长江岸边,盛产鱼虾,在很早以前便是海产品的贸易中心,因此便吸引了大批苏北地区的渔民迁移至此处生活,于是“浒浦花鼓”最早的花鼓原型也进入苏南地区并不断演变形成。20世纪初,在经过了第一代花鼓艺人唐如云夫妇以及其后的徐开明、徐贵银父子等三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并结合当地传统的“跑灯舞”、“龙灯舞”、“麒麟舞”等渔港舞蹈特色,浒浦花鼓这一独具神韵的民间舞蹈逐渐形成完善,它在表演风格上兼具苏北之豪放与江南之柔美为一体,20世纪80年代,浒浦花鼓一度兴盛,并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舞蹈《一方田》的素材选择。“其实,要创作一个关于浒浦花鼓的舞蹈,是我长期以来的夙愿,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但当我听到徐贵银老人去世的消息后,我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我应该真正地做起来了……”这是牛小艾在谈到其创作时的一段开场白。群舞《一方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浒浦花鼓”,舞蹈以浒浦花鼓民间艺人徐贵银这一角色为原型,在充分运用浒浦花鼓基本动作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舞蹈一开始,舞台上出现的一架古老的水车,一方扎根于江南土壤之中的碧绿稻田,一位身型略带佝偻的老人,那便是徐贵银老人,一位对于民间艺术痴狂医生的民间艺人。女舞蹈演员们时而是泥土中的秧苗,时而化作“花鼓娘子”翩翩起舞。绿色的秧苗,绿衣的人,交错有序地幻化出了多个不同的农田场景。

三、地域文化对舞蹈《一方田》舞蹈动作的影响

舞蹈《一方田》中大量运用“浒浦花鼓”的动作元素,舞姿活泼自由,节奏鲜明,配合手中花鼓、莲湘的使用,肢体的转身蹬跳、横步扭胯,令人眼花缭乱,充满浓郁的民间风韵。“浒浦花鼓”最初是渔民在船头岸边时的娱性表演,船身的摇摆带动了演员的肢体颤动。舞蹈中“花鼓娘子”在秧歌步的基础上加入了江南民间舞蹈的“颠颤”元素。双脚作“十字步”动作时,每迈出一步,双膝颤动两次。在横步扭的基础上加入了“扭胯晃腰”的元素。左脚向左迈出的时候胯向左出,双臂同时向左划“卧八”形,右脚经左前向左迈步,胯向右,双手向右划“卧八”形,两臂同向摆动,宛如风摆柳。舞动时运用头、肋、胯的拧、扭、冲,上身与步伐和谐形成一个自然优美的三道弯舞姿,将江南女性的柔和和娟秀展露无遗。这一方水土养育着代代的江南人,从泥土中滋生出来的是江南的文化。

四、舞蹈《一方田》音乐中地域文化的反映

自古乐舞不分家,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音乐可以强化舞蹈的情感色彩,使得舞蹈显得更加生动,与观众之间更能获得共鸣。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说过:“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舞蹈《一方田》在曲调上,以江苏沿江一带的民歌为基调,并融入了江南水乡的抒情韵味。在唱词上,以说唱古代人名和传说故事为主。“小锣子那么一敲……响当当哟……”伴随着男子略带沙哑嗓音的传来,一幅浒浦当地的农家生活场景就此在观众眼前展开。纵观历史,江南民间舞蹈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形成和发展与江南的地理条件、民俗民风、文化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成为人民生活的形象反映。它反映了吴地人民在生产、劳动、战斗、爱情、阶级斗争等诸多方面的思想感情。任何一种舞蹈文化,都是其民族性格的外化。只有立足养育自己的本土,才会感受到雄浑土地上舞蹈文化积淀的厚重。舞蹈《一方田》中的“江南味”正是来源于“鱼米之乡”沃土,河流之间的滋养,来源于江南吴地文化千百年的熏陶。在舞蹈创作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和探究江南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形成的因素,才能进一步捕捉和体味江南民间舞蹈的韵味和风格,在保持江南民间舞蹈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江南民间舞蹈之神韵,使创作的舞蹈作品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感。

【参考文献】

[1]沈石,徐凌峰等.苏州民间舞蹈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李炽强.生命精神的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矿山机电论文2

经济评论期刊

[3]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俞虹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民间舞蹈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273204.html

    相关专题:生物学杂志 情感诉求广告案例


    上一篇:地域文化元素在房地产广告设计的应用
    下一篇:土地整治对“新三农”问题的效应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