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6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创新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囿于答案,让学生跟从于自己的思维,不敢有半点改变。教师要以教学相长共生的提问主体、形式内涵共融的提问内容、开头结尾俱全的提问时机等方式对提问进行“创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焦点放在有效教学上。作为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提问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而在当前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困囿于教参,以提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以不恰当的提问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学生感受不到文章带来的美感,也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获得思想的启迪、审美的乐趣。

一、教学相长共生的提问主体

1.教师提问。提问不能局限于少数优等生,而让大部分学生沦为“观众”,要面对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从而使不同的思想产生碰撞、情感得到沟通。面对教师的提问,学困生会有畏难情绪,教师应引导启发、适时鼓励,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石榴》一文学习中,重点是托物言志,颂扬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特别是描写石榴特征的段落,再引导学生讨论描写石榴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者让学生阅读文本,说说作者对石榴的态度是怎样的?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石榴是可爱的,可爱在什么地方?找出相应段落,理清文章思路。描写石榴的特征时,语言生动形象,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提问,既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要确保问题在他们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2.鼓励学生提问。教师不能独霸课堂的“提问权”,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鼓励学生提问,让他们在提问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如在《端午日》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提出问题:“茶峒人的端午节有什么风俗?跟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文中写出茶峒人的哪些活动?在介绍这些活动时,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细的?为何要这样安排?不同的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不同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质疑、释疑,既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能促使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二、形式内涵共融的提问内容

1.针对文本内容提问。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矛盾,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的苦心孤诣。如《孔乙己》一文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是猜测,而“的确”是肯定,两个词看似矛盾,教者在此处提出问题:“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学生通过分析,发现并不矛盾,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封建社会里,他肯定要被社会淘汰,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且被打断了腿。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的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在部分作品里,作者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特意地留下“空白”,给人“词尽而意无穷”的味道。教师要选取文本的“空白处”提问,发挥学生的想象,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火。如《安塞腰鼓》一文的结尾“远处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腰鼓戛然而止,引发学生想象与思考,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思考,有认为是早上到了,而安塞腰鼓结束了;也有学生认为安塞腰鼓停下后,世界变得出奇的静,与表演时的震撼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学生认为表演的地点离村庄很远,是在漫天飞扬着黄土的高坡上。2.针对写作手法提问。一方面,作者运用不同的句式,使行为流畅,提高表达效果,也透出作者的情感。教师要关注句式变化,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修辞是一种艺术,修辞手法的应用,给读者以不同的感受,或和风细雨,或气势磅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如《春》一文教学中,在写“春花图”时,以花色各异的桃、杏、梨作为描写对象,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他们的争相盛开,用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的娇艳,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蜂闹蝶飞,映衬出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3.针对写作意图提问。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特定的写作背景,在此处提问,才能让学生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如《社戏》源于小说集《呐喊》,展现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露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三、开头结尾俱全的提问时机

1.课前提问。教师可采用悬念式提问,让他们处于“悬而未决“的境地,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课文1~6段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何作用?”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了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情感。2.结课提问。教师利用提问,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使知识结构有序、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把握。如在《幽径悲剧》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燕园中的人和我分别是怎么看待这场悲剧的?这样的悲剧仅发生在北大的幽径吗?”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激发兴趣、开启智慧、发挥想象,拉近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才能引发学生探究,让他们感受文本之美。

作者:李香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沟墩中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及对策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对策

引言

语文阅读对于初中语文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初中教师一定要在语文教学期间加大阅读教学力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并且对阅读教学的价值有足够的了解。教师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从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说,大部分初中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困境,因此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需要采取对策。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但需要教师为其讲解具体的阅读技巧,还需要锻炼阅读技能,提升阅读水平,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有效改善学生思维能力较差的局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介绍许多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材料,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课本内没有的知识,视野就会变得开阔。同时,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综合素质会大大提高。所以,综合来看,在初中加大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2.1对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认识不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认识有所偏差,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带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还需要让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但是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仅仅将阅读理解当成是教学目标,让学生做一些阅读理解习题,没有从技能水平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一些教师仅仅对教材和参考书目中的课文给学生,没有从多渠道搜集阅读材料让学生学习,学生的知识面没有得到有效拓展。如果语文教师没有对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很好的控制,就无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2.2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初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没有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更新课堂教学观念,这样就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一些影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还需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阅读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灵的交流,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物,从而体会到一种奇妙的情感,能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人生思考。教师需要站在这个角度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现阶段一些语文教师仅仅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产生了背离,因此教师一定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地改善教学理念。2.3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产生的一个问题。因为受到现实的客观教学条件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选择课本中比较常见的文体,没有根据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事情进行阅读教学,比如现实中的一些新闻等,一些教师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没有更广泛的选择范围,将学生固定在教室里,以规定的一些阅读教材为基本的教学框架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理解、积累和感悟,在阅读中无法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

3.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的对策

3.1认清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前沿。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认清教学目标,并且抓住教学前沿,一定要对语文阅读教学有充分的理解,并且在实际课堂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迁移。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教学的前沿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例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课文阅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将阅读教学中所体验到道理充分吸收并且应用。3.2更新教学观念,拓宽教学内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更新教学观念,拓宽教学内容,因为阅读教学本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所突破,利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一定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拓宽教学内容一定要从多方面提取阅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和体裁,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热爱语文阅读。3.3联系教学实际,积累阅读常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联系教学实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阅读常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些时间自主阅读,学生需要具备理解思维和解题能力。课外,教师要根据现实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更多的社会现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基本的阅读常识和文学素养的积累可以促进技能的提高。结语对于初中课程教学来说,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初中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还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语文阅读技能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学习,还能够提升初中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所以需要从多方面对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进行研究,从而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境,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作者:王惠娜 单位:南靖县湖美中学

第三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语文教师通过言语文化教学让学生要在全面把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其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与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

一、师生互动,共创良好阅读氛围

阅读教学的课堂是师生相互配合的过程。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多采用互动教学帮助学生营造学习环境,打造良好的教学课堂。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体现互动民主教学形式。如,给学生出一道题目:“谈谈如何更好阅读。”作业要求:“你对阅读有那些好的建议,把它一一列举出来分析整理出好的阅读建议,整理成册为《小小阅读秘诀》。然后在班级里交流,鼓励学生吸收好的建议,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学生在这种学与教相结合的模式中,更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教学的趣味。学生的意见得到老师的认可时,他们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这样课堂阅读教学便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阅读教学的实施要层层递进

语文阅读的目的是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的阶段的阅读水平是不同的。通读全篇,判断文体,理解文意;第二步:看清问题,联系所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第三步: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完整。不管是哪一步,语文教师都要足够重视,要一步步去落实,只有这样才是完整的阅读。简单来说就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是开头到结尾,也可以是结尾到开头。不同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阅读顺序,对不同的学生也要调整我们的阅读顺序,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真正地阅读。我们每一个人对于阅读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去阅读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多和他人分享和交流。在阅读中.每个学生都是自由的,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收获才叫阅读。

三、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阅读需要有顺序,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阅读。然而,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需要根据以下几个阶段采取措施:1.储备阶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后面阶段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储备的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能把握句子的结构和掌握句子的转换,要清楚知道文章的特征和相关的特点;情感方面:多方面阅读不同文体,学会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同时,还要积累一些写作技巧和文化习俗等,这些对学生的阅读都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多倡导学生自主积累。2.理解阶段。阅读需要思维能力,有思维才能理解。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判断、分析、综合等,它们对于学生的阅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1)判断力的发展。判断力是通过选择和抉择的形式将其价值观付诸在事件上。可以多运用判断是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发展判断力,如“眼见不一定为真”这句话,若把否定词“不一定”去掉,这就过于绝对了。但是生活中有些现象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加上“不一定”就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确切。(2)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生只有对文章的不断分析才能更加深入理解文章,同时学生只有把分析出来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才能得出全面的答案。所以,分析与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分析与综合能力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3)联想能力发展。有了联想才能更好把原有的知识化为新的发现,使我们的阅读理解更加深刻与透彻。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联想,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然就成胡思乱想了。3.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学生要发展到这一阶段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初中学生必须有评价和鉴赏能力。评论是发表意见或者不同的看法,赏析是站在欣赏的角度对一篇文章的美感、艺术特色等进行欣赏性分析。我们要多让学生对优美文章的各方面,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优美词句等进行分析和欣赏。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些感悟或者进行相应的角色朗读,这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师生在不断的训练中相互配合,才能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作者:黄金英

第四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主体地位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初中生的主体性。只有有效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为学生服务的引导者、合作者,把“以学生为主体”牢牢地记在心间,并贯穿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向上、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明确一点: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初中生的主体性。只有有效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容小觑。那么,怎样确保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呢?

一、尊重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确立初中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尊重学生。什么是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思想,尊重他们心理,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教师就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以强势的态度指挥学生。要“蹲下身子”,“平视学生”,以朋友之间交流语气引领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特别喜爱的一位教师,她在教学时,总是以自然而亲切的态度面对学生。她千方百计的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流露出真诚的喜爱和尊重,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悦。在引导学生读书时,她从不是简单的下命令——齐读或自由读,总是让孩子们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读书。我们所采用的范读,一般是先听教师范读。可他是先问哪位学生愿意读一读或让学生推荐谁来读。有很多老师喜欢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课,而这位老师总喜欢走到孩子们中间和学生谈心交流。这样孩子们发言更加自由了,可以举手,也可以不举手;可以抢答,也可以推荐别人;如果孩子们不同意教师的说法,还可以和老师辩论。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没有距离,学生乐学,他们的主体作用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发挥。

二、激发兴趣,诱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初中生参与学习过程。而要诱导初中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从课本入手,注意挖掘课本中的兴趣因素。我们要积极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识规律,设计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在认识上,情感上聚焦,当他们注意力被吸引,他们的认识活动将会更加深入,想象更加丰富。如: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讲《绿色蝈蝈》一文时,提前自己制做了绿色蝈蝈的玩具。导入新课时这样说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请了一个好朋友,这位朋友遇到了一点麻烦,谁愿意帮他一下呢?这位老师一边讲一边用魔术的方式把蝈蝈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下就把他们吸引住了。其次,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感染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合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初中生在形态、声音、颜色等方面得到更加直观地感受,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学习《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们可以出示课题后,向同学们提问:“看见题目大家想知道什么?”学生们会积极回答“看云识天气到底是怎样的?”然后我们可以顺势导入新课:“我们一起来领略云的神奇吧。”然后播放关于云和云彩的多媒体课件。这对没有见过的孩子来说是新奇的,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时而吃惊的瞪大眼睛、时而开心的地笑了,时而竖起耳朵听着发出的各种声音,简直沉醉其中了。这样的铺垫之后再去学课文,就事半功倍了。第三、及时评价,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很多教师上课表情很严肃,认为板着脸,学生怕老师才会好好学。孩子们的发言稍有问题,教师就会给予否定,有时还会加以批评。其实我们这样做,在无意中就会挫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让他们的心理受到了伤害。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从不让学生难堪,即使学生说错了,老师也会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赞赏和期望。他们经常用“你的想法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的语言鼓励、赞美孩子,让孩子即使失败,也快乐向前。教师在教学中抓准时机,采用高效的方法激励学生,促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初中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开展竞赛,培养学生进取精神

“牛犊不畏虎”这句俗语很好的反映了初中生的好胜心理。正是这种好胜心里,可以促使孩子不断向前。好胜心理促使很多并不是最优秀的人在比赛中竭尽全力,脱颖而出。所以,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教学。如:我在讲《故乡》一文中,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学生分组。两组进行辩论竞赛。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我讲完要求,先分组讨论,进而辩论。辩论过程中,学生们的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说的头头是道,争得面红耳赤,还有一个孩子问教师想做什么样的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都不愿离开教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抓住学生争胜好强、互不服输的心理进行阅读教学,如组织“词语接龙”比赛、讲名人故事比赛、快乐读书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孩子们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同时初中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为学生服务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以学生为主体”牢牢地记在心间,并贯穿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向上、健康发展。

作者:刘冬艳 单位:河北乐亭第三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致使其教学质量较差,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工具学科,很多教育者和学习者只关注语文的语言功能,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情感因素,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道德修养,使得语文教学的效果较差。而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和阅读技能,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把找出正确答案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只注重传授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忽视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从而降低了阅读教学的质量。2.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初中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会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是,一些语文教师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得阅读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没有合理的组织和引导阅读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秩序混乱,进而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率。3.滥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许多教师会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未能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合理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使得合作学习沦为一种形式,不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在学习《夏天也是好天气》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下载一些与夏天有关的图片,制作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2.合理组织和引导阅读教学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合理组织和引导阅读教学活动,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了解文章内容,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3.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孙金花

第六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阅读教学成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阅读教学放在语文教学的首要位置,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满足素质教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重视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得不到重视,难以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即使在阅读课上,教师也是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阅读教学成为摆设,出现了严重的形式主义。这种消极的阅读教学态度,不仅打击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成为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把阅读教学重视起来,积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对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学生找到最适合的阅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丰富和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的去阅读和学习,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轻松的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将阅读做成当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率较低,课堂教学氛围也显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难免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来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氛围,如笔者在课前先给学生播放了《荷塘月色》这首流行歌曲,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荷塘的录像,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月下荷塘的景色,从而帮助学生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重视课堂导入环节,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次精彩的课堂导入。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快速的从休息状态进入到学习状态,还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行强烈的取之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但是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千篇一律的导入方式,不仅起不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种导入方式产生厌恶的情绪,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这种单调重复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仅不能达到导入的效果,而且对学生学习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导入方式,如故事导入法,歌曲导入,多媒体导入等等,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导入的切入点,使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达到课堂导入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塞翁失马》一课时,为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大致情节是:一个坏消息,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最后产生了好的结果;一个好消息最后竟然酿成了恶果。最后笔者来做了一个总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学生一下子被我的故事所吸引,然后引导学生去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故事的原委,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不仅提高了阅读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效果的高低。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进行科学的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逐渐积累和总结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尝试和练习,使学生是正确的阅读方式上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思考;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四、重视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将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技巧应用的阅读实践代发论文中,而且在课外阅读中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再加上,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就而三百篇课文,就算再有价值的文章,达不到量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完成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飞跃。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将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既开阔了眼界,有起到了强化阅读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面有着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刘建义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6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81711.html

    相关专题:英语口语翻译器 安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下一篇:蓄冷氯化钠溶液凝固实验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