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教师教育者职业素质结构探析

一、高职教育观念

高职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树立全面发展的能力观,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等。同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者要能将这些高职教育观念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通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幼儿教师。教师教育者要帮助准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促进准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内化。

二、知识素质结构

(一)幼儿教育知识

幼儿教育知识包括以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为主的通识性知识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知识。在高职院校中,教师教育者以教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知识为主。这些知识包括关于幼儿教育内涵、特征、规律与原则的学前教育教学知识;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的幼儿身心发展知识;幼儿生理健康与保健知识;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幼儿教育教学实践知识等。这些幼儿教育知识是教师教育者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是熟悉自己教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

(二)高职教学知识

实践性强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之一,教师教育者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学术性知识,更要熟练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知识,特别是幼儿园教学一线的教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者要明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掌握高职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知识,并促进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整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准幼儿教师不断汲取幼教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知识,使知识在准幼儿教师间进行转移和增值。1.掌握最新学前教育专业知识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吸纳教育教学新知识,敏锐地获悉国内外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新动向,在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更新自己的教学实践性知识,养成自主吸纳新知识的习惯。要做到合理利用新知识,提高将新知识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能力,适时地与幼教人员交流学习心得,以吸收新的观点和方法。此外,教育教育者还要提高自身教育创新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2.掌握提升幼教技能的知识教师教育者要将所学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课程知识,进而转化为实际教学知识,在教学中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准幼儿教师,再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知识和技能在学习主体间循环转移,最终达到知识的增值。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者熟练掌握幼教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知识运用与转化能力。例如,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教师教育者可采用讨论与合作的策略。首先,帮助准幼儿教师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确保新知识与学习目标之间的有效联系,督促准幼儿教师及时进行学习总结,并记录准幼儿教师学习讨论的过程,观察学习活动是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其次,指导准幼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针对学习活动检索相应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再次,采用案例教学或情景模拟,向准幼儿教师提供学术性知识和技能整合的范例,通过分析、讨论等帮助准幼儿教师掌握、提升幼教技能的知识。最后,结合教育见习和实习,让准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园,亲自实践幼教知识。

三、能力素质结构

(一)幼儿教育能力

幼儿教育能力是从事幼师职业的核心素质,是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关键。幼儿教育能力具体包括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幼儿园环境的利用与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对幼儿发展评价的能力,观察幼儿的能力,与幼儿、家长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这些幼儿教育能力是教师教育者必备的一种专业能力,也是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首要能力。

(二)高职教学能力

高职教学能力是一种有效促进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也是教师教育者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涉及到高职教学的选择与整合、预设与生成、组织与实施等环节,其中对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案例教学的能力和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尤为重要。1.知识与技能迁移的能力教师教育者要熟悉幼儿园一线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并及时更新和内化这些知识和技能。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教师教育者要能根据准幼儿教师的学习特点,逐渐增加知识应用情境的复杂性,提高准幼儿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创造知识迁移的框架,分析知识迁移的因素和对策。同时要根据学习主体的生活经历提出有针对性的真实任务和问题,逐渐减少外界的提示和帮助,逐渐增强其自我责任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幼儿园案例教学的能力教师教育者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即将步入幼儿教师岗位的准教师们,教学知识和技能是今后工作的重心。对强调技能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提供真实的幼儿园案例教学是促进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教育者要熟悉当前幼儿园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实践知识,特别是熟悉当地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现状,把握幼教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发展动向,并通过挂职锻炼、短期培训、暑期实践等形式亲自到幼儿园观摩、学习和教学,充分掌握一线的教学能力,为高职教学储备案例素材。其次,教师教育者要提高高职课程的设计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幼教经验、学术研究、社会需要和准幼儿教师的特点来创设课程。最后,教师教育者要提高对高职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力,将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提升准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智能。3.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积极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是教师教育者提升专业素质的有效方法,从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不断与自己进行对话,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师教育者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积极有效的反思策略,如归纳概括、制定概念图、总结要点等,在相关概念之间、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可通过类比、案例、推论、助忆术、阐述等策略进行学习综合。同时,教师教育者还要具备促进准幼儿教师学习反思与评价的能力,采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如探究导向的活动———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在提出问题之后,给准幼儿教师留出思考的时间,并能将问题进行分析扩展,使问题能与相关任务相联系;解释导向的活动———向准幼儿教师示范如何思考,提供思路;实际操作的活动———提供学习支架工具,激发准幼儿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等。

四、品格素质结构

(一)健全的身心审美素质

健全的身心审美素质是教师教育者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和高尚的审美品格。健康的身体素质是指具备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体力条件,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健全的心理素质是指能够胜任高职工作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有顽强的意志力,对高职工作充满自信心和责任感,热爱高职教育事业,乐于与他人合作,具有诚实待人的人格品质。高尚的审美品格是指能够感悟大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美,能够发现美、追求美、鉴别美和创造美。

(二)提升专业品格的素质

教师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敬业态度、专业品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准幼儿教师,甚至影响其健康的世界观和现代化的人格素质的形成。这要求教师教育者自觉、主动地优化自身的人格素质,唤醒对生命的自觉意识和对职业理想的追求热情,提升专业品格。1.陶冶专业情意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情意,是教师教育者进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所必需的情趣、情感和情操,是一种对自我从事工作积极接纳与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专业情意能使教师教育者理智地对待和评价高职专业教学,加深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认识,提高专业分析能力与洞察力,巩固专业情感;同时这种积极看待自己的方式,提高了自我效能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这也是教师教育者专业成长的兴奋剂和动力。2.陶冶专业伦理教师教育者的专业伦理,是教师教育者在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人格品质。作为教师教育者,要身为典范,做到:(1)尊重准幼儿教师。对准幼儿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带有任何偏见,尊重其主体性;让准幼儿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意愿和建议,共同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准幼儿教师树立“尊重幼儿”的思想。(2)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应用。非智力因素是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要素之一,教师教育者要将情感、需要等非智力因素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准幼儿教师迁移默化地学会关爱幼儿,感受到良好师幼关系的重要性。(3)关心本校和合作园所的发展、尊重欣赏同事。教师教育者要关心、支持本校的发展,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对合作园所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与准幼儿教师分享教育学习经验;尊重欣赏同事,与同事友好相处、协调工作。除此之外,教师教育者高尚的人品、文明的举止、豁达的心胸、风趣诙谐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性格等都会影响着准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形成。综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者的职业素质从观念、知识、能力、品格四方面形成了一个动态发展结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前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动态发展。

作者:李德菊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教师教育者职业素质结构探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149465.html

    相关专题:有线电视技术杂志 青海师大学报


    上一篇:农产品物流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防范
    下一篇:社区护理干预健康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