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权威学术期刊杂志介绍平台,展示学术期刊!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中国物价杂志社

关注我们

【中国邮政储蓄企业网银】中国高企业储蓄分析

本文作者:沈俊杰;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物价》2012年04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储蓄、高投资和出口导向。储蓄既是收入减去消费的余额,又是投资的唯一来源。储蓄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我国宏观经济中的诸多问题最终也可归因于我国的高储蓄特征。本文按照国民经济运行的三大部门——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分类,发现企业储蓄高是我国高储蓄的重要原因。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减少中小民营企业的流动性约束,降低私营企业留存收益比重,同时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培养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习惯,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论文正文预览】: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是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和高增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大幅增长且长期处于高位,从1978年的37.9%上升到2008年的51.4%①,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和如此高的储蓄率,在全球范围来看极为罕见。在2008年全球
【文章分类号】:F832.22
【稿件关键词】: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
【参考文献】:

  • 尼尔·格雷戈里,斯托伊安·塔涅夫,黄烨青,赵红军;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6期
  • 任若恩;覃筱;;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 ;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 钟晖;储蓄结构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03年
  • 付文林;我国居民储蓄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陶剑平;;欠发达地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思考[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 罗崇华;;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 张琳;;我国居民储蓄问题的实证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5期
  • 肖奎喜,俞秋红,王满四;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创新探讨[J];商业研究;2002年16期
  • 申丽萍;银行民营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有效途径[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 闫坤;鄢晓发;;Frugality and overspending:sources of Sino-U.S.economic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 颜哲;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1期
  • 李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 郑博;;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收入与利率实证分析——基于1996~2008年的数据研究[J];财经界;2010年05期
  • 刘民乐;岐晓峰;;我国民营企业融资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 刘明;朱斌;;基于永久收入假说的中国储蓄率研究——中国城乡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金承东;;民营经济的行政法问题及其改革[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冯天丽;井润田;王国锋;;私营企业政治资本与企业借贷来源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冯天丽;井润田;王国锋;;私营企业组织合法性策略对其资源获取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及空间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 任奔滔;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马少康;资产价格对动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 孙犇;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选择[D];暨南大学;2011年
  •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 付立春;中国消费率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 蒋蕊;民营企业员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 张久波;县域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方案[D];山东大学;2010年
  • 丁鸣杰;基于企业高储蓄的分析谈扩大消费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 付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詹绿娥;我国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 张杨佑;基于政府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 梅瑞秋;美国居民储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 李海雅;中国经济转型风险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关联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 王九华;外向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 刘家新;政府储蓄的形成:从财政收支角度所作的考察[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 于长秋;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谢平;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J];财贸经济;2000年10期
  • 胡乃武,张海峰;中国居民储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1年04期
  • 姜维俊;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上)[J];财贸经济;1999年05期
  • 樊伟斌;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的变化趋势[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8期
  • 李建军,田光宁;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金融论坛;2001年11期
  • 马永;收入分配与我国金融结构的发展[J];城市金融论坛;1998年07期
  • 奚洁,罗宓;对我国金融结构不平衡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 张红伟;利率下调对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J];南方金融;2001年09期
  • 李朝林;沈小桂;汪勇;;扩大消费的关键在于降低政府和企业的储蓄[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4期
  • 张迪;;我国居民储蓄与政府储蓄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何帆;张明;;我国企业储蓄及政府储蓄的决定因素和未来演进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42期
  • 刘家新,赵宗华;论我国国民储蓄结构转换中的政府储蓄[J];天府新论;2002年02期
  • 汤敏;;减少企业与政府储蓄:调节经济失衡的一步活棋[J];经济界;2006年06期
  • 邱书钦;;政府和企业高储蓄率的经济效应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10期
  • 彭志远;;我国国民储蓄研究:文献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韩晓燕;;高储蓄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 刘福国;我国居民巨额储蓄存款利弊与启示[J];山东金融;1996年10期
  • 沈坤学;中国金融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居民储蓄[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 樊纲;;企业储蓄率高是内外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A];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 栾晓芬;;谈居民储蓄过度增长问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 徐琳;;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对储蓄政策的影响研究(1949—1956)[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小组;樊纲;;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与当前所需的财税体制改革[A];2008中国改革论坛——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文集[C];2008年
  • 陈宝森;;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 王晓;;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低效率的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 冯富存;;大力发展人寿保险事业为完善甘肃省社会保障体系做出积极贡献[A];甘肃保险论文集[C];2004年
  • 洪银兴;;宏观调控中的资金积累机制[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 黄家骅;;论居民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 刘学宁;;青岛地区寿险、意外险、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刘黄;政府和企业储蓄率影响经济失衡[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 国家信息中心 步德迎;如何正确认识80000亿元居民储蓄[N];中国信息报;2002年
  • 本报记者  孙杰;居民储蓄俩月猛增1万亿[N];华夏时报;2006年
  • 记者 王宇张旭东 李延霞;居民储蓄额“一波三折”,内需乏力依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 陈昆才;中国经济失衡根在储蓄率过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 记者 李巧宁;前三季居民储蓄新增万亿[N];证券时报;2002年
  • 早报记者 张明扬;居民储蓄上月锐减2784亿元[N];东方早报;2007年
  • 记者田俊荣;居民储蓄余额达九点八一万亿元[N];人民日报;2003年
  • 记者田丽;居民储蓄意愿强势不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 记者 李小伟;哈尔滨居民储蓄两年首现负增长[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 刘家新;政府储蓄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 唐军;中国居民储蓄主要结构性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 吴建强;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贸易顺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 刘丽敏;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朱运法;资本形成理论和测度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 洪轶男;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居民储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 郭翠荣;资本形成的机制与效率比较[D];苏州大学;2007年
  • 陆昂;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 顾薪宜;中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 孙晶;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效应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 李少鹏;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及其分流效应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 康巧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及其分流效应分析[D];山西大学;2010年
  • 刘旸;中国居民储蓄和收入关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 李淑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储蓄的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 李晓晖;我国的居民储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 钱晓艳;内蒙古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 赵淑云;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稿件标题】:【中国邮政储蓄企业网银】中国高企业储蓄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中国物价》2012年04期
【期刊简介】:《中国物价》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物价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2248/F,国际刊号:ISSN1003-398X。中国物价杂志社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主办,本刊为月刊,开本:大16......更多中国物价杂志社(http://www.400qikan.com/qk/10074/)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沈俊杰;


    更多视觉艺术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邮政储蓄企业网银】中国高企业储蓄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yishu/sjyslw/227315.html


    相关专题: 《中国物价》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草地
  • 电子元器件应用
  • 精神医学杂志
  • 国外坦克
  • 武汉学刊
  • 北京人大
  • 国际税收
  • 建设监理
  • 中国医疗设备
  • 中国石油企业


  • 上一篇:【缓解难题】建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下一篇:商务谈判文化差异案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影响探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