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价值工程杂志社

我们的优势!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科技类 >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价值工程文献研究

  摘要: 本文应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II对在1991-2010年间发表的1402篇价值工程文献进行定量的引文分析和被引分析,得到价值工程研究和应用的三大类聚(包括价值工程的应用方法及范畴、在工程领域和商业领域应用的研究)及其研究进展,识别其研究基础(发表数量、研究国家来源、研究方向等)并绘制出价值工程研究发展与热点前沿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d science measurement tools "CiteSpace II" software to study 1402 literatures about value engineering published between 1991 and 2010. Based on quantitative quotation analysis and citation analysis, we got three major categories (including the method and scope of the application, the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and commercial field) of value engineering with it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Then we identified its research basis(the published quantity of the literatures, the nationality of the researches and the fields of distribution), further draw a visual knowledye map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hot pots of value engineering,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eper investigation in this field.
  关键词: 价值工程;价值分析;CiteSpaceII;科学知识图谱;神经价值分析
  Key words: value engineering;value analysis;citespaceII;science knowledge mapping;nerve valu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403.7;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8-0001-04
  0 引言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也称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称VA),最早由美国为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创立和发展起来,目的在于确保军事装备的技术性能,最大可能地节省采购成本,降低军费开支[1]。随后美国海军应用该方法,起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用、降低成本的效果,进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先后被日本和联邦德国学习和引进。中国自1979年引入价值工程,如今已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产品开发、工业生产、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价值工程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应用领域广泛。对于刚进入该领域的研究者,清楚地把握该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固然十分重要,但却常常无从下手。本文将利用CiteSpaceII软件绘制 “价值工程”研究的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通过研究文献中的引用关系,清楚地展现价值工程领域的科研历程、结构关系和前沿热点等信息,宏观地把握和审视研究领域概貌和整体动向,总结前人研究精华,把握当前研究重点,拓展未来研究方向。
  1 研究基础和数据来源
  1.1 科学知识图谱 科学知识图谱是用“图形描绘”代替“数学表达”的一种新型计量学,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绘制图形直观地展现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2,4]。CiteSpaceII由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所开发,可将众多文献的相互引用关系以图谱形式呈现,简化使用者文献分类的过程[3]。CiteSpaceII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不仅可以识别某学科理论研究前沿,进行学科跟踪和趋势预测;还可以测度某时期内重要技术发展情况,观测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跟踪和技术创新的可视化[5]。
  1.2 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以“value engineering”为首要关键词、“value analysis”为扩展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91年到2010年,通过对文献类型和文献研究方向(包括工程、计算机科学、商业经济、运筹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筛选获得1402篇英文文献,据此进行自动类聚和可视化分析。
  2 价值工程研究的科学知识基础分析
  我们选择了1991-2010年的文献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从1991年开始,对于价值工程的研究文献总体趋于逐年上升,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增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其中在2007-2010年间的文章发表数量达到最大,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价值工程的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图2 统计了文献来源国家的分布情况,在1991-2010年间发表的1402篇英文文献中,中国和美国的研究文献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约占46%),我国的文献发表数量甚至超过美国,充分体现了我国研究者在该领域内做出的重大贡献和优势地位,带动了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
  对检索文献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统计,直观地表明了价值工程研究的主要学科和内容,位列前十的研究方向如图3所示,其中工程方向的研究文献最多(约占总数的65%),随后关于计算机科学、商业经济、运筹管理科学的研究位列第二梯队。
  3 价值工程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及可视化分析
  利用CiteSpaceII对上述数据进行共被引文献分析,设定阈值为(2,2,15),括号内的三个数值分别代表最低被引次数、slice内的共被引次数、规范后的共被引次数[3,5],时间间隔为4年,分析得到节点718个,连线1671条,得到价值工程应用的文献共被引图谱,如图4所示。
  根据知识图谱的空间分布,我们将知识图谱网络划分3个聚类,标记C1-C3,如图4所示。通过对其中经典文献(引用频次较高)进行阅读分析,我们归纳出了价值工程应用的3大主要研究领域及该领域的经典文献,如表1所示,并对每个聚类的核心研究逐一进行介绍。
  3.1 价值工程应用方法及范畴的研究 聚类1中的文献重点在于价值工程理论的研究,探讨价值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的方法和范畴,从不同视角解读了价值工程的概念。S Male(价值工程的创始人)在1998年撰书《Value Management-The value management benchmark》,定义了价值管理的框架,提供了价值管理的基准,对于不同的工作种类和不同的工作阶段,描述了具体的价值管理工具和价值管理技术,为后续价值管理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参考[6],而Shen QP和 Liu GW则侧重于因素分析,根据价值管理的重要程度及相关性,区分了影响价值管理的各个因素,并揭示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说明了怎样克服价值管理时间和资源的局限性,为企业的价值管理分析打下
  基础[7]。
  在价值工程应用的研究中,各国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讨论和研究。LD Miles曾于1972年出版著作《Techniques of value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将价值工程的方法应用于“问题-解决系统”,通过大量各个领域的案例分析,构建价值分析系统,说明了如何利用知识和技术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使得价值最大化[8];马庆国教授(我国价值工程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人)于1985年创建的价值工程基点法[9],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在实践中也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收益。在2010年两岸三地价值工程会议中,他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价值工程七要素金字塔模型,总结并完善了价值工程理论。而在2012年国际价值工程管理会议上,郜明信教授在回顾价值工程与精益管理的基础上,提出将精益管理与价值相结合,建立“精益价值管理”,跨越了对传统精益的理解,强调在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创造价值,实现精益价值管理的新发展[10];Birger W则创新性地从资源而不是产品的角度分析企业价值,提出了资源障碍的概念和资源-产品矩阵,并通过这些工具强调一种全新的源于资源视角的战略观念[11]。
  3.2 价值工程在工程领域应用的研究 聚类2中的文献主要展示了价值工程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状况。Loch C等学者的研究偏向于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电子制造行业,强调不仅要注重项目单位的运作管理,更要注重评估新产品开发功能对于企业价值的贡献,通过对领域内95家企业做样本,利用“两阶段模型”衡量新产品开发的生产力、输出量和开发费用,评估其价值创造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12];
  U Ibusuki和PC Kaminski的研究侧重于汽车公司,研究提供了一种矫正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设计了工作计划,并借助一项汽车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实例研究,证实了价值工程在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其质量和功能、满足顾客需求并遵从企业整体战略的作用[13]。
  在工程领域的研究中,也有学者对价值工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Chen FF早在1991年的研究表明,原材料价格上涨、消费者和市场行为的不确定性会加剧全球性的企业竞争,而柔性制造系统可以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产出量、降低制造成本、增强灵活性、缩短生产周期,增强产品的产量和生产的质量[14];Zhang XQ等人则通过价值工程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将“问题-解决理论”与极具创造性的工具方法整合到一起,使得该系统更加组织化和面向问题处理,加强了价值工程的创新性、效用和效益,并通过一项运输交汇项目进一步阐明了该价值工程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15];Alhazmi T等学者通过整合层次分析技术和判
  断代替技术,提出了项目采购系统选择模型(PPSSM),应用于建筑行业采购系统的选择过程,并通过在沙特阿拉伯的实地调研以及协助其政府机构选择采购系统来实施项目,验证了项目采购系统选择模型的效用和效益,可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建筑行业项目的要求[16]。
  3.3 价值工程在商业领域应用的研究 聚类3中的文献主要涉及在商业领域内价值工程的研究和应用状况。Adam Lindgreen在《Value in business markets》一文中对现有的商业市场的价值观进行了总结,早期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价值概念,包括附加价值、顾客价值、经济价值等;近期研究更关注于产品/服务本身的价值创造和买卖方关系两个层面;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预期,表明未来的市场可能会更加强调产品/关系的价值和价值创造,价值工程的研究在商业领域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17]。
  对于商业领域的应用,很多研究者关注到产品成本控制的关键作用,2008年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上,Hou Jialin等学者基于目前我国软件产品高成本低利润的现状,提到采用价值工程的思想,在保证软件必要功能和需求的基础上,减少人力成本、管理和维护费用,从而提升软件的内在价值[18];Li Xiaoyong等学者在2011年国际材
  料科学和信息技术会议上,强调成本控制已成为促进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出建筑业成本控制的方法,可以利用价值工程进行成本管理达到目标成本,并通过实例研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19]。
  在管理领域的其他方面,价值工程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管理创新和公共政策国际会议上,Hao Tingyue应用价值工程理论来分析投资控制的设计阶段(包括招投标、目标估计、监管等),讨论了怎样控制投资决策、分析投资控制和进行投资项目评估[20];在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和股东财富的大背景下,VDR Guide的研究表明企业如何通过产品的回收管理进行价值创造和增值,控制企业的盈利和管理活动,并影响其运作和经济效益[21];Yang Jianxin等学者在2010年的国际战略管理会议上,讨论了价值工程与低碳经济的联系,表明价值工程的基本原则、创新原则及主要流程都与低碳经济相吻合,其应用将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22]。
  4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旨在通过知识可视化工具CiteSpaceII对价值工程研究领域进行了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对该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情况、发表地区来源分布情况及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基础分别予以展示,并对三个核心聚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展现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沿态势,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价值工程研究在近二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科研与应用成果显著。但从过去的研究中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工程的工程领域和商业领域范畴,更多地聚焦于成本控制问题,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随着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与不断深入,该领域内逐渐出现了一些极具探索性的新思路,例如从资源的角度去分析企业价值[11],将价值工程与人力资源[23]、低碳经济[22]的研究相结合等等。马庆国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制造类企业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神经价值分析及神经价值工程评价方法,开创了价值工程理论和应用的新领域。这些创新性的研究视角和思考方式将会引领和推动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促进重大成果的突破和理论体系的完善,未来成果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继普.什么是价值工程—价值工程的由来及含义[J].价值工程,1985,03.
  [2]陈超美.CiteSpaceII: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
  [3]杨良选.基于CiteSpaceII的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J].情
  报学报,2011,30.
  [4]陈悦.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
  [5]秦长江.知识图谱—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
  [6]S Male, Value Management: The value management benchmark-A good practice framework for Clients and practitioners, 1998.
  [7]She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value management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ASCE,Vol. 129, No.5(2003):485-491.
  [8]LD Miles, Techniques of value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1972.
  [9]Ma, "A Review of Basic Point Methods", Technological Journal of SAVE, 1985, 01.
  [10]Gao, "New development of value engineering and lea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alu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2.
  [11]Birger W, "A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5, No. 2 (1984), pp.171-180.
  [12]Loch C, Stein L and Terwiesch C, "Measuring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 13, No.1 (1996), pp.3-20.
  [13]U Ibusuki and PC Kaminski,"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focus on value engineering and target-cos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Vol. 105, No. 2(2007),pp.459-474.
  [14]Chen FF, "The Impact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o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 38, No.1 (1991), pp.33-45.
  [15]Zhang et.al,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or improved value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Vol. 18, No.6 (2009), pp.777-789.
  [16]Alhazmi T and McCaffer R, "Project procurement system selection mode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ASCE, Vol. 126, No. 3 (2000), pp.176-184.
  [17]Adam Lindgreen, "Value in business markets: What do we know? Where are we going? ",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Vol. 34, No. 7(2005), pp.732-748.
  [18]Houet.al,"Talk about value engineering on the cost control of software project",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8),pp. 256-262.
  [19]Li et.al, "Cost Management Method with Value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 433(2002), pp.2114-2119.
  [20] Hao, "Initial Analysis on Investment Control of Project",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 Vol.1-6 (2012), pp.3386-3388.
  [21]VDR Guide and LN Wassenhov,"Managing product returns for re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Vol. 10, No.2(2001),pp.142-155.
  [22]Yang et.al,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Value Engineering in Low-Carbon Economy", Environment, Low-Carbon and Strategy,(2010),pp.15-19.
  [23]Zhang, "To Analysis on the Applying of the VE in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Value Engineering, Vol. 12(2008), pp.86-89.
本文由张梦婷 胡悦 卞军等人通过我们顺利发表在【价值工程】杂志中,字数:2562,经过作者张梦婷 胡悦 卞军同意,为您分享全文,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更多科技类论文详细信息: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价值工程文献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lunwen/keji/3031.html


    相关专题:宁波港口 律师 《价值工程》相关期刊

    推荐期刊:

  • 沈阳干部学刊
  • 可再生能源
  •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 长春大学学报
  •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南方论丛
  • 海岸工程
  •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 上一篇:通用转子平衡工艺装备结构分析
    下一篇:资源枯竭型城市地方高校区域创新作用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