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考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践行终身学习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在终身学习视角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有利于教育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也必将对双方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终身学习;开放教育;职业教育

一、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生命个体在一生之中持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是教育的应然状态,在生命个体遇到问题时,教育能以一种最好的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郎格朗关于终身学习以及终身教育的提案在会上得到众多与会代表的认可和赞同。此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普及下,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于1994年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的理念由此在世界范围内逐成共识。终身学习究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终身性。从学习过程的时空跨度来看,这是终身学习的最大特征。终身学习理念要求学习和受教育过程是贯穿于主体生命历程的,可持续终身的学习过程,涵盖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既包括正规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的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使学习者个体从幼儿开始直到老年为止,实现了整个教育过程的全覆盖。其二,全民性。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指的是,接受终身教育的人涵盖了作为社会个体的所有人,凡是具有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极强的,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的主体,而与性别、老幼、种族、贫富等差别无关。其三,广泛性。从学习的内容上看,终身学习与以往传统封闭式的学校教育不同,其学习的内容是不为书本上的知识所囿的,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它更多包含的是个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是来自人们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当中的,具有基础性的知识。其四,灵活性与实用性。终身学习在学习形式上十分灵活,不受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的约束。学习主体可以依据现实场境中的现实需求,从所接受内容的实效性出发,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在终身学习政策的推展范围的纵向延伸过程中,高等教育占据着比较明显的地位,将终身学习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结合,开拓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渠道,与终身学习政策的推展实施过程中所倡导的投资渠道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和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等具有内在一致性,这也是终身学习理念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诉求

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条重要途径,将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作比较研究,会发现二者存在诸多共同点:第一,都是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第二,都是以就业作为学习的目的导向,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岗位发展的持续性;第三,工学结合,都比较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在终身学习理念下,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网络环境下的开放教育,是依托于卫星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传播媒介的数字化教育,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性、网络性、学习个性化特征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职业教育领域,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和需求的猛增,资源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都着重强调要加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和民主进步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近些年来,在终身教育的实践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在促进终身学习的投入和保障机制建立,在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发展机制完善以及成人院校教学改革推进等方面,还未能与社会发展和广大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而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有利于教育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三、广播电视大学发展职业教育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见,作为未来中国经济改革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要面向大众、面向社会,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职前”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新能力,尤其要注重人才资源的培养。而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则主要侧重于“职后”在职人员开展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与其职业能力相结合的知识储备。据统计,目前电大开放教育现已开设高职类专科专业90多个,在校生人数达200多万,每年毕业生人数超过30万。在这些学生主体中,刚刚就业的年轻职业人,通过学习而带来的转岗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提升,使他们成为了开放教育受益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高职教育大致有以下四种办学模式。一是“一校两牌”模式。即充分调动广播电视大学所在地的教育资源,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建立在省级电大基础之上,并获得教育部备案,形成了电大教育与高职教育并举的“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模式,实现了广播电视大学从举办成人专科教育到举办高职教育的顺利过渡。二是单独考试招生模式。如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在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前提下,在普通高职招生中,采取“申报计划,统一考试,自主录取”的方式,尝试单独招考改革,开创了一条广播电视大学走进高职教育的新途径。三是联合办学模式。包括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本科院校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教育、由省级电大和当地高职院校或教育学院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教育、以普通高职学院的下属学院或校区的名义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教育、由独立设置的市级电大在所辖省级电大牵头带动下,分别与当地的成人高校、师范学院或高职院校联合开展高职高专教育、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直接与当地的普通高校或高职院合作办学等方式。四是合并新建模式。主要形式是在一些地市政府主导下的当地广播电视大学与其他几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成高职学院。

四、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开放大学可以定义为,是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没有围墙束缚的远程开放大学。国家层面倡导的开放教育理念是一个范围广泛的哲学概念,是人类追求教育完美的一种理想,其核心就在于开放性。而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同样强调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远程职业教育在国外发展是相对成熟,也是比较成功的。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的引进与借鉴,对于提高我国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并促进其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毋容置疑的。目前而言,电大系统有着完善的远程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平台。当前,我国已形成了引导远程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框架,既要实现“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面向应用、分类推进”的总体发展目标。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界开展了一系列远程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我国远程职业教育还集中在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两个领域的独立展开,相互间的融合程度远不及预期,两类教育之间资源共享度和兼容性还有待提高,学分互认刚刚进入试行阶段。此外,还需要我们在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等方面去深耕细作,狠下功夫。相信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化,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交将进一步加强,必将对彼此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

[1]中华人民共和同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1-10-25.

[2]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3]李龙兵.电大开展远程职业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4]陈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李国渝.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若干问题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6]许迪楼.新常态下的基层电大转型发展对策探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作者:李明瑶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91251.html

    相关专题:法律杂志 数学学习网


    上一篇:钢结构工程量清单报价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