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略谈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一、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具有世界性,而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则具有民族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提供了总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但是,它没有提供在每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是历史的结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的近两年里,开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5]P10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0多年的探索,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因为它坚持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历史也证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样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文化大革命”时期,之所以发生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就是因为背离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轨道上来,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阶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阶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做得好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效卓著的时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在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还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它使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源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根本要求。

二、顺应时代潮流,不断破解时代课题

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20世纪上半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紧紧把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主题,面对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政权的时代挑战,举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面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面对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时代挑战,中国共产党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表明,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应对时代挑战,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才能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需要回答、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认清时代潮流的方向、汹涌程度,明白时代挑战的内容、严峻程度,是不断破解时代课题的先决条件。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回答并破解时代课题的历史。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每一次新概括,都是对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都是正确回答和破解时代课题的成果。毛泽东思想破解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时代课题;邓小平理论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破解时代课题的过程中,都是用宽广的眼光密切观察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地对待国外经验和发展模式,站在世界的高度,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三、不断实现党和人民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这种创造性实践所形成的创新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直接源泉。党和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对创新理论形成的贡献,一是他们进行的历史创造活动,千姿百态、丰富生动,是理论创新的原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因为党和人民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的创造性实践,为中国革命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所以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无穷动力。二是他们在创造活动中所形成的认识,质朴鲜活、熠熠生辉,是理论创新的镜鉴。党和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一方面,他们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其多元、多彩、活跃、丰沛的感性认识,体现原生态,是人类的智慧之光。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比较、认真鉴别各种理论与学说,不断发现、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三是他们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历史经验,先进珍贵、发人深省,是理论创新的沃土。因此,党和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内,领袖集团就是杰出人物的代表。一方面,他们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主要策划者和组织指挥者,总要在历史事件中刻上自己的烙印。另一方面,他们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发起者,有高瞻远瞩之能、运筹帷幄之力。再一方面,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够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最后,他们还是创新理论的提出者、贡献者,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导师。从理论创新的视阈看,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杰出贡献,不能否认党的第一、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集体智慧。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共产党形成指导思想的主要做法,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的实际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二是归纳总结党和人民实践创造和认识创新的历史经验,把它升华到一定理论高度;三是编辑出版领袖人物的选集、文选、文集、专题文摘等;四是概括提炼领袖人物的思想观点,把它上升到理论层面,并给予科学命名;五是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以修改党章的办法,确认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因此,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与党的理论创新密不可分。党的理论创新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基础和前提,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结果和运用。

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20世纪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表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同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着密切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与时俱进的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前进、就胜利;反之,就遭受挫折和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一要继承,二要发展,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人类社会正是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向前发展的。我们党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研究。而实际问题是具体的、复杂的、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种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研究、逐步加以解决的过程,就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它们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显示连续性,作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体现阶段性。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又表现在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较量和思想解放运动,吸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经验教训。毛泽东思想就是在同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作坚决的斗争过程中走向成熟的。邓小平理论是在认真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同“两个凡是”作斗争、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作斗争、同姓“社”姓“资”思潮作斗争中产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是在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在排除各种干扰中形成的。20世纪后半期,苏联共产党和东欧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曾经因为思想保守、僵化,导致指导思想滞后于社会实际,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苏共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因为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推行多党制,搞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被西方敌对势力“不战而胜”。这给中国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尽管指导思想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始终如一的,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行为作斗争始终是坚定的。

作者:于文俊 陈施宇 张国祥 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略谈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57625.html

    相关专题:少年电脑世界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上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