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岗证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论述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行“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岗证课”;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23(2016)02-0096-02

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多元化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普通技能的会计人员已经难以适应快捷的企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技术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会计职业发展潜力、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它是高等教育改革形势下,会计职业教学的创新实践。

一、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满足基层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这一定位虽然着重于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但目标范围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使许多高职院校无法真正落实。同时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受资金等因素制约,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更新缓慢,极少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

(二)会计课程设置不能有效地解决职业能力

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教育重视技术技能的特点,仍存在注重理论知识体系完整,忽视岗位技能操作等综合素质的培育的问题。会计课程开设没有从会计工作岗位群的需求着眼。教学方法中的所谓项目教学也只是变相的章节教学,课岗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程度较低,导致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差。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体系没有重视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学生在职业道德素养培育方面欠缺,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这些问题阻碍了会计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考核标准对接程度不够紧密

以往高职学生只注重“学历证书”,即学生毕业后拿到毕业证就可以了。然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毕业证”书是不够的,对于这一特殊的行业,若要上岗还必须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实现这一目标会计专业课程内容选择必须贴近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把“双证书”制度作为教学改革的引领方向,把会计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及特点

“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岗”是指会计岗位群,“证”是指会计从业资格证或初级会计师证,“课”指会计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岗证课三位一体”也就是将会计岗位能力、职业证书考核标准与课程知识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设计和确定教学内容,合理进行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整合,建立以“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教学体系,实现学生毕业时即能获取“双证”又能顺利上岗的目标。其特点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用人单位、会计岗位群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需求,围绕本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将课程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职业证书知识融入一个整体构建的教学模式。

三、国内外“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成熟较快,大多都突出了“岗证课结合”教育。如德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双元制”培养模式,一般情况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的时间各半,学生能参与到工作岗位中,企业也广泛地参与职业教育,岗课紧密结合。美国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强调职业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学体系,其核心是通过职业教育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尽管这些不同模式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不同,但从其成功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置学生于真实工作环境中,经受职业岗位训练,提高了他们对工作岗位的了解、对社会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客观地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强自身适应产业的综合能力。我国现阶段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步伐缓慢,课程设置中基础课占整个教学比例偏多,虽然强调实践教学,但会计专业受会计资料保密性等制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难以落实,实践教学大多仍在校内实训室,造成学生对企业实际工作了解很少。一方面应届毕业生职业综合能力差,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不愿意招刚毕业的学生,嫌其进入工作状态慢,需要继续培养。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观念上固守学科本位的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上,学校少有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教学内容跟不上产业的发展,学生缺少课岗结合的工作演练。如何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便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向“岗、证、课”三者结合转型具有了可行性。

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实施“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的需求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矛盾,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紧迫。任何职业和岗位都有不同的技能标准和要求,根据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能够指导学生增强自身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素质,解决就业压力。

(二)落实“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根据用人单位、会计岗位群对会计知识结构的需求,结合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将各岗位会计工作进行任务分解,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素质和能力———课程”的设计思路,围绕会计专业对应的职业考证标准要求,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素养锻造为根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高职教育“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对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优化“岗证课三位一体”的教学,是高职院校构建特色专业教育的需要

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创办特色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凸显了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对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办学空间,实现教育的多元化与特色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提高学生会计岗位适应能力及职业素质,促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是将现代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及考证制度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制度。

[参考文献]

[1]何丽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研究,2013(15).

[2]朱宏涛.“实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1(5).

作者:王淑平 王艳芳 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29880.html

    相关专题:婴幼儿早期教育与保健 有线电视技术论文


    上一篇: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职校立体化教学体系探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