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培养模式

1工业设计专业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

现今工业设计培养模式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教学理念不完善。工业设计专业现有课程普遍涉及领域宽广,从平面到立体再到色彩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多门课程设置,门类多课时短,学生们接受的知识广而不精,缺乏深度。另一方面,由于工业设计专业本身兼具理工和艺术双重专业设置的特殊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顾此失彼,不能将二者有机融合。

2)教学模式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仍普遍采用由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组成的三段式教学。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将艺术与技术割裂开来,破坏了工业设计专业学科的系统性。此外,大部分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实验设备落后、实习条件较差。学生只能学到理论知识,对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相关环节缺乏系统的实践练习,最终导致学生设计的作品创新不足且漏洞百出,无法成为产品。

3)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工业设计专业博士点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很大一部分并非科班出生,有的甚至是临危受命;另外,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有些教师是一毕业便上岗,缺乏企业实践锻炼的环节,在授课中更多注重理论知识体系,对产品设计的理解多是传达别人的观念。

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所在城市的设计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一些中小城市,企业的工业设计意识淡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相关的设计和实践基地,就业时也没有相应的企业接收,如此恶性循环,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3]。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的首要任务就是应根据国家及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具备综合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而完成这一任务需尝试找寻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更紧密的契合点,探索设计教育的创新思路,改变现有不适当的教学模式,其中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对工业设计专业创新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的研究。

2进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及制约因素

2.1进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推进,社会经济逐步从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以大学为中心的教学、科研、生产的联合,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佳途径之一,产学研合作发展也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产学研合作无论是对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还是对于国家政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产学研研究学者指出[4]:产学研合作是企业最灵活有效的技术创新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国家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2.2进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1)校企双方由于本身的性质和合作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矛盾。学校以教学为目的,与企业合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企业以生产盈利为目的,与学校合作的是为了能利用最短的时间推出创新成果。由于目的不同,导致企业项目执行时间和学校教学时间的冲突,是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制约因素之一。

2)学校教学体制落后,与企业沟通不畅。高校一般以科研成果考核教师,未将产学研的合作成果纳入到考核指标,很多教师把大量的经历投入到理论教学研究中,而对于产学研合作研究则有心无力。再加上学校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不畅,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未能形成良性发展的势头。

3)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然而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大多为书本知识,理论性强但实践性差,学生对企业的贡献与企业培养学生的成本不成正比,再加上政府对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够,从而降低了企业与学校寻求合作的积极性。

4)校企合作的层次较低、且合作存在不稳定性。目前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还处在技术咨询、学生实习、人员交流等初步阶段,且合作以短期为主,没有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合作不稳定。

3工业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

在我国,传统而落后的设计思想和方法阻碍着产品的开发,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产品都可以通过好的工业设计来改进,从而提高其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对工业设计足够重视,校企双方合作,以创造力为核心,培养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人才。

3.1产业创新人才的特点

产业创新人才要求具有创造力、敢于创新等特点[5]。产生和提供创意的原创型人才是创意产业的核心人才。具体来说,产业人才需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产品的核心要素,是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必具条件,企业依靠有创造力的产品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现代的创意产品的生产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工业设计与高科技的有机融合成为必需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产业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人文素质,只有这样,产业人才所创作的产品才能够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些知识和素质正是在学校上课期间所培养和积累的。

3)具备多方面的交叉知识。工业设计是涉及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学、美学、心理学等等学科相互交融的一门交叉学科,产业创新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技能,还需要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因此,要具备多方面的交叉知识。

3.2对学研高校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1)教学要求。现在高校教学依然以按教材教学为主,一方面教材知识是以前经验和知识积累,能够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材知识相对落后,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能够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把握设计最前沿的动态及设计方式方法,并传授于学生;再有,工业设计不同于别的专业,不能照本宣科,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同学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创意。

2)职业技能训练。对于产业创新人才来说,课堂的教育远远不够,如何将课堂上死的东西转化为活的成果,需要学校做到加强学生的实战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鼓励并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设计赛事,通过比赛的各个环节,加强知识的积累及熟练;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训技能的培育,为同学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4产学研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

我国工业设计专业发展较好的学校很多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这些学校各专业产学研合作各具特色,良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其艺术的人文学科属性以及自身一些独特的性质决定,其产学研合作不能完全以理工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进行,但工业设计生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物质生产,工业设计专业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对于该专业产学研合作,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从其合作的意义、途径等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7]。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拟建立一种高校与社会、经济、科技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对校方和企业方进行合作的目的做到全方位考虑,协调好学校教学计划和企业时间安排,处理好校方和企业方合作的各项不融合问题,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学体制,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认识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合作工作落到实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建立较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加化合作形式,扩大合作范围,拓展合作内容。

2)搭建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及时发布产学研培养模式下的创新成果,实现信息及时互通,提供大范围资源共享,推动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

5结论

当前工业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严重不符,制约了整个社会工业设计的发展。笔者针对我国工业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指出了工业设计创新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对在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中产方企业方和学研高校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了建立高校与企业结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的对策,从而改变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同社会、市场、科技相脱节的状况。

作者:李娟莉 姚静媛 彭婧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培养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27171.html

    相关专题:道统传承系统 全民健身


    上一篇:生物技术生产甲硫氨酸研究进展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育的新思路探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