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庄曜计算机应用作曲的意义

我国相关专业教学中采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典作曲技术理论类,这一类的教材主要讲授乐理、和声、复调、曲式学、配器等音乐构成理论,它以传统的“四大件”为教学核心内容,对学生的音高组织、声部进行、结构把握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此类教材用于应用类的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学生培养,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这些高度凝练的经典理论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掌握这些理论不代表必然能写好应用类的音乐;二是这些教材教授的是共性写作规律,不能针对具体的音乐风格、音乐表达需求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三是这些课程系统性强、学习周期长,掌握它们需要长期、严谨的学习过程,而在计算机应用作曲专业四年的本科阶段如何更有效率的掌握这些知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一类是计算机音乐制作软硬件操作指导类,这一类的教材主要是计算机音乐硬件、软件的操作手册以及对软硬件操作实践经验的介绍。这部分教材又分两类:一类是软硬件教程类,这部分教材以一个或几个软硬件为内容,主要内容是介绍软硬件的操作。另一类是经验介绍类,一般以计算机音乐创作与制作过程为主线,从流程的各个环节上解决计算机音乐软硬件的操作问题。通常这部分教材有环节上的侧重,有的侧重硬件设备的选择与环境搭建,有的侧重音乐制作的流程化说明,有的侧重音乐制作后期的各种效果器的应用。对于相关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类教材是不可或缺的入门工具书,可以指导其在短时间内掌握音乐制作的操作技术。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这类教材偏重软硬件操作技术而非音乐创作技术,它只能解决“怎么做”但不能解决“做什么”。因此,在作曲技术理论与计算机作曲实践之间有一道鸿沟,只有跨越这道鸿沟,将作曲技术理论、计算机音乐理论与软硬件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应用作曲人才。近期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庄曜教授所著的教材《计算机应用作曲》,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编著的。这部教材凝结了作者几十年的创作体会与教学经验,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其中蕴含的教学思路、训练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与应用兼顾的理念贯穿始终

从章节布局来看,《计算机应用作曲》包含了软件操作、作曲技术理论、应用音乐的写作规律三大部分的内容。在“软件操作”方面,以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三大工作站平台LogicPro、Nuendo、Sonar和主流插件为实例,引导读者快速搭建自己的工作站。因为此类技术资料较丰富,故教材中并未对这些软件进行操作步骤上的具体演示,但却对“效果器加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这是有原因的:初接触计算机音乐创作(包括低年级学生和初涉计算机音乐的作曲家)往往会忽视音源与效果器的互动作用,这种“忽视”突出体现为只会使用预置的音色而不会用效果器等手段调制出新的、更适合作品的音色。教材这一章节的设计正是为了纠正这一习惯。教材中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针对的教学设计,如教材P100页,提到PAD音色与弦乐音色的混响效果器应用时说到“Pad音与弦乐一起构成了一个清新透彻的清晨景象,弦乐的空间音响在这里十分重要,主要运用较大的混响量”这便是结合了应用创作与音乐风格的软件应用讲解。教材对这一知识点的强调可谓煞费苦心,也是教材作者教学经验丰富的体现。同样,在教材的其他部分章节中,凡涉及软件、插件操作方面的知识点均未以具体操作步骤的方式体现,而是结合具体音乐风格,从应用的角度对相关软件、插件进行的原则性指导。在“作曲技术理论”方面,强调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的同时,紧紧围绕“应用性”这一中心,正如教材中所说:“这些作曲的基础学习应该在专门的课程中进行这里只是对这些内容从作曲应用角度作一个简要的梳理”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传统作曲技术理论的表现意义以及在计算机音序环境下的特点。比如,在“和声的表现特征”章节中,教材没有纠结于和声的连接规则、功能秩序和进行禁忌等方面,而是从和声的功能性、色彩性、紧张度三个实用的角度重新梳理和声学的课程内容。又如,在“曲式的应用实践”章节中,将传统作曲理论中的主题与发展、结构与曲式概念转换为音乐进行中各个构成部分的形态研究与写作技法观念指导,这就使传统的曲式学理论更贴合创作应用。在作为教材使用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扩大或缩减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教材提供的角度有意识的对个别章节进行重点讲授,如“配器”、“风格”等章节,以弥补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应用音乐的写作规律”是该教材的重点内容。在这一部分,教材用“音乐的基本织体功能与创作”、“不同情绪情景的创作”、“结合音频素材的创作”三个章节,始终围绕“创作实践”这一中心,对应用音乐的写作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并且,这种设计始终没有脱离计算机音乐的特性。在“音乐的基本织体功能与创作”一章中,教材从“陈述功能”的角度,对音乐中各个声部的主体陈述功能、辅助陈述功能、装饰功能、低音功能分别进行讲解与演示。最后还对陈述功能的复杂形式——复合功能与功能转换进行了总结与应用指导。在“不同情绪情景的创作”一章中,教材将应用性音乐分为抒情、戏剧、明朗等6类情绪情景,每一类情绪情景从6个方面进行解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带领学生掌握这些创作手法。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将在下文中展开。“结合音频素材的创作”是目前计算机音乐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与传统作曲距离更远的一个领域。教材从音频素材的分类为突破口,进行了“音频素材的搭建创作”、“音频素材的音响化创作”两个角度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兼顾了应用型音乐创作效率的同时,又能极大的拓展创作视野,创作出更富有时代感、更富有个性甚至带有探索性的音乐作品来。

二、目的明确、效果显著的习题设计

习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是否有训练目标明确、实施效果明显的课程习题设计是评价一部教材的重要指标。作为教材,习题在《计算机应用作曲》一书中占有很大的篇幅,这些习题分为两个部分:每章后面附带的“习题”。每章后面附带的“习题”有操作练习、创作练习、归纳思考、作品赏析等。这些练习都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实施建议与指导。如“将音乐制作成一个具有核心材料发展的短曲。注意材料的集中,多用模进和转调”。又如,“在音乐作品中聆听并寻找Pad类音色的应用、注意Pad类音色不同的运用特点和音色特点、列举几个实例片段”。这些练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其中的操作练习与创作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而归纳思考和有任务的作品赏析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与欣赏习惯,以不断积累,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解。教材“应用音乐的写作规律”部分的创作练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分布在教材的第四、五章,可以这样说:这些章节本身就是教师带领下的各种具体音乐类型的创作实践练习。在这里,教材意图通过拆解、剖析各类音乐,总结其特点,以指导创作,并通过实践训练掌握,真正做到“知”与“会”的结合。若能严格实施这些训练并由老师做出指导改正,学生必将大有裨益。正如教材作者所说的:“(实施这些练习后,)尽管创作练习中还有很多问题,但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创作方向明确和创作想象已经在萌芽”。难得的是,部分练习还附带了一部分教材作者指导的学生作业,可以看出这些练习已经在教学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倘若只是泛泛的阅读教材而不认真做这些练习将是一个非常遗憾的选择。

三、情绪情感表达角度的创作指导

音乐的文化内涵、形式内容、概念内容、叙事情节、情绪情感等等,构成了音乐表现内容的不同侧面。由于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非语义性特点,故面对具体某一首音乐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差异巨大的理解,特别是文化内涵、叙事情节等方面差异更大,但在音乐的情绪情感方面却能得到较为一致的认识。同时,从市场的角度看,影视、动漫、游戏等行业对音乐的情绪情感表达往往也更为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各类情绪情感音乐的特点归纳总结并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讲解,是掌握应用音乐创作规律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应用作曲》中,作者从音乐构成的规律为立足点,从主体陈述、织体与辅助陈述、结构与陈述方式、和声、音色音响特征等角度选取了抒情、戏剧、明朗等六类典型,对这六类典型风格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与创作指导。例如:在“戏剧性类型的音乐创作”中,在主体陈述方面,强调了“短小的具有发展空间的短旋律”、“力度、速度、织体形态的多变”、“至少两种以上有鲜明对比的核心材料”等;在织体与辅助陈述方面,强调了“主调”、“点状与块面状动态装饰”等;在结构与陈述方式方面,强调了“非方整性”、“展开型陈述为主”、“自由的结构集中的材料块以避免结构过于松散”;在和声方面,强调了“突出紧张性”、“常用附加音和弦、高叠和弦、人工和弦”等;在音色音响方面,强调了“多用打击性的、质感强烈的音色”、“音响的紧张与松弛幅度较大”等,在这些理性、简练的创作指导中,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作者对待教学的严谨与务实。这种从主体陈述、主体与辅助陈述、结构与陈述方式、和声、音色音响等这些共性规律入手,掌握这些规律,并创作出新作品的风格摹写训练模式距离创作更近,学生实践起来积极性高、且有据可依,对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同时提供了一种极具操作性的思路,值得相关专业培养借鉴。

四、丰富的原创示范实例

为了更好的体现教材的示范性,作者在教材中列举了大量亲自制作的音乐实例,这些音乐有些是已经在应用音乐领域获得好评的影视音乐、舞蹈音乐,也有一些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专门制作的。这些音乐特点突出、风格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辅助说明作用。为了便于学习,在附有音频实例的同时,作者还将“工程总谱”附录在光盘中。这部分总谱虽非严格意义上的乐队总谱,但里面体现的织体形态、音色概念、复调思维都极具参考价值,有很高的指导示范意义,切不可忽视。综上,《计算机应用作曲》是一部实用价值很高的教材,在这部教材里面,庄曜教授提出了一条科学严谨的教学思路、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体系,将扎实的作曲技术理论、计算机音乐理论与熟练的软硬件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理论与应用的对接,是一本非常适合计算机应用作曲相关专业的教材。

作者:段瑞雷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庄曜计算机应用作曲的意义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16673.html

    相关专题:水中捞月 新常态


    上一篇:从生态美学看包装设计
    下一篇: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现况与发展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