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初中学校管理模式及改进建议

摘要: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是重要的行政控制型校本管理模式之一,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之初表现出了极大优势,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其内在的种种不足逐渐显露出来,对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产生制约。本文在总结阐释学校管理模式未来变革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现行初中学校管理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就我国现行初中学校模式改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探索性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与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校本管理

伴随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现代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兴起,基于传统“科层管理”模式的学校管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突出表现为不能充分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鉴于上述形势,“校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管理改进模式应运而生,逐渐发展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我国现行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是以“校长负责制”为主要外在表现的、重要的行政控制型校本管理模式之一,常以“一室几处”的结构形式出现,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之初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其内在的种种不足逐渐显露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本文欲在阐释学校管理模式未来变革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现行初中学校管理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就其改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索性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与建议,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学校管理模式的未来变革发展趋势

所谓管理模式,是指以特定管理理念为提导和出发点,在进行实际组织管理过程中而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程序、步骤或者系统。自上个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兴起、发展、壮大,马克斯·韦伯提出了著名的“科层管理”理论,该理论提出及发展至今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基于“科层管理”理论在教育系统内部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紧密衔接的、同时又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极大促进了上个世纪头五十年世界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科层管理”模式运用得越来越成熟,其高度集权、等级森严、行政命令和统一要求等特性变得越来越明显、普遍,导致学校教育一步一步进入“误区”,学校教育官僚化严重、学校管理运行“千篇一律”、教师更缺乏主动性;基于“科层管理”理论的学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发展求,特别是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要求。这时“校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型学校管理理念应运而生,是一种以学校领导主导的,教师、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自提出迅速兴起,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各类学校采用最多的管理模式之一。

二、我国现行初中学校管理模式及存在的不足

在“校本管理”理念指导下,同时受到我国旧有社会文化传统和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现行初级中学学校管理模式其外在主要表现为“一室三处”结构,即学校管理机构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和总务处组成,事务上三者分工各有不同;其中校长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主要用来处理日常校务的主要机构;教务处则是学校教学业务的重要组织与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教学”;政教处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构,是除教学管理之外最重要的学生管理机构;总务处主要负责学校的“后勤”工作,担负着学生的生活、设施的维修维护等服务;在学校具体管理上,还辅以党支部、教代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制度。上述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校长负责制”,即从根本上来说学校重要事务的决策权在“校长”,目前我国各地区初中学校管理模式基本上都属于上述种类。“校长负责制”校本管理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系统完整、层次分明、职能突出,但也导致其存在诸多不足:

第一,管理层次多,从最上层的校长到最基层的教师至少要经过两到三个层次,对于相对办学规模较大、实行“分址办学”的学校来说可能更多,由于分层过多,校长离教学一线太远,导致校长不容易及时了解学校教学一线的实际。

第二,管理跨度及部门合作上不尽合理,其一教务处、政教处的管理跨度都较宽,两部门在管理上有很多交叉之处,彼此之间应加强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政,避免在管理上产生矛盾。

第三,基层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学校事务的决策权都集中于上层,处在基层的教师参与管理的有效性不高,导致自主性、积极性不高,渐渐丧失对学校管理、学校发展的关注。

三、我国现行初中学校管理模式改进策略与建议

鉴于当前初中学校管理模式表现出的诸多不足,有必要依据办学实际对现行管理机构进行调整、改革,探索将学校管理重心下移,逐渐形成扁平化的“二级管理模式”,主要思路在于基于管理单元群体的“同质性”来构建学校管理的“第二层级”,替换传统的教务、政教部门。如以年级实体为主的“年级责任制”,以教研组实体为主的“教研组责任制”等。以“同质性”为内在特征、以“分组”为外在特点的二级管理模式,与原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管理重心下移,管理层级得到简化,可以将精力放在主要事务上,工作效率更高;同时由于管理重心下移,基层教师与“决策层”之间的距离变小,可以直接与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管理者进行沟通,避免了原模式中信息传递的“越级”、阻滞现象。

第二,各部门间的职能更加均衡,管理跨度更为合理;以按年级为例,各“年级组”之间的职责、职能更加均衡、明确,同时校长“直辖”各年级组,可以更多地了解教学一线实际、帮助解决更多的教学一线问题。

第三,管理流程得到简化,基层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中间层得到简化、分组后,学校管理离基层教师更近了,教师除了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外,也有了更大的参与和关注学校管理的自主性、积极性,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有利于学校管理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金龙.探索管理模式,提升教育品质———学校和谐文化管理的思考[J].新教育,2015(10).

[2外文经济期刊]常旌.中小学校内部管理模式探析[J].教师,2015(13).

[3]周西政.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J].教育,2015(15).

作者:王大位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教育体育局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初中学校管理模式及改进建议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69026.html

    相关专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论文格式模板


    上一篇:学生自主锻炼信息技术论文
    下一篇: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