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城市雕塑艺术创作特征分析

【摘要】城市雕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发达程度以及人文氛围的衡量准则之一。本文以“当代城市雕塑艺术的创作特征”为题,并立足于社会学、环境学以及人类心理学等学科,从材质、光色以及造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论述,以期能够为现代城市雕塑的创作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艺术;城市雕塑;特征

【中图分类号】J30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雕塑艺术概述

所谓的城市雕塑艺术是指在特定的城市空间内所设计、制造的艺术形式,其代表了雕塑艺术家对当代社会形态的感知和认知,是当代人类情感表达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它也能有效实现历史和现当代之间的会话和交流,城市雕塑也因此而被称为“城市的灵魂”。城市雕塑在形式上有圆雕、浮雕,或独立一处,或附属于建筑物,或置于大庭广众之中,或隐于林荫小路之上。城市雕塑采用石雕、水泥、铜雕及其他金属材料来制作。城市雕塑一般都形体高大,气势恢宏,具有纪念意义,但亦有点缀场景,形体较小者。前者多建在广场、车站、政府机关等重要的公共场所,后者多散置于公园、公共绿地、林荫道等处。现代城市雕塑具体而言可以归纳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属性:其一,鉴于城市雕塑是置放在城市公共区域之内的,是让受众进行自由参观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它要遵循开放性、多角度性、公共性以及欣赏性等设计理念;其二,雕塑本身和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城市雕塑的主体要能够和周围的环境背景进行有机的结合,要具有协调性、包容性;其三,城市雕塑并不是随意而为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代表的是整个城市和人民大众的观念和意志,带有强烈的社会公益性。每一个城市,拥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城市雕塑也就拥有异于其他的发展模式和规律。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和人文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城市的文化氛围。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雕塑的状况。

二、当代城市雕塑艺术的创作特征

材质表意。“材料是展示雕塑灵魂的重要载体”,材料是城市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雕塑意象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雕塑材料有着不同的属性、材质肌理以及审美意蕴,所以雕塑家在为城市雕塑作品选择材质的时候要谨慎而行,要根据雕塑的主题、内容、形式以及功用来确定合适的材料,以充分发挥出材质的表意作用,从而更好地展示出雕塑的文本内涵。关于材质的选择与表意功能的实现则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材质的肌理选择。肌理指的是不同物理性质的材料所呈现出的一种特殊的质感和纹理,是一种诉诸于视觉或是触觉的构造。城市雕塑艺术所涉及到的肌理主要包括两种形态:一是自然肌理,即没有经过人工处理的肌理组织,其呈现出的是自然现象的本质状态,风纹、水纹、石纹、木纹等纹理都属于自然的肌理;二是人工肌理,即雕塑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意愿而加工出的纹理组织,属于二次构成,如刀刻、印痕、焊接、浇筑、做旧、敲砸等形成的肌理效果。这要求雕塑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能够熟练驾驭各种材质,要能够通过材质的肌理来展现出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材质的利用手段又可以分为两种手法:一是尊重材质的自然属性,即要充分利用材料的天然质地、形状以及色彩等,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材料的自然面貌,仅在特殊之处巧妙下刀,化腐朽为神奇;二是突破材料固有的属性,通过分解、撕裂、置换、刮擦、重构等手法将材料剥离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然后赋予其新的语义,从而激发受众进行新一轮解读的目的。如位于纽约中央公园内的“金属树”雕塑就突破了材料的固有属性,采用了类似于材料置换的表现手法,将木和金属两种材料进行了反常态的使用,以引发人类对自然界深层次的思考—“人类可以创作材料,但是无法创作自然”,从而呼吁受众要保护大自然。

光色结合。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中,光与色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无光之色,亦没有无色之光,二者是形影不离的。在当代城市雕塑过程中,光能够赋予雕塑全新的色彩,同时色彩能够帮助受众感知到雕塑中光的存在。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要对光色这两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以打造出一种惊人的视觉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光添彩”。具体而言,光色的结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合理规划色彩。鉴于当代城市雕塑具有强烈的标识性,所以设计师在进行雕塑设计的时候要赋予雕塑强烈的色彩,以让受众在较短的时间以及较远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看得清楚。因此,现代城市雕塑多采用能和背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色调,以更加突出重点。如以绿色为主体背景的雕塑常常采用白色的大理石雕像,或是为了避免强烈的反光,采用比白色亮度稍暗的米黄色、青灰水泥色或是灰白色等中间色调。而针对一些颜色较深的冷色调背景色,城市雕塑则适合采用暖色色彩,如黄铜色、红橙色、紫铜色或是赭红色等色彩,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补色效应;其次要注意光的合理利用。雕塑是一种多维的空间造型艺术,光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雕塑维度特征和空间秩序。并且光和色的合理搭配,能够产生不同结构层次的虚实结构以及不同的视觉张力,从而产生多元化的视觉形态效果。尤其是加过艺术加工的人工灯光,不仅保证了雕塑在夜晚的呈现状态,而且还能够呈现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雕塑的体量感以及主题精神也会得到更为完整的阐释和传递。总之,当代城市雕塑中的光与色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城市雕塑构成的一部分,共来诠释着城市的现代文明。

造型法则。归根结底,城市雕塑艺术是一门形体艺术,所有事关雕塑创作的话题最终都会落到造型这一问题上。可以说,造型是视觉空间优化的根本目标,也是城市雕塑艺术的关键所在。在城市雕塑的创作过程中,雕塑家要谨遵以下两个方面的法则,这样才能够打造出完美的雕塑造型:其一是形感,即雕塑的形体特征所呈现出的一种审美意蕴。雕塑的形体主要是借助最基本的凸形式以及凹形式来实现自身的转折、起伏变化的,不同程度的凸凹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形体特征。相对应城市雕塑而言,雕塑中的“雕”即“凹”,是一个减的过程,而“塑”代表的是“凸”,是加的过程,凹凸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城市雕塑最基本的形体。城市雕塑的形体大致可以总结为圆形体、方形体以及方圆混合体,然后这三大形体又可以派生出不同的体面元素,最后再合成为最终形态。而不同的形体有着不同的寓意和符号表意功能,因此雕塑家要学会利用几何形体来实现对生命力和工业社会的描述乃至生动再现,要拿捏好“像与不像”的尺度,以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其二是动感,既一种姿态到另一种姿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代表了高低势能之间的流动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力。城市雕塑中的动感则主要是指借助倾斜、旋转、滑动、漂浮等运动姿态来展示出一种动态的感觉,其一改静态空间的死板,使整个雕塑都变得自由生动。可以说,没有了动感,雕塑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光彩,它就是一座不成熟的作品。

隐性功能。每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和其自身所包含的隐性教育功能。雕塑作品置于不同的环境会面对各种不同的人群,例如高校园区的雕塑作品,校园雕塑的隐性教育功效体现在多方面,首先体现为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这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又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每一座校园雕塑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高校园区雕塑,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

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城市雕塑的选题侧重点和创作理念也是有所不同,但其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城市空间特点的展示,其最基本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理念是不变的。虽然城市雕塑在国内起步和发展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晚,还有很多方面或多或少有些缺憾,但是各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以及现实风貌和城市精神,都能在这些雕塑作品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当代城市雕塑则是在遵循雕塑基本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与环境建设、城市文化以及环境艺术等紧密融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创作特征,同时也更加丰富了城市雕塑的内涵。

作者:靳洪莲 贺敏 单位:绥化学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城市雕塑艺术创作特征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21015.html

    相关专题:经济增长理论 laconia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路径
    下一篇: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现状与创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