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1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特点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适用于水下结构部位的混凝土施工,再通过搅拌和直接灌注,即可就地成型和硬化。然而,水下灌注桩所使用的混凝土,本身与普通混凝土工程的材料并无两样,关键在于特殊施工工艺的采用,譬如基坑排水、基础防渗和围堰施工等。其特性可归纳为优缺点两个方面研讨。

1.1优点分析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既不需要制备和运输,同时可以免去打入的程序,在施工时,桩基不会受到弯折和锤击应力影响,仅需考虑轴向压力布控问题,因此在耗费少量钢筋后,并根据钢筋笼工作荷载的性能需求,即可完成施工,相比于普通桩基混凝土工程,表现出节约材料和设备的优点。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紧扣水文地质条件,灵活调整桩长和桩径,可避免地面的隆起和侧移,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危害性被降至最低状态,属于典型的挤土桩效应现象。当桩端嵌入基岩之后,混凝土一次灌注成型,中间不需要设置接头,可有效保证单桩的承载能力。

1.2缺点分析

在清孔时,泥浆清除难度大,直接排入水体,容易污染环境,孔底沉渣物也不容易清除,以致在拔球时,泥浆和混凝土相互作用,使得桩段承载力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造成沉降;在成孔时,选用任何类型的成孔方式,都会形成较大的噪声;在灌注时,必须保证灌注的连续性,中断时仅能停留短时间,否则会出现埋管和断桩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在水底施工,隐蔽的水下结构部位,无法直观控制和检验桩身的质量,在缺乏必要的监测工作时,容易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各种质量事故。从以上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优缺点的分析,可看出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程序并不复杂,但由于施工环境的特殊多变,侧面要求我们进一步掌握其使用的技术要点,方可确保施工质量的无虞。

2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以某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为例,该工程选用预拌好的商品混凝土,在运达现场后,借助搅拌设备充分搅拌,并在搅拌90min后,要求完成浇筑,以免造成坍落度损失。本工程采用冲击钻成孔方式,拌合站包括1台拌合楼和2台强制式搅拌机,在预拌完毕后,由3辆容量8m3的搅拌车运至现场。搅拌车将混凝土运达现场后,直接倒入导管漏斗。在此之前,成孔、钢筋笼吊放、混凝土灌注等,都是施工的技术重点。

2.1冲击成孔

在成孔期间,同步借助掏渣筒,将孔内破碎状的土体、石块等清理干净。成孔后,检查成孔质量。同时利用测绳和测砣,检查泥浆的浮力和摩阻力,确保成孔质量达标。随后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的方式,直至泥浆比重降至1.1g/cm3以内,粘度和含砂率范围分别为16s~17s,1.5%~2%,最后再用高压风机将沉渣吹出孔内。

2.2钢筋笼下放

加工后的钢筋笼,放置于长线胎模之上,每节都有固定编号,接头参照编号依次焊接,并用加劲骨架强化。焊接后的钢筋笼,利用专用的吊装工具下放,其标准是保持上节与下节中心线的垂直,吊装时可往内稍微弯折底部的钢筋,实践证明能够起到导向效果。在安装到位后,利用超声波检测管检查各节安装情况。经检查,确定主筋间距、箍筋间距、骨架外径、骨架倾斜度、骨架保护层厚度、骨架中心平面位置、骨架顶端高程、骨架地面高程等,都能够满足本次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基本要求。

2.3混凝土灌注

本工程选用的导管,主材为厚度5mm的钢板,以卷制和焊接方法完成。管道直径25cm,各节导管利用丝扣紧固,连接段平均长度2.5m,最长不超过3.76m,与底部的距离,控制在35cm~40cm之间。导管下放时,要保持与钢筋笼之间的距离,其长度根据编号顺序依次控制。入位之后,进行水密和承压试验,再与漏斗连接,现场选用钢垫板封住漏斗底部。首次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量,根据灌注直径和导管长度而定,本次直径标准有1.5m和1.8m两类,分别对应导管的长度为45m和35m,第一类标准的灌注量为4.19m3;第二类标准的灌注量为5.37m3,均可利用容量8m3的搅拌车完成初灌。灌注时,为有效控制沉淀层的厚度、桩顶的高度和埋管的深度,可根据泥浆面下孔深的状态,灵活调整混凝土面的高度,以及观察返水的情况,进而准确分析和判断孔内情况。现场随机抽取了5个桩基,统计其水下混凝土灌注量。统计发现,混凝土超灌量在10%~20%之间,笔者分析了相关客观原因,发现在冲孔时,孔壁有塌落影响,同时选用的冲击钻,摆动幅度太大,导致孔径的不规则扩大。针对该问题,笔者提出了控制混凝土自重向下流动的平衡,根据各个流体点的压强变化状态,尤其是在每次灌注时,当第二车混凝土往下灌注时,已灌注的混凝土很容易初凝和堵管,使得导管受力异常。对此,我们除了需要检查使用导管是否有严重磨损、锈蚀、焊缝、砂眼等迹象,而且要保持灌注的连续性,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譬如在混凝土达到钢筋笼底部下面1m时,适当减缓灌注的速度,可避免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击力,这也是规避钢筋笼上浮的重要方法,在混凝土达到钢筋笼底部上面4m时,则要略提导管,保持导管底口和钢筋笼底部2m的距离,然后再恢复正常的灌注速率。

3施工经验总结

本次工程共完成100根水下桩,其中规格150cm的有80根,规格180cm的有20根。在施工后,采用钻孔取芯的检验方法,确定桩基的沉渣和混凝土强度均达标。同时采用超声检测方法,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确定90%以上的桩基没有缺陷,完整性合格,仅有10%的桩基存在局部小缺陷。由此说明采用以上的施工方法,整体施工成效良好,仅有少量的不足之处需要弥补,对此笔者归纳总结了几点施工经验:1)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认真检查桩孔的孔位、孔径、孔深、孔底沉渣厚度、垂度度等,其选用导管厚度至少3mm,直径则在20cm~25cm之间,其偏差至多±2mm,并在使用之前,按照0.6MPa~1MPa的标准试压。2)工程所使用的隔水栓,使用灌注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制作,既要保证隔水性能良好,同时要满足顺利排水的需求。然后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快速搅拌混凝土1min,确保待浇筑混凝土均匀。3)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把控好导管底口和孔底之间的距离,要求满足混凝土足够的储备数量,每次灌注混凝土后,导管埋入平均深度4m,即每次提起管道时,都要控制在该深度左右,期间可安排专人现场测量。4)在灌注时,如果发现超灌,务必将泛浆的高度凿除,将其超出的高度,控制在0.8m~1m范围内,并确保不会影响桩顶混凝土暴露面的强度。

4结语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具有施工流程简便和节省成本的优势,但由于施工位置特殊,在施工期间难免会出现各种施工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施工技术建议,可供相关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参考借鉴,但考虑到不同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施工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笔者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紧扣施工主客观详情,因地制宜地利用以上施工技术,方可确保这些技术的适用性。

作者:张向阳 单位:山西辰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09818.html

    相关专题: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西安驾照翻译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规范设计初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