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传炉壶造型艺术品评

紫砂壶是土与火的艺术,也是人生艺术。因饮茶而兴起的茶具文化,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的发展演变,茶具的功能与造型、质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从而使得紫砂茶具应运而生,在现今紫砂壶已发展成闻名世界的艺术品类,宜兴紫砂壶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唯美而实用的奇葩。中国茶文化,从饮茶习惯的形成到发展,再到根据饮茶方式而形成的礼仪风俗等,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茶具的发展和推广,不但推进了陶瓷茶具的市场,有力的发展了紫砂艺术,也将茶文化弘扬世界。

传炉为古代道家炼丹所用之丹炉。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游尽天下名山,于丹术,医道颇有心得。至麻姑神功泉(江西抚州南城)觉得泉水清冽脱俗,于是传炉炼丹。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麻姑泉酿酒又称寿酒,洪祖以其水炼丹求寿成仙,而人寿之极致又称茶寿。今以阳羡砂壶,仿传炉之型,饮茶延年。真乃切情,切意。

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金砂认为制壶赏壶,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观其神韵。至于细节的处理倒显得不过尔尔。传炉壶的特点正是如此!传炉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它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亭匀实属不易。自古以来宜兴众多制壶艺人均有制作,但都公认传炉壶最为难做,这也是此壶市面上比较少见的原因之一。就其形式来说传炉为传统壶型,至清末曾改为四方传炉,可为历久弥新。

笔者的《传炉壶》传达出特有的东方古韵,给人的感觉就是流动的静止,静止的流动。壶身线条流畅细腻,如行云流水般洒脱,意蕴生动。嘴、钮、口、盖棱线清晰,方圆结合,转承衔接之处的设计,可谓颇具匠心,方正中壶流纵情飞转。从历代文献和考古发掘来看,紫砂壶从来就是崇尚古朴、简约的风格。紫砂壶的制作经历了变迁、战乱等因素,在不断地改良和演化过程,经历从古朴到艳丽,最终回归古朴雅致这一过程,奠定自己在陶瓷史上的基础。紫砂虽是陶器,却是宜兴特产的陶土制作。在泥质和特性上与其他陶制品皆有着不同之处。

明代的制壶大家以简约大方为艺术特点,传世的壶大多古拙,从考古发掘的残片中,可窥其貌。而观现代之壶,多重精细,缺乏拙朴之感,而重器之巧。如果说单纯注重精工细作,不注重整体造型的简洁、气度,就使壶的整体美观失去了古朴之味,而过于粗,则失去了雅味。所以在寻求这一审美的道路上,紫砂艺人也在不断寻找一条符合紫砂发展的道路。紫砂简约的设计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为人们所喜,基于这两点,紫砂就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紫砂是形成较晚的陶瓷体系,因此,它的成型和发展过程多依赖于其他器物造型,从其他器物上得到造型元素,或者从其他艺术形式上得到创作灵感。

紫砂壶有着自己的艺术语言及风格,这是壶在形成期间的自然属性。在紫砂制作过程中,能够从各种事物中获得灵感,能够借鉴其他事物的造型优点,成为本身的造型语言,它创造的辉煌不仅是继承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也代表了现代的紫砂人奋力拼搏的成果。

作者:方勤平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传炉壶造型艺术品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89463.html

    相关专题:杂志投稿邮箱 fido


    上一篇:盈利预测与盈余管理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