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生态纺织品及检测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尤其重视生产生活用品的生态化、环保化,生态纺织品应运而生,相应地促进了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在简要阐述生态纺织品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标准,并分别从生态纺织品检测项目及技术选择、常见检测技术优缺点和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三方面着手对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发展建议。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分析

1生态纺织品概念

生产、销售和处理各个环节都符合生态性要求的纺织品即可被称之为生态纺织品。生态纺织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小,对于资源的可再生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从生产到使用对环境负荷均很小的纺织品。从达到环保要求和降低人体健康危害角度出发,生态纺织品应满足以下基本标准:消费者穿着时对身体健康无害,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害,对资源消耗较少,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无害。目前,全球关于生态纺织品的概念存在两种观点,即全生态概念和部分生态概念。其中欧盟生态标准是全生态概念的基础,其生态标准涵盖了纺织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外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纤维种植到纺纱、织造、前处理、染整、成衣制作乃至废弃处理的全过程均应当符合生态环保要求;而国际环保纺织协会推行的标准是部分生态概念的基础,其对生态纺织品的要求为只要对人体无害即可,不考虑其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

2国内外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

2.1国外检测标准

当前,国际上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多达十余种,其中最权威、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国际环保纺织协会推行的标准,该标准自颁布之日起就成为国际生态纺织品判定的基准。该标准最先提出生态纺织品概念,其目的在降低纺织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强调纺织品的安全性和生态性,使用黄绿两色生态标签进行非生态纺织品和生态纺织品的区分。同时,根据纺织品的使用途径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分别为婴幼儿类、直接接触皮肤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类和装饰类。标准中对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游离甲醛、禁用偶氮染料、农药残留、阻燃性、PH值、重金属残留、有机锡化合物残留等。如纺织品经检测后所有项目均符合标准,产品即可悬挂注册标签,表明产品通过全球15个知名纺织品检测机构的测试与认证。此项证书的有效性为一年,期满要想续期必须重新检测认证[2]。

2.2国内检测标准

国内检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掀起了一股生态化、绿色化浪潮,我国作为全球纺织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受到了严峻挑战,为与国际检测技术和检测标准接轨,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开始尝试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体系的构建,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已经从单一的标准发展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当前,是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的重要参照。我国在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技术和检测项目方面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涵盖了所有国际生态纺织品贸易的检测项目和检测要求,主要包括GB/T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等4个综合性法规。当前,我国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检测技术和检测标准也不断完善。

3绿色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技术分析

3.1生态纺织品检测项目及技术选择

第一,游离甲醛的检测技术。生态纺织品游离甲醛检测方法主要为色谱检测法、电化学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我国生态纺织品游离甲醛的检测标准,其中提供了6种甲醛检测方法。在上述提及的3种方法中,分光光度法因操作方便、仪器简单、重现性好和检测效果准确等优势,在游离甲醛的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而其中又以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最为常见。第二,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受化学药物滥用的影响,国内纺织原料重金属污染严重,从纺织原料的加工到最后的成品,重金属离子始终残留其中。且近年来大量天然染料被用于纺织品染色,而所有的天然染料中都添加有大量的媒染剂,用来固定染料,多种因素作用下纺织品的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在生态纺织品的重金属离子检测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微波消解-AAS法、湿法消解-AAS法、微波灰化消解-AFS法等[3]。第三,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纺织品原料种植和后期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除草剂、杀虫剂等处理剂。在农药残留检测中,检测人员萃取样品之后,可用HPLC或GC进行定量分析,因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所需样品量少,且检测灵敏度较高。在气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FID、ECD、NPD、IRD和MSD,其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适用性最广,电子部或检测器对有机氯的检测最为灵敏,氮磷检测器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检测最为灵敏。但是,对微量级或痕量级的农药残留,最有效和最快速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法或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法,或者是气相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的联用法。推荐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或带有ECD的气相色谱检测。第四,禁用染料检测技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分泌物会在生物催化反应下对色牢度较差的衣物染料进行分解还原,进而产生一种致癌性的芳香胺物质。禁用染料的定性检测方法有重氮化-偶合反应、PC点滴试验法、TLC法、选择性显色法、氧化显色法等。虽然禁用染料经典定性检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得到了完善和进步,但是受到杂质干扰和样品量小等因素的制约,定性检测准确定不高。所以,定量检测法在禁用染料的检测中使用更为广泛。据有关实验表明,虽然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法检测快速且结果精准,但是检测仪器昂贵,检测成本偏高,所以难以全面推广,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成为很多检测机构和检测单位的首选方法。

3.2生态纺织品常用检测技术优缺点分析

从检测技术的应用来看,在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中,常用的现代测试技术主要包含是色谱技术、原子光谱技术以及分子光谱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中,以色谱分析技术的应用是最广泛的。下面就这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介绍: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包含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两种检测手段。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于上世纪70年代兴起,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和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是分析仪器昂贵、维护费用高、分析成本高,分析时间也长于气相色谱法;气象色谱法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在生态纺织品的各个检测项目中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不能直接给出定性分析结果;气相色谱-质谱法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具有极强的鉴定能力和分离能力,灵敏度极高,能迅速提供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数据,主要被用于偶氮染料、铬媒染料、金属络合染料的检测[4]。质谱检测仪作为专门进行LC/MS分析的色谱仪,是一种常见的GC检测器,与MS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相同。总的来说,在生态纺织品检测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是非常重要的检测技术,在禁用染料的检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子光谱分析技术:近年来,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在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原子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两类。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激发光源方式为等离子体放电式,该技术主要用于生态纺织品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检测,可有效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但是无法用于进行结构、形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生态纺织品残留重金属离子的定量分析。分子光谱技术:分子光谱技术兴起较早,检测方法已相当成熟,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检测方法。分子光谱技术主要被用于生态纺织的六价铬含量和游离甲醛含量的检测,在众多分子光谱检测技术中,红外光谱法以其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等优势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定量分析误差大和图谱解析靠经验等缺点。

3.3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的形成较晚,检测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还存在大量的纺织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概念和标准感到非常陌生。总的来说,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法令法规不健全。在生态纺织品拼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人身健康安全保护责任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很少,现有的一些法令法规也不完善、不具体。第二,缺乏检验标准体系。我国的生态纺织品检验标准在与国际接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不全面,无法全面满足国际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的要求。

4加强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发展建议

首先,完善检测标准体系。我国应当针对各国检验标准、文化习俗等差异,制定不同的检验标准,同时以分等级的方式,在全球不同国家之间找到检测标准的平衡点,作为生态纺织品生产者和检验机构的参考依据;其次,加大检测仪器研发力度,以检测仪器的发展带动检测水平的提升;最后,积极争取国际检测机构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不断提升本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以尽快达到国际检测标准,增强本国纺织制品出口竞争力。

5结语

总之,生态纺织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当今社会纺织品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态纺织品的发展离不开检测标准的完善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而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应用和国家资金投入的保障,所以国家的科研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成为生态纺织品及其检测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胜臻.生态纺织品基本安全性检验方法影响因素及不确定度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4.

[2]王乐,王曼.浅谈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检测现状[J].中国纤检,2014(14):43-45.

[3]俞昊雁.绿色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72.

[4]诸佩菊,李卫东,王麟.我国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情况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2012(07):1-3.

作者:叶汉斌 王德赛 单位: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生态纺织品及检测技术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56554.html

    相关专题:企业财务危机 刘烨评谢娜微博


    上一篇:旅游业服务创新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