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4C/ID教学设计模式

一、教学设计生态性的内涵与特征

(一)教学设计生态性的内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教学设计生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设计的生态性,即是将生态学理念的重要属性引入教学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隐喻,教学设计因而也具有维持其自身健康运转的良性循环系统,那么,对于教学设计生态性的理解必将始于:兼顾整体教学的全过程、重视主体之间动态有机互动、尊重教学对象的自主性三个维度。

(二)教学设计生态性的特征

1.整体性: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是指基于整体论视域的教学设计,有知识的整体性、学习的整体性和教学的整体性三个部分组成。知识的整体性,要将知识涉及的技能、态度同知识本身协同的整合过程;学习的整体性,是在整体论的视阀下,学习活动要复归到关注整个学习活动的本真———复杂性和现实性;教学的整体性,即教学过程不再是对单一要素的过度重视或极端关注,而是要营造一种易于学习者主动建构自身认知过程的教学环境,脱离教学活动与真实社会之存在以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存在的肤浅的差异,让“二律背反”在这一过程中被打破,课堂教学与社会真实在整体意义上实现了和解。

2.生命性:教学设计的本质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由于人的相遇才形成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相对而生的教学角色,传统教学设计以“科学理性”为指导形成的教学设计模式让教学活动的真正受益者是存在与主体之外的知识、技能的增长,教学设计的生命性特质将教学设计的旨趣回归到教学的本质上:对人本身的关照;重视人在教学全过程的具身作用,让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回复到教学生态的本真目的,同样也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

二、4C/ID教学设计模式的运作机制

(一)任务为中心的有效机制

在4C/ID教学设计模式中,任务为中心即是以整体性的体验学习任务作为教学设计过程的重要起点,它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目标而言,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激动和学习效果具有十分突出的效果。2004年卡哈瑞和乐杰姆做了一项关于“以问题为中心”和“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效果的对比性实验研究:试验中的学生被平均分成了人数相同的A、B两组,A组进行任务为指导的直接教学,B组实施指导较少的间接教学,其中教学内容以无关变量的形式被控制在相同范围;A组通过之前观察教师的演示并在实验中接受教师的必要指导,B组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在探索和发现中完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任务为中心组的学生较问题中心组的学生对科学挂图具有更加深入的科学认识。以任务为中心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是其他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二)支持性信息的辅助机制

支持性信息即是有助于学习者在完成非复用性学习任务过程中,提供的有益于学习者有效完成任务的信息,4C/ID教学设计模式崇尚通过给予学习者“全真”的真实社会情境,突出任务的社会和情境属性下的有意义学习,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基于旧有经验和新的学习任务之间建立一个有意义的连接,实质是促进学生认知图式建构抑或重构的过程,因而在这一过程中必要的支持性信息的提供显得十分重要,它作为连接新旧知识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环节。因此,支持性信息为4C/ID教学设计模式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机制。

三、4C/ID教学设计模式生态性的启示

(一)教学设计兼顾整体性

作为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4C/ID教学设计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对复杂技能培训的教学设计中,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教学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与基于生态理论中整体性的关注是无法分离的。这将丰富教学设计领域的话语,让教学设计除了基于“还原论”和“原子论”之外,立足整体论视域下的教学设计,必将给教学设计带来极大启发;一方面,形成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在兼顾到知识、学习、教学这些普遍元素的整合之外,放眼与课堂之内的任何细微的扰动、课堂之外的真实社会、学生的认知心理、师生关系的协同,这些都将很好的启迪和引导教学设计者们对教学设计认知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建构整体关照的教学实践行动,教学设计从理论设想走向社会实践的关键是以教学行动为媒介,置身于兼顾整体的教学实践将让教学活动回归到社会的真实性,教学设计回归学习本真

(二)构建教学设计生态应力场

“教学设计生态应力场”作为一个创新性概念,可以回溯到何尚武教授提出的“教学互动生态应力场”,其内涵是形成教学活动的环境条件系统,将“场”的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在著名的“场域”理论中便有深刻的论述,让教学系统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有诸多的应力相互作用交织成生态网络。如果“场”内的应力不是遵照相互之间关系来运作,那么形成的教学设计模式将会污染健康的教学设计生态。基于此,对健康教学设计生态应力场的建设十分必要,这一“场”中不是创造合理条件将业已形成的对社会规律的合理假设、合理化的认知图式、完整的现实生活传递,并且长时记忆于学生个体头脑中作为教学设计的真正旨趣,而是要将存在于知识、认知和社会之间处于动态和不断变化的现实境脉的关系,形成一个“视界融合”的和谐生态应力场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本质所在,这种基于不同维度的现实境脉关系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激发、展示和应用是教学设计的生态体现和生态诉求,这也是教学设计生态化的本质追求。

四、结束语

教学设计模式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特有程序,包括教学组织模式、传递模式、交流模式,学习模式等。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是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的方法。在新课程教学模式百家争鸣的今天,返璞归真及4C/ID教学设计模式生态性化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瑞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4C/ID教学设计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48146.html

    相关专题:中国国际商会 电子阅览室建设方案


    上一篇:高校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模式论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