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训练基地后勤信息化管理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科学技术浪潮影响下,社会发展中的许多行业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后勤管理信息化在我国人民军队与公安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在技术手段与实践应用水平上面有了很大提升,后勤管理信息化是顺应当前时代发展,能够进一步转变后勤管理理念,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的高效整合,是后勤保障管理模式的深化变革。

1.训练基地后勤信息化管理目标

1.1实施智能化后勤保障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训练基地后勤工作,强调对于信息处理的高效化与智能化,旨在通过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后勤保障的效率与实用效果。智能化的后勤保证能够有效降低警校训练基地后勤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的概率,控制连锁反应对于后勤物资储备与调用造成的不良影响,明确后勤保障目标,满足物资需求,通过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与通信系统的应用,实现后勤保障的可视化管理与全面统筹。

1.2实施精确化后勤保障

精确化管理是当前警校后勤保障工作核心发展方向,是科学发展观的直观体现。在日趋复杂多变的后勤管理背景下,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设要求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对后勤物资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结合概率论与统计学的科学理论,依托仿真模拟等技术应用对警校后勤保障需求实现精确化管理。更为精准的后勤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物资储备与管理环节的资金与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后勤保障资源的高效与合理利用,是实现警校后勤管理静态化向动态化深入变革的重要方法。

1.3实施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

信息化后勤保障的重要特征是后勤管理工作中信息传递与沟通交流水平的全面提升,这为进一步丰富保障方式,实现军民融合式警校训练基地后勤保障创造了条件。社会保障是公安系统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政府保障资源的全面补充,借助信息化技术,训练基地能够实现后勤保障需求的协调调配,借助通信系统与社会团体或个人进行即时性的通信,使多种保障力量在警校训练基地后勤管理工作中围绕后勤管理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从而更为高效地完成信息化后勤保障工作。

2.训练基地后勤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信息化后勤保障资源开发滞后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开发。这一问题的重要特点是在训练基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突出了网络铺设、计算机和服务器购置这些硬件层面上看的见摸得着的部分,给予大量资金支持,而对于信息管理与共享系统的开发则关注不足,这使得部分警校训练基地尽管有了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建设,但信息处理效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其次,后勤保障资源信息缺乏协调统一。在训练基地内部,后勤管理工作涉及的业务部门较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共享效率较低,重复与闲置问题普遍存在,训练基地后勤保障信息化工作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2.2后勤保障标准化工作难落实

作为训练基地后勤保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标准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当前训练基地信息化建设中,部分警校对于这项工作没有给予A充分的重视,形成了后勤保障标准化工作难落实足的问题。无法执行信息化管理中的统一标准,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对接与系统资源调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使得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自成一体,不能实现部门间的有效共享与支持,后勤管理中产生的信息与不能通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信息技术未能真正发挥效力。

2.3信息化后勤保障评估机制不健全

一是缺乏完备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机制。对信息资源怎样使用、怎样共享,如何发挥其军事效益,没有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二是缺乏动态管理机制。如信息的更新维护不及时、更新周期长,信息缺乏时效性:数据质量不高,常常出现缺项、漏项问题等。三是缺乏科学严格的建设考评机制。直接造成了应用要求软化,信息系统的立项、研发、推广多由“成果”驱动,项目考评还没有一整套明确的管理标准,使信息化工作难以形成惯性机制。

3.提高训练基地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着眼后勤实际,制定科学规划

首先,应对训练基地后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对训练基地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难点与核心环节有清醒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展开信息化建设;其次,应实现各部门的协调动作,通过信息技术将训练基地后勤保障各部门间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基层单位间的高效信息共享,并通过主干网络实现区域内的训练基地资源调配;第三,应制定信息化建设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开发的长远规划,重视后勤保障工作中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

3.2把好质量关口,确保软硬件建设协调发展

高水平的训练中心后勤信息管理离不开相应的软硬件支持,因此应对后勤信息化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整合,实现后勤管理工作一体化发展,使硬件设施设备、信息系统软件、人员、业务运行流程、规章制度等方面相互配套。训练中心后勤信息系统的开发应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融合与集成,研发一套适用于各级后勤,涵盖训练中心后勤建设与管理的软件系统,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硬件建设围绕光纤通信网、程控电话网、指挥自动化与网络信息中心和视频监控中心配各相应的硬件设施设备,形成统一的视频监控指挥控制中心与全面覆盖的后勤信息化通信网络。

3.3软硬并举,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一是硬件安全如设置电源安全装置、防雷装置、与互联网物理隔离、设置硬件防火墙、安装密码机和视频干扰器等,同时,在硬件设备的选择上要选择经军队安全部门认可的设备型号,避免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软件安全在系统软件上实行分级管理、设置密码等措施,并安装经国家公安部认证的防病毒软件等;三是制度安全制定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制度保证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结语

综上所述,后勤保障是实现警校训练基地正常运转与高质量训练的基础条件,与之相关的部门人员较多,是一项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性工作。应结合训练基地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后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努力实现保障需求的实时可知、保障资源的实时可视、保障活动的实时可控。本文阐述了训练基地后勤信息化管理目标,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作者:王文举 徐春红 单位:潍坊市人民警察训练基地 山东省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训练基地后勤信息化管理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30872.html

    相关专题: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分析化学论文


    上一篇:国企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策略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