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1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手段单一。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是主体,主要的授课媒介是PPT、教材和教师的语言,不能够使用其他富有创造性的教具,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佳。容易形成学生上课只记笔记而不进行思考的毛病,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由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在课堂中很难被老师讲授的内容所吸引。同时,主要的考核手段是期末考试,因此,学生往往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考试复习上,而忽视了上课过程中的知识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在会计电算化的传统讲授式的课堂中学习积极性差。第三,实用性不强。由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科技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同时,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要求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仅采用传统的教材,并且教材的更新速度很慢,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讲授内容与方法不能适应现代科技高频率的更新换代速度,严重的影响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2传统探究式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软件落后,实用性差。在探究式教学中,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但是,学习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学习传统教材中的内容,使用的教学软件仍然是传统教学中的软件。因此,在探究式的教学中,虽然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并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处理要改进教学模式,更应该随着教学模式不断的对教学内容与手段进行更新。第二,学生学习的组织性差。在校多学生多是90后,引入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和探索动力,但是,大学生在接受老师的任务之后,大多只是上网搜寻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抄袭,应付了事,不能够真正的进行具体操作,掌握软件工作原理与流程从而提高应用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的自觉性成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主要问题。

3教学改革方向: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引进

3.1合作式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第一,实践性。合作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即学到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与工作当中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具体学习与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务性操作课程,在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实现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教师在课程开始初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教材中明确操作的方法与流程,然后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并且分别设置小组负责人,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合作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实务性。第二,互动性。会计电算化的合作式教学模式强调互动性,这种互动性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小组的学习任务,同时,在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辅导中来,并且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当不同的小组遇到典型的问题时,教师应该集中学生,对典型问题进行具体有针对性的讲授,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成立不同的课程小组,小组内部的同学共同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题目,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形成学习型团队,共同努力完成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三,合作性。合作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而并不是传统的讲授和听讲的关系。在合作体系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学者,而是团队的领导者,与学生一起合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同学与同学之间也不再是同学关系,而是团队的合作关系,不同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实现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型比较接近现代企业的工作情况。

3.2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要求

第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中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实务能力,能够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财务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企业会计工作经验。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是教师是全职教师,工作时间除了进行课程讲授之外,主要时间和精力致力于科研工作。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主要是理论研究,实务性相对较差,因此,在高校中极度缺乏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主要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术型教师。在合作式教学中具有实践性和实务性的特点,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能够解决现实中遇到的财务会计问题,同时,能够采用最先进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操作。因此,高校要在教师的招聘和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高校教师招聘要选择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优先;另一方面要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了解课程内容与具体企业工作中的脱钩之处,提高教学与应用之间的契合度,提高教学的实用性。第二,加强实验室建设。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上机课程,对硬件和软件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高校应该为会计电算化课程配备专门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关键不仅仅是电脑硬件,而是,与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一致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课程讲授中重点讲授实务性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三,加强教材建设。高校教师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经典教材,但是,很多知名教材版本变化的程度和频率较低,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践的需要选择适合教学工作使用的教材。教材的选择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实务性。在会计电算化的教材选择方面要讲求实用性,教材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抽象的理论讲授;二是实效性。会计电算化教材要选择最新版的教材,在教材中要体现出当时最普遍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用性。第四,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在合作式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很重要。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组织的建设。在第一次课就要告诉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并且选择出小组长,每组人数不超过5人。在具体的任务分配和目标确定过程中,要利用激励和惩罚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荣誉感和危机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3.3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建设

第一,实践操作评价。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小组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进行评价。这个成绩不是对个人的评价,二是对小组合作的综合评价,能够反映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和合作水平。同一小组成员具有同样的分数,占总成绩比重的百分之二十。第二,学生互评。学生互评指的是小组成员之间根据在合作小组中的贡献,分别对小组成员进行打分,这个分数能够反映出,不同成员在小组中的作用。对合作学习不积极的同学打低分,对合作学习起到关键作用的同学打高分,学生互评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第三,教师考评。教师是会计电算化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绝对权威,因此,教师的考评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六十。教师考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笔试成绩。在期末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笔试,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二是实务操作成绩。在期末的时候,教师要随机给每个同学出不同的实务性题目,并上机进行具体操作,根据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三是课堂表现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基本课堂表现评价,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

作者:周家文 阳娴倩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89540.html

    相关专题:归真堂 僵尸肉流向


    上一篇:棉花质量安全危害因子分析
    下一篇:混凝土中水利施工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