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对策探讨

一、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

据《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在线游戏和即时消息使用率分别达到65.5%、95.1%,严重倾向于娱乐化。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很多年轻人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只有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规范管理,才能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把他们教育成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

二、现阶段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网络载体建设落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新兴媒体带来的新思维和新方法,积极构建校园论坛和专题网站等网络载体,这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网站上的“红色”信息无法满足学生对内容的更新需求,他们的网络应用遥遥领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应用,现有的网络载体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在推动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建设工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缺乏专业人才在高速发展信息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网络教学的能力参差不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掌握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储备过硬的网络技术知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没有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应对网络冲击的准备,欠缺网络技术知识、对互联网信息的敏感程度以及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这些矛盾将势必会妨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发展。

3、缺乏网络监管网络的虚拟性使网民享有较大的自由度的同时,也很难对网络公民的行为加以确认、监督。有些大学生还没有确立独立的自我意识,思想不够成熟,缺乏自律、防范意识,因此很容易产生失范行为。网络操作系统自身的缺陷和系统安全漏洞使网络管理心余力绌,网络监控技术的局限性,也给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三、未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1、拓展网络载体的多样性现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多样化发展,紧跟网络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载体的需要程度和大学生关注度,重点打造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探求手机媒体的载体形式,建设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应用的规范管理,满足现阶段大学生行为的多样性需求,全方位的去影响和教育当代大学生。

2、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的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能否适应互联网日益迅猛的新形势与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首先教育工作队伍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只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让青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对政治信息的需求。其次教育人才队伍要掌握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计算机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必备素养,也是他们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借助互联网信息的优势,才能有序的开展工作,扩大青年学生知识的覆盖面,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

3、加强网络监督法制社会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网络安全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加强互联网的信息监控,遏制不良信息,把网络管理纳入到法制范围内,结合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强化网络信息环境中的文化功能;学校要实行校园论坛IP地址实名登记、校园BBS或贴吧实名注册、新闻实名点评等措施,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建立预警机制,积极引导舆情,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建设和谐校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自觉的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培养正确的上网习惯,学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文明使用和传播网络信息,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提高网络信息素养,形成正确的上网行为。随着互联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成为是社会历史发展势不可挡的潮流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前进的方向。在变化发展的实践中摸索如何继承传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开拓以网络为载体的教育模式,扩大校园作为网络阵地的影响,探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充分体现出时代的精神,放飞属于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机电论文发表治教育工作者的中国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作者:郭慧霞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对策探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71928.html

    相关专题:兰州教育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上一篇:怎样掌控活动教学下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医院工会与员工职业道德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