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

1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内容

在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之初,我们意识到,只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超前的专业建设观念,才可能创建出具有特色的专业。因此,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确定了一个中心、二条主线、三大工程、四项创新、五个提升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即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这个中心,抓住教师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两条主线,实施课程、教学团队和实验实训条件三大建设工程,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突出创新,实现专业综合教学实力、专业教学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生职业综合实力、社会服务能力等5个明显提升[2]。根据特色专业建设思路,我院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5方面开展建设与改革[3]。首先,开展化工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调查与研究,邀请化工企业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进行化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济源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方向;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剖析相关岗位能力及要求,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邀请职教专家访谈,立足典型职业岗位要求,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与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仪表维修工、制图员等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形成以“化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期间,通过派教师出去学习和培训、请教改专家现场讲课指导、派专业教师下厂挂职或者锻炼等方式,提升团队教师的执教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改革与设计,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借助特色专业建设的资金支持,开展原有实训室的扩增和新建仿真、管路拆装等实训室,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2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2.1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育、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与化工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构建应用化工技术“校企合作、双主体共育”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图1“校企合作、双主体共育”三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双主体共育”三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共同确立本专业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基于化工生产过程的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培养教学团队、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实行“校企合作、双主体三阶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具有化工生产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情操,彰显了“企业环境育人三年不断线”的育人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年来,共有200余人在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实习,先实习后就业,实现了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

2.2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石油化工生产、聚氯乙烯生产、离子膜制碱、炼焦及焦化产品的回收和利用等化工生产过程分析,归纳了5个单元、11个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了4大职业领域,剖析出20个职业能力需求,转化为19个学习领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化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一平台、四模块、能力递进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一平台注重学生基础的培养和发展潜力的铺垫,四模块强化了校企合作,突出了学生的职业针对性,提升了就业能力;通过“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技能平台-专业综合实践平台”的进阶培养模式,突出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化工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平台、三模块、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化工职业岗位为根本,以化工单元操作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与企业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因用而学,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2.3进行了融“教学做”于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本着化工生产过程与专业课程体系对接、化工企业岗位能力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制图员等职业资格与专业课程标准对接的设计理念,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按照未来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设立学习情境(章节),各情境采用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作为学习内容,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兴趣。开展了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了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探索,建立新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结合项目实施和成果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等。体现了“岗位、课程、职业资格证”三融通的课程设计理念,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高度一致,最大限度的缩短了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与企业对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差距。

2.4建成了一批“项目导向、任务载体”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依据“以产业需求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知识关联的系统化为核心,以实用化为教学导向”的课程建设原则,吸纳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把化工企业中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贯彻在课程教学中,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了“以项目导向、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聚氯乙烯生产技术》、《离子膜法制碱技术》、《炼焦工艺》、《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工业分析》、《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化工生产技术》、《仪器分析技术》8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10多本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和《无机及分析化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及实用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5建设成“五位一体”综合性实训基地

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与企业合作,建成融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五位一体”的四大实验实训中心—即化学基础实验中心、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化学分析测试实训中心及化工设备及管路拆装实训中心。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开发实验实训项目。一是对基础实验项目进行改革,加大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是将企业的真实原料和产品引入分析实验和实训,学生按照企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照企业的质量指标要求结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质量意识;三是构建与企业相近的实验实训环境,将企业的真实工艺和操作方法引入仿真实训,将企业的真实设备引入实验实训室,将企业的规章制度引入实验实训管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实现学校企业“零”差别,学生就业上岗“零”距离。

2.6打造了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家型教学团队

通过外出培训、下厂锻炼、校内竞技、聘请兼职教师等途径,优化教师梯队,改善“双师”结构,提升“双师”素质,建设了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家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中“双师”素质教师达94%,专兼比例达到1∶1。2008年应用化工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带头人汤长青获得河南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11年应用化工技术被评为河南省教学团队,团队中马春玉、周鸿燕2名老师获得院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2.7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提升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以来,为区域化工企业输送大批高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联合申报项目、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岗位培训、技术服务等;成立了分析测试中心,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我院进一步扩大服务深度和广度搭建了新的平台。专业教学团队在本地化工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专业带头人汤长青教授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职教专家等荣誉称号,被济源市人民政府聘请为“市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近3年来,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为企业提供工艺改造、项目研究等技术服务8项,获河南省科技成果4项,共有6人被聘为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专家。

3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以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近三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平均通过率均在98%以上;学生参加资格证书考证率次通过率达99%以上;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工业分析检验中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项目中获得二、三等级。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毕业生对口率超过80%,专业的社会影响和声誉得到极大的提高。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近几年来的建设实践表明,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强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建立灵活、开放、适用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有高度岗位适应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5]。

作者:周鸿燕 崔海燕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系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89955.html

    相关专题:感应垃圾桶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附图


    上一篇: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