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近代半工半读教学的形成及实现

一、半工半读教育产生、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普及工农教育的重要形式

1952年,我国全面照搬苏联的经验对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造,经过几年实践,发现完全照搬不适合我国国情,存在许多问题。如过分强调统一,专业划分过窄;过分重视课堂知识学习,忽视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教学内容搞一刀切,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办学形式单一,地方积极性不高等。当时教育内外强烈要求反思苏联的经验,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之路。而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学校的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参加劳动”成为新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政策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这一观点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也曾指出:“教育(或学习)是不能孤立地进行的,我们不是处在‘学也禄在其中’的时代,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5]而当时刚成立的新中国,既需要发展生产,也需要发展教育,而半工半读能使二者兼顾。为此,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同时,也对“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作出了详细说明。

(三)缓解教育大跃进和普及初中等教育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

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要在一段时间内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逐步做到一般的乡都有中等学校,一般的专区和许多县都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关;提出了教育大跃进的目标。而另一方面,全国各行各业开始大跃进,使刚刚开始恢复的国民经济面临着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教育领域的大跃进只有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由于大中专院校和技工学校拥有较好的实验、实习和实训设备,既能够满足学生实习,也能生产产品或设备,可谓一举两得的事情。“半工半读学校,由于学员在学习期间不脱离生产劳动,继续为国家创造财富,这就能减轻国家和学员家庭的经济负担,做到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像我们拥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要普及教育,光靠全日制学校是不行的。只有实行半工半读(半耕半读)这种教育制度,才能使工人、贫下中农和他们的子女有更多的入学机会,也才有利于更快地普及教育,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6]

(四)解决生产大跃进与技术人才、生产技术和设备不足之间的矛盾

1958年,我国各行各业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生产领域的大跃进实质就是短期内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必然要求教育的大跃进;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张需要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支撑。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说:“现在已经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新的革命任务的时候了,已经是提出技术革命以及同技术革命相辅而行的文化革命的时候了。”并确定了“文化革命”、“技术革命”的具体任务。当时,许多生产搞得十分出色的技工学校,生产水平一般不低于同类型条件相同的工厂,这客观上为职业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提供了用武之地。据1958年初估算,如果把技工学校所有的生产实习设备都充分利用起来,用之于生产普通车床,年产量约可达到一万多台[7]。以天津市工厂办学的实践表明,据当时报纸报道:春和织布厂开展半工半读半年后,产值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飞龙橡胶厂实行半工半读后的1959年第三季度,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同季度提高了60.7%[8]。天津市劳动局所属的第一、第二两所技工学校,1959年生产的各种机床,占全市全年机床生产总数的12%;第一航空技校一年中就生产电动机3000多台,车床200台[9]。

二、半工半读的主要形式

(一)厂办学校的半工半读

由于当时我国工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量又少,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强调采取在工厂开展半工半读的学徒制,对在职职工开展文化与技术教育,对新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开展技术教育等措施来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根据毛泽东“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的指示精神,1958年5月27日天津国棉一厂工人半工半读学校正式开学,招收51名工人,每天6小时生产2小时学习,实行“六二”制半工半读。这是全国第一所工人半工半读学校。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举办半工半读的工人学校》的社论,指出:“半工半读的工人学校是培养工人成为知识分子的主要形式,它代表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中的一个新方向,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一项重要方法。”此后,厂办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以天津为试点,逐步向全国推广。7月10日,刘少奇在天津召开半工半读座谈会。他在讲话中除肯定工人半工半读学校的经验外,又提出了试办新建扩建厂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半工半读的意见。他说:“老厂子困难大一些,新厂子还没有招工,准备招工实行半工半读。新开工厂除师傅外,都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六班制,四小时作工,四小时上课,三年毕业。”“工厂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工厂。”8月10日,天津市制定了《工厂办学校(半工半读)规划草案》,规定:“今年有6000名初中毕业生分配给属于‘高、精、尖’的工厂,实行半工半读。”在市委半工半读领导小组领导下,市教育局会同有关局、委,确定了感光胶片厂、制药厂等19个单位招生,共招收初中毕业生4050人,举办了青年学生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开始阶段,学生半天在课堂学习,半天在对口车间劳动,角色转换过快,后来改成一周学习,一周劳动,学生随工人倒班,确定师徒关系,本着“工种轮换,一专多能”的原则,在几个主要工种上基本达到能独立操作水平后,固定在一个工种上[10]。从天津的实践来看,当时厂办技工学校有三种类型,据1960年9月统计,全市厂办青年学生半工半读学校20所,学生5200人,一般工人半工半读学校26所,学员7800人;调训老工人半工半读学校64所(班),学员3400人。全市共有半工半读学校110所(班),学员16400多人[11]。

(二)城市职业学校的半工半读

1958年,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提出“不要国家一分线,每年照样为国家培养出300名合乎标准要求的技术工人”的倡议。西安第一航空工业技工学校勤工办学的先进事例在报纸上受到公开表扬后,毛泽东在年初的工作指示中也肯定了这一做法,全国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1958年3月20日,在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上,劳动部部长马文瑞发表了“勤俭办学,勤工俭学,为培养思想好、技术好、身体好的新工人而努力”的讲话,充分肯定了西安第一航空工业技工学校的做法。会议一致认为,今后技工学校必须坚决贯彻勤俭办学、勤工俭学的方针,走上自给自足的道路,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身体健康的新工人。“凡是有条件附设生产单位的学校,应当力争在一定时期以后使学校经费达到自给、半自给或者部分自给,以便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技工学校的半工半读,一般采取“三三制”(三天上课,三天劳动),少数采取“四二制”,也有随年龄的不同而作不同的课时分配的[12]。三个学年教学过程的安排是:第一学年每周三天理论三天实习,理论课与实习课可按隔日间倒或三日间倒等办法进行授课。第二学年每周二天理论,四天实习,其中下学期每周也可组织连续实习,连续实习的课可采取昼夜三班轮流授课的方法;如果因设备条件限制,也可以与第一学年相同。第三学年除每周保留5~6节工艺课和政治课外,应全部在校连续实习或进企业生产实习[13]。从实施半工半读职业学校的外部条件来看,不仅每所技工学校都有一定的生产实习设备和技术力量能够参与生产,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工农业领域生产的大跃进,生产设备短缺,为职业学校生产的产品提供了社会需求。为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当把学校所办的工厂和农场,纳入地方的生产计划和商业销售计划,对它们供给原料和推销它们的产品,派技术工人去传授生产技术,并注意指导和组织他们的生产。”同时,许多学校都主动争取为生产部门加工订货或共同协作制造机器部件。如天津市第一技工学校和十几个生产部门签定了合同。仅河北省农业厅等部门就向该校订购了100余台C615车床、皮带车床和皮带牛头刨床;天津市第一机床厂也要该校代为配制车床零件10000多件[14]。

(三)农业中学的半工半读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发展,等待升学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大幅增加。当时全国每年13~16岁的高小毕业生共有3700万人,正规初中只能容纳700万人,缺口很大而且大多在农村。1957年春,全国高小毕业生大约有4/5不能升初中,初中毕业生大约有2/3不能升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高中毕业生有将近一半不能升学。为解决生产和升学的双重压力,1958年3月8日,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乡农民用4天工夫创办了海安县双楼乡民办农业中学,3月17日,江苏省委召开民办农业中学座谈会,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座谈会上指出:“动员群众的力量办各种职业学校特别是农业中学,使不能进普通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学,是一个好办法。”[15]3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上提出“大力举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和手工业中学,把高小毕业生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又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的要求。随后,江苏、浙江、河南、辽宁等省都举办了大量农业中学。1958年4月21日和1960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分别发表题为《大量发展民办农业中学》和《又多又好地办农业中学》两篇社论,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业中学,多办一些农业中学,进一步把农业中学办好”。农业中学创办的目的是为农业培养技术人才,实行群众办学,农忙劳动,农闲学习,半耕半读,为农业生产服务,并采取谁读书谁出钱的原则。农业中学是民办中学,学生缴费上学,但由于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既参加劳动获得了劳动报酬,极大地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一级教育的需求,又满足了人民公社刚成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全国得到了普及。农业中学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农业知识和政治四门课,学制二至三年,招生对象以25岁以下的高小、初中毕业生为主,同时,招收一些不同程度的青壮年,25岁以上的一般不收,以免影响生产[16]。农业中学普遍设有农场和试验田。当时农业中学仍以提高学生普通文化知识水平为主,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实践,开展一些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科学种田知识和技术培训,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与田间教学、书本知识和老农经验相结合的办法,边教边做,边做边学,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锻炼了工作能力。当时有人提出“教学超普中,生产赛老农”的教学目标。

(四)普通中学的半工半读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把生产劳动纳入课程体系。1958年3月8日,教育部在《关于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中规定:初高中各年级增设生产劳动课,每周2小时;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每学年为14~28天。随着这个教学计划的贯彻执行,各地中小学校都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同时,一些普通中学落实“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的指示精神,也开始兴办工厂。如南充第五中学大办工厂和农场[17],但总体来看,文革以前,大多数普通中学只是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1966年,我国开始十年“文革”动乱。由于1964年以来,我国一大批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尤其是农业中学实行了“半工半读”,而“半工半读”教育是刘少奇积极倡导的,“文革”期间刘少奇被错误地批判,196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打倒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一文,文章错误地把半工半读定为资产阶级职业学校,把两种教育制度定为资本主义国家双轨制教育的翻版,此后,农业中学完全消失,技工学校大多改为工厂,中等专业学校大多停办,职业教育学校几乎丧失殆尽。此后,为满足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扩大了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因素。1964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对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报告的批语中提到:“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这与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解决大量中小学毕业生缺乏劳动技能问题一脉相承,在普通中学普遍开展“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参加工农业生产,学习工农业知识,代替了以往的“半工半读”教育制度。至此,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在中国消失,直到本世纪初才再次提起,使半工半读回归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制度。总体来看,当时的半工半读变成了教育与生产并行并重,旨在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双丰收;既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目的是尽快摆脱经济与教育双重落后的面貌;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井下机电论文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当然,政治推动、急于求成、疾风暴雨,在各类教育中泛化发展是影响其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曹晔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近代半工半读教学的形成及实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70223.html

    相关专题:教育论文发表网站 注册风险管理师


    上一篇: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无线技术智能化发展方向探微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