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高校创业教育现况与策略(10篇)

第一篇: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研究

近十年来,以非营利组织(以下简称NPO)为主导的社会创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特别是社会创业家尤努斯(MuhammadYunus)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后,这一领域受到了更多关注。社会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业模式,对社会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怀揣社会创业理想之士开始走入课堂,寻求自我提升。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社会创业者培养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冲突,社会创业教育项目必须能够满足社会创业者的实践需求,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构正在肩负起社会创业教学与研究的重任,发挥着高等教育机构的优势,为培养社会创业者、解决社会问题进行不懈努力。

一、社会创业者面临的挑战

社会创业被视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吸引着各界的关注。社会创业活动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1],但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对社会创业的关注是在近15年急剧增加的,这种情况在北美和欧洲尤为普遍。与此同时,社会创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个标准化表述,不同研究者对社会创业有着不同的理解。有学者指出,社会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和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2]政策制定者们在发展和促进社会创业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对社会创业者的管理技能和商业技能发展给予了重点关注[3],但经济利益同社会价值之间常存在现实与理想间的冲突[4],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张力已成为众多社会创业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虽然学界对社会创业的认识呈现多样化态势,但对其基本内涵的把握是相对一致的。社会创业是一种在社会和创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艺术,社会创业和商业创业最主要的差异并不在于创业过程本身,而在创业诉求。从创业层面看,社会创业者将创新、创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整合起来;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企业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个体组织,提供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同商业创业者一样,社会创业者为了实现创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管理和创业技能,包括融资能力、确保投资收益能力、高效的管理与资源利用能力、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以及对商业模式的理解能力等。社会创业者期望找到创造性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因此社会创业者自身发展变得尤为关键。政策制定者通常认为社会创业者可以适应现有的商业模式[5],而事实上,一些社会创业者认为自身的创业诉求同现有的商业模式不相匹配[6],这种现实反映出社会创业者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价值观。另外,同商业创业者相比,社会创业者的自主性稍显不足,部分社会创业者对公共部门的资金产生依赖心理,因此社会创业者的学习动机与目的通常较为复杂。社会创业教育在种种张力之下逐渐开展,对教育者和教育机构而言,学习者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冲突。一些学者指出,教育者应该帮助社会创业者建立一个更为富有生命力的组织,而非仅仅把创业视为一项工作。[7]对于社会创业者来说,可能面临各种不协调的状况,而为应对这种不确定的创业环境,其需要具备相比商业创业者更多的能力。[8]

二、美国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的现实诉求

美国学者波特(MichaelPorter)曾指出:“认为经济和社会目的是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是没有依据的,企业并没有发展出从社会中孤立出来后可以实现的机能,事关商业便注定事关社会。”[9]为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一般性的营利性企业同样要进行社会贡献,而社会企业更要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实现高效,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美国对社会创业存在着两种界定方式:一是营利的商业组织对于公共财政的贡献,二是非营利组织通过商业化手段赚取盈收。依据这两种界定方式,美国的社会企业是一个连续体组织,并可区分三种组织形态:企业慈善、社会目的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的混合组织。目前美国有160万的社会企业,其产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在社会企业工作的人员占全美劳动力人口的11.7%[10],支持社会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民间,据统计仅2012年有来自个人、财团的2400亿美元流向了社会企业[11]。与一般的营利性企业相比,社会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志愿者,管理难度更大,如不能对社会企业进行高效的管理,庞大的社会企业很可能陷入运营困境。社会企业的资本市场同一般的资本市场相比,不安定因素更多,因此美国的社会企业需要大量具备商业技能并关注社会问题的人才,致力于通过创业活动来解决社会问题。面对这种现实,相关人士对经营管理技能的完善和培养产生了迫切需求,这也推动了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社会创业教育实践

(一)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经纬

美国各个商学院在最初关注的不仅限于企业的商业活动,还包括企业的社会活动领域、商业企业与社会企业的合作领域,当然也包括社会创业活动。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为世界顶级的商学院,其社会创业教育特色的代表是社会企业发展中心(SocialEnterpriseInitiative,SEI)的建立,中心的成立得益于商学院1947年的MBA毕业生约翰•怀特海(JohnWhitehead),其在商业企业、社会企业和政府部门都曾有出色表现。也正是由于其特殊经历,使其深切感受到社会企业的重要性,因此萌发了培养社会企业管理者的想法,为建立社会企业发展中心,怀特海向哈佛商学院捐助了1000万美元。中心成立于1993年,由哈佛商学院第七任院长约翰•海克特•麦克阿瑟(JohnHectorMcArthur)和一批教职员工共同推动,致力于社会创业者培养和社会企业发展研究。到2016年哈佛大学社会创业中心已经成立23周年,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中社会创业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哈佛大学商学院将近年有关社会创业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学活动中,致力于为现在和未来的社会企业领导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学习体验。目前商学院的培养目标中已明确提出“培养为社会事业做贡献的领袖”,这在社会创业教育之初并没明确提出,而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一大教育特色。数据显示,仅2015年商学院有97位教职人员参与到社会创业研究、教学和实践项目中,自1993年以来哈佛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共出版802种有关社会创业的案例集,有11门MBA选修课专注于社会创业领域。[12]

(二)哈佛商学院的社会创业教育

同美国其他的商学院相比,哈佛大学商学院对社会企业的界定更为广阔,认为所有以社会责任为驱动,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都属于社会企业的范畴,而不论其存在形式如何。商学院以社会企业为基础,对社会创业者的定义同样进行了扩展,认为只要其创设的企业创造了社会价值就是社会创业者。在明确社会企业和社会创业者的定义后,哈佛大学商学院还构建了社会企业的平衡模型,此模型包括社会价值(任务)、组织资源(资源)、支撑体系(依据)三个环节,只有三个环节相互适切才能实现社会企业的良性运行。哈佛大学商学院基于对社会企业以及社会创业者的认识,明确以社会企业管理为目标导向,其实质是组织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社会问题的解决。目前社会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大部分社会企业仍停留在提供一般服务,尚没有达到协调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阶段,难以从目标实现的角度来评估其效率。社会企业要实现任务与资源在合理的框架下良性运行,清晰透明的成果测定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商业企业来说目标与资源的匹配是管理关注的焦点,而社会企业通常囿于其非营利的性质而难以评价目标效率,而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定义下的社会企业关注的是目标实现的最优化,而不考虑企业的存在形态。如果对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管理差异没有进行系统地思考,就很难培养学生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运用商业技能的能力。哈佛大学商学院正基于对商业企业和社会企业管理差异的清晰认识,将社会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广义的社会创业人才,从战略管理、统筹规划、企业的社会参与、社会以及经济资源调配四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在社会创业教育开设的二十余年中,其核心教学团队从7名教师发展到90名教师[13],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创业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通过创业计划指导、社会企业管理、专题学习以及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创业教育。如表1所示,仅2015年社会创业课程的教材就多达五百余部,一些活跃的教学研究人员一年可以开发6~12本教材,平均每个研究人员开发教材的数量为4~6本。目前,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社会创业课程将社会企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CSR)管理和社会商业管理纳入其中,共有课程19门,具体课程项目见表2所示。选课的学生均来自MBA课程和管理学课程(ExecutiveProgram),这些学习者对社会创业课程的需求程度较高,授课形式除采取传统的班级讲授外,还通过研究课程与实践活动学习来丰富课程形式,但将具备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学员和经验较浅的MBA学员组织在同一课堂上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哈佛大学商学院今后致力解决的课题。美国其他商学院也有一些类似课程,但相较而言,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社会创业课程指向性更为鲜明,另外哈佛商学院的社会创业课程教学采用归纳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学习过程),而其他商学院的类似课程教学采用演绎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过程),哈佛大学商学院遵照实践和理论并重的教学传统进行社会创业课程的设计。据不完全统计,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学生中的15~25%会参加一门以上的社会创业课程。全体毕业生中有约5%在NPO中担任管理岗位,而MBA学生的比例更高,有约10%的人在NPO中工作,其中有3~5%的学生在MBA毕业后立即选择进入到NPO进行工作。[14]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哈佛大学商学院不仅提供社会创业教育课程,还设立了夏季奖学金基金(SummerFellowshipFund)支持学生到社会企业进行实习,每年有50名左右的一二年级学生会得到资助。哈佛大学商学院还设立了领导力奖学金(HBSLeadershipFellow),为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公共部门和NPO给予一年补贴,该项目参与的人数众多,竞争也十分激烈。此外哈佛大学商学院还开展了贷款补贴计划(LoanAssistanceProgram),对公共部门和NPO中工作的学生提供偿还贷款的补贴,在商业计划大赛(BusinessPlanCompetition)中设立的社会企业单元,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创业活动。

四、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发展的未来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急速席卷着世界各国,各种社会问题开始逐渐暴露。一直以来,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美国引领着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对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也趋于多样化。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重思考与再审视,社会创新创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成为解决社会难题的选择性手段。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选择进行社会创新创业有着不同的驱动类型,美国是较为典型的商业创新驱动,创新模式从商业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中,其社会创业教育也伴随着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各商学院中蓬勃发展。我国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意图后,创业活动得到了高度重视,政府将支持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政府促进就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以期实现以创业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的目标。目前,中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商业领域创业,更多地关注商业创业管理。而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程度的不断加深,道德缺失、伦理失范、经济失衡、环境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创新创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对具备专业知识和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创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旺盛,这也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创业不仅关注商业成就,对创业者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仅是创造财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创业教育模式,启迪学生发掘社会创业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社会意识和实践技能。社会创业的出现标志着一个社会的公民社会走向,更说明社会在再分配和公民社会角色方面已经发生了制度性的变革。中国的社会创业活动刚刚起步,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创业教育,促进更多的大学生怀揣社会创业梦想和热情,前景异常广阔。

作者:刘原兵

第二篇: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

一、引言

党的方针政策将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视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工程,高校已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是高校创业教育管理和提升的重要手段。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特征和高校决策属性的考虑,本文将CIPP模型引入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过程,通过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能力的评价框架,探索集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于一体指标体系,为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提供方向。

二、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内涵

在“双创”的社会背景下,创业教育由精英群体转向大众,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作用更多的增强意识、拓展知识、提升技能和塑造品质。基于此,以CIPP为基础的创业教育能力评价应当考虑与模型相匹配的诸多影响创业教育质量的要素。即:第一,高校应致力于提升与背景(Context)评价相匹配的创业环境基础能力,体现高校适应整体创业环境的能力。第二,高校应致力于提升与输入(Input)评价相匹配的创业资源配置能力,体现了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人力、财力和组织资源进行有效分配的能力。第三,高校应致力于提升与过程(Process)评价相匹配的创业过程行动能力,高校通过创业教育使在校生对创业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形成成功创业的行为能力,体现了创业教育能力的核心。第四,高校应致力于提升成果(Product)评价相匹配的创业成果绩效能力,体现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助推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

三、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能力评价

(一)高校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的体系及指标分布如下:四个一级指标:背景评价指标、投入评价指标、行动能力评价指标以及成果评价指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创业教学评价理论基础上,本文为每个一级指标选取了4到5个二级指标。1.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背景评价的二级指标,可以参照“办学指导思想”指标的各个观测点,即定位与规划、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中心地位。结合高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可以分解为五个二级指标:区域环境、社会需求、教育法规、创业教育观念、创业教育计划。通过以上指标描述并分许创业教育的问题导向、环境需求、机会鉴别,对背景和必要性评价。2.投入评价的二级指标可以参考经济学中生产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生产要素理论。加之考虑到同一般生产活动的差异,高校创业教育投入评价的五个二级指标为:师资力量、实践基地、经费投入、实验室、教学材料。通过该二级指标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价。3.行动能力评价的二级指标选取教学系统要素理论。介于学界对教育系统构成要素存在争议,本文在综合考虑基础上列出五个二级指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体系、过程监管、考试考核。此评价是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观测其是否具有高效性、动态性、反馈性,对于创业教育实施者及决策者了解行课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将会起到积极作用。4.根据模型创造者斯塔佛比姆的观点,成果评价的二级指标应包括影响、成效、可持续性和可应用性评价。因此,列出其四个二级指标为:外部社会评价、学生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成果推广。

四、高校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一)与背景(Context)评价相匹配的创业环境基础能力方面通过背景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与创业教育传统观念、创业教育目标、区域创业环境等密切相关。转变创业教育传统观念迫在眉睫。高校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但在当今环境下,其教育对象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其课程性质更趋于通时性、素质化,需要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新定位于诠释。因此创业教育应融入高校整体培养方案,遵循其目标与内容设置课程。最后,营造良好的社会与校园环境是提升高校创业环境的保障。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是高校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的外部条件。高校应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成果活动,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起到模范带头和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广大传播媒介宣传大学生创业案例,践行奋斗拼搏的人生价值观。(二)与输入(Input)评价相匹配的创业资源配置能力方面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水平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创业教育课程对于实践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借鉴国外成熟高校的经验,其师资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经历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再理论与实践互补。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师资由管理学科背景、经济学科背景、职业指导学科背景等组成,理论体系较为完善,但实操能力有所欠缺。另外,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组织管理水平是提升保障。发达国家高校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创业资源配置能力发挥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欠缺。(三)与过程(Process)评价相匹配的创业过程行动能力方面行动能力提升可以从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模拟与夯实实践平台以及提高大学生参与普遍性着手。在课程内容方面,参照国外高校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可围绕初创企业的全过程,系统讲授创业精神、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运营等。在教学方法方面,案例讨论所在比重应较大,通过成功或失败的创业案例,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此外,企业家讲堂、参观考察、创业计划大赛也是积极的辅助手段。另外,强化模拟与夯实实践平台需要充分利用可谓科技学术竞赛,在寻求机会、可行性研究、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四)与提升成果(Product)评价相匹配的创业成果绩效能力方面绩效能力提升应从树立校友榜样、提高大学生创业活动绩效,以及参与科技成果孵化与技术转移等方面努力。

五、结论

目前,我国对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依赖于创业率,虽然具有一定实用性,但仅用目标达成和效果程度作为评价指标不尽完备,也不能为我国高校提升创业教育能力提供方向,因此需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由于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是动态过程,本文将CIPP模型引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研究,针对性剖析高校创业教育能力及提升策略。本文以CIPP模型思维,描述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构建了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对应的提升策略。此后在实践过程中,研究者可选取某高校作为评价样本,通过分析即可得出其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方向,即如何着力于与背景评价相匹配的创业环境基础进行能力提升,与输入评价相匹配的创业资源投入能力提升,与过程评价相匹配的创业过程行动能力提升,与成果评价相匹配的创业成果绩效能力提升,为高校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提供途径。

作者:李婧 张微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第三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平民化改革深入,如何保证大学生得到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机会,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根据麦可思《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2010届高校毕业生开始,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2.9%的毕业生半年后选择自主创业,按照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727万毕业生计算,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21万大学生选择创业①。大学生创业热潮逐步兴起,高校创业氛围日渐浓厚,高校创业教育需求迫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创业教育”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提出,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开辟或拓展社会各个领域新的发展空间的一种探索性教育活动。从1998年开始,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迅速,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一,大学生创业教育从简单的创业竞赛转向全面创业教育,从创业竞赛亮点到全面铺开创业教育,实现以点带面乃至全覆盖。1999年清华大学承办了首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3年后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经过10余年的发展探索,高校陆续从简单参与创业竞赛转向全面创业教育实践,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创业教育模式。第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心从最初的师资培训向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转移,创业教育呈现从上到下、上下结合,密不可分的态势。2003年10月,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KAB创业教育项目在中国大学的推进和国际合作是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一项尝试,旨在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1]。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但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可简单概括为“一滞后、两脱节、三弱、四缺”,即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脱节,与创业实践脱节,导向性、针对性、实效性弱,缺教师,缺平台,缺方法,缺体系。据不完全统计②,相对于我国毕业生3%左右的创业率,发达国家毕业生创业率达20%~30%,差距如此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的创业教育理念滞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普遍认可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仅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并没有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高度。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脱节具体表现在高校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方面。高校的专业教育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而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主,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课程体系没有有机结合,并且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构成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基础[2]。由于受封闭式专业教育环境影响,创业教育的开放度和整合度不够。创业教育和实践相脱节,体现为创业教育以理论教育居多,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以知识内容为主,缺少创业实践平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倾向[3]。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业潜力的群体,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勇于担当,更新高校创业教育观念,鼓励大学生尝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在创业带动就业上走在社会前列。

(一)更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

时代在变,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只有围绕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培养,及时更新创业教育理念,才能与时俱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转变重在变观念、变环境和提倡小微企业创业尝试。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应更多侧重于大部分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知识理念更新、创业价值观念塑造等方面,而非鼓励少部分学生简单创业和商业价值创造。“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除了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外,还强化创业扶持,包括优化财税政策,丰富创业融资模式等。”[5]创业环境的改变,一方面促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和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向学生创业实践和创业素质培养倾斜,形成积极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需把握机遇,勇于创业尝试,积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创业本身风险极大,鼓励大学生创建小微企业或开展小型创业项目的创业尝试,借助家族企业或家庭作坊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创业风险,重在积累创业经验和提升创业素质。

(二)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要根据大学生创业需求和创业教育需要,通过争取党政支持,政策资源倾斜,加快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提供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的强有力支撑。同时引导鼓励建设高校大学生青春创业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增强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现有创业平台基础建设,强化自我运转能力,充分发挥资金扶持、项目发布、创业培训、信息服务、就业见习、导师辅导、创业孵化等平台的功能。除了注重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高校创业教育应培养并帮助学生完成创业前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调适,加强高校之间的创新创业课程合作,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渠道等。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上要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为核心,侧重学生创业知识更新与技能实践,注重专业学科教育的交叉融合,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互融。教育教学模式要灵活多变,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通过课堂教学打好创业教育基础,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创业教育意识,通过创业体验强化学生创业品质,培养企业家精神。如高校实训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等可以向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开放,或直接在合作企业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共享等。同时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研究,建立质量追踪评估体系,成立由知名学者、企业家和投资家等组成的高校创业教育辅导委员会,以提供指导、服务。

(四)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保障,社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未来的发展趋势。现代创业教育教师要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运作方式,具备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培训、定向创业激励措施和创新创业领域学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广泛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国内外高校、知名企业家、创业家和学者的互联互动与交流探讨,明确创业教育导向,最终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融合、智商和情商互动的专兼职动态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四、结语

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6]。高校创业教育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升创业素质为核心,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创业实践的人才。

作者:李燕 俞贤辉 单位: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学院

第四篇:高校移动互联网创业教育的思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移动互联网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校创业教育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资源,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水平。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给高校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发展策略这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随着4G时代的到来,各种智能设备相继产生,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以马云为代表的新型创业者掀起了“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中,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高校应当将移动互联网融入到创业教育之中,为大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移动互联网给高校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创业信息、资源的分享更加快捷

在传统的创业中,创业资源、信息等会受到时空的很大限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在全球各地分享到创业资源和相关信息,移动互联网为创业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应用相应的搜索技术可以很快查询自己想要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公共资源,促进了创业信息、资源的分享与交流。

(二)促进创业教育学习的自主性

在移动互联网中,通过在线教育可以对创业信息资源等进行共享,创业人员可以自主查询需要的知识,具有学习自主权,比如在创业前,创业人员要学习了解很多方面的知识,包括政策法规类、金融、财务以及经营管理等等,他们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自主完成。

(三)丰富教学资源、建立创业教育新平台

移动互联网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传输方便、资源丰富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并能够将各种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等信息保存下来,有利于信息的传播、整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这些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更新;同时还可以借助各种的社交网站、微信以及微博等信息传播平台来加强学生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教育中。

二、移动互联网给高校创业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加剧了课程单调性、学生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释放了自己的个性。在移动互联网上,学生很容易结识新的伙伴,更加释放自己的个性,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单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两者之间矛盾的产生。所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二)冲击了课堂教学

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互通,对于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常常在上课期间玩手机,严重影响了听课的质量;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课堂问题的答案,阻碍了学生的思考,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学生还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以较低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获取大量的创业相关的知识,这就使得学生产生知识易得的心理,从而不能高度重视学校中的教育资源,对教学的权威性、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1]。

三、高校移动互联网创业教育思考

(一)基于移动互联网建立创业教育研究团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校承担着应用研发、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校应当根据这一时代的特点,基于移动互联网建立创业教育研究团队,其主要的措施有:(1)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应当建立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2)就师资来说,应当进行开门办学,让高校学生创业人员走进社会、加强实践,同时还应当将企业高管以及社会组织等引进校园中,使得师资队伍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3)全面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人员的行为变化与思维特点,加强新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

(二)对传统创业教育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在高校创业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填鸭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当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当前很多高校中的创业教育是比较粗放的,常常是采用群体指导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本条件下,应当将粗放型的创业教育转变为精细型的。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创业信息与资源,尤其是快速发展的翻转课堂、网上公开课,这种趋势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这种形势,高校除了要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改善创业教育的自我“造血”功能外,还要对传统的“坐而论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中融入最新的创业信息与资源,使其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创业与学科融合的研究探讨。

(三)建立跨部门的创业服务中心

因为移动互联网创业教育包含了很多的部门,比如大学生就业部门、后勤部门、教务处以及信息部门等等,所以应当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创业服务中心,对移动互联网教育进行协调统筹管理,进而确保创业资源的制度与集合,同时为各种新型教育理念的顺利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该服务中心的协调作用,还可以获得相应政策的保障以及创业资源的支持,进而促进移动互联网创业教育的统筹规划。此外,还可以利用该服务中心建立一个创业实践平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中,通过高仿真的创业模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所以,高校应当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创业服务中心,以推动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2]。

四、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教育、产业进行了大融合,高校创业教育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应当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改革,寻找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并建立一种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张荆

第五篇:高校辅导员创业教育角色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背景下的各高校都在倡导、鼓励学生创业,也在积极地开展创业教育;但就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状况而言,多数大学生对于创业更多地停留在思想层面,真正落到实处的较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旨在为高校学生创业指明方向,但其效果、作用还不是很明显。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最能发挥大学生创业教育启蒙者、指导者和护航者的作用。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目前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创业课程,定期组织举行大学生创业讲座,以及举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不少高校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设施,甚至有的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孵化”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为大学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创业动机,另一方面,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多是理论性的教育,创业实践方面几乎是空白,加之负责大学生创业的高校教师没能很好地发挥启蒙、引导作用,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始终不理想。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

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要想发挥其预期的作用,除了需要专业教师外,还需要更好地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以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1.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创业思想的启蒙者大学生自进入大学开始,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辅导员在生活上与大学生接触更多一些,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真实,也更加深刻,这赋予了辅导员天然的启蒙者优势。创业思想、灵感主要源于生活,属于具体的实践领域,在实践过程中更有可能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意与灵感。亦师亦友的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为高校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创业思想、创业难题,及时地帮助他们坚定信念,找准方向,解决问题,助其成功。2.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者如前所述,当前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教授的多是理论知识,如何更好地将这些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需要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加以启发、引导和指导。高校辅导员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承担着“指导”学生的角色,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做好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等。3.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组织者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创业思想的启蒙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者的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大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创业思想、创业精神及创业意识,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了基本的创业技能、创业方法,但是要想真正付诸创业实践还有很多路要走。前提之一就是通过必要的大学生创业活动锻炼能力。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需要有一个与学生接触较多的角色来鼓励、组织学生参与,辅导员比较适合。

三、发挥高校辅导员角色优势,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做大学生创业启蒙者大学生活各种各样的活动都需要辅导员参与,辅导员与学生一同感受成败、总结经验与反思;与学生相比,辅导员的阅历、学识更加丰富,可以从旁加以启蒙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业灵感,做大学生创业思想的启蒙者。2.“扬帆起航,引领方向”,做大学生创业的护航使者从创业设想到创业实践再到创业成果,发展走向很关键,需要一个角色来引领学生成功;在学生既有追求又有未知惶恐,既遇到问题又不知所措时,需要辅导员予以引导,给予他们成功的信心,做大学生创业的护航使者。3.“广建平台,沟通无间”,做大学生创业的坚实后盾为帮助学生成功创业,辅导员要利用校友资源及其他人力资源搭建交流平台,邀请优秀校友、成功创业家开设讲座,带动学生创业。同时,借校企合作之机为学生提供更多走进企业的机会,做大学生创业的坚实后盾。

作者:代劲 单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作用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国家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把校园所学和社会实际应用有机地融合起来,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高质量的人才成长的需要,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创新教育的概念,顾名思义,是指以培养具有创新的意识、思维、胆略和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活动,这种创新教育理念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新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者具备不同以往的能力,如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识别商机和控制风险的能力,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团队建设和组织管理的能力,等等。关于创业的定义,约瑟夫•熊彼特如是说:“创业意味着能够最大限度地组合资本,运用还未运用到实体经济中的新知识和新方法来生产新产品并完成商品交易,因此,知识是创业者成功的最重要的资源。”[1]更权威的创业教育的概念,应参考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及1991年东京创业教育国际会议的定义,是指要培养富有开创、探索精神的人,使其具有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具体而微,则可以理解为使受教者具备从事商业策划、组织管理、创办企业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从而解决当前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的严重社会问题。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问题,并为国家输送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其作用和意义具有非凡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以大量事实和数据为依据,总结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该项工作的改进路径和提升措施,以供同仁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发展。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概述

创新教育最早实施于美国。美国于1957年受到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刺击,遂提出了赶超苏联的口号,并于次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以使教育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国防实力的需要[2];美国科学促进学会自1985年起,耗时四年,招集了一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精心研究出了一份报告,即《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该报告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案,倡导把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与科学价值观、科学探索精神融为一体,建议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打破学科界限,使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同时还建议改革教学方法,不主张教师及学生就书本上的概念化知识死抠细节,杜绝学习时出现的死记硬背现象,不迷信记忆方法,号召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思维、技能方法培养上来,突出强调了动手实践的能力。[2][3]迄今为止,美国已有50多所大学设立了创新研究机构,欧美的其他国家也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向;[4]韩国政府于1995年也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教育重点向创造力培养方面转移,弱化了过去以知识记忆力为主和知识传播为主的教育方法,明确并重点强调了以培养科技和文化创造力为主的教育理念。下面再谈一谈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发展,先是德鲁克于1953年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创业与革新”课程,可谓开风气之先,带动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创业教育,如百森商学院在1968年开设了第一个创业学主修专业(本科生教育阶段),南加州大学于1971年开设了第一个MBA创业学专业,使创业教育再上新台阶,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刘伟博士指出:“20世纪80年代创业教育开始突破商学院的边界而面向所有学科学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学术领域之一。与此同时,日本、英国、德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开始将创业教育作为优先支持和发展的领域,高等学校纷纷开设引进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5]……创业教育深入人心,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论题,要求提高创业能力教育,并与学术性、职业性教育享有同等地位。“创业教育”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大讨论。199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就开设了创业课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展望与行动》提出:“为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更加清晰的指明了未来高等教育的使命,再次强调了创新精神培养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教育趋势,我国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并于1996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人大等9所高校率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2008年教育部又通过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30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其概念也日渐明晰,本文研究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概念,可以概括引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雷家骥先生的观点加以界定:“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教育使创新教育融入了创业素质的要求,创新教育注重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创新教育强调学校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更注重开发其个性、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6]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也可以促进高校教育方法的与时俱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快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世界,科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传统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长久以来我国!等教育大众化中的精英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一直饱受抑制,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日渐兴起,人力资源和知识成果逐渐转成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知识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也将会更加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只有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才能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构想。在当前农民工大量涌进城市,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反复强调各高校要积极践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决策,《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7]特别规定,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应该建立灵活的弹性的教学制度,既可以把学生在校的创业成果折算成学分,也可以批准有创业能力的学生休学离校创业。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他在座谈会中再三强调,大学生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政府要为他们实现梦想和自身价值“铺路搭桥”,创造条件,由此可见,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因此,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当务之急,下面,本文即对此加以详细的论述。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推动教育的革新进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应用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意志、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能使我党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更好地得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将教育理念付诸于实践,同时,创新创业实践又为教育理念的提炼总结和完善提供了可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推动着高校教育教学的革新和进步。教育理念指导并驱动着教育实践,教育理念的突破和更新直接对教育革新和进步发生作用,高校是前沿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场所,每一位在大学里认真地系统地接受了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基本上都会有一技之长,他们对机会敏感,有能力创建团队、自筹资金去创办一个新企业,从而为社会待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值此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急需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封闭化培养模式,更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创造、学业与创业紧密地联系起来,直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今世界,知识折旧率日渐提高,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原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代表,推动着创新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改革,使创新型经济的时代价值日益彰显。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促使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因为只有积累了雄厚的人力资本,经济创新才有可能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长足的发展动力,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产生创新创业想法,有助于他们解决更加复杂、联系紧密且变化迅速的问题,进而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大学生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方式,其重点是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进行有效开发,突破了原来照本宣科、说教味儿十足的教学形式,融入了多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名符其实的素质教育,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大学生对知识资源、学术资源、环境资源等进行整合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在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时会更科学更有的放矢,从而更大地发挥了人才的价值。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涉及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多个方面,既有微观范筹的,也有宏观领域的,例如:思维方法与思想观念的调整、定位,人脉关系的维护与整合,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创新能力的挖掘、创业目标的把握与设定,风险与机会的评估与预测,发明专利的申报及个人权益的保护,政策法规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利弊权衡,这些方面的技能既考查并巩固了创业大学生的现有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改良知识结构的热情,使原来肤浅的知识记忆变得更加深厚了,并进一步内化成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儿:“实践出真知”。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的素质训练体系能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提高和锤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选择力、决策力、适应力及发展潜力等等。(三)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创业意向,促使其将专业知识转化成创业成果影响大学生确立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大致分为两种,即内因、外因。内因主要是指创业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深度和广度、心理素质、年级、性别、组织校园社团活动的经验及社会实践经验等;外因多指创业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亲戚朋友的支持或反对的态度,自己对创业政策的了解,对创业知识的储备,对人脉关系的整合利用等,部分学生空有一腔创业热情,看到同学都创业了,他也赶潮流倒卖些小商品,他们对行业形势和国家的创业政策缺少深层次的关注,所以一旦受挫,就会知难而退,迷茫无助,对此类创业者,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辅导部门多加关注扶持,帮助其尽快通晓国家对创新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以便其顺利地步入创业正轨。通过创业教育,有助于实现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使他们加深了对生存与发展的认识及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渴望,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业成果的机会,反之也促使学生能更加自主、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获得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有创业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其典型示范作用更加具体可感,其创业成功的事迹在同学中也更具有号召力和鼓动力,会增强整个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的自信力,从而实现“教”、“学”、“用”的一举多得。

四、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次的教育改革,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虽然可圈可点,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反思,如传统的千校一面的批量化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禁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导致学生难以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部分高校只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学校只看学生上交的《社会实践表》上是否盖有企业的公章,至于学生是否真的到岗实习及实习的效果则漠不关心,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只会空谈理想、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的现象。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争取培养出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双赢的复合型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任务得以完成和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的主流,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弹性学分制),教育的主管部门也制定了帮扶计划,但目前实施的效果还只是停留在浅层、初级试水阶段,有些高校也仅是开设了几门相关课程、举办了几次相关竞赛就完事大吉,即使开辟了创新创业园这类的场所,入驻的也大多是快递寄取、小商品零售、打印复印等缺乏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的小打小闹式创业,谈不上是在运用大学生自己所学的知识创业,更无创新可言。

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校应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政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和扶持办法,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引导力度;高校应结合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来借鉴各大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成果,表彰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作用;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编写适用的高质量的相关教材,并在现有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创业园的基础上,开拓涉及更多学科、探索更多形式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实现校企联合,促进“产、学、研”的更好结合;同时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尽可能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群体化、规模化,并逐渐形成潮流形成趋势。政府和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和指导力度,在宏观上予以指导和规划,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大学生创业的个体活动中来,辅以相关的配套措施,提供适时的机会和平台,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教育主管机关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大力宣传倡导,争取舆论的力挺,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实现校园创业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六、结语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而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高等教育承载着培养人才、研究科学、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手段是实行创新创业教育,革故鼎新,这样才能发挥高等教育在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务之急,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整合高校的行政、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资源,构建创新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运行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从而激发学生提高创造力和创新力的热情,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升民众的创造力和民族竞争力。政府职能部门应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设计完整的政策体系,使之具有持续性,政府各机构、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制定出促进个人、学校、产业、社会和文化等多层次、多维度共同创新发展的计划和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组织机构积极参与,激发高校师生及全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局面。

作者:赵云洁 单位:许昌学院图书馆

第七篇:高校创业教育话语权构建路径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话语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话语的形成、流转、丰富、消亡日益频繁,话语的作用日益凸显,任何话语主体都需要将自己的意志贯彻给话语受众。为了增强话语的影响力,提升话语效果,就必须增强话语权。话语权即为话语的权力,可以理解为话语的主导权与影响力,而这种主导权与影响力能否实际取得关键要看话语主体能否取得经济与政治的优势地位,能否设计出符合话语受众特点的独特的话语体系,以及能否善用话语载体进行话语传播。以话语权理论研究高校创业教育,也就是以话语来衡量与解剖创业教育,以话语影响力的发挥研究如何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如今的话语时代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笔者以话语权的实际构建状况为依据,以高校创业教育话语发挥效果的三个维度:社会、高校、学生为对象,以增强话语的影响力为目的,分别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对象等方面研究高校创业教育话语权问题。

一、话语权视域中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主导背景中高校创业教育话语权的失落我国的创业教育的突出特色就是政府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力巨大,可称之为“政府主导的”下创业教育范式。从根本上而言,这种创业教育模式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管理模式所决定的,也是符合我国对高校教育定位的。这种范式的作用显而易见:符合国家整体规划,将政府—市场—高校—学生完全融为一个生态圈;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创业教育,为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在资金、政府等方面提供极大支持;在短期内能迅速形成社会层面上的创业文化,引导舆论,培养创业土壤等。正是由于我国在政府主导与推动下的创业教育范式,高校的创业教育在近几年呈现蓬勃发展的可喜态势,实际上也从根本上提升了高校创业教育在社会上的话语权。当然,这种教育范式也给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之处,主要体现在,高校与政府在权力界定上不清,缺乏自主权或曰话语选择的权力,同时,高校在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背景中很难发挥自己的话语影响力,遑论构建符合各高校自我定位的创业教育话语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高校只需要对政府负责而不需要对市场负责,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高校创业教育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学生缺乏真正了解市场需要的契机;而政府主导、政策导向的教育范式使得高校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失语、少语状态。(二)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中专业教育对创业教育话语的取代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创业教育话语权的提升不能脱离高校本身,尤其要处理好与专业教育话语的权力边界及话语区分,要打造出体现学科特色的话语体系,然而遗憾的是,在工具理性主宰中的高校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话语有消解甚至取代创业教育话语的趋势,这也是目前高校创业教育遭遇困境、创业教育话语权建构困难的直接原因。工具理性在高校的过于盛行,对于创业教育话语权的构建是极为不利的,原因在于,如若仅仅将创业教育视为将来谋取财富、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工具与手段,必然轻视对学生创业理念与创业精神的培养,更加重视容易出成效的创业技能教育与企业管理类培训,然而创业技能与企业管理等内容又直接指向了专业知识,也就是说,专业教育话语稍作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取代创业教育,在这种理念影响下,创业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必然遭遇质疑,所谓“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只能走向“专业教育对创业教育的取代”。

二、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一)增强高校创业教育的自主权,提升话语主体的社会地位话语影响力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话语主体本身是否具有与话语内容相称的权力,以及能否为话语内容提供现实的支撑。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话语主体,尽管有权利去“说”,然而“说”的效果则不尽理想,为此,需要界定政府与高校的创业教育话语权,提升高校这一话语主体的权威性。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创业教育机制,政府作为高校的行政领导与投资主体的地位是由历史与现实决定,同时也是符合价值逻辑与国际潮流的,但是长期以来,政府对高校管得太多,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自主权受到一定的压制,而高校对自身的定位不清,不能结合学校特色创新各类创业教育模式,导致高校的创业教育与市场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影响了创业教育的话语效果。因此需要正确界定政府与高校的话语界限,凡属于高校职权范围内的政府不宜过多干涉,当然,要区分二者的话语界限,实际就是划分二者的权力界限,这就聚焦了“意义协商、权力博弈、利益争斗、控制调试”等各个层面,到底政府能在哪些方面允许高校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二者如何平衡,权力的边界何在等,需要政府在法律、法规、政策等各个方面予以细化。在对政府主导的理解上,也不宜机械地解读为“政府权力的主导”,主要应体现为政策指导与资金保障,以及在实践中的统筹协调、引导发展,总之,要以充分尊重各高校的自主权为前提与基础。同时,就高校自身而言,也应积极扩展话语渠道,主动表达合理诉求,正所谓“法律不会保护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在目前国家大力推动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中,高校应更加积极主动构建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争取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教育机制。(二)降低工具主义的消极影响,构建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话语体系1.创业教育应聚焦创业理念、创业精神话语创业教育话语应在话语内容与话语设计上聚焦于创业精神与理念,有意识地在这一层面实现对其他教育话语的超越。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设置专业的创业导师,将创业理念渗透入专业教学中,在专业教育中升华创业精神,根据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如温州大学开设的创业管理双专业、双学位班、经理成长班、村官创业班等创业教育试点班,形成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模式)、编写适合本校定位的创业教育教材等。2.注重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提出新理论、新概念与新方法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政府主导下、政策推动中,在实践中获取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的突出问题。目前,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其中有一些是无法用既有的经验与理论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回应,无疑会损害话语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任何学科建设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有设置新议题、提出新概念的能力,惟其如此,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回应现实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也才取得了本学科存在的合理性。高校的创业教育要构建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鲜明的话语内容,不与任何专业课程重复的新的理论与方法,就这方面而言,理论研究还存在巨大的空白点,亟需专业的创业教育专家、学者进行研究。

作者:司慧颖 单位:江苏徐州工程学院

第八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人才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年轻有活力,敢闯敢拼,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由此成为我国创新创业领域最具潜力的群体之一。因此,国家大力推动高等院校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高等教育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吉林省是教育大省,目前共有高校60所,其中部属高校2所,省属院校58所,具有十分雄厚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但与如此雄厚的高等院校人才资源相比,吉林省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率不足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政策帮扶但受益面窄近年来由于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大力提倡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创业,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针对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提出了众多优惠帮扶政策。例如,降低了市场进入的门槛、放宽了行政管理、简化了申请手续、提供部分无息贷款、提供创业场地和创业培训、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等[1]。为了促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2013年吉林省出台了《吉林省创业培训促进就业工程实施方案》,加大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二)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成为小众项目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十分重视,吉林省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组织高等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活动。例如各高校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比赛、大学生创业计划设计大赛,成立创业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培训中心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模拟实践创新。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兴趣。此外,高等院校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模拟创新创业过程,为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打下基础。但是,当前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真正参与其中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不能“身临其境”,真正进行创业实践的练习,最终无法从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学习到创新创业的技巧,这些活动成为了小众项目。调查显示,只有14%的学生曾经参加过创新创业的实训实践活动,不到3%的学生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和企业完成对接,参与人数少,成果转化率偏低。(三)形式多样但大学生认识不足,创业意识薄弱近年来吉林省各大高等院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进行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构建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从课程的设计、实践的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场地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来看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很多高等院校,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经过细致研究开设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此外,吉林省也加大了对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投入,设置多种创新创业类的奖项,期望可以增强吉林各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虽然各大高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并没有能够真正认识到政府和学校的良苦用心。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依然薄弱,缺乏创新创业的理性认知和实践准备,没有意识到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未能将个人成长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二、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策略

(一)发展全面覆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史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从小众化、专业化的聚焦模式发展为覆盖面更加广泛的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我国的高等院校也要积极适应当前的环境变化,大力发展覆盖面更为广泛、适用于大多数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例如: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项目咨询、业务推荐、专家指导、成果推广等系列服务;建立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制度,整合社会资源,鼓励成功校友回馈母校,从人生感悟和成功经验激励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政府也应与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合,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利好政策,增强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进而提高吉林省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率[2]。(二)分类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鉴于各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在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做到分门别类的“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针对各自的教学特点调整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例如,对待理工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要有区分度,政府部门应该分别针对这两类不同的院校出台相应政策:理工类院校侧重加强设备支持,师范类院校侧重加强教学资源支持。此外,由于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间长短不同、水平参差不一,可以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补来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建立教师教学交流制度、同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交流制度、省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等等。(三)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长期发展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更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发挥其一技之长,在体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国家的发展。这是需要依靠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实现的宏伟目标。要从社会、政府、学校三个主体建立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的平台功能、政府的政策指导、学校的主体作用。社会平台要体现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政府政策要体现制度规则、执行细则,学校主体要体现课程设置、活动平台、教学时间,等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吉林省要依据国家提出的相应政策,与省内的各大高等院校相配合,积极促进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

结束语

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吉林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特别是高等院校的优秀人才。大力促进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同时,也会使吉林的经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作者:张锐 刘健东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第九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现状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可以说,它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现阶段,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则应在突出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等方面下力气改变。在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而对于地方高校自身而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经济衰退情势严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因此迫切地需要深化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也是鉴定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标准,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形势

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力军”,无论从学校、学生乃至社会,其意义尤为重要。从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1]中指出:打造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就在全国,主要是全国的高校掀起了一阵阵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热潮。地方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前沿主阵地,那么,如何改进和实施更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确保改革后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形势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将是地方高校未来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我国过往的四次创业浪潮来看,目前,无论从社会形势还是机遇等多方面,都是适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最好时机。但通过对数所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调查显示,很多高校现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能与当下社会政策形势相适应,并一定程度地出现了滞后的情况,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很多地方高校思想保守,畏惧失败,无法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甚至是很多地方高校仍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全员创新文化氛围。二是创新创业政策传播的缺乏,使得很多学生乃至老师对于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过去固有的思维,加之政府的扶持力度跟不上,使得大众对于创业高风险的失败率仍心有余悸。

二、建立和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综合以上地方高校所面临的形势,从现实角度来讲,归根结底,是地方高校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果的监控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质量监督和评价系统,这应该是影响和制约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地方高校需要建立起一套能够适应本校实际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因此,加强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一)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需要部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创新创业教育配套课程严重缺乏,人才培养和教育目标模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度远远不够,且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单一,并缺少真正的与企业实习对接的机会,导致教育的效果得不到保证,甚至使得一些有真实创业想法的学生在面临创业时屡屡受挫;同时,大部分的地方高校的教务部门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游离于国务院办公厅所提出的“建立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尤其是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教师队伍,大多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而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要求上,需要的是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都具备的全面型教师。当前,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而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这就更需要地方高校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相关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制度,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二)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社会角度而言,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可以夯实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同时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难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创业过程的理解和体会,开展多样性的参与式的课堂互动教学,在实际参与中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与此同时,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更能够让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正面的心态,正视在创业中所面临的问题,积极面对社会。相比与此,那些更注重创业成功率,注重少数人的参赛,不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的教育行为,将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得更加艰难,当然教育的实效性必然也不能保证。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要重点关注考查教育的实施过程。

三、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一)多层次原则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同时也是面向全体大众的,全员参与的一种普及型教育。因此,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要放开眼界,提高思想认识,敢于尝试,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监督也要面向社会,坚持开放性的原则。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专职教师、社会各界企业家、政府机构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员等各界人士纳入其中,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的多组织联动教育模式,发挥不同的教育力量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和质量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二)全覆盖原则各地方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学校的各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都要修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同时,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中的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三)个性化原则地方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要与专业教育进行深度结合,也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包括启蒙型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结合型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型创新创业教育等类型。除此之外,每所地方高校的发展情况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还要结合学校实际,学科特色和发展定位等,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方案,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人才。

四、地方高校构建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推广功能纵然社会历史风云变幻,从大学诞生之日起,人才培养就始终是高校发展的终极意义。同样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也是其根本任务。各级地方高校需要多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批判性精神,求真务实。鉴于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创新创业教育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因此,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多,需从教学质量评价、过程监督等诸多环节,多角度进行设计,分类进行评价和考核不同类型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可推广性。

(二)以教育教学为重点,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使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可指导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并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九项任务。而这九项任务,桩桩都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相关,因此,需要各级地方高校继续以教育教学为重点,结合各高校自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加快建设具备指导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从实际出发,多角度有机结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建立起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质量评价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现了社会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根本要求,各级地方高校应积极立足学校发展实际,构建起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长才服务,全面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刘萍 王佳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第十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人才为本”、“加快发展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2016年2月,《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广州“制造强市”的战略目标,指出:“以拥有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加强院地、校地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及技能型人才队伍”。随后,与制造业实体产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随之成为社会关注重点。

1制造业高级化的内涵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学者们围绕企业升级、结构优化、产业转型的概念、定义展开了广泛的探讨。Gereffi(1999)认为企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1]。毛蕴诗(2015)认为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为提高持续竞争能力以及产品、服务的附加价值,寻找新的经营方向而不断变革的过程[2]。王志华(2006)认为制造业结构向高级方向演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就制造业的高技术化[3]。马珩和李东(2012)提出了“制造业高级化”的概念,以长三角为例建立了制造业高级化测度模型[4]。付宏、毛蕴诗(2013)指出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是产业结构自身的扬弃过程,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积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地区差异[5]。显然,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开展关于制造业高级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有效的支撑。在此,借鉴马珩和李东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制造业高级化”是指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与高附加值的环节升级的过程,包括结构优度和价值链高度两个维度,并以此来探讨广州市制造业转型发展现状。

2广州市制造业高级化发展概况

2.1广州市制造业结构优度分析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如物料、能源、技术、工具、人力等,依据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相关产品的行业。因而,可以依据投入资源的密集程度对制造业进行产业分类。王志华(2006)从结构高级化视角,按要素密集程度将制造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按轻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划分为轻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按原材料和加工组装工业划分为原材料工业和加工组装工业。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在此笔者参照张理(2007)对制造业的要素密集型产业分类研究成果,并加以适当调整来分析广州制造业的结构优度。表1为2010~2014年广州市各要素密集产业构成比例比较。根据表1可知,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的比重最大,2014年分别占有39.66%、17.30%,是广州制造业的主体组成部分。从横向来看,2010年至2013年广州市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呈现递减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呈现递增趋势,自2014年开始,这两个指标分别骤然逆增、逆减,全市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趋势缓慢,这和理论预期比较相符;与此同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呈现不规则的增减趋势。

3对接广州市制造业高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制造业的高端发展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匹配和保障。一方面,制造业升级会释放更多的人才需求,从而带动人才培养的过程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升级在研究、开发、设计、营销等方面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毛蕴诗(2012)指出使基于创新的跨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借助创新驱动和能力积累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落脚点。马珩和李东(2012)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是区域制造业高级化的关键驱动因素[4]。甘春华(2015)、朱元华(2015)等围绕产业升级与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指出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显然,广州市产业转型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优化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结合广州的市情市况,笔者认为广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等三个阶段,通过“课程众建、学生众管、项目众扶、资金众筹”,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创业教育与创业孵化的协同发展。3.1创新创业教育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有机融合。世界上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先驱,并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素材。谢志远(2011)指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课堂内外并举;方华(2008)指出经济结构调整决定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决定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4结语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广州市制造业已进入高级化发展阶段,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但广州市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速度缓慢,且其价值链高端的综合研发和设计水平尚未能完全匹配广州“制造强市”的战略目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创新人才数量方面呈现不足和质量方面存在短板。广州高校需要从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等三个阶段来构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为其制造业高级化发展储备充足的优质、创新人才。

作者:吴婷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创业教育现况与策略(10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34693.html

    相关专题:中国水产养殖信息网 适合女性的职业


    上一篇:机械制图与一体化教学模式
    下一篇:企业合同管理若干问题思考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