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创新主体林业高校协同创新建设

一、林业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背景

1.国家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发展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任务,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要素。党中央十分重视林业建设,赋予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构建“完善的现代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林业的现代化对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总体目标具有引领作用。

2.“现代林业”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与世界林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森林质量低下、林业产业效益不高、生态功能退化、水旱灾害频发等重大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森林资源总量亟待增加。从事我国现代林业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间虽有合作,但分属不同部门。科研项目设置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现象普遍,科研设备重复购置,资源不能共享,现有人事制度不能满足协同创新人才流动的需求,林业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不能充分匹配,成果转化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林业的创新驱动。因此,林业高校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将有利于深化现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协同体成员间的资源配置,提升林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

二、林业高校构建协同创新的意义

1.提升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水平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8%。2011年,我国进口木材6467.34万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29.7%,木材对外依存度达到50%。通过构建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杨树、竹子、杉木、马尾松、桉树、鹅掌楸和银杏等主要用材树种的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人工林定向培育、森林结构优化和多目标经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水平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支撑体系,进而实现林业“双增”目标。

2.攻克林业生态建设技术难题

2011年9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南方水土流失面积53.07万平方公里,80%以上的山区人口面临洪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威胁,60%以上的人口面临水质性缺水的困扰,区域生存安全得不到根本保障。通过构建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我国重要树种森林资源的培育,恢复困难立地的森林植被,有效提升森林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质净化和山地灾害防控功能,从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引领林产工业发展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林产工业,对推动林业行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构建低碳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是世界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近年来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林产品人造板、松香松节油、木竹地板、家具、经济林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林产工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构建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生物质材料及生物医药等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抢占21世纪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4.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兴林惠民

尽管我国南方主要林区已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了林农经营森林的积极性。但分散的森林经营模式影响了林业生产规模效益,林农抗风险能力减弱。此外,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积极参与林业建设,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成立了林业集团公司,这些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如何实现林农增收、巩固林改成果对新时期林业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为南方山区林农提供特色林产化工、林药等资源的关键栽培技术;为平原地区提供农林、林果、林草等复合经营关键技术,指导林农科学经营管理;为林特产品加工提供关键技术,对于有效保障林农增收,实现兴林惠民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林业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阻碍林业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方面条块分割造成的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限制和影响了创新的效能和能力。林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没有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产学研用结合得不够紧密,各创新单元组合在一起后的整体效能需要提高。从事我国林业研究的单位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科研经费渠道多,在科技资源配置上各自为政。以林业企业为主体主持的重大科技项目还很少,企业对科技支撑的需求依赖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急需的科技支撑不能有效对接。阻碍林业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问题主要体现在现行的科研管理机制、成果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不完全符合创新的规律。高校和科研院所现行的行政管理机制与科学研究群体化、研究对象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内部管理体系的设置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对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难以开展大规模、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制约了人才流动,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的措施还不到位。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适应性不强,难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四、林业高校构建协同创新的思路

林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目标为先导,以区域现代林业需求为动力,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按照完善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建设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以实现我国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目标、满足现代林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突破口,引领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集聚,建立系统化、整体性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与管理模式,推进资源合理配置与成果共享,实现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协同攻关,提升我国现代林业协同创新的能力。林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对我国重要用材树种的培育与加工利用进行研究与开发,明确协同创新任务,制订科学发展规划。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全面开放、深度融合为手段,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任务,引领支撑协同创新。以林业高校为主体,汇聚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要素和资源,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人才、平台、资源、信息、设备、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与共享。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协同创新理念,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集聚和培养一批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我国森林资源培育、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产工业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获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解决现代林业重大科学与技术难题,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

五、林业高校构建协同创新的目标

1.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推进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林业高校要以注重解决国家林业重大急需的贡献度、贡献率为导向,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改变单纯以论文数量、项目为主的考核评价形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协同创新组织从封闭个体方式向开放、流动的方向转变,促进创新要素从分散的、孤立状态向融合、汇聚的方向转变,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提升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通过组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方式,切实改变目前多数林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增强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林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一批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2.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以人才为根本、学科为基础、科研为支撑,通过对资源配置、人员考评、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管理、科研组织、国际合作和创新环境等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组织管理、人员团队、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资源共享五个方面的协同,引领协同体内人才、信息、资源、平台、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协同体创新驱动能力。造就一批著名学者,培养一批优秀学术骨干,形成以院士领军,集聚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高端创新人才在内的世界一流的现代林业协同创新团队。充分利用协同体内创新资源优势,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为平台,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高水平人才。

六、林业高校构建协同创新的任务

林业高校协同创新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引领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深度融合,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价值链,营造协同体内“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创新环境,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成立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运行管理办公室,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协同管理运行。根据创新目标和任务设置岗位,采用国际流行的PI(PrincipalInvestigator)制组建创新团队。改革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方式,实现中心内联合招生、资源共享、联合培养、课程开放、学分互认、多导师或轮训制,培养方式、助研津贴与国际接轨。以协同创新中心为纽带,开放式科研协作,充分发挥中心的团队协作优势,以重大林业科技需求为导向分工协作,以重大林业成果或产品为目标,充分开展产学研协作,以国际合作为支撑,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打造国际性开放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要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以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为先导,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国家林业局“青年人才拔尖计划”,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为抓手,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国内优势资源,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导师制、学分互认、定向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依托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基地等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跟踪国际前沿领域的优秀博士硕士人才以及熟悉国际竞争规则、面向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七、林业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

1.创新人事机制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和任务设置岗位,实行跨单位聘任制,团队组建采用PI制模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采用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的弹性用人机制。在协同创新体之间建立工作量、考核互认制度。加大全球招聘领军人才的力度,创新团队由“作坊型”,分散化向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化转变。进行岗位分类管理改革,设立产业教授、科研编制等有效举措,为联合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提供保证。以需求为导向,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国内,建立林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充分利用各协同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质资源,实行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统一培养方案、课程开放、学分互认,实现各高校、院所教学资源共享,培养创新型人才。国际上,利用国外著名高校的优质资源,拓宽人才培养途径,通过联合培养、出国进修等“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行业国际前沿领域的优秀人才。

2.活化人员考评机制,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制定协同创新考评和激励机制,协同创新中心人员考核由中心根据科研平台各自任务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以行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成果的转化。协同创新成员单位以中心的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本单位研究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针对制约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顶层设计,确定研究目标和任务,深度融合协同体内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组建跨单位、跨学科的联合创新团队,开展协同攻关。瞄准林业行业产业的国际发展趋势,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强化多学科交叉,凝练新的研究方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开展前瞻性高技术研究,引领林业行业产业发展。

3.优化资源配置模式,推动创新文化建设

协同创新体各成员单位一致确定以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为重要载体和窗口,在各单位享受“特区”待遇,集中优质资源向协同创新中心倾斜。优先鼓励协同体成员申报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学科建设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及实验用房等资源优先向协同体倾斜,优先引进协同体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协同体人员职务职称晋升指标计划单列。打破封闭孤立、各自为政的局面,改变论资排辈、因循守旧的观念,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有效推动创新文化由“井”文化向“海”文化转变,实现协同体跨越发展。改变在学科、行业、系统内部凝练科研课题的思维方式,将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纳入选题的宏观视野,开展协同创新。营造适度竞争与良好合作的氛围,增强竞争意识,凝聚拔尖创新人才,提升中心的协同创新能力。

八、结语

开展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一个重大契机。林业高校自身要以“协同创新中心”这个载体作为改革“特区”和改革的“试验区”加以推进,大力推动高校深化改革,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坚持多元化推动方式,坚持全面开放原则,鼓励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相互学习和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性研究,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外部创新力量和内部资源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林业高校要瞄准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一系列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的契机,加快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社会主体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开放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模式,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我国现代林业技术创新的重大载体,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高校、院所和企业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典范,为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技与人才保障。

作者:徐新洲 薛建辉 勇强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创新主体林业高校协同创新建设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13705.html

    相关专题:小论文投稿 swot分析法


    上一篇:科学研究对研究生培养的实用性
    下一篇:视觉传达中标志设计的识别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