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2011计划”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诉求。通过对课程设置、课堂及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力争通过协同创新战略推动下的教学体制改革,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设。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865(2016)08-0242-01

1紧抓时代发展需要,革新传统培养理念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客观分析,在深刻理解现有体制的成功与不足后,从根本上扭转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仍旧是以培养服务型人才为主,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期阶段,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基数大且知识层次不高等问题,我国积极推进普及大学教育。不可否认,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较短时间内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广大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但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愈发暴露出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建立在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而才能够解放思想,积极开展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够主动适应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够使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占据主动地位。

2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

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以教师直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则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设计。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直接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则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的思维方式来源于授课教师,而不是以主动的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并发现新问题。其次,教材中介绍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学生难以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进而也就对相关专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一无所知,因此也就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从实践教学方面来看,对于环境工程这样的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都是间接知识,这些间接知识都需要实践环节进行理解和领会,如果不注重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那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华而不实。但是,从目前高校实践教学效果来看仍不尽如人意,总结起来可以表现为时间短、机会少、成效差。首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安排了大量的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贯穿大学教学的整个阶段,甚至在大四期间仍旧安排有不少考试课。相比之下,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可谓捉襟见肘,由此造成学生学习了大量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以至于学生“满腹经纶”,却在择业时“四处碰壁”。协同创新战略的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因此也就给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即通过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在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应从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直接灌输转变为科学引导,从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和发散思维,从拘泥于教材内容转变为积极引入学科前沿,从一位老师“一站到底”转变为校外专家“多方参与”,将固定的课堂教学转移到实验室、座谈会等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所学专业的发展动向并进行相应的人生规划,同时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实践教学,首先应在对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比如可以压缩基础课程学时、采用将课堂教学安排在大一至大三阶段的“3+1”模式等。其次,应积极拓宽学生实践教学的渠道,增加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在这个方面,可与协同企业就大学生培养方面进行合作,通过暑期实践、生产实习以及认识实习深入企业,通过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启发和锻炼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由于涉及学生安全和企业日常生产等问题,生产实习往往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所以同时应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轮岗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的机会。

3增加教师引导,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是大学教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短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一般只能发生在课堂教学上,而在其他时间,教师往往主要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学生则难以获得足够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互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因此,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然要将教师的引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当前我国有些高校已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建立大学生班主任制度,通过筛选一些责任心强、知识水平高的教师作为班主任,主要任务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引导,通过组织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类似的还有大学生导师制,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这项制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又通过实验操作对专业知识进行了巩固,同时认识到学科发展前沿,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锻炼了发现问题和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是协同创新战略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认清当前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与不足,解放思想,锐意革新。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未知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丁烈云.实施“2011计划“的意义、重点与难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11-14.

[2]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1-3.

作者:庞龙 庞榕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黄河科技学院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13135.html

    相关专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计算机毕业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条件下社团资源库建设研究
    下一篇: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策略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