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

【摘要】广西是个爱歌、善歌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常以唱山歌的方式交流思想,传情达意。其民族音乐文化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仅仅是民歌器乐,还有多样的艺术形式,所以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的保护传承工作仍然不能够满足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需要。本文以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应问题为着手点,对其进行探讨与反思。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多样性

民族音乐能够很好地反映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及审美情趣,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广西是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其民族音乐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广西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及历史文化背景,所以对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将针对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加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

广西在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如《八桂大歌》《侗族大歌》等,都具有世界影响力。但是,我们依然清醒地看到,在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其中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现代的审美价值的偏移与冲击,致使传统的广西民族音乐文化得不到现代多数人的重视与理解,不能正确认识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真正内涵与魅力。价值审美的偏移造成了其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有很多的民族音乐曲种都已经濒临灭失或是面临着改变[1]。并且现代的人们很难体会到民族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情感,不能体会到劳动人民在那个时代积极热情的思想感情。同时,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对于其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育与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除去相对主观的因素,再来谈论客观的因素,事实上,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存在很多困难,不仅仅是很多的传承人因为年岁较高,部分已经离世,年龄较小的传承人也很难完全传承到民族音乐全部内容。并且政府也没有对此有可行的具体措施。所以政策的不健全也是广西民族音乐文化较难保存的重要原因。而且广西的民族音乐能够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情歌、民歌,还有民族乐器,基本的戏曲曲调等,像民歌这种即兴程度较高的民间艺术创作,拥有很大程度上的随意性[2],曲调可多达数千种,还有不同的声部与不同的唱法,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对广西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确实有很多的困难。

二、加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做好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宣传工作

正视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内涵对保护传承好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的形态而客观存在,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劳动人民的情感与经历,这里包含着人们的集体智慧与审美情趣,必须要在思想层面上,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改变,通过做好对于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宣传工作,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基于情感层面上分析,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是因为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基于人民群众的情感理解[3],才能使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保存。所以对于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教育宣传工作也需要将重点放在呼吁人们情感理解上,体味历史文化人文韵味,体味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与博大。通过与当地群众艺术馆等多种机构团体建立联系与沟通,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活动,从而促进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宣传工作。每年举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三月三”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活动等,就是极好的宣传方式。

(二)建立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承机制,完善政策支持

广西民族音乐文化很难进行保护与传承的一个原因是体制的不健全与政策的不完善,往往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老传承人要将文化传承给新传承人,传承人往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学习,传承人在一定程度上物质条件得不到保障,所以在一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的观念中,受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会觉得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一件“有发展的事情”。致使传承人数量减少,许多民族音乐文化元素面临着消亡。所以,我们必须要完善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承机制,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上的法律法规,更多的还有人文关怀上的法规与政策的出台,从而促进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4]。

(三)拓宽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渠道,丰富保护与传承手段

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不仅仅是传承人世世代代传承这一种方式,还可以利用多种传承保护手段及途径,利用学校教育平台,拓宽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理解的群众基础[5],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教育,除了学校,社会上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针对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小到家庭教育的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大到社会组织机构中专业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必须要拓宽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渠道,广西民族音乐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

(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完善广西民族音乐艺术文化数据库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完善广西民族音乐艺术文化的数据库。因为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某些方面也与民族舞蹈及民族风俗活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完善广西民族音乐艺术文化数据库的同时,也是在充分利用可利用资源,体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促进关系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这种方式同时也能够促进广西民族音乐的综合收集,无论是民间歌曲还是民族戏曲乐器,都能够完整记录在数据库之中,资料与音频素材都能够成为促进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立数据库,使得民族音乐能够得到更多形式的保存弘扬,方便群众进行借鉴与学习,对促进广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在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相关的文化组织应该定期召开相应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研讨会,邀请各个领域的民族音乐艺术家进行综合讨论、研究[6],从而对广西的民族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和推广,使得宣传工作渗透到群众当中,举办学术研讨会及文化研讨会,促进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人深入群众中去发掘优秀的民族音乐元素,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六)注重音像制品的流通及民族音乐的社会阶层拓展

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需要依赖于相应的物质载体,而音像制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这种载体,促进民族音乐文化深入群众中,仅仅依赖人民群众及少数民族同胞间的口口相传,并不能完整地进行文化传承,将民族音乐以CD等形式在市场流通,能有效地扩大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群众基础,增强人民群众对于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同时,民族音乐文化的产业化趋向也是一种促进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在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我们任重道远,现今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元素面临着消亡和冲击的风险,所以我们要注重加强人民群众的民族文化情感的培养,通过做好对于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宣传工作、建立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机制,完善政策支持、拓宽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应渠道等多种手段,促进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促进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刘敏敏.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崔迎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与变迁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杨曦帆.音乐行为中的民俗文化——从音乐人类学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12(2):59-65.

[4]牟华.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1):57-60.

[5]杨民康.音乐形态学分析、音乐学分析与民族音乐学分析——传统音乐研究的不同方法论视角及其文化语境的比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1):69-79.

医学论文撰写

[6]李松,樊祖荫,张欢,萧梅,谢嘉幸.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J].中国音乐学,2013(1):12-23,1.

作者:刘阳 单位:广西商业学校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60612.html

    相关专题:高校教学管理 内燃机学报官网


    上一篇: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