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论述

一、大学生法律观念缺失的内部原因

1.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和心理成长时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制力,情绪容易波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承受着学习、竞争、经济、情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由于一些大学生常常受功利性和随意性心理的影响,从产生抵触法律和制度的情绪;还会因为学业受阻、恋爱失败、就业无助等原因,走向无视法律法规的犯罪道路。2.大学生法律实践自觉性差。有些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自己人文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养成,不具有法律实践的自觉性。有一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常常超出法律之外,有些大学生则放弃法律武器,而采取武断和报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导致违反法律的行为。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差,在校期间学生很少接触真实的法律案例,即使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违法现象,也往往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学生对奖学金评定程序与结果是否合法实漠不关心,一切按辅导员的意思办,不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二、大学生法律观念缺失的外部原因

1.法律至上观念缺失。中国传统的“人治”、“德治”以及特权专制、权力至上观念落后于现代法治精神,这种思想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并且形成了“民不告官”,无视自身权利的传统观念。法在民众心目中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甚至不加思索地从心理到认识上加以排斥和拒绝。这种传统思想既影响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又使他们沉醉于“权大于法”的传统意识,淡化了“法律至上”的观念,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健全。2.法制教育方式不当。有些高校对法制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度不够全面和深刻,对大学生重法律知识传授,轻法律意识培养;重法律义务教育、轻权利教育;重操作性、实用性教育,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育。多数高校法制教育缺乏独立性,把法制教育归属于道德教育之中,这是不科学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单页相互区别,各自具有研究的内容和所起作用的范围。3.社会公正观念缺失。公正是法律的宗旨和最高最求,也是法律的灵魂。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现象已成为社会的公害,某些人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固化、扩大,甚至攫取不应有的权力,以权谋私、践踏法律、破坏法律的公正,为了“向钱看”,任意损害群众的利益,这就从根本上损害了法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使大学生失去了对法律的价值和本质的信任感,从而无视和蔑视法律,并将其排斥在生活实践之外。4.社会宣传正能量欠缺。在信息时代,社会进步是中国的主流,但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各种各样的信息遍中也渗透着负面因素。特别是一些媒体为了迎合世俗,传播一些非正向的东西。为了捞取更多的利益,放弃社会良知和职业道德,大量传播一些诸如暴力、色情等非正向的信息,形成了极坏的影响和误导。在这些错误信息的引导下,大学生容易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从而导致违法犯罪。5.家庭教育方式欠妥。大学生违法犯罪常常与家庭教育的失败具有密切的关系,不少犯罪的大学生的家庭是不民主、不开明、道德缺失的家庭。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有的家长简单粗暴、教唆;很多家庭奉行功利主义教育观,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了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失去理性和冷静,无视法律和社会规范,做一些违反法律的事情,酿成了诸多悲剧。

三、解决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对策

(一)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广大学生精神文明、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还应把性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处理感情纠纷,减少性犯罪和情杀事件的发生;学校要抓好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保卫工作,预防大学生犯罪;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引导他们正确释放活力;学校应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所造成的心理焦虑。

(二)合理设置和调整法制教育的内容

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法律素质,主要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通过学习法学理论,让学生能够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树立法律权威和法律意识。我国目前高校统一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但由于课时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全面了解的需求。各高校除了开设宪法、刑法、民法等一些基本法以外,还要开设与专业有关的和学生需要的法律课程,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法律制度方面的教育,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

(三)改革法制教育的方式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法制教育教学环节中,要主动把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第二,联系实际开展案例教育。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案例,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法律教学的吸引力。第三,设置模拟法庭和参加旁听庭审。在教学计划中,有计划地设置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诉讼过程;还可以参加当地庭审活动,通过旁听来提高法律实践能力。第四,开展专家讲学活动。根据教学和学生成长需要,定期聘请法学专家和著名律师来校讲学,拓展学生的法律知识,提升他们的他律素养。第五,建立稳定的法律实践基地。学校可以与当地司法、执法、行政等机关部门建立联系,并建立学生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第六,改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考核方式。多年来高校对学生法律的考试仍依传统的成绩考试为为依据,这种方式决定了教师重视对知识的灌输,轻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加强了法律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法律精神的领悟,如果运用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则会使学生的法律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四)加强对高校法律教师队伍的培养

法制教育关键在教师,目前高校法律教师队伍中,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较少,他们缺乏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这就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就必须加强法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现有现有法律教师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法律教师的基本素质;积极引进高层法律人才,着力提高法律教师的质量;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律教师队伍,提高法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总之,只有提高了法律教师的素养与水平,法制教育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

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法律修养。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让学生通过对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第二,学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开发潜能、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和发展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从而抵制不良习俗的侵蚀,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六)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

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校园成为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塑造具有浓郁氛围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建立全员育人的法制教育体制,使全校教职工的法律素质都有所提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要同心协力,构建起一个课堂内外相结合、学校内外相结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是法制教育不断深入人心,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依法治国的要求。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决不能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落实法制教育实效性为归宿点,创建新石器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新模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赵博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论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50942.html

    相关专题:船海工程 创业原则


    上一篇:室内设计风格与意义探讨
    下一篇:陶瓷产品设计的启示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