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艺术设计学科社会教育职能探索

一、社会需求下高校教育职能的拓展与转型

(一)从终极教育到终身教育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是集高品位的知识与价值观、开展最高层次的教研活动、针对少数人的精英培育机构,大学教育被视为人生求学历程的终极阶段。而社会的综合需求,促成了大学的历史性变革,1835年德国的教育学者狄斯特威格最早使用“社会教育”一词,将大学的职能向社会延展;至上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陆续倡导建立在普及教育基础上的大众教育理念,为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认为人的一生获取的知识量,早期的学校教育只获取5%至10%,其余90%至95%都是工作后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而得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强调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和目标,使之成为社会主导的教育思潮。我国关于“社会教育”的提法,是1912年最早自日本引入的思想。至1993年,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及“终身教育”的概念,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而大学由于其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将是构建这一制度和体系的关键。至此,大学教育不再是求学的终极活动,而是终身学习的循环延续。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由此得到空前重视,办学也逐步走向了开放。因此,提供终身学习成为大学的重要社会职能之一,大学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最佳途径,尤其在当下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更是适应产业调整后的就业需求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

(二)从知识型到应用型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应为政治经济服务,大学社会教育更突出这一准则。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詹姆斯•马丁的研究结果表明,19世纪的知识更新量每50年翻一倍,而近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更新总量却相当于过去两千年历史的总和,未来又将增加到百倍以上。因此,信息的频繁更新,个人的知识要求有意识的同步提升,必须具有实效性和先进性,才能适应工作、管理和业务需求。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代替了传统的工农业成为社会的主导,第三产业的相关职业,范畴多从属于应用型行业,与过去单纯的理论学习和传统学科的文本教育形成了显著差异,如果大学的教学内容因循守旧,知识过于概念化,则难以适应多变的职业需求,社会教育的趋势使得大学教育的方向势必从知识型转向实践应用型。加之将来的职业者将处在不断的行业变化之中,无论晋职或转岗都将面对新的领域,只有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信息结构才能实现自我充实和完善。总之,社会的需求、职业的需求以及社会成员的实践需求,促使“传统的象牙塔中的教授概念不再存在于现实,渐渐地,社会开始向大学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专门技术”。[2]

二、艺术设计专业实施社会教育的特殊途径

(一)加强实践教育,带动创意产业

设计与纯艺术的区别之一,就在于设计的社会实践性,这是其本质决定的。从先民有意识地打制第一块石器开始,设计就诞生了,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统称,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文化行为。可以说设计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也是社会发展的表证。当代设计学科的发展和教育,建立在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供需基础上。其就业范畴之广,不仅渗透于各企事业的文化宣传部门,而且涉及各个介质的媒体传播行业,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乎所有服务领域。高等设计教育固然带有设计艺术学的理论研究性质,同时也应作为第三产业的庞大支撑,将教育的主要重心落在培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与创造能力之上。逐年递增的专业设计人才经由学校向社会大量输出,其实就等于向职场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与技术支持。[3]而新兴创意产业更是以个人创造力、智慧、技能为资本获取动力和潜在财富及就业机会的活动,涉及多种信息媒体与介质,也包括一切相关行业的创意辅助,其长远的社会效能即在于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使大众在享受创意的同时认知生活品质,提升艺术感受。因此,高校设计专业的全日制教育其本身就发挥着潜在的社会教育职能,同时,教学的实践性更是加强人才与市场的纽带。学校应努力建立人才创新体系和实践基地,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创新人才,积极探索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通过教育间接实施社会教育职能。

(二)校企合作开发,引导生活时尚

设计是跨行业、跨门类的特殊行业,其范畴广泛,具有无穷的社会影响面。它是创意与文化的延伸,是提升国家、城市、企业、品牌、产品素质的重要成因。而设计理念的前瞻性,决定着它必然成为引导社会时尚的先锋。大学作为设计教育的先导者,有责任倡导并身体力行地将设计理念及研究成果通过具体的项目传达给社会,引导整体的审美取向,提高大众对艺术与设计的认知能力。而学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多领域项目合作即所谓的“产学研结合”,这是十分便捷的渠道,能够将最新的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创新设计,从日用产品到平面媒体、户外广告、影视制作、动画艺术、网络传媒,以至室内外环境领域,这些设计成果的推广完整地构成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也将随之深入人心。尽管企业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一线设计积累,但零散的设计团体或个人始终是大学的教育接收者,而大学是集聚最高知识等级的教学机构,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两者的合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经由项目开发来塑造生活品质,传达时尚观念,实现社会教化职能。事实上,设计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代西方成功的设计实践带来的无可取代的国际竞争力、日韩“设计立国”思想对战后经济的不可思议的推动等,都证明了这一策略的科学性。

(三)参与政府决策,传播环境理念

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全面发挥,还依托于对政府环境规划的决策参与,小到城市绿地,大到景观规划,其社会影响力将远远超出一般产学研项目的合作深度。因为环境设计对文化理念的传播效能广泛持久,它是构成人类生存空间的关键,其主旨即通过科学的手法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并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唤醒对自然的反思和珍视。而当下官本位现象造成的行业话语权的偏移,直接导致方案与民众需求、地域文化、艺术水准的严重脱节,作为环境享有者,大众往往无法参与其中,甚至没有被告知权。鉴于此,大学有责任引领和守望对民众的终极关怀,积极参与政府策划,共同建立强大的专家系统,掌握决策权,在民意调研和地方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真正适宜的环境场所。这就是设计专业社会教育职能的实施方式之一,即作为拥有话语权的绝对权威,通过环境项目的实施,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而教育正是景观设计的主体功能,美国设计师路易斯曾提出4E法,educational(教育)、ecological(生态)、esthetic(美学)和environmental(环境),认为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健康的身心,逐步实现对公众的可持续教育:①美学教育型景观,通过环境的熏陶,培养公众的美学修养;②生态教育型,通过环境修复,使公众切实感受到原生态的重要价值,提高生态意识;③环保教育型,通过景观设计塑造环境保护意识;④道德教育型,通过空间设计引发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或通过地方文脉的延续再造,唤起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提升整体道德素养;⑤创新教育型,通过行为引导设计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在体验、探索、识别中创新景观活动方式,如有计划的田野研究式体验与学习;⑥科技教育型,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修复重建原始景观,使公众享受自然之余,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生态恢复的综合知识。[4]总之,借景观塑造高质量的环境,是艺术设计专业实现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途径。教育方式之二,是通过科学策划使大众参与方案的全过程,实现直接的环境教化作用,在欧美许多国家,公众参与是构成城市规划的关键部分,可以作为前车之鉴:①前期立足于大众需求,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收集意见,提出核心问题;②中期通过专家研讨、公众会议等环节对备选方案加以评估,优中择优,在此过程中由大学构成的专家系统扮演着设计者和协调者的双重角色,对公众提出的代表性、合理性和科学的意见加以筛选,对专业与大众认知之间的矛盾加以解释与协调,这一双向交流的过程就是传播理念的良好契机,使大众接受并自觉践行前沿的环境理念;③后期由公众进行“使用后评估”(POE),“它是在建筑物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环境的评价数据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环境的评判。”[5]然后做出修缮,或总结到下一工程中。POE不仅体现了对使用者价值的尊重,而且可以提高环境设计的观念和质量。专家与使用者的沟通交流,也会直接提升公众的意识水平,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四)开放展馆空间,拉近观念差距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成果展示,也是实施社会教育职能的较好方式。作品展可以面向大众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对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士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同时激发其创想,提高艺术感受力,使观展行为成为新的大众文娱方式,逐渐引发普通市民展开“生活设计化”的思考。而且艺术设计展比普通展项的形式丰富,除常规的静态呈现之外,多采用视频影像技术、计算机模拟演示、场景互动体验、多维展示等,使观者在享受美感的同时,增进对最新媒体介质的认知和学习。但是这一举措也面临现实问题,一般院校成规模的个展较少,学生作业展览也多局限在校属展厅,其信息闭塞,或展示场所不开放,给校外人士的参观带来不便,也不利学校安全管理,况且专业展厅的运行投资较为可观。综合诸多因素,较为理想的方式是建立大学与政府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通道,借助城市美术馆、博览馆、社区展厅等,加强宣传,开放信息。一方面激励高校师生的专业创作,带动教学质量;一方面缩短市民与专业人士的观念差距,进而在将来的设计实践中减少观念冲突,提高公众接受度,赋予设计者更多的话语权,使更多优秀的公共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五)提供开放平台,实现继续教育以上是广义的社会教育职能,需要时间积累方见成效。而高校的继续教育体系则更显快捷有效,它包括从业式职业教育和非职业的休闲生活培育等模式。后者是生产率提高后,部分拥有较多休闲时光的人,选择返回大学接受设计教育,以达到怡情的目的,如手工艺、陶艺、陈设、家装、DIY包装、家庭影像剪辑等相关具有一定实践性且有自娱性质的设计培训。前者则多基于从业需求,分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回流教育等,帮助受教育者阶段性地提升专业层次,以及适应其行业变动需求和职称晋升要求。其教育定位明确,尤其注重实践性,授课方式灵活,信息渠道多样,评分体系全面,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类型的受教育机会,形成开放灵活、发达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此外,在授课方式上,针对成人学习时段的非连贯性,继续教育一般采用网络平台的辅助教学方式,将核心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领域最新的文化信息、科技动态等,建立成资源库,使受教育者置身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虚拟设计、虚拟交流,完成远程考试、多媒体作业发布等,实现真正适合于成人的自主学习。

三、艺术设计专业社会教育职能的实施依据

(一)通过宏观政策导向,确立设计立国的主导思想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必然依托于一定的外因与内因,大学更是如此。从本质上讲,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几乎完全取决于设计在国策中的地位。其一,应在政策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设计立国”的科学观念,自上而下认识到设计与国家经济文化、国民素质的重要关系。改变官本位思想,使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集聚极高造诣和国际眼光的真正专家,给予高度认可,授予其重大决策的参与权甚至拍板权,从意识形态上全面宣传设计立国的发展观,并从设计实践上根本推进高品质社会的环境建立。总之,以大学为龙头带动社会,以设计为立足带动文化,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的艺术设计专业将亲和于社会,而社会民众也将自觉地出入大学完成循环式再教育。其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在高校中的学科地位,改变小学科和末流支系的现状,从宏观策略上以理论的深度和战略的眼光给予足够支持与投入,使艺术设计学科发挥出强大的社会能量。但当下学校的品牌尚且无意识依托于本校设计资源进行打造,各项条款的制约几乎使设计专业囿限于学院内的单纯教学,而与社会脱节。只有大学的滞后现象得以彻底改观,才能够胜任引导社会的重大职责。其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营造国际交流的大环境,培养集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于一体的真正行业精英,扶持教育贤才,并面向社会执行再教育政策,整体抬升参差不齐的各路设计班底的专业素养。并以大学为督查平台,在设计先导的国策下将先进的理念辐射到社会的产品形象、市政形象、人文形象、社团形象等各个方面,实现生活的设计化。

(二)通过大学教育改革,完善公共教育机制

为适应学习型社会,全日制教学之外的再教育体系还依赖于大学自身机制的完善。首先,应建立独立于艺术院系的专门的社会教育学院或系,配备相应的管理机构与专职人员,以统筹安排校内优异资源,并在学校专业中增设“社会教育学专业”,为社会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上的储备和指导。第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运行机制,①设置灵活多样的学历学位课程结构,以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学位为依托,设置一系列基础性、职业性、简便性、适应性的课程证书的学习,满足不同类型的教育需求;②实施学分互认制度,以学校为学分银行,将成人的学习经历累积相加,以至于申请校外学位,从而完成可持续学习,并将成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与个人的晋职晋级相结合,以改变重文凭、轻能力、重职前轻职后的陈旧观念;③实施宽进严出的新型培养方式,消除成人的入学障碍;④建立完善的支助服务体系,设立基层服务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反馈信息开发课程材料,并研究更高效的计算机智能系统,以学校图书馆的网络媒介为平台,开展高质量、高科技的助学服务。第三,在学科内设置专业评估人员,从教学的各个方面严格考评和认证,建立完善优化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社会教育职能的有效实施。[6]

四、结语

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潮下,艺术设计专业社会教育职能的实施具有多样性,以设计为契机渗透公众生活的传播方式,有着不可估量的公众教化作用,它的实施深度依托于设计立国策略的建立;而针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也将依托于设计学科自身体系的完善,政府社会教育主管机构对大学职能的辅助协调。虽然在当前国情下尚显理想化,但势必会成为未来发展的科学选择和社会教育趋向。

作者:王冬梅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艺术设计学科社会教育职能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26926.html

    相关专题: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 取熊胆汁视频


    上一篇:石化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的提高措施
    下一篇:档案对历史影视剧创作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