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严嵩:身死从人说是非(2)


  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陪都南京当了五年闲职尚书的严嵩迎来其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调回京师,升任礼部尚书。大力推荐和提携他的,正是他的江西老乡,时任内阁大臣夏言。当初严嵩为了在京师谋个理想的职位,左思右想,决心厚着脸皮提着礼盒去求见当时的政治红人夏言。年纪长了十几岁,资历又比人家深的严嵩,为了混个好前程,不得不低声下气地面对同乡晚辈夏言。或许是严嵩的言辞恳切最终拨动了夏言内心深处那根柔弱的琴弦,在后者的举荐下,严嵩如愿以偿地执掌礼部。没有夏言的鼎力推荐,严嵩或许只能无限落寞地目送那些趾高气扬的朝廷大员们走向午门,哀叹自身命运的不济了。所以,对夏言关键时刻的帮助,严嵩是心存感激的。到礼部上班的第一天,严嵩即向夏言呈诗四首,以示感恩。
  最初两三年问,应该说夏、严二人关系还不错。但二人性格迥异,最终导致分道扬镳。夏言人阁拜相后,日渐傲慢,有时即使面对皇帝也怠慢不恭,让皇帝下不了台;严嵩却小心谨慎,谦卑勤奋。两相对照,皇帝的情感天平自然渐渐倾向严嵩。
  夏言最后因议复河套之事被杀,许多人认为是严嵩陷害的结果。从当时二人为争首辅之位的惨烈拉锯战来看,夏言之死严嵩固然难脱干系。但是,夏言之死的主要凶手还是嘉靖皇帝。试想一下,哪个皇帝会喜欢傲慢成性,甚至与其唱对头戏的大臣呢?
  阁臣之间的权力斗争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夏言倒了,严嵩取而代之。严嵩登上首辅之位,代皇帝总理朝政,并非高枕无忧,竞争对手徐阶上来了。
  相比性格直爽的夏言,徐阶的城府就深多了。他深得斗争哲学的真谛,知道什么叫能屈能伸。有两件事很能证明徐阶的聪明和狡猾:其一,为了讨好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红人严嵩,他以躲避倭患为名,在江西南昌建造宅第,把户籍迁至江西,摇身一变成了严相国的老乡。其二,为了消除严嵩的猜忌,把孙女许配给严嵩的孙子为妻,与之结为亲家。
  严嵩久居官场,树大根深,徐阶起初对他毕恭毕敬,不敢有二心。转机出现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这年八月,俺答兵临京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惊慌失措的皇帝问计于内阁首辅严嵩、大学士李本、礼部尚书徐阶三人。在议论如何回复俺答的求贡书时,严嵩想推卸责任,便耍滑头,说这是礼部的事。
  徐阶见皇帝没有主意,便抓住机会向他献计:“今只可以计款之。虏来求贡书,皆汉文,朝廷疑而不信,且无临城胁贡之理。若有诚意,退出大边外,另派使赍番文,通过大同守臣转呈,乃可从。如此往返之间,四方援兵皆至,我战守有备矣。”这条缓兵之计得到皇帝首肯,皇帝自此对他另眼相看。
  对严嵩,徐阶有十二分的耐心,他一直在等待严嵩的失误,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失误,也足以变成自己发起进攻的把柄。前文所述永寿宫失火,讨论皇帝居所问题时,老迈的严嵩就犯了一个大错——竟然建议皇帝暂住曾经软禁过英宗的南宫。徐阶借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首先对皇帝现在居住条件表示十分挂念,“臣子何忍安枕”?继而提出修复永寿宫的具体方案,以三大殿工程“余料”为材料,由工部尚书雷礼主持施工,百日之内便可完成。这个方案里面至少传达了两个重要信息:首先,提出“以三大殿工程‘余料’为材料”,充分显示了徐阶的精明。三大殿工程原本浩大,现在用其余料修复永寿宫,既没有妨碍重大工程的进展,又做到了节约成本,物尽其用,两全其美。至于是否真的以“余料”为材料,皇帝也未必深究,他要的只是修好了的房子。其次,提议由工部尚书雷礼主持施工,表明雷礼已经站在徐阶那边了,严嵩与徐阶的人脉资源正在此消彼长,支持徐阶的重臣越来越多了。果然,工程竣工后,徐阶加官少师,并且得到皇帝的嘉奖“辅弼重臣,忠劳茂著”,严嵩仅加禄米百石而已。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当然,和夏言倒台一样,严嵩最后落败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自己身上。第一,严嵩八十多岁了,精力和智慧已不如从前,却还坐在首辅的位子上不愿下来。谁能容忍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整日盘踞在权力高端呢,底下人还要不要晋升?懂得急流勇退的人往往能够善终,试想严嵩如果在体察皇帝倾向徐阶之初果断坚持退休,回乡养老,晚景断不会如此凄凉吧。第二,独子严世蕃倚仗老子的权势骄横跋扈、贪污索贿、奢靡无度,成了对手攻击严嵩的靶子。严嵩晚期执政几乎全仗严世蕃,但嘉靖四十年(1561年)严嵩夫人去世,世蕃丁忧守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出入西苑代父议事,而且守孝期间纵欲享乐,对父亲交办的事务自然用心不足。子不教,父之过。严嵩在协助皇帝管理政务的同时,没有管教好身边这个虽聪明机灵但心术不正的儿子,皇帝说他“一念纵爱悖逆丑子,全不管教”并非没有道理。堡垒总是最先从内部攻破的。
  三
  严嵩三十三岁始得儿子世蕃,就是以现在的标准衡量都是晚育了,自然十分高兴。然而这个严世蕃却为日后整个家族的破败埋下了祸根。
  严世蕃虽然生得矮小肥胖且独眼,但脑子灵光。对于皇帝在奏章上写的那些云山雾罩,似是而非的批语,他都能揣摩个八九不离十。思维迟钝的严嵩很多时候不得不倚靠这个独眼儿子,假他之手处理公务,以致大小官员们暗中都称严世蕃为“小丞相”。《明史》载:“及嵩妻欧阳氏死,世蕃当护丧归,嵩请留侍京邸。帝许之,然自是不得人直所代嵩票拟,而日纵淫乐于家。嵩受诏多不能答,遣使持问世蕃。值其方耽女乐,不以时答。中使相继促嵩,嵩不得已自为之,往往失旨。所进青词,又多假手他人不能工,以此积失帝欢。”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沉迷女色,最终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检举揭发严嵩父子种种罪状的奏章中,御史邹应龙、林润撰写的两篇成了摧毁严家的重磅炸弹。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探知皇帝宠爱的对象已经转移成徐阶之后,御史邹应龙认为击垮严嵩的时机已到,立即修成《贪横荫臣欺君蠹国疏》,以“贪污误国”为名弹劾严嵩父子。文中写道:“世蕃凭借权势,专利无厌,私擅爵赏,广致遗馈,每一开选,则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以致选法大坏,市道公行,群丑竞趋,索价转巨。……今天下水旱频仍,南北多警,民穷财尽,莫可措手者,正由世蕃父子,贪婪无度,掊克日棘,政以贿成,官以赂受,凡四方小吏,莫不竭民脂膏,偿己买官之费,如此则民安得不贫?国安得不竭?天人灾警,安得不迭至?”将百姓贫穷、国力衰竭、灾祸不断等事全部归罪于严嵩父子。皇帝的处罚是,严嵩致仕,世蕃流放雷州卫。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严嵩:身死从人说是非(2)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3161.html

相关专题:经济增长理论 医学论文范文


上一篇:尊儒崇文的唐太宗
下一篇:排斥与迎纳:晚清重臣对西洋武器的观念转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