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与应用分析(8篇)

第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当前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创新性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引起教育事业的重视,中职计算机创新性教学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创新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中职计算机创新性教育工作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网络平台;创新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为当今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都带来了飞跃性的头脑风暴。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技术把人类引领到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当中。人类在这个超时空全新的时代,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依靠网络获取社会的、自然的信息,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购物、交流、学习。网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综合来讲,我国对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只是处在初步阶段,而且中职学校德育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难题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一、分析中职计算机创新性教学中的问题

(一)与社会需求脱节

大部分的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式以及课程设置上高度模仿高等院校,从而忽视了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上着重地追求基础知识的教学,从而不可避免地忽略针对职业岗位,这与院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课堂讲授的方式最廉价、方便。不仅如此,很大一部分的中职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千篇一律,难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导致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危机。

(二)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中职计算机的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因为学习的知识大同小异,多从事与专业要求较低、收入不高的工作,如计算机销售与维护、数据录入等,迫使他们处于计算机人才链条的底端。网页设计、计算机语言编程、局域网管理维护等专业比较少,主要受制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是,实际中职计算机毕业生也可以在这些岗位上有所作为。

(三)缺少优质师资

计算机专业知识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其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要兼具责任心和师德。随着计算机技术而定飞速发展,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使原有的计算机知识很难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教师因为受到传统知识的局限、思维的禁锢,导致其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方式落后,从而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不合理,使自己的计算机教学质量下降。

二、做好中职计算机创新性教学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模式,培养全新理念

如何做好中职计算机的创新性教学工作呢?第一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为自己负责的潜意识,根本上改变教师监督学生管理模式;第二步,教师要学会变通性的转变教学理念。仅仅根据书本上的知识来教学的方式已经落后,需要寻找更为有趣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即:授业解惑,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找一个合适的教学教学方法;第三步,教师要重视情景教学、探究教学,比如将知识的讲授对应某一个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要学会向学生提问,善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结合网络资源扩展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中职计算机教师利用资源建立一个网络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内容里面包括教学视频、电子图书、学生作品、教学课件。资源库奠定了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环境的基础,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获取学习资源。教师可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上传资料,供学生自主下载和学习。

(三)重视设备更新,提供物质支持

中职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密切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对计算机技术的改革提高重视。学校还应当大力解决计算机数量的稀缺和设备差等问题。还要检测更新多媒体设备和软件,维修和保养相关硬件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学校要重视实践的作用,提高学生实操能力,而且要加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对教师教学的绩效考核制度,让其产生危机感,从而使教师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不断地更新,促使其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寻求一种更完善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中职计算机传统教学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加强学生主体性,才能改进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作者:郭家斌 单位: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摘要: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的重点在于一“分”和一“合”,分组就是客观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合理学成若干学习小组;合作就是指在每个以小组为单位的个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通过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过程。本文结合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对分组协作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分组协作

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而言,既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先进的班级管理手段。一个教师管理几十个学生难免顾此失彼,尤其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内容较多,有时学生同时上机练习,教师不可能对每个人都观察到、指点到、评价到。采取分组协作模式,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其科学分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工作任务,要求他们通过协作共同完成,既可以让他们之间的差异形成互补,又可以通过这种竞争机制,激发他们的动力,教师还可以节省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为他们量身制订更为高效的学习计划,使每个学生的提高成为现实。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分组协作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分组

协作的前提是科学的“分”分组是一门学问,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分组的科学性,导致分组协作学习模式效率不高。分组之前,教师要对班内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分析学生的基本水平、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综合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小组学生人数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难度不同合理设置,如简单的“word”板报制作人数不宜太多,一般两到三人即可;而针对制作多层网页,就应该安排七到九人左右。小组内成员水平应均衡,优、平、劣比例适当,可以形成以优带劣的学习局面;成员性格之间尽量做到互补,这样那些较内向不擅发言的学生会被积极的、活泼的学生带动起来。每个组都应有一个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做组长,便于组内管理,确保学习更有效率。

二、分组协作的保障是积极的“合”

科学分组之后,就是如何指导和引导小组内成员之间进行协作。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容易暴露出独立、自我的性格倾向,大多数人既不具备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并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合作。合作是一种自我意识,教师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即将学习内容根据组间差异分解成为若干个任务,分派到各组让他们自行解决。学生可以提前预习,也可以课下讨论,不限制他们学习的方法与形式,只要最终完成任务,并在课上进行任务过程与任务成果的展示即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也可以邀请教师参与他们的过程。这种通过外界适当的压力“催化”学生合作意识的产生,能够让他们为了某个目标而主动团结起来,寻求和接受他人的帮助,并伴随任务难度的升级开始尝试更多的协作办法。事实证明,只有让合作成为一种自发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本文以“个性化网站制作”一课为例,对分组协作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1.分组个性化网站制作是适合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中职高年级学生开展的活动,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制作出不一样的个性化网站进行展示。但是个性化的标准不好判定,所以教师为了分组科学,提供了一些网站链接,在课上供学生欣赏,然后大家简单交流一下意见,如认为哪家网站不错,理由是什么,然后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网站制作的了解程度进行摸底,随后五人一组进行分组,组长的人选由小组成员投票指定。2.准备先在课上给学生预留出部分时间,让他们上网搜索、了解网站建设的所需元素,通过组内讨论,找三个他们认为最满意的网站,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说出满意的理由,并在课上确定各个小组个性化网站主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筛选、搜集素材的能力,为接下来的素材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指导每个小组先建立一个电子学档,统一存在教师指定路径下。各建一个专用文件夹,文件夹里要有一份包括网站主题、设计背景、内容简介、成员分工、制作进度等内容的计划书;一个存放图片、动画、文字、声音等素材的资料分类文件和一个存放网页文件的网站文件夹。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扫描仪、动画制作工具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为他们完成任务增强信心。3.过程为学生限定一个完成时间,然后让每个小组各自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工具和学习指南,关注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给予帮助。活动过程以小组分散活动为主,集中讨论为辅,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随时召开集中会议进行讨论解决。教师要通过对各个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组织实施能力等方面的观察,对每个学生进行初步评价。4.展示与评价集中对小组作品进行展示。小组内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对本组个性化网站进行现场展示,重点对网站建设过程中的“亮点”进行介绍。展示完毕后各个小组开始打分,选出分数最高的为最优秀作品,发布到校园公共网站上。最后教师通过“学生任务完成评价量规”表,对学生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作品的思想与内容、网站建设与组织、主题表达及技术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每个教育者都期望自己的学生能有所提高,但即便是处在同一水平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提升有高低、进步有快慢的现象。所以需要教育者找到存在于个体之间的差异,通过科学分组,合理引导,让每个个体之间通过协作形成互补,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马圣定.中职计算机分组协作式教学浅探———以《幼儿教育课件制作》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5(32):128.

[2]冯敬益.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41-42.

作者:朱万荣 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摘要】中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恰恰是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中职的计算机教育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难度大和成绩不均衡的现象,基于此,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方法被适时提出。同时,分组协作式学习在教学中也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教学方法也应当在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注重分组技巧,强调师生配合并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希望本次研究能对这一学习方法的推广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分组协作;问题;推动作用;注意事项

分组协作式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分组的形式和协作的手段都是为学习的目的服务的。适时提出这一学习方法是因为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

1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属于难点,一方面它的理论枯燥乏味脱离实际,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性较强,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同时,计算机教学又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在网络高度发达、计算机应用及其普遍的今天,教不好计算机的中职教育是失败的。现阶段中职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现阶段的计算机教材大多重理论轻实际,教学过程更加脱离实际。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计算机更主要的是一门应用学科,他们学习的目得更多的是为了应用,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阶段的计算机教材更多的强调了理论研究,教材脱离实际,导致教学过程更加脱离实际,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1.2学生学习的难度大由于教材内容过偏过深,学生的基础又普遍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导致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即使有的学生深知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希望学好这一学科,也因为它的高难度而却步。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反应是“看不懂,学不会。”1.3学生学习成绩不均衡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计算机学的相当好。这些学生或者是出于对计算机应用的特别喜爱,或者是由于长期应用计算机而操作熟练,理论理解深刻,当然,其中也不乏计算机学习的“天才”。但不论怎样,这些学生的存在加大了计算机学科中学生学习成绩不均衡的现象,使“大学水平”和“幼儿园水平”同处一室,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分组协作学习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推动作用

相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的提倡正是针对这一现象的。具体而言,这一学习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主观意识方面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性的提高不可能依赖于老师和学校的“填鸭式”说教。分组协作式学习将学生分成人数较少的小组,让每个人都能在小范围内得到更充分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多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可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2.2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分组协作式学习变一个人学习为一组人学习,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集体优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便于查缺补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本来僵化、刻板的教学变得活跃起来,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2.3平衡学生的学习成绩如前所述,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一部分计算机水平较高,但是大部分学生这一学科的成绩不理想。由于这一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书,这一学科是很难学好的。分组协作式学习将可以充分组合各种学生,让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和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带动另一部分学生,又因为是小范围学习,可以减少部分学生“不好意思问,不好意思操作”的现象。总之,这一学习方法有利于克服个别学生成绩“畸低”的现象,平衡学生的学习成绩。

3分组协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但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方法也因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教学结果。为了使这一教学方法发挥更大做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3.1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分组协作学习的目的是“学习”,把学生分成小组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学生们更好地发挥集体的优势,可是学生毕竟是十几岁的孩子,这就不可避免地面对某些学生分组是为了“一起玩儿”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更加重要。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熟悉大纲要求,明确哪些课程适合分组学习,要掌控学习的进度,及时考察学习的成果。例如在Word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演示添加表格的操作,然后不限制表格内容,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学习添加表格的技巧,最后以组为单位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3.2科学有效的分组技巧由于计算机学习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又各不相同,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分组教学中的分组技巧尤为重要。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比如说,尽可能保证每组有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安排一个善于组织协调的组长……总之,让每个小组成员尽可能多的发挥自己的优点,同时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3.3强调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分组协作式学习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试想如果一节课的时间只允许五个学生动手实践,那么四十个学生一起上课,每八个学生才有一个可能得到实践机会,如果把这四十个学生分成八个小组,那么一节课的时间足够每个同学去动手实践了。当然,分组操作学习必然面对个别学生脱离学习范围,教师难于掌控学习进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更加强调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要求学生积极配合,及时反馈教学效果。3.4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分组协作式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是它绝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对于许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并不适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选择适合教学要求的方式教学。分组协作式学习要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4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的技术人才,计算机课程在中职教育中极其重要。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应用分组协作式教学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俞银花.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应用[J].才智,2011,35.

[2]冯敬益.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刚[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

作者:何磊 单位:开封技师学院

第四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中职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与实用性均较强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标准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将学生培养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以便更好地推动学生就业。本文通过具体论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然而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上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就业目标的脱节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培训过程中,由于缺乏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并不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最终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即便进入工作岗位无法满足该岗位的工作需求,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违背

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机械式地接受专业知识,久而久之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出现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中职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解决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目标培养适应就业导向

为改变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其教学模式应随市场经济的改变而有所改变。首先,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应以就业为导向,即在培养目标、培养专业、课程设置及技能训练等各方面均应紧密围绕市场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坚持以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为主要切入点,时刻关注计算机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之后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做足充分的准备。

(二)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培养模式,其重点在于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该模式强调工学结合及校企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职学校的实行力度,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在此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能直接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能学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可谓一举多得。此外,任务型教学也是中职学校大力推行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模式能让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推理及动手能力提高。总而言之,该模式的重点在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对此,中职学校应从招生开始便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专门的人才培养。

(三)强化实践训练

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还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将自身所学与专业实践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好地与市场接轨。此外,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吸收知识,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及更新换代速度逐步加快,学生唯有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保证自身所学不会“过时”。因此,学校应多为学生提供去对口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培训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身,以发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同时,学校也应保证自身的软硬件教学设备更新及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

(四)优化教学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在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保证其具备一定的针对性,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保证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紧密结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为学生多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自身喜好与特长自主选择课程进修,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此外,针对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时刻掌握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最新需求,从而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其更好地满足岗位的需求。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建立网站,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其分配不同的工作,如针对技术过硬的学生,让其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对于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让其负责网站的日常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学习经验,还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率。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应立足于社会与市场,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逐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此外,中职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庆松.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1(29).

[2]赵剑.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1):258-258.

作者:王金晶 单位: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

第五篇:模块化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运用

摘要:模块化应用到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能够解决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教育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对模块化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和运用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模块化;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

如今,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逐渐成为衡量大学生能力和基础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将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和实用型劳动者作为基本目标,计算机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发掘问题根本,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尺度难以把握

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是中职职业教育中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也导致教学目标、尺度难以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背景不同,生源地计算机教育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所招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的高低,若计算机教学设置的等级过低会使水平较高的学生感到枯燥,若等级设置高了又会使接触较少的学生感到吃力。除此之外,现行体制之下中职就读的学生普遍具有学习意识差、自律能力低等问题,计算机教学课堂上上网聊天、玩游戏的现象较为明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实践课时配套不足,应用技能难以提高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计算机基础课程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计算机操作。但当前不少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虽然理论都能听懂,实际运用时却无从下手,没有真正达到应用性的教学目标。因此,实践课程的不足,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动手实践,阻碍了应用技能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知识需要难以满足

实际运用是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个根本目标。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快速,新软件、新技术层出不穷。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适应时代的需求成为计算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很多中职院校中并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脱离了当前实际,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有效利用计算机去学习与工作,学生的知识需要也很难得到满足。

(四)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理论缺乏系统性

中职教育中存在很多以考证为目标的学生,他们并不是真正来学习职业技能,而将一纸证书作为终极目标,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当作各种证书考试的铺垫,在学习中潦潦应付,无法真正学到知识。同时,部分教师过于看重考试通过率,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而将应用能力的培养置于脑后。这种情况使得很多学生毕业时都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机的运用技能,学习目标不明确,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成效。

二、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模块化教学能够使计算机教育更好地适应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将按班教学改为分组学习,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接受难度适宜、适合自己的计算机教育,解决基础不同、需求不同的教学问题。同时,各组之间的交流和探讨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三、模块化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教学内容

分组学习是模块化教学的重要特点。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教育背景、学习能力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划分,按照各组具体情况的差异采取相异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模块化教学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向。同时,模块化教学中每一模块设置多名教师共同授课,有利于教师优势资源的整合,保障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真正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三)合理应用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一些计算机教学的方法,遵循以专业需求为依据的原则,将技能培养作为教育的重心,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的实用性。案例教学是提高实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案例教学为主,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将理论更好地融入到实践中,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总之,模块化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大班教学中学生水平差异明显、学习目标不同的矛盾加以细化,将水平相同、学习兴趣相似的学生聚在一起,更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具有很多优势。将模块化教学应用到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玮,彭慧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分级教学模式探索[J].天津城市建设学报,2009,15(3):232-235.

[2]郑光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18):85-87.

作者:熊伟民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第六篇:驱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摘要:驱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驱动任务教学法的意义出发,分析与探讨了驱动任务教学法应用存在问题,并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驱动任务;中职;计算机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阶段,在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一方面给社会与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另外一方面给现代就业市场带来严峻的压力。许多用人单位更加青睐中职学生,与大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具有更加强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动手能力方面更胜一筹。中职教育的发展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中职教学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纵观现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很多教师采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为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就要加大力度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驱动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将学生安排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的名义去完成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干预学生的任务,任务结束之后,小组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并进行简要点评。驱动任务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题重点探讨了驱动任务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并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本课题进一步丰富了驱动任务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并为中职教学提出实践性的参考价值。

二、驱动任务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经常采用填鸭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充满活力的中职学生来说,十分枯燥无味。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教师布置相关任务,学生以小组方式去完成任务,课堂上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讨论,与呆板的课堂相比,充满挑战与快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今就业压力非常巨大,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历上具有一定的劣势。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要通过日常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以及通用能力的提升。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给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名义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自我总结能力。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三)驱动任务教学法有助于降低中职计算机教师的压力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年轻教师的生存压力依然非常巨大,特别是房价、物价的持续上涨。不少民办中职教师,待遇比较差,工作压力较大,一些中职计算机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有承担机房的维护工作,甚至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让计算机教师非常疲惫不堪。驱动任务教学法,能够减少教师课堂的授课时间,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加强师生感情交流,有助于教师组织课堂纪律。

三、加强驱动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措施

(一)布置合理科学的任务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有尝试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辅助教学,但是效果不明显。出现很普遍的现象,刚开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后面就逐步失去兴趣,甚至有学生感觉到课程乏味,没有意思。深入了解,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难度不合理。例如有教师给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布置编程等任务,很多学生都没有计算机基础,因此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感觉难度较大,容易失去信心。也有部分教师,为了应付教学,给计算机专业学生布置的制作节日贺卡等任务,很多学生觉得任务比较简单,缺乏挑战性,不需要怎么进行讨论即可完成。(二)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与组织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而且纪律性不强,比较难以管理,这个群体的学生通常不爱学习,比较贪玩,课堂中甚至喜欢捣乱。部分教师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的时候,一些好动的学生经常趁讨论的机会讲话,甚至有逃离课室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一些计算机教师,形式上采用驱动任务教学法,实质上直接放任课堂不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好,长时间下去并未学习到专业知识。因此,计算机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及课堂纪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严格的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三)加强对学习任务的总结与评价驱动任务教学法的运用,有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同时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简要的点评。首先,教师要鼓励各小组要派代表主动对本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尤其是对其他组员的表现也进行点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例如让A组同学对B组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辅相成。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俗话说“英雄是赞美出来的”,对于学生做的好的要给以肯定,做的不足的教师应该以婉转的方式进行点评。

四、总结

总的来说,驱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驱动任务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要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教师还要布置科学合理的任务,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与组织以及加强对学习任务的总结与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斯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毛春红.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高勇.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248-249.

作者:张宁宁 单位:淄博市职工教育培训中心

第七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途径

摘要:要想更好地教学中职计算机课程,我们需要明确任务驱动法的基本定义,了解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优势,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有效途径,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职;计算机教学;途径

一、任务驱动法的定义及理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称任务驱动,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为中心,在问题动机的有效驱动下,积极主动的运用学习资源,进行协作互助以及自主探索的学习[1]。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法。它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2],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任务驱动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己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完成任务的策略、方法等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寻找,需要用到的知识也是学生自己来组织,涉及的材料资源更是要学生自己来筛选。学生不用照着教师的观点和思想来行动,把被动变成主动,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驱动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能够培养学习者养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教师口述讲解,学生可以主动尝试掌握和应用知识,遇到问题可以自主参考教材或是自由讨论解决。任务驱动法打破了传统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采取更加自主、多样的方式来学习,在课堂中也能长时间的集中精神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任务驱动法将一个特定的问题作为实践的核心,在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学生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在这期间,学生要经过自主思考、讨论等来完成任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扩散自己的思维,增加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要用什么知识、如何获取这些知识、如何应用知识解决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需要思考的。任务驱动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要让学生完成“为学校设计一个足球场”的任务,就要让学生犹如真的设计了一个足球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将这些能力运用到生活当中。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核心便是“任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这个“任务”为中心点展开的。所以,科学合理的设计任务在任务驱动法中是极其重要的[3]。设计任务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不高,所以在设计任务时,要注重知识点的深度,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的维持时间、学习能力等情况来分配内容,构建一个循序渐进的知识网络。例如,如教学中有关于Word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使用,采用任务驱动法就是把要讲的内容设计成“电子板报”这一任务,教师围绕如何制作“电子板报”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课堂上教师演示事先做好的电子板报,让学生了解哪些是艺术字、哪些是自选图形、哪些是文本框等。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理解得快,掌握得牢,整个过程都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设计和布置好具体的任务后,不限定完成任务的方法与途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力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反复尝试和实践,对学生尝试的正确方法给予支持,对于错误的尝试要给予及时的纠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探究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尝试与探究下,作品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

(三)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学,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

在进行任务驱动法时,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在任务驱动法中,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协调,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在小组讨论当中,还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中职对学生的培养是面向社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走入社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让学生用会声会影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这个任务对于一个中职学生来说很难也很枯燥,而对于一个小组来说就相对简单了。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来分配任务:一个学生负责剪辑,一个学生负责配字幕,一个学生负责拍摄材料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四)科学评价与总结

对于任务驱动法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与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虽然建立了一定的知识网络,但是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运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时,教师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以积极的状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例如,对学生自己制作的视屏做出点评,对做得好的方面进行表扬,不好的方面提出改进策略,让学生下次制作视频时能更好地运用知识点。

四、结语

任务驱动法是中职学生学好计算机知识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所以应用任务驱动法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关键是科学的为学生设置好任务,制定与学生情况相符合目标,让学生自主完成[4]。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教学能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让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中职学生更好掌握计算机知识。

作者:郑鸳 单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行知学校

第八篇:现代教育技术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越来越广泛,不仅被老师接受,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而且还能够突出教学难点,结合理论实际联系现实。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存在很多种问题,如在教学理念上需要创新,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方面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肤浅之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计算机教学

1.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是指运用我们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通过对教学课程的设计,评估等方面来实现对现代教学效果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模式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当代最新元素包括计算机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中,提高质量,构建一种新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2.1语言教学上的和谐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使教学方面上的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构要适应教学双主体在这方面的变化,让它与媒体环境达到深层次的优化。同时,通过外语教学技术的成果,加强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增强对信息的运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参与信息社会的发展。2.2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外语和计算机技术已被认为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为将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到外语教学当中,加速外语教学的教育技术改革势在必行。媒体教育技术不仅弥补了过去我们在语言教学方面上的单调,还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与教学组织丰富化。多媒体外语教育技术可集图文并茂为一体,又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它改变了教师以往由词到句再到篇的线性授课方式,运用多媒体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音频视频系统将软件承载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立体地呈现在同学面前。为使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建构语言使用的实际情景,应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搭建良好的平台。2.3设备配置要合理多媒体技术设备的配置,应考虑"向后""向前"这两个方面。"向后"兼容指的是更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落后的设备,扩展功能,使之与新硬件系统互相结合,它还须具有持续发展的眼光,考虑中长期建设目标。硬件系统须具备我们日后发展所需要的一些技术职能。它能连接更多的外围设备,预留更多遐想空间,容易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进行升级换代。

3.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做准备

3.1重视现代教育的培训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也是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技术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的探讨从而得到自己的见解进而加以设计、开发、利用,最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现代化教学环境从早期的小型计算机网发展到今天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不管怎样,都是教育技术方面上的进步。当今社会还有部分教师观念滞后,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应该重视教育技术的培训。3.2教学培训的内容(1)常规教学媒体是指日常教学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教学媒体,也就是指除了计算机和网络以外的其他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录音、幻灯、投影、电视、VCD机、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以及多媒体教室中的教育技术应用等。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出常规媒体的教学潜力,让现有的教学设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同学和老师都能够获得较大的教学效益。(2)计算机网络的浪潮已经大量涌入教育领域,今后教育的热点大部分往网络化教育方向转变,教师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络信息更新发布与下载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扩大教育的层次,共享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网上信息如何下载、网页设计方法以及网上教学信息的开发、各种网络教学模式等。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改革

4.1重视多媒体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方面技术进行教学,老师充分利用设备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兴趣。在教学时,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投影仪的使用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或者动画,然后引导学生,可以在教学层次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也可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皆大欢喜。当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报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讲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4.2教学课程改革,注重分组交流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注重学生们的个人体验和师生间的交流。但是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更多的是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于老师的交流沟通,还要强调学生团队之间的分组合作,达到他们的独立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会大大提升他们的才华在群体中的表现得到更好的认可。分组形式也要根据课程的要求来实施,创新一种更合理的办法,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主,要避免学生课堂违纪,只有让他们互相协作,一起探讨,才能实现一开始设置的初衷,不仅让他们分组协作,还能实现团体和个人的共同发展。4.3加强教学开放性中职计算机是一门用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因此开放使教学作为单向教学模式更能引起我们思想上的跳跃。广泛开展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亲力亲为。为了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以及各种学习心得得出自己的想法并动手去制造一些实用的小软件,为我们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5、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科技的进步,新的教学模式与应用在中职教育方面已经势不可挡。通过明确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制定符合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方案,实现教育的更加优化和完善。有效的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推动人类进步。

参考文献:

[1]林晓燕.论现代教育技术对中职教学的优化——以中职计算机教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20-21.

[2]刘梅.试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2013,22:205.

[3]朱泽斌.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03:170.

作者:吴恩夫 单位:锡盟民族技工学校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与应用分析(8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80893.html

    相关专题: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全国税收征管规范1.0


    上一篇: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生活价值观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