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水产加工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摘要:本文在分析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采取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构建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品牌效应、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措施,促进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业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现状;对策;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S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01(2016)02-0153-04

宁德市位于闽东北沿海,海岸线长1046km,海域面积44500km2,潮间带面积447km2,均占全省的1/3左右。大小港湾29个,多为口小腹大、港道深、海面宽,包括全国著名的三都澳港,其中的官井洋和东吾洋是全国少有的大黄鱼、对虾产卵繁殖和幼体育肥的理想场所,也是多种经济鱼类索饵越冬的场所。优越的水域环境繁衍了大量海洋生物,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甲壳类、贝类和藻类达数百种。因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宁德市成为中国大黄鱼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和全国最大的海水鱼养殖基地,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为水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造就了应运而生的水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宁德市大力培植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精优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提升水产加工业整体水平,推进水产加工业的稳步发展。本文在调查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1-3],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宁德市的海洋渔业在新形势下实现水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有所裨益。

1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现状

2015年宁德市渔业总产量为88.6×104t,总产值188.0亿元,大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0.0%;水产品加工总量29.2×104t,加工总产值111.2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6%和17.0%;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欣欣向荣,呈现出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特征。

1.1加工企业初具规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一批初具现代企业特征的水产品加工厂快速成长。目前宁德市水产加工企业总数达到300多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家,年产值超亿元的7家,初步形成了集养殖、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链,水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不断提升,规模日趋扩大,水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1.2产业集聚初现雏形

近年来,宁德市为进一步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冷链、统一排污、统一研发、统一展示”的原则进行建设,集中配套强化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科研平台、公共码头等设施,加快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设施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水产加工产业园区,积极打造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百亿”产业集群。目前主要建设有三个加工产业园区:一是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加工园区,位于三沙镇陇头村,规划面积700hm2,一期建设187hm2,已投资近5亿元,签约落户该园区加工企业18家,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其中霞浦新日鑫工贸有限公司、霞浦黄渔国水产有限公司等10家加工企业已建成投入生产,加工产品有大黄鱼、海参、紫菜等;二是霞浦县经济开发区水产品加工园区,位于松港街道小沙村,水产加工园区规划面积100hm2,已投资2亿元,签约落户该园区加工企业20家,现霞浦海津食品有限公司、霞浦连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加工企业已建成投入生产,加工生产紫菜、海参、海带等水产品;三是蕉城区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规划加工园区面积68hm2,总投资达27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基本完成填海造地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已有33家加工企业登记入园,并规划建设。这些加工园区的高标准建设为发展壮大水产加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贸易日显多元格局

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拓展多元化市场,扩大出口份额,已成为全市主要的出口支柱产业。水产品出口继2014年突破10亿美元后,2015年水产品出口增长仍保持旺盛势头,全年水产品出口22.0×104t,出口创汇12.9亿美元。目前宁德市水产品加工市场已覆盖国内20多个省市,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稳固日、韩、东南亚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原有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欧美、非洲、中东等其他市场。

1.4品牌意识日益增强

为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业,宁德市注重引导水产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按照“企业主动、政府推动、产业拉动”战略,打造海洋特色品牌,对扶持发展渔业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至2015年全市共有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41家。全市省级海洋产业“十佳”龙头企业3家。全市水产行业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7件,在全省设区市中位居首位;国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件,省级名牌产品19件,省著名商标41件,其中“宁德大黄鱼”跻身全省十佳地理标志商标。在我省打造的“福建省二十大渔业品牌”中,宁德市的“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参”、“宁德弹涂鱼”、“宁德二都蚶”和“宁德香鱼”均榜上有名,占全省二十大渔业品牌的25%,逐渐形成了具有闽东特色的水产区域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渔业品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1.5精深加工取得突破

近年来,宁德市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加工经验,并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了鳗鲡、海参、鲍鱼等加工生产线,在不断提升水产品加工率的同时,逐步向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转化,精深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开发了独具闽东特色的蒲烧大黄鱼、蒲烧鳗鱼、各种特色鱼片、鱼类罐头、鱼松、海带寿司、盐干海参、缢蛏等加工产品,各种风味的即食食品如即食大黄鱼、即食海苔、即食海参、即食鲍鱼、即食对虾等也不断研发创新,一批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特别是福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宁德市夏威食品有限公司等还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鱼卵、鱼鳞等废弃物中提取卵磷脂、胶原肽及蛋白粉等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业向多元化发展。

2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工生产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加工规模和产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由于长期投入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水产品加工产业同样亟需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较低

从总体上看,宁德市大小加工企业已达到300多家,但呈金字塔形分布,规模以上企业偏少。部分企业虽然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提高了工艺和技术水平,但就全行业而言,“低、小、散、弱”的落后状况依然存在。大部分企业仍为粗放型加工企业,采用传统冻、干、腌等粗加工手工操作方法,自动化程度较低;水产品精深加工处于低水平状态,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品牌和终端产品少,加工附属产品(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

2.2产业园入驻率低,集聚效应尚未形成

目前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处在雏形阶段,虽然在霞浦、蕉城等地建设有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但产业园入驻率不高,规模小的水产加工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入驻产业园建设生产,依然散落各地,各自为战,导致资源、信息、风险不能共享共担,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大,集群效应和区域优势无法得到发挥,产业难以壮大发展。

2.3发展遭遇瓶颈,产业要素优势减弱

水产品加工业是集合资源、资金、人力、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现代化产业性质的工业。目前宁德市大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地处沿海,凭原有土地、厂房、技术、设备等资产无法申请到银行抵押贷款和政府扶持,限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近2年经济下行压力下多方融资困难,造成企业周转资金严重不足。土地资源贫乏,难以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土地支撑,许多水产品加工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都受到土地问题的严重困扰。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水产品加工业,近年来行业用工遭遇困境,熟练工人短缺、季节性用工紧张、用工成本逐步攀升,这些因素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4缺乏政策扶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宁德市尚未出台对水产品加工业在税收、用地、资金等方面扶持的优惠政策。加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总体上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对新产品研发、新市场拓展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热情和投入不足,延缓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3对策与措施

3.1强化政策支持,拓展资金扶持渠道

发展现代加工业,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一是宁德市应根据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在用活用好省里政策的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水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配套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和发展软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宁德市把发展水产品加工产业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作用,加大对企业研发高科技新产品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引导多方资金投入,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引资,同时利用银行贷款、战略投资者、企业自筹等社会资金参与加工业发展,形成投入多元化、利益共享的投资机制,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3.2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

一是要由政府牵头,引导成立水产品加工流通协会,吸纳水产加工企业、水产养殖大户、水产营销企业入会,构建水产品加工业信息平台,做好水产品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实现资源共享。二是要顺应发展趋势,全面推行“互联网+”水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建立宁德市水产品专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加工企业构建自己的水产品专业电子交易平台,发展水产品网上交易,进一步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使经营者、消费者实现共赢,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集中采购配送服务。

3.3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联系,通过调研推出一批对宁德市水产加工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攻关项目,以课题招标、合作开发等形式,重点解决水产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特别是低值鱼、贝类、藻类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推动技术转型升级,引导全行业由简单仿制向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转变,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二是要积极探索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帮助大型龙头企业创建自己的研发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手段,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研发能力,加快研发一批市场需求大、增值潜力大、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系列化水产加工品,其中重点研究开发速冻、即食性水产食品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新产品,提升水产品加工附加值,扩大鱼类、藻类、贝类加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促进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4提升品牌效应,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加工企业创建企业品牌,不断提升水产品品牌建设。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强化品牌宣传,通过举办“互联网+大黄鱼节”、“鲈鱼节”等节庆和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突出精品展示、推介与交流;进一步提升“福建省二十大渔业品牌”中“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参”、“宁德弹涂鱼”、“宁德二都蚶”和“宁德香鱼”等品牌效应。二是组织和引导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各种“海峡渔业博览会”、“休闲渔业博览会”等水产品专业展会和招商活动,扩大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宁德市独具特色的名、特、优水产品深入人心,增强宁德市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参考文献:

[1]路世勇.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经济类b类期刊].现代渔业信息,2005,20(10):14-16.

[2]吴湘生.论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新思路[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4,10(4):14-17.

[3]许永安.福建省水产加工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福建水产,2006,(3):91-94.

作者:游玉 单位:宁德市蕉城区渔业经营管理站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水产加工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59635.html

    相关专题:city planning 论文写作方法


    上一篇:企业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及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