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以来,各级院校陆续掀起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热潮,而高职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同时,有争当排头兵之势。“互联网+”战略形态的提出无疑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强心剂,从教学信息化工作入手,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进行全面的信息整合和利用可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

2001年我国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这使得我国教育部门、各类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教育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未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尤其是“互联网+”这一经济形态的出现,使得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内涵和实现方式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教育机构只有适应时代变化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前社会、各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极度需求,使得高职院校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发展优略将直接影响国家各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储备质量,责任重大。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院校办学管理的重要途径,将加速和提升院校的工作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而教学工作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学信息化建设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首任。

1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由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建设理念和内涵都有所欠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重硬件、轻软件

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而忽略软件建设是其普遍存在的现状,很多院校急功近利不惜财力投资学校的硬件建设,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环境、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这固然是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好事,但高校的信息化主要还是用于其管理和教学,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硬件建设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软件应用的良好条件和应用环境,很多高校舍本逐末,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1.2重局部、轻全局

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图书检索等学校工作范畴有声有色的开展信息化建设,这无疑会提高某个工作方向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可能会在某个工作范畴得到高效管理的实惠。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理念的更新、管理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局部工作的信息化实现将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创新思路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的很多部门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业务往来,这些业务大都以服务学生为主要宗旨,因此,要想达到全校协同工作的目标,各类软件系统的孤军作战也并非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3重管理、轻教学

高职院校的一切管理工作最终都可以理解为是为学生服务,学校以教学为核心工作将是恒久不变的主题,很多高职院校引入了很多与管理相关的人事系统、员工考评系统、科研立项系统等信息化应用软件,这些软件系统虽然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但大都以教师为出发点,而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虽然成绩系统、学籍管理系统都与学生密切相关,但最终还是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为目的的软件系统,尚缺乏以教学为背景的针对学生学习的软件系统。

2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应以校园数字化为背景进行全盘考虑,应将信息化建设重点放在教学工作,将建设方向立足于学生,建立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标,多部门、多角色辅助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具体建设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对院校现有软、硬件的改造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部门高职院校已经建成的各类应用软件为数不少,而这些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大都在信息化建设目标提出的初期完成,技术架构落后、功能扩展性不强、多系统之间毫无关联等现状亟待解决。通过应用SOA等先进架构可实现多系统之间的异构,建立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将成为可能,如果条件允许可对现行系统进行适当的架构调整或升级。现有院校的硬件老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服务上,很多院校几十年用同一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的使用寿命并非终身制,可通过云平台进行主机的租用,即可减少成本投入,又可享受更多的技术服务,如果条件允许可重新购买性能强大的新型服务器以保障各系统的运行效能。

2.2对教学信息化平台的整合

教学信息化建设需从全局考虑,将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选课管理等系统,教师教务管理、排课管理、考评管理等系统进行紧密融合,将这些传统概念上的系统转化为功能模块,而集成后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信息化平台。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可进一步增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模块、学生实习实训模块等功能,通过自主学习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阅览、下载、评价,并将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学习事项转化为部分成绩,纳入成绩管理模块统筹成绩评定,将实习实训模块与企业资源信息挂钩,将学生实习过程产生的实习报告、实习作品等信息进行教师的评定和审核,形成实习成绩纳入成绩管理模块。这些信息化整合方案最终以实现教学的统筹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要管理事务的庞大信息集合。

3“互联网+”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

3.1“互联网+教育”作用

“互联网+”即是当前高新信息技术的代名词,又是网络时代的新型经济体。其中的“+”即是互联网形态下的多种行业,“互联网+教育”亦是对教育形态的全新变革,可借助互联网优势拓宽当前教育的发展思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形态将是多样性,在线教育为应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实现的应用网络环境教学和学习的全新载体。不仅仅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即便是教育集团或企业也将应用“互联网+教育”改变传统经营思路。而从技术和应用层面,“互联网+教育”中的“互联网”可以是网络平台或先进的网络技术。

3.2“互联网+”具体应用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而言,“互联网+”的支持可谓贡献巨大,从技术角度利用“互联网+”形态下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可足教学信息化建设一臂之力,通过应用云计算、云平台构建全校的信息化平台服务器,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预测模型,通过物联网建立智能校园,以学生移动手机为物体形成对学生活动轨迹的监管等。此外,“互联网+”的主要优势是互联网,可将现有的教学信息化平台按照B/S架构软件系统设计,将网络应用和资源套用到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支持,例如:可将某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家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共享,将学生在该电子商务平台的真实购买过程数据移植到系统实习实训模块中去。通过上述分析,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并非一个常规软件系统所能解决之事,为实现“互联网+”新形态下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具备全局考虑的理念,借助先进的技术实现手段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侯宪忠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91754.html

    相关专题:一带一路 金融风险管理师


    上一篇:急诊抢救的临床意义分析
    下一篇:企业单位园林绿化管理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