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双语教学模式及改革(共10篇)

第一篇: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模式

一、兴趣式教学模式

兴趣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教学模式。皮亚杰认为,儿童对外界世界的认知建构是来源于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源于对新奇事物的兴趣。根据外部世界里能够引起学习者关注的事件和问题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有利于在多样化的背景中,促使学生自我思考,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兴趣式教学模式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教学进程更加顺畅。多媒体下的兴趣式教学模式以教学手段视觉化为重点,采用形象生动的视频资源,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促进思考和学习。

二、输入信息立体式教学模式

输入信息立体式是指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信息输入,增加教学信息含量,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它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使学生在自由轻松地环境下主动习得,积极学习。著名语言教育理论学家克拉申认为,教师提供的语言信息能量应该适量大于学生目前掌握的语言信息量,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思考,适当的语言能量传递有利于激活学生潜力,促进语言学习能力开发,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论

立足于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模式还有两个薄弱环节:1、双语教学的硬件设施和技术设备短缺,供应不足;熟悉多媒体操作和教学的人才缺失,同时自行制作ppt费时费力,需要经验积累。2、双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广泛度不够,多媒体教室短缺,但是随着新疆经济实力和教育投入的加大,我们可以相信这种现状会在未来得到改善。多媒体下的双语教学模式涉及了教育传播技术、语言学、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在实际操作时具有显著地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在注重多媒体载体形式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影响性,营造无负担、健康、积极的课堂氛围,切实提高教学成果。对于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应在实践的路上不断总结创新,提出新模式,改进旧模式,丰富新疆双语教学模式理论,能够积极作用于实际,起到指导牵引作用。

作者:杜丽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中

第二篇:民族语言双语教学

一、开展仡佬—汉双语教学的意义

1.双语教学是仡佬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居都是唯一一个全民使用仡佬语的村寨,在这里开展仡佬—汉双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与条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得以存续的根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并存共荣,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弘扬有利于民族和国家,有利于人类[4]1的发展。对一个民族而言,语言和文字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仡佬语这种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来说,如何保护其语言,使民族的文化、习俗得以传承,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仡佬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通过正规的教育来增强仡佬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培养民族儿童的自信心,使他们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故事传说,这就是对仡佬语最好的保护和传承。何况,民族语文本身就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范畴,做好民族语文推行工作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将起决定性或推动性的作用[5]。再者,保护好了仡佬语和仡佬族文化传统,对开发仡佬族地区的特色旅游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并随之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2.双语教学是繁荣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需要。我国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在中华民族从多元最终形成为一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因此,它们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始终受到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的制约[6]。对少数民族而言,青少年在实行双语教育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了解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展。归根结底,实施双语教育就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是保存与传递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因而,既掌握汉语又不忘记民族语,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既是繁荣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繁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需要。

二、仡佬语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一部分关注英汉双语教学,一部分关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而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又只重点关注那些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因此居都仡佬语的双语教学除了面临目前双语教学普遍所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长期以来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地方政府认为双语教学投入大,产出少,没有任何动力。部分地方领导甚至认为民族语言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保护的必要。就仡佬族本民族成员而言,部分仡佬族人认为本民族语言不好听、不好懂,说出来低人一等,要努力去学习人们普遍认同的普通话或当地汉语方言,对母语教育不感兴趣。加上仡佬族大多聚居于贫困山区,经济普遍落后,他们更加关心政府如何让他们脱贫致富,至于自己的母语是发展还是消亡,他们并不太上心。

(二)教学硬件的匮乏居都村小学创办于1978年,当时的校舍非常陈旧,教室为木板房,是整个六枝特区较差的学校。2000年经世行贷款修建新校舍,2002年投入使用,有1间会议室,6间教室,其中有两间危房,由于软地基和地势不平,导致地面下沉,房屋开裂。学校没有围墙,为了保证学生安全,体育课没法开展。饮水是山区的一大棘手问题,当时学校没有自来水,学生只能自己带水上学,教师也必须去农民家中挑水,生活非常不便。2011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在居都大寨的山头重新修筑了一个小学,共六间房屋,其中一间为会议室,一间为小学食堂,其余的四间作为小学一至四年级的教室,周围筑起了围墙,并且架管引进自来水,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虽然办学条件相对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不能满足完小的办学条件。

(三)师资力量的匮乏居都小学刚创办之初,只有1名公办教师,5名民办教师,学生近200人,其中95%以上为仡佬族,教学班级只有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然而30多年过去了,居都小学的情况却没有多大的改善。2008年教师总人数仍为6人,公办教师5人,民办教师1人,学生199人。当2013年10月笔者再次调查时,教师总人数只有5人了,除了民办教师为本地仡佬族之外,其余的教师都是外来的汉族,并且都不懂仡佬语。如果教师人数按师生比1/21配置的话,居都小学至少需要9名教师。这些教师的学历不高,4位汉族教师都是大专学历,民办教师为高中学历。由于师资的匮乏,居都小学实行个人班级负责制,一位老师包揽一个班的全部课程,每天的最后一节课安排作业自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不可想象。美术、英语、音乐等其他的素质教育课均没有专业教师承担,所有这些课程改上语文、数学或讲故事。由于居都小学的学生母语为仡佬语,对于汉语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他们的老师基本上不会说仡佬语,这样就造成了理解与交流上的脱节,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会仡佬语的仡佬族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居都村现有一名仡佬族中专毕业生,他相对于汉族考生而言文化程度还是偏低,多次没能考上特区的教师编制,一直在家待业。即便居都小学能够聘用他,但每个月低至600元的工资待遇,根本无法满足教师的日常生活需要。据小学校长说,这600元的工资还得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因而对学校也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四)文字与教材的缺失仡佬族虽然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但由于仡佬语没有文字,也没有自己民族的历史文献,即便在汉民族的典籍中也鲜见有关仡佬族的记载。没有文字就无法书写,更谈不上编写教材,这样的教学也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这正是无文字语言双语教学的瓶颈所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锦芳教授带领他的学生们长期以来致力于仡佬语的研究,目前李锦芳教授等学者正在酝酿创造仡佬语拼音文字,并且有意编写仡佬—汉双语教材,这或许能为仡佬族的双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五)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机制的欠缺目前进行的双语教学,均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双语教材,在双语教师的课堂组织下完成双语教学任务的。而对于无文字的语言来说,没有大纲,没有教材,课堂组织教学也难于开展。在七八十年代的民族教育中,对于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的语文教学,主要根据其传统习惯采用其他民族的语文教学,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辅助教学。而随着民办教师的辞退,懂得该民族语言的教师越来越少,以至于连这种最初级的双语教学模式都无法保存。就目前有文字语言的民汉双语教学而言,尽管大家对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褒贬不一,但至少还可以通过书面的测试来进行教学效果检验。甚至还有规模比较大,且具官方性质的测试,如壮族地区在2012年6月就开展了壮语文水平考试(VSSG),为民族语言水平测试的标准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7]。而无文字语言的双语教学则无据可循,到目前为止,国内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或地区开展过具一定规模的无文字语言的双语教学,即便有个别民族如东乡族已开展了此类双语教学,结果也是发展非常缓慢[8],更谈不上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三、仡佬语双语教学的设想

一种民族语言不仅仅是该民族成员之间交际的工具,它往往记载了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的消失,都意味着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消失,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损失。我们认为仡佬族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应该从这些方面来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提高地方政府领导的认识水平,政府领导要积极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语言政策,了解民族语言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作用。居都村所在的六枝特区民宗局以及乡政府十分重视仡佬族的文化保护,例如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吃新节,民宗局和乡政府每年都会辅助其举办文化节,并帮助仡佬族恢复其传统服饰。民宗局甚至前往北京找专家学者献策,争取申请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领导的变更,这种政策具有不稳定性。2012年5月,贵州省民语办和语委办给居都小学挂上了“仡佬汉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省级示范点”的牌子,可是对双语教学的投入却至今未见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让地方政府领导认识到,仡佬语是仡佬族文化的一部分,仡佬族的文化传承离不开仡佬语,有必要寻求保护仡佬语的有效途径。二是要提高仡佬族自身的认识水平,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仡佬语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仡佬语在自身的民族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仡佬语的消亡就意味着自身文化的毁灭,要让他们增加自身民族语言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增加政府投入,改善教学设施仡佬族群众大多居处偏僻,山高路远,像居都村就如同一个电脑的终端设备,一条二十来里的崎岖山路通到的那个村就是尽头。在这种情况下,就地兴建学校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虽然近年来居都小学的教学条件有所改善,但面临的问题仍很突出,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下,政府要尽可能增加投入。一是教学场地要满足教学的需求,增加教室的数量,提高教学楼的质量;二是提供教学的配套设施,特别是要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三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生活及娱乐等相关条件。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配备仡佬语汉语双语教师对于诸如居都小学这类条件艰苦的学校,很少有外来教师愿意主动来此工作。政府教育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补贴措施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还应该充实教师队伍,引进一些素质较高层次人才。由于仡佬族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能考上师范院校的人才比较少,所以懂仡佬语的教师非常稀缺,而前来任教的又都是不懂仡佬语的他民族教师,这种言文脱节的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采取特殊的灵活措施来培养部分仡佬族教师。一是充分利用仡佬族已有资源,比如入编考试失利,在家待业的师范中专生是难得的双语教学人才,对于这种人才,政府与教育局均应有政策上的倾斜,让他们在双语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对于村里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政府可以有意识地资助其外出深造,再让他们回家乡为教育事业作贡献。这一部分仡佬族青年教师,能够在仡佬语的教学上成为中坚力量。

(四)采取灵活措施,组织实施教学仡佬语没有文字,教学没有教材可依,如何以开展双语教学成了教育界的一个难点。对于无文字语言的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不拘一格,采取多种灵活方式进行,主要有如下方面:

1.坚持仡佬语辅助汉语教学的原则。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双语教育是指我国有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阶段中享有本族语文和汉语文两种语言文字的教育权利,因此在学校中并列实行本族语文和汉语文教学的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叫双语教育”[9]47。对于仡佬语这种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特殊语言,与藏语、彝语那些既有语言又有文字的民族语言相比,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范围很小,在对外的适应性上表现要差一些。鉴于此,我们认为仡佬—汉的双语教学适合采用只开设一门民族语文课程、其余各门均以汉语文教学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然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且任何一种思维训练发展都是基于一定的语言学习的基础之上。因此在仡佬族的双语教学中,坚持仡佬语辅助汉语教学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2.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组织实施教学,保障双语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在教学语言的安排上,应该坚持仡佬语由多到少,汉语由少到多的原则。双语教学中,母语教学是汉语教学的基础,掌握母语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建立在母语基础上的双语教学才是真正符合实际的双语教学。用儿童最熟悉的母语语言体系进行教育,作用是最大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果在小学阶段先使用母语接受教育,他们在识字和算数等方面的技能将会掌握得更加快。也就是说,如果母语学得好,第二语言就会学得更好。母语教育能够使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紧密结合,运用母语促进思维发展,可以提高仡佬族儿童母语文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智力能得到合理开发。今后若有仡佬语拼音文字问世,学生们应该从学前教育开始学习新设计的仡佬语拼音文字的认读和书写,到小学逐渐以汉语文及汉语为主、仡佬语为辅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起到强化小学生仡佬语的语言能力与语言意识的作用,并能让学生从自己的母语过渡到能熟练掌握汉语。

3.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主题活动,比如使用仡佬语讲故事、演讲,等等。仡佬—汉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还要能将汉语和仡佬语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可以把汉语的常用语句用短故事或者寓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再通过仡佬语的转译教授给学生,学生得以深入理解后便能自己组织语言进行生动的讲演。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使用母语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文化知识。

4.邀请村里的老人或仡佬语能力强的人前来进行各种培训活动。比如讲故事、唱山歌、传授村里的风俗习惯等等,并进行录音与录像,这些音像资料可以作为今后的教学内容(相当于教材)重复使用。笔者在居都进行语言文化调查时,所找的调查对象大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仡佬族的山歌、风俗习惯等在他们身上还基本能得到保存,尤其有个别70多岁的老人,讲故事、唱山歌等方面样样在行。可惜到了年轻一代就出现了断层,在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身上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几乎要失传了。因此,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老年人为学生们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以此来带动整个居都村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传承仡佬族传统语言文化的良好氛围。虽然传统民族文化的流失是各个民族共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但绝不能放弃,应该创造条件不遗余力地进行保护。5.编写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授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用汉语编写一套简明的教师教学参考书,在仡佬语教材编写出来以前,教师可按照书中的内容进行仡佬语教学,这样便可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在教学方法上具体可以采用实物或图片、影像教学等方式。例如要教一种植物名,可以使用实物来进行讲解,也可以预先把它拍成图片,通过图片展示进行说明。对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可以使用多媒体录制成影音资料,然后通过结合放映音像资料的方式来进行仡佬语教学。(五)探索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双语教学的评价是指对双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估。如果某种教学模式没有一定的考核机制,那么这种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最终无法开展下去。仡佬族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保存有声语言,因此仡佬语的教学考核也只能主要以听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考核对象。仡佬语教师可以收集仡佬族民间故事作为学生的听力考核材料,并设立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评分标准来考核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重点表现在遣词造句能力、语言流畅程度以及仡佬语和汉语的双语转换能力等方面。考核内容可以根据仡佬族的经济、文化、制度、宗教、习俗等现实情景来选取题材。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进行演说;或者采取问答形式,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或者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组词造句,以考核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等等。最后,还要注意考核评价结果的效力,应该与其他课程考试结果同等看待,并可以将其作为升学考试的重要评价指标。只有不断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才能保证这种教学长期进行下去。

四、余论

与民族语使用状况良好而汉语水平不高地区的民汉双语教学模式不同,无文字民族语言双语教学的重点则在如何保护、传承、发扬本民族语言与文化上。无文字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由于无模式可循,目前又没有特别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因而无文字民族语言双语教育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况。在教育系统中,合理地使用双语制,这不仅是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各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0]3。只有充分利用民族语文来开发民族儿童的智能,用民族语文来发挥他们的母语思维优势,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施展聪明才智,这才是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有效途径[11]32。

作者:曾宝芬 康忠德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文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系

第三篇: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反思

一、目前国内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双语教学方兴未艾、成效斐然,但国内高等院校教学中重复设置专业课与类似英语课甚至相同课程仍是较为严重的现象,双语教学模式也仍在完善和探索之中。在实际教学和研究中,我个人认为目前的双语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仍然比较严重地存在将英语课程与双语课程混为一谈的现象

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仍然与英语课程混为一谈。由于模糊了双语课程的归属问题,一些大学相关英语课程和双语课程教学和课程安排往往出现专业院系与英语专业重复开课的现象。此外,国内双语课程教材的编制仍显混乱,如《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而其所采用的双语教材却为《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是武汉大学外语学院主编的英语教材。现在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从英语专业转到经济专业的,如武汉大学的桂国胜和梁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卫迎春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肖芬副教授等,本文作者也曾经是湖南大学的英语教师。因此,老师们需要首先自己将双语课程与英语课程明确区分开。

(二)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混淆阻碍了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急需改善

中国双语课程及教学受到一些质疑,有观点提出双语课程使用两种语言,使学生模糊了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掌握,往往教学进度缓慢。有些学校以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甚至直接请外教讲授双语课,把双语课变成纯英语课,众多的专业术语让学生无所适从。目前双语课程安排与教学的弱点主要在于:(1)没有将双语课作为一门专业课从英语专业中独立地区分开来,《外贸函电》(方春祥)指出该书同时适用于国际商务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外贸函电》(徐启华)还专门标注其为一本“英语专业用书”;(2)双语课程教学针对性稍显欠缺,对课程的称呼也不规范,如“外贸函电”又被称为“英文对外经贸业务函电”、“英语外贸函电”、“实用外贸英语函电”、“进出口英语外贸函电”、“英文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函电实用教程”(工商管理系列教材)、“外贸函电”、“外经贸函电”和“外贸写作”等等。现行双语课的教学方法也仍需统一和完善,当前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对于双语教学方法的理解迥然不同,有的老师认为采用英语教材,用中文教授即为双语教学,有的教师则认为用英语和中文各讲一篇为双语教学方式,有的老师则提出,上课时采用英语程度超过50%即为双语教学。那么,究竟如何区分双语课程和英语课程呢?

二、专业双语课程的归属简析

(一)双语课程的定义及其归属问题简析

继续应该进一步明确区分双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以完善的双语教学方式促进双语教学。“不能将双语教学简单地与强化英语等同起来”(王旭东)。《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的定义是: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其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其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大于第二语言。即:(1)使用一种语言来读和写;而用另一种语言来听、说;(2)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家使用一种语言,在工作单位使用另一种语言;(3)在不同的交际需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谈论学校生活时使用一种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谈论个人情感。“双语教育”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用两种语言上课,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一种手段。所谓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两种语言中一种是学生的母语,另一种是学生的第二语言或学生所学习的目标语(外语)。国外双语教育不仅涉及到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普遍由政府提倡,并得到政府和有关政策的支持。双语教育是使这些移民国家更好地体现其多元文化的共融性。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繁荣经济,整合文化,形成合力。因此,国外双语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多元文化的认同、教育机会的平等和语言水平的提高。双语教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学校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目前中国开展的“双语教学”教学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定义(王斌华)。“中国双语教学的主要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双语人才,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并加入WTO也使双语人才需求迅速增长,双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

(二)实验型双语课程的提出及内涵

显而易见,从双语教学的定义“所谓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即可看出它不属于英语语言课程。“实验型双语课程”以实验环节突出双语课程的教学特色,创造实验性教学的平台,突出双语课程的专业性,明确区分双语课程与英语课程的不同特点。实验型双语课程指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进行具体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007年以来,我校一直将外贸函电开设了6个实验环节,法商学院也在外贸函电课程加入了4个学时的实验环节,并专选课程中也加入相应实验环节。实验课环节通过PTOT软件在电脑上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课程的实际运用过程,受到学生欢迎。这是实践型双语课程的一个很好尝试。进一步加大双语课程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Learningbydoing”,以实践型双语课程的设置进一步突出双语课程的专业性,比如: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公司实践,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在网络教学的平台上和外贸实验教学的平台上进行实验教学。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实训,给学生提供模拟场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并完成商务任务。开展实践教学课程、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公司实践、创新创业团队创建和运行等。并提交书面报告,达到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综合训练之目的。

三、对策及建议

21世纪提出了以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为新世纪人才特征的新一轮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双语教学”成为“素质教育”后的又一“热门主题”。全球化背景下,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凸现的一个新亮点。如何解决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呢?本文认为应该:

(一)以实验型双语课的开设强化相关课程的专业特点,进一步规范英语教学及双语专业课程的划分双语课程属于与国际接轨和交流的学科。通过实验型双语课程教学和研究来培养和开发出更多强英语、厚实务的国际商务人才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本文的主要宗旨。通过实践型双语课程教学和研究来培养和开发出更多强英语和厚实务的国际商务人才。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够学习日常生活英语,更能够达到用英语进行专业沟通。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注入实验新思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

(二)形成统一而科学的双语教学和双语师资培养规范体系,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双语师资整体素质国内双语教学和双语师资培养尚未形成统一、科学而权威的规范体系,双语教学质量和双语师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引进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加快双语师资培养步伐十分必要。建立正确的实验型双语教学理念,培养更多合格的双语教师,培育良好的实验型双语教学环境,大力开展实验型双语推广活动。依托高校形成龙头、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科学地划分、设置课程和选用教材,使实验型双语教学成为进行素质教育探索的一个新突破口,使“以育人为本”真正成为实验型双语教学的最根本目标。

(三)Learningbydoing———以实验教学法推进双语教学发展,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以Learningbydoing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实现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与双语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加强双语课程的运用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也得到全面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注意双语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凸显双语课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构建双语课程教学新模式即:“双语类课程+ESP课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三合一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实际工作和学术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之能成长为拥有“专业基础+实践能力+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英语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中国的双语教育起步较晚,双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应该以实践型双语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电脑信息处理运用能力、现代交际能力和其它必要的生存常识,这已经成为当今学生所追求的热点,也是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需要。我校三实人才的培养特色决定了应用性较强的双语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顺应我校人才培养目的和特色,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型双语课程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本论文属于吴文劲主持的2013年湖北经济学院校级教学课题“国际商务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运行研究”。

作者:吴文劲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第四篇:法律双语教学的问题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BTEC(HND)法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整合

中英合办BTEC(HND)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中英双方共同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和英语交流能力的专门实用人才和具备相关专业基础能够在国内专升本或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的学习人才。据此,BTEC(HND)项目应以该培养目标为导向整合其课程体系,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中方校本公修课程、英语相关课程、法律专业基础课程、英方规定的BTEC(HND)核心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等课程体系。

(二)制定相应法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强课程建设指导与评估,实现合作办学本土化

BTEC(HND)项目完全按照英方提供的业已成熟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教学,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很陈旧、久远的法律规定,如果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现实相距甚远,笔者建议应该把这样的法律知识点断然删掉,可以考虑补充增添相应的中国的实用性的理论知识点和法院经典案例,BTEC(HND)项目的法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评价体系等应该适时更新、与时俱进,应该符合和贴近中国的现实,努力实现合作办学本土化。

(三)鼓励尝试实施分层次教学或分类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中国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现实,可以考虑实施分层次教学或分类教学,因材施教,以有利于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高且有出国意向的学生脱颖而出,也有利于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有其他才能的学生也能成才。学习BTEC(HND)课程的学生可以分为强化班和普通班。强化班在英语强化培训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法律专业课的理解和雅思考试的培训,尽量做到全英文授课。普通班则是针对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状况,上课时可以采用英汉对照的方式或汉语运用多而英语运用少的方式进行授课,并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法律学习思维。

(四)促进法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多样化

高标准的BTEC(HND)课程教学要求与低素质的生源基础的矛盾,要求任课教师积极学习吸收BTEC项目先进的教学评价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任课教师法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多样化,在教学方法上,要求任课教师综合运用讲授法、对比法、提问法和判例法等教学方法,针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对比授课;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教师既要使用传统的黑板板书又要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法律实务能力

培养针对我国专科二批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法律思维欠缺、学习兴趣不大的客观现实,笔者建议教师在授课时提倡案例教学法,建议增加法律实务、实践教学比重,专门开设实训课程和模拟法庭课程,带领学生定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仲裁委员会、公证处等司法实务机关学习、观摩、见习和实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六)结语

对任何事物的引进都不能生搬硬套,对我国高校合作办学引入的BTEC(HND)项目亦是如此。对于该项目在实施中采用法律双语教学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在尊重英方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法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强课程建设的指导与评估,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BTEC(HND)法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整合,促进法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多样化,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法律实务能力培养,从而实现我国合作办学法律教育的本土化。

作者:宋庆阁 单位:平顶山学院

第五篇:高职日语双语教学现状

一、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生源的日渐萎缩,生源少、生源质量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此困境,如何提高高职日语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如何培养语言加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关系高职日语教学长远发展的生命线。双语教学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语言学习与技能操作分离的教学现状。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递进式的课程推进计划尤为关键。语言基础教学阶段,有效培养学生基础听说能力,为学生知识结构建立打下共通根基。语言能力提升阶段,即第二学年,要实现横向课程的联动,全面深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最后进入专业技能模块学习,采用中日双语教学模式讲授有关职业领域的业务操作知识,既提高了学生业务操作技能,又增强了学生外语实践运用能力。

二、双语教材匮乏

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是决定双语教学成效的关键。近些年来,全国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双语课程,各院校依据实际情况不同,采用的双语教学方法也不同,双语教材亦是混杂。教材开发滞后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一大难题。目前,市面上的双语教材主要有日文原版教材和改编教材(新编教材)两种。1.日文原版教材原汁原味的日语,先前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案例、学生兴趣的引导及思考力的培养等是原版教材的优势。然而其存在着教材系统性、条理性不强,教材篇幅过长,教学内容与我国各学科专业教学大纲存在偏差,个别专业术语难懂等诸多现象,且使用成本较高。以上弊端要求我们在贯彻实施双语教学时切勿全番引进,以免出现水土不服现象。2.改编教材有教师结合我国国情及教学实际需要,参考一本或多本原版教材,截取其部分内容,融入自身教学实践进行讲义及教材的编写。这种基于原版的本土化教材改编无疑是推动双语教材建设一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原版教材的本土化改造中,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日文原版内容截取部分,要努力做到洋为中用,会同国内出版社同行与国外出版社、国外大学及原版教材著作人就教材二次改编事宜达成一致,避免版权问题产生。其次,在对原版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基础上,组成高水平的教材自编团队,明确教材编写体例,架构教材编写的整体框架。借鉴原版教材内容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双语教材建设的有效途径。有着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双学位,具备多年海外留学经历的教授级团队是构建双语教材结构及编写章法的不二人选。面向高职某一专业领域的双语教材更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另外,改编教材要在教材编写内容上更贴近我国经济、社会需要。借力于企业专家能手,由他们对教材的编写内容及编写线条进行把脉,无疑会提高教材的致用性。教材编写团队中,外籍友人的加入,对教材在语言规范上将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前厅服务与管理(日语)》、《客房服务与管理(日语)》、《餐饮服务与管理(日语)》双语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体例构建、教材创编团队的组建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得到了读者的普遍认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此外,双语教材开发中应配套多媒体课件、实训实习手册、网络资源库等构成立体化的教材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打造共享平台,提供资源支持。

三、师资力量薄弱

建设良好的双语教学师资团队是提高双语教学成效的关键。引进多年海外留学经历,语言学与专业学科双重学习经历的中青年教师是双语师资团队构建的有效途径。他们拥有海外留学背景,视野开阔,易于接受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实际运用于教学实践,且双语运用自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双语的自由切换,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操作的实际演练。然而,有学者认为,在国内高校能够切实实现双语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笔者认为,双语教师的培养可以上述教师群体为主,并在实际教学中,辅之以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抑或是邀请日籍教师参与。在教学允许的情况下可实现二人同时授课,取长补短,由专家或外籍教师帮带,循序推进,直至教师能够独自承担双语教学任务。双语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责任心,有持续学习能力。教学中吃透教材,摸透学情,持续不断的充电,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校方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课酬给付、职称评定、外出培训等方面政策上有所倾斜,为双语教师成长提供外部环境。

四、学生参与度不高

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语言与实践运用能力较弱的通病,不合时宜的双语教学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在课堂听讲中,将精力集中放在词汇与语句的理解上,无法顾及实现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操作演练。因而,相关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科学考量,从低年级开始,循序渐进,递进式的推进外语教学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高年级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开设扫清障碍。听说能力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学生双语教学的参与度。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施难度有别于普通高校,然而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推进双语教学,势必会极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竞争力。双语教学研究并非一个新的命题,双语教学推进亦不会一蹴而就。作为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其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其实际操作的具体教学设计,值得广大教育者不断深入研究。

作者:张晓娜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民族双语教学中母语地位

一、教材的编写不合理,课堂效果不显著

在教学中,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决定学生学习的内容,更能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效。新疆双语教学的课本已经不断改进。例如,根据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对教材的编写进行了梯级的安排,但是从教学实践中看,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没有在小学一年级时让学生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这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汉语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有选择的使用双语教材。3、受到环境限制,汉语应用较少;就像我们现在学习英语时,老师总是提倡我们多与人用英语交流一样,新疆汉语的学习也需要学生能多说汉语,多用汉语交流。但是,新疆少数民族较多,汉族人较少,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受到限制,汉语口语能力进步较缓慢。

二、双语教学中母语的应用

以上我们从教师、教材、环境三方面对双语教学中母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于是一个问题就会出现:在双语教学中使用母语要遵守哪些原则哪?1、把握时机;所谓时机就是在教师为学生讲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的时候,这是用母语进行授课,不仅仅节约了课堂时间,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了更加容易吸收。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来就是学生难以接受,特别是程度较差的学生,如果语言上有障碍学生就会一无所获,那么这样的课堂是十分失败的。2、把握力度;力度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交流汉语的教学力度,新疆的双语教学仍没有改善以教师讲课为重,学生被动的听课为主的模式。但是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不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特别是对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对于汉语这种语言类学科,就是应该多读多交流才能真正的提高能力。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是教师为了应对考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学习,只重视读写能力,忽视听说能力;二是教师觉得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较弱,就十分依赖母语教学,这样都是不利于学生汉语学习的。3、母语和汉语的齐头并进;母语是新疆少数民族最基本的语言,必须要学好,这不仅是学好汉语的前提,更具有发扬本民族文化和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疆的双语教学中要同等的重视母语和汉语的教学。

三、双语教学中母语的重要作用

在双语教育中,母语的作用是十分强大并不能替代的。语言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要考虑到新疆学生逻辑思维的稳定性,双语教学应在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因为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一个民族的特征就能够通过语言来体现,语言中不仅包含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包含了该民族人民对人生的态度和反应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在语言学习中仅仅靠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者必须了解或熟知与该目的语相关的文化。因此,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汉文化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越来越受到汉语教师关心的课题。在此种情况下,完全用汉语解读汉民族文化较为困难,对于汉语的初学者而言就更是困难,此时,母语发挥其重要的桥梁作用。

作者:陈雷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中

第七篇:双语教学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班风

1、结合本班实际,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在班会课或在班级出现某些不好的苗头时,班主任要将制度逐条对学生进行讲解。让他们自己反省自己的行为,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行为。俗话说:“人管人累死人”,为避免发生此类现象的发生,班主任在班规制定方面首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切忌假、大、空;其次班规的制定尽可能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会班级主人翁的责任、行使他们的权力;再次班规的落实要有“专人”负责,避免有规而不循;最后形成赏罚分明的惩治体系,让他们在犯错——改过——提高的过程中进步。如此一来不仅仅增强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为班级形成正义、向上的舆论氛围奠定了基础。

2、在班级中树立典型班主任首先就应当细心洞察这两类典型同学身上各自的优缺点,适时加以教育和引导。让他们都能看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再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实例向他们说明取长补短的重要性。使这两类学生在性格、学习、思想上互相学习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比较均衡的发展,同时也避免了两极分化此现象的产生。其次是要对优等生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有最近的学习榜样,并以他为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要带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应当做到方面

1、“四勤”即勤跟班、勤沟通、勤交流、勤家访只有班主任勤与学生接触、沟通、交流,班主任才能更及时便捷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2、班主任要有博学精通的知识班主任在所有的学科教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因此班主任自身学识的深浅,就直接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作为班主任既要能上一节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课以外,还应当博采众长,是自己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被你的学术魅力所吸引、折服。

3、班主任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塑造别人的灵魂之前,教师必须让自己的灵魂在现实面前保持冷静与恬淡,他必须不断地“塑造”“完善”“加固”自己的灵魂,不停地想、不断的探索,如果一个教师不能把握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如何能坦然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明澈的眼睛呢?

4、教育学生不能心急,切忌简单粗暴,禁用体罚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体罚学生是没有爱心和无能的表现,甚至是严重的失职”。面对学生的一切错误,教师除了用发自内心的说服教育外,还应当用相反的事例,使他们从内心自己反省自己的过失。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分析他们犯错的原因,只有明确原因,才能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顺利的解决问题。否则一切简单的斥责和批评只会加剧学生对老师的不满。总之,要做一名好班主任,同时又想在教学上追求出色而不甘落后,那他就必须热忱与繁复多变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有一颗宽容学生、宽容他人的心,就必须拥有敢于淡泊名利的恬静心境,就必须有一颗为他人、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奉献之心、服务之心,就必须有一颗经得住现代物欲横流等方面的考验的甘于清贫之心。我将继续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奉献我的青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我将乐此不彼!

作者:陈小兰 单位:新疆喀什叶城县第五中学

第八篇:双语教学改革及改善

一、问卷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625名受访的双语教师中,有160名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持认同态度,他们认为双语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与其他民族朋友沟通,还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了解多种文化;152人对双语教学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双语教学的开展对少数民族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意义不大,双语教学推广的成效就是方便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交际而已;313人对双语教学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双语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智力、语言功能有障碍的学生,双语教学的推广使孩子厌倦了学习和学校,不仅不能很好地使用汉语,甚至连母语表达也出现了问题,这样的现状让很多教师对教育教学失去了信心和奉献精神。分析表明: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目前推行的双语教学改革持不理解或不支持态度,但由于受制度约束和舆论影响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作为个体的教师表面上又不愿意直接拒绝执行改革措施,而是采取一种虚假的、消极的或被动的心态对待改革。

二、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虚假认同及其表现

在本次调查中,所有受访教师目前均在从事双语教学工作,但从统计数据来看,真正认同双语教学改革的老师却为数不多,绝大部分教师表现出来的是表面认同、内心排斥。根据被访者的心理特征,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盲目认同。盲目认同是指教师在不明白双语教学改革的动因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意义的情况下,既没有对原有的单语教学模式作出批判性分析,也没有对双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双语教学管理体制的科学性进行理性分析就对教学改革表现出支持和认可,这种盲目认同的产生源于教师本身不具备理性思考的基本素质和自身变革性意识的不健全。如在160名表示认可双语教学改革的教师中,当被问及什么是双语教学时有14人认为除汉语课外全部课程使用母语的教学就是双语教学。这些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改革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认同。他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双语教学,但是在双语教学改革日益推进的历史洪流中,他们又采取了随波逐流的态度。他们的这种态度在经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后才会发觉自身不具备双语教学改革所要求教师具有的基本素质,于是他们就会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逃避或抗拒双语教学。二是口头认同。口头认同是指教师口头上表现出对双语教学改革的支持,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会沿用以往的教学语言或教学模式,致使双语教学成为他们挂在嘴边的口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口头认同的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种:其一是在上级部门检查时采用汉语教学,在没有检查的情况下仍然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其二是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使用汉语教学,但从始至终没有给学生作出任何解释,也没有设计互动环节,整个授课过程基本是在照本宣科。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这种口头认同使双语教学的推行成为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一厢情愿的行为,很难成为基层学校的教学常态,如在160名表示认可双语教学改革的教师中,当被问及在课堂教学时使用汉语还是本民族语言时有91人称在课堂上习惯用本民族语言教学。三是投机认同。投机性认同是指部分双语教师为了在双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获得学历学位提升或薪酬待遇的改善而假意认同双语教学改革的政策。投机性认同的表现之一是教师对双语教学改革的实施仅仅当做自己获取接受双语培训和提高学历的一个机会。在访谈中发现,有部分双语教师之所以对双语教学持认同态度,一方面是为了利用双语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来缓解日常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借机提高自己的学历,为将来职称晋升或改善薪酬待遇做准备。投机性认同的表现之二是部分教师认为接受双语教学既然是不可抗拒的,那就应该趁现在考核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赶紧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免得将来考核标准提高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管是口头性认同还是投机认同,都是由于这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双语教学改革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或者是觉得双语教学改革是其他人的事情,和自己是否努力关系不大,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虚假的态度应对。即教师之所以对双语教学改革持虚假认同的态度,是因为教师对双语教学本身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理性的认识,而是将其视为政府强加于自己的任务。

三、对策及建议

在目前双语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攻坚阶段,一线教师对待双语教学的态度是决定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改革在基层地区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笔者以为,要想改善部分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的暧昧态度,需要从教育行政管理者推行改革的立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自身变革意识的培养和校园变革性文化环境营建等方面努力。

1.调整决策者的改革立场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而言,双语教学改革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决策者的设想和目标任务只有符合教师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可能得到教师的真正认同。然而,现行的双语教学管理体制方面明显存在对教师的实际情况重视不够的现象。双语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更需要践行者的深入推进。因此,问题的解决需要决策者关注教师当下的教学实践,以实践之所需带动理论之所试,让改革设计者从与教师对立的他者融入到教师群体之中,先倾听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并基于此去设计教学改革的模式。

2.不断提升教师的变革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尊崇改革的社会,改革思维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这个快速发展变革社会中的一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自身也需要改变传统的封闭状态,在面对改革时不能踯躅不前,而是应该结合变革时代的社会特征和要求积极面对。在教学改革中,教师们需要认识到变革已经成为其专业生活的一部分,不会因个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在新疆双语教学改革浪潮中,教师对双语教学改革前景的担忧是促使其不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需要不断培养教师的改革意识,让教师认识到改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惯常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状态。只有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变革才会在变革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3.加强变革性文化环境的营造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在新疆双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营造变革性文化氛围是培养老师变革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只有加强变革性文化氛围的营建力度才能改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民族观和国家认同感,才能促使教师愿意把决策者的改革蓝图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的教学环境把外在的教学改革变成教师主动参与的创造性行为。

作者:刘永泉

第九篇:电路课程双语教学模式

一、遵循双语教学规律,优化课程和课堂设计

教学中着力倡导“以学员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中采用主辅教材制,优化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解决三个“适应”,课堂设计中,通过“两优化,两规范”,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另外,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启发式、案例式、研究式、类比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协作学习的理念,发掘创新潜能。

1.优化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兼容并蓄的教学内容

跟踪国内“电路(双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以及国外“电路”教学的最新成果,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强调系统性、基础性、先进性、实用性、前沿性和国际化兼容,在满足国内国际学科要求的基础上,参考国内以及欧美等多部原版教材的教学内容,综合借鉴其内容及章节排布,使教学内容既符合我国电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我院的课程标准,又满足国际上对该课程的学科要求。(1)注重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厚基础、大专业的要求,有机融合基础性、系统性和国际化。(2)不断将国内外电路教学的新理念以及理论与工程技术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思想、新内容等导入教学内容,结合电气学科前沿介绍电路理论在电气学科最新进展中的直接或间接的有关应用,丰富了课程体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引领学生的新创新思维,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3)设立英语交流与知识探讨相结合的专题讨论课、案例课等,培养学员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重点培养学员结合课程内容提高专业英语的能力以及国际交流的能力。(4)课件内容的电路元件符号采用国标,一方面便于后续课程的衔接,另一方面真正做到既学会英文电路,也学会中文电路。(5)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先导课程,例如物理学,数学等的温故吸收以及后续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电机学的启发引导,“一条龙”地构建从电路到电子学、信号与系统、电机、电力系统分析的融会贯通的立体知识构架与网络。

2.夯实课程设计、课堂融合与资源配套的教学策略

(1)课程设计的“四个阶段”和“三个适应”。根据学员的认知规律并结合电路双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一是熟悉适应阶段,授课内容为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由于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教学重点是解决三个“适应”:学员适应原版教材的表述习惯,适应授课教员的口语风格,适应双语教学的模式。二是阅读理解阶段,授课内容为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由于系统性强,笔者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材的阅读和知识的理解上,训练学员快速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三是思维过渡阶段,授课内容为动态和交流电路的分析。随着课程内容难度的加大,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上,逐步培养学员以英语为主要思维语言,获取专业知识。四是巩固提高阶段,授课内容为现代电路部分,在以上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让学员把所学知识连贯起来,引导他们用英文思考专业问题,表达思想。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学员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增强了自信心,发掘创新潜能。(2)课堂设计的“两优化”和“两规范”。课堂教学是院校的基本教学活动,是学员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课堂设计中,通过“两优化”和“两规范”,即优化双语课件,优化板书设计,规范课堂用语,规范中英文比例,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双语教学中应使学员在课堂上以最快的速度准确理解英文表述的教学内容。学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比听说能力强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课件制作上狠下功夫。双语课件中在充分尊重英文表达习惯的同时,词汇语法尽量简洁、扼要。笔者还制作和下载了动画、视频等,通过多种媒体诠释教学内容,再结合《常用电路英语词汇》使学员减少英文理解障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板书设计。采用英文版书,做到能准确表述教学内容,又少用生僻词汇。三是课堂用语设计。实践证明,过多的英文讲解反而不利于学员准确理解概念,应尽量贴近学员的英语水平,力图简单而准确,同时部分采用中文讲解。四是中英文占的比重。一般根据教学内容决定。如常用电路元件、电阻串并联等学员有一定基础且容易理解的章节,一般采用全英文讲解,个别地方中文补充,而特勒根定理、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等难点内容时,先用中文讲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给出准确的英文表述。这种必要的反复,既使学员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对双语思维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另外要求学员用英文写作业,章节测验以至期末测试均采用英文试卷,尽管起步比较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适应,大部分学员均能跟上进度。(3)找准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改革教学方法。双语教学承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思维方式与教学方法会有所不同,如国内习惯“deductive”演绎式的教学法,有利于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而西方国家习惯采用“inductive”归纳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员独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这个特点在中英文教材中无处不在。在这些问题上,笔者没有一味照搬国内或国外的方法,而是努力找准契合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实施教学。(4)构建“电路(双语)”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经典的电路英文原版教材,经典的国内电路理论教材、高水平的自编辅助教材、高质量的中英文参考书、基于网络的高质量的课件、网络教材、讲授教材、丰富多彩的素材库、媒体库构建了“电路(双语)”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为教员备课、学员学习提供了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电路课程存在着学时少与内容多,经典内容与新方法之间学时难以合理分配的矛盾,而双语教学尤为如此。因此,笔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开展网上教学,鼓励学员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早在2005年,笔者制作了电路双语教学学习网页,开设了电子课件、英文词汇表、阶段测试题、课程信息、学习方法探讨等栏目。2006年该网页相关内容并入电路网络课程,媒体更加丰富,增加了在线布置和批改作业、在线测试、在线答疑交流和互动,为学员提供了一个立体化、多侧面的自主学习平台,达到了学习效果的最优化。(5)丰富和发展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学习理念。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平台+资源+设计”的协作式学习解决方案,创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重视学员的个体差异,贯彻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员为主导的学习理念,倡导协作式学习,培养学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着力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狠抓队伍建设,锻造一支能力过硬的教员队伍

以学院人才培养工程为契机,通过攻读学位和在职进修相结合,提升学历层次和专业理论基础;以外训(英语)教学为抓手,通过外语学院进修和参加双语教学培训班,提高英语授课能力;通过专家讲学、示范教学、课程组议教、青年教员导师制等,锻造了一支专业理论基础雄厚、教学基本功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强的教员队伍。课程组2007年获教学优秀集体一等奖,并荣立集体三等功。近五年来,课程组成员的双语教学查评成绩均为优秀,2人获军队院校育才银奖,1人获海军院校授课质量奖,1人评为教学名师,3人获学院教书育人奖,1人被评为优秀教员。

三、坚持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并重,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试题库客观命题;考核方法上,采用笔试、口试、作业练习、阶段测验、课堂提问等;考核形式上,选用英文教材的习题,用英文解答,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均采用英文试卷,英文解答,另外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及时反馈学员信息。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75%,网络学习5%,强调综合素质评价。课程组于2004年下学期在03级选取了3个教学班次首次实施双语教学试点工作,2005年“电路(双语)”课程纳入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工程等合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至今已在近30个教学班次中实施了双语教学,教学实践表明,双语教学不但没有产生“学科损伤”问题,而且学员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和专业英语水平均有所提高。

四、结论

在立足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大背景下,“电路(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为创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第一,正确处理了学习电路理论知识,培养工程能力与训练英语思维,培养跨文化交流、交往能力的关系,努力做到了双赢。第二,合理解决了国内电路教学理论性过强,而英文原版教材实际应用内容过多的矛盾,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充分兼容并蓄,真正做到优势互补。第三,找准了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改革教学方法,使学员从多侧面多角度深刻认识教学内容所蕴含的逻辑、文化及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开阔了视野,锤炼了能力,努力做到与国际化接轨,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作者:李岩 姜静 刘陵顺 张凯 张树团

第十篇: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一、“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方法

1.循序渐进渗透式教学方法“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涉及到较多的数学理论,内容单调乏味,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简单常见的语言、积极新颖的教学形式制造活跃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加强教学效果。双语授课过程中,会对部分听力和口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带来压力。所以笔者在双语教学之初,采用容易理解的知识进行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反复训练,直到能完全理解知识的程度,为采用双语对学习复杂的内容提供了基础保障。在双语教学初级阶段,课件采用英文,传授方法以中文为主;简单的部分用英文授课,较难的部分采用中文授课。根据学生英文接收能力的提高情况,适时调整英文授课的比重,直到最后全英文授课。2.培养学生双语学习兴趣学生双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双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应将双语应用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用英文交流、提问和发言,鼓励学生讨论问题时用英语,留英文大作业,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用英语,全面发展英语的读、写、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双语学习的信心,制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将英语应用在自己课程学习中的每个环节,争取建立一个多方位的双语教学环境,强化采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争取让学生能参与完成“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3.完善双语教学考核体系。健康的考核体系不仅可以正确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督促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以往在课程考核时偏重于期末试卷成绩,但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也很难包含该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也很难准确无误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质量和实践能力。所以,笔者分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是平时英语应用程度,主要包括学生课程中采用英语交流的多少和英语作业完成的好坏。二是阶段考试的成绩,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将整个学期分为了三个阶段:线性时不变系统阶段、频域分析阶段和数字滤波器分析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后都要进行小考试,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三是完善期末考试的汉语和英语考试内容比例,根据平时学生双语内容掌握程度,适时调整中英文试题的比例,同时英语试题主干部分要提前复习,让绝大部分学生能理解题目的内容。

二、双语教学的实现和实践的融合

理论学习的目标是能将枯燥的理论应用到实践生活当中,在实践中更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教学内容需要根据不同授课班级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适当地加入实践部分。在讲授理论内容的同时,最好能由实践案例引出本科所要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思考本次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觉,调动学习积极性。1.实践内容的改革该课程选择英文原版教材授课、采用英文幻灯片,同时课前分发配备教师自编的英汉对照教案供学生预习采用,课后对个别学生进行单一辅导,逐渐让学生适应双语教学的进度。“数字信号处理”广泛应用在电子信息类的每个场合,采用双语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践应用问题,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问题的实质并熟悉处理问题的手段。所以,与实践相融合是双语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例如,在学习快速傅里叶变换时,采用语音信号作为实例,通过相近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分析语音信号的频谱特点,并且研究直接变换和快速变换的时间长短,进而掌握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优势同时也为滤波器的设计章节作为铺垫。在滤波器进行分析时,结合语音信号频谱特点,采用不同的滤波方式来分析研究波形。由于采用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加强了教学的活跃性和针对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的效果。2.实践作业的改革加强面向实践的练习。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加强实践方面的联系是重要方法之一,该部分通过布置实践类作业来完成。首先布置基于MATLAB的实践作业,学生利用MATLAB软件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内容仿真出来,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其次对于有一定硬件基础的同学,提供相应的硬件平台,供研究使用。对于理论扎实的同学建议研究国际上最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掌握科技前沿,争取学以致用。3.加强课程实验的英语化“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分为12学时,在实验教学环节中上也要在完成实验教学要求情况下,尽可能多地采用双语进行交流。首先,实验教学的英语化也是十分重要,为此笔者编写了全英汉对照版本的实验教材,使实验教材实现双语。对于英文好的同学建议采用英语部分,同时在实验成绩上予以适当加分。其次,实验内容分为必做实验和选作实验。必做实验是所有学生必须做的,实验说明书为英汉对照版本。选作实验为全英文编写的,阅读有一定难度,建议做完必做实验的学生可以完成选作实验上,同时还根据现有最新的英文论文成果,鼓励学生阅读,自己设置实验来完成。

三、结论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双语教学涉及到很多知识,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原因很多,实际中只有反复调研,找到适合班级特点的双语教学方法才可能行得通。不要拘泥于特定的双语教学体系,要根据课堂情况和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布置,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电子信息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汝彦冬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双语教学模式及改革(共10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146401.html

    相关专题:浙江地方志 连续釜式反应器


    上一篇:广告设计教学表现力策略
    下一篇:化工企业技术标准化审查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