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惠山古祠的装饰艺术

一、惠山古祠堂群建筑装饰的基本特点

(一)屋顶造型装饰

屋顶是整个建筑比例较大的部分,相对于古建筑整体的方形构造,屋顶的样式丰富多变,形态各异。惠山祠堂群的屋顶造型装饰主要在于屋顶的构架链接的装饰脊条以及瓦当对屋顶的细部美化,大多纤细淡雅,庄重又不失轻盈飘逸,俏丽多姿。这些屋顶脊饰在装饰上比普通江南民居更显庄重,具有严格的封建等级性,且富有浓厚的江南建筑形态。屋顶脊饰种类繁多,以动植物为主,如:仙鹤、耕牛、蝙蝠、麟麟、凤凰、水鸟、盆花、文房四宝等,包罗万象,寓意丰富,凸显乡土人情。屋顶装饰的品位和高低,还体现屋主的地位和官品。祠堂群的瓦当则是另一特色,主要分为:(1)云纹瓦当;(2)兽面纹瓦;(3)花草纹瓦当。配有福寿滴水、卷草滴水。不同纹理的瓦当体现了不同的寓意,兽面瓦当大多气势威猛,阔口圆眼,怒目而视,面目狰狞,有辟邪、镇宅、保佑屋主平安之意;莲纹瓦当则具有洁净庄严之意,代表祠堂是一家宗族的“净土”,寓意“吉祥”、“纯洁”。

(二)照壁

照壁古时称之为“萧蔷”,在北方多称“影壁”。修筑照壁常用于遮挡房屋正门,风水学则认为照壁作用为辟邪、聚气、昌吉。在现实功能中照壁除了能够挡风,遮蔽视线,外观上墙面的装饰和大门形成对景效果外,照壁上所题的文字既有诗词歌赋,又有名言警句,对受众具有宣传警示作用。资料记载惠山祠堂群有照壁的共有4处。有王氏贞节祠、张巡祠前隔街照壁,李鹤章祠前隔河照壁,顾可久祠“忠君爱国”照壁,如今大多已毁。现存照壁式样主要有“一字平”和“三滴水”照壁两种。其中“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无分段;“三滴水”照壁较“一字平”式更显宽大,分三段,以中间较高照壁为中轴线,左右壁墙对称,形式稍矮,中间壁墙较高,外形酷似扇面。

(三)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原惠山祠堂群中牌坊有二十四座。以贞节牌坊数量最多,大多数名人祠堂都建有牌坊。后因种种原因,多数已毁,原貌不存,仅有遗址。牌坊上的每种装饰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牌坊之所以重要的的原因在于它是人们对某个贤人、义士的纪念追思,是人们对某种特定感情的物化表现,是古人遵从封建宗法道德的象征性符号。

(四)雕刻艺术

建筑设计中运用雕刻艺术,借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民俗民风,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实地考察,惠山祠堂群中最多的建筑装饰就是雕刻艺术,按材料分为木雕、砖雕、石雕等。整个惠山祠堂群中木雕运用最为广泛,显见于梁架、窗扇、檐部、柱门等部位。砖雕和石雕虽然不多见,但是淮湘昭忠祠内的砖雕和石雕,华孝子祠内的石雕一样精美。祠堂群内的雕刻艺术题材和内容可谓十分广泛,不同的主题表达不同的寓意。有运用仙鹤、鹿、蝙蝠、牡丹、莲荷、石榴、寿文、万字等动植物、文字来表现长命百岁、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等内容,有运用琴、棋、书、画来表现文人志趣,还有以人物、动植物组合表现传统神话、故事情节的成幅雕刻等等。

(五)立匾艺术

匾额与植联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艺术构件。立匾采用中国古典书法加以丰富的工艺美装饰。通过提名指引深化了建筑的内涵和意境韵味,提升了建筑的品格。惠山祠堂建筑中就有很多著名的对联来颂扬师表、缅怀先烈、激励后人。这些装饰的基本构成已成为古镇建筑装饰的基本要素,他们承载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强调天地宗祖、三纲五常、长幼尊卑等道德观念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密不可分,显见于古镇各处,值得深入探究。

二、惠山古祠堂群装饰艺术的思想蕴含

汉代之后我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天地宗祖、三纲五常、长幼尊卑等道德观念。祠堂作为礼制建筑的一部分,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影响。

(一)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重要命题之一为“天人合一”,在祠堂建筑装饰上则以图形符号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因“天”所代表的意义不同而体现了三层意思。“天”在祠堂装饰上具体表现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如:山川、动物、植物等。这时的“天人合一”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在封建礼制背景下,“天”则指“天子”即君主。“天人合一”在政治上讲求的是君臣、官民的关系融洽。王者自律,为官清正廉洁、拥民爱民,则受百姓爱戴,体现为社会和谐。无论是“龙”还是“麒麟”,都是人们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祥物集于一身,成为行侠积善的“仙”。人们对神仙的创造,寓意百姓渴望生活在天人和谐统一的理想社会秩序之中。祠堂装饰纹样中有“福禄寿”,正是人们对这种“神”化人物的期盼。也预示着对所祀之人的赞颂,对宗族子孙的美好愿景。这里的“天”则为虚幻飘渺的未知世界,是对上天之“神”的期盼。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使装饰纹样具有了“助教化”的作用。意在告知我们只有“天”“人”相和谐才可平天下,显吉象。

(二)以仁为本

“以仁为本”的“仁政”管理理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政”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将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主张为政以德,宽厚待民,这正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悌文化。为政以德,是儒家“仁政”思想的纲领,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为政以德也是“选贤任能”的重要标准,认为德治才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这正是崇尚孝德修身的原因。以民为先,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主张“轻刑薄税”、“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等。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家治理好了,国家才可稳定,然后才可享天下太平。祠堂文化本质上就是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化,祠堂除了祭祀祭祖功能外,还是各家族集会,宣讲教学礼法、执法、助学、议事的地方,这种高度重视家族治理的思想就是儒家“先有家,后有国”的重要体现。“和”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家庭的和睦、和谐、稳定,从而构建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它既是“仁政”理念下治国的一种政治手段,也是“仁政”理念下“平天下”的一种政治目的。惠山古祠堂群井然有序、主次分明,与江南山水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空间布局,以及在装饰艺术中莲纹、荷花图案等的大量采用,恰恰体现了对儒家所提倡的“和谐”、“天人合一”的追求。

(三)廉德修身

儒家修身德为本,将德至于首位,强调人才的德行,主张做事先做人,做人以德为本,任人以德为先,以尚德为先。“德治”是以道德价值为导向的内在控制,内心的道德善恶,良知良心可以彰显人格修养。祠堂装饰纹样的精妙之处恰恰在于其将中华美德赋予在了具体实物之上,借实物的象征义传达了对所祭祀者德行的赞美。在惠山祠堂装饰中对德有具体的表达,如修君子之德的“梅兰竹菊”四君子,自强不息如梅,淡泊名利如兰,高风亮节如竹,洁身立德如菊。正体现了儒家在人与人关系中所主张的自立自律、自强不息、和谐宽容的主张。除四君子之外,借德以寓意的装饰还有鸡、虎、狮、凤等。

(四)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粹。中庸之道体现在人格道德论上,就是要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和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是儒家的品德之最。祠堂祭祀中常常以羊供奉,儒家认为羊为温顺柔和的代表,是中国传统道德标准制定的重要参照。具有仁、义、礼之德。“……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而祠堂群装饰构成中屋顶造型装饰、照壁装饰、牌坊、雕刻、立匾艺术中装饰的构成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对先人至德之行的颂扬,并同时表示出对后人的训诫和规劝。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对人格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贯穿于祠堂装饰艺术中。

三、儒家文化影响下祠堂群装

饰艺术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惠山古镇祠堂群把山、水、园林、民居宅院与历史人文融为一体,是一座巨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其自身就已具有较高的人文、艺术价值,并影响着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尚文”、“尚德”的吴地文化“尚文”是吴文化的重要传统。

“尊贤尚德”,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惠山祠堂文化与其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尊贤礼士、崇文重教、忠孝仁德的道德理念凸显。祠堂祭祀的祀主,虽然时代、身份、地位、影响各不相同,但是从文化的取向看,不管是三让天下的泰伯,还是“后三让”的延陵季子;不管是历朝历代清正廉明、执政为民的好官,还是不同时代高风亮节、成就卓著名满天下的高士名人;不管是忠孝爱国、诗书礼家的名门望族,还是近现代民族工商实业家的杰出代表,都具尚德尊贤、忠孝正直的道德品格,这也正是无锡这座吴文化发祥地“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所在。

(二)清正明察的廉政文化

惠山古祠堂蕴含丰富的廉政元素,数十位历朝历代的清官祠分布在这0.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祠堂群中表达忧国忧民、慎独自律、廉洁勤政理念的石刻、楹联、匾额、牌坊等文物比比皆是,祠主们的廉洁故事丰富而又生动,堪称一座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博物馆。范仲淹、李纲、于谦、顾宪成等历代清官廉吏的祠堂错落相间,他们廉政为民的事迹令后人肃然起敬。从已发现的“清官祠”情况来看,供奉对象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知名的清官。如杨氏追远祠的“主人”、东汉太尉杨震,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拒贿名言传诵千古;光霁祠里供奉的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慎独精神为人称道;五中丞祠里的明代清官海瑞,更以其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操守,成为中国古代清官中的典范。这些独特、丰厚的廉政文化,已成为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培养党员干部良好从政道德的宝贵资源。

(三)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惠山祠堂群建筑装饰艺术催生了一系列的民俗文化:以真山真水造园,园和景共生互融、“天人合一”的祠堂园林艺术,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惠山泥人,以二泉为代表的茶文化、惠泉名酒、二泉音乐文化,以及相关的惠山庙会、朝花会等地方民俗文化。祠堂文化、书院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的多元复合。民俗文化是世俗文化形态和精神的累积。惠山古祠堂群的装饰艺术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祠堂文化与民俗文化互动的产物,是惠山祠堂群留给当今这座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四)中西融合的工商文化

惠山祠堂群最具特色的建筑装饰,为杨藕芳祠的中西合璧建筑装饰形式。由于民国时期的无锡工商业迅速发展,西洋文化不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该祠既有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又有西洋古典建筑风格。另一洋为中用的典型例子则是荣氏家族的荣贞孝节烈坊。荣氏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民族工商业家族,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接受西方文化。这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西洋文化为新用的祠堂装饰,从材料到工艺无不体现了一个时代无锡人民文化艺术思想的变化,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这也正是“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崇德厚生、实业报国”锡商精神的来源。四、结语惠山古镇祠堂群的祭祀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其建筑装饰艺术承载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我们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无锡民俗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并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在瞻仰这些精美装饰的同时,对于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明,需要用辩证的思维来对待。在批判封建落后的道德观的同时,对于那些可供现代借鉴的家训、家规、立志、修身、爱族、爱国等文化思想,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留下的瑰宝,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尤为珍视并将之传承。

作者:吴敏明 单位: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惠山古祠的装饰艺术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127541.html

    相关专题:mpa论文开题报告 河池学院学报


    上一篇: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发展诌议
    下一篇:王志信声乐作品艺术风格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