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略谈地区产业集聚与农村就业现状

一、伊东工业园区概况

(一)伊东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

伊宁县是全疆人口大县,总人口41.7万人,农业人口3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1.36%,少数民族34.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2.53%,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5万人,由于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大量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伊东工业园区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2007年创造就业岗位4997个;2010年创造就业岗位7000个;2011年创造就业岗位7947个。

(二)工业园区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

园区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和集中—集聚—集群的轨迹发展,重点打造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所需专业技术员工,提升劳动力素质。

二、伊东工业园产业集聚和农村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的现状

伊东工业园自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道路、供电、通信、网络、供排水和场地平整等“六通一平”条件,成立了统一负责园区行政综合管理及服务工作的伊东工业园管委会以及负责园区整体开发建设、筹融资、投资经营服务的园区开发公司,并在全县形成了“一园三区”的产业布局。一园:伊东工业园;三区:核心区、城南产业区、维吾尔玉其温工业长廊。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亿元,初步形成了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煤电煤化工、仓储物流大产业聚集区。2007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6%;实现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39%,实现税收378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32.3%,创造就业岗位4997个。201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24亿元,同比增长25%,伊宁县开展历史3个月约6000人的农民工大培训活动,涉及工种10个,伊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企业举办用工招聘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劳动就业岗位7000个。截至2011年,园区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6.1%,工业增加值4亿元,同比增长15.4%,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35%,税收收入604.65万元,提供劳动就业岗位7967个。通过发展以上优势产业,预计到2015年末,工业企业从业人数达到2万人,形成以新型建材及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由此可见,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增加了区域内就业门类,扩大了农村就业容量,促进伊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的问题分析

伊宁县总人口41.8万人,属农业大县,农村人口12.35万人,少数民族34.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2.53%。2011年末,伊东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现状,园区内41家企业现共有员工7967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3311人,占总用工人数的41.56%;大中专以上员工3252人,占总用工人数的40.82%;初中以下员工4713人,占总用工人数的59.16%;35岁以下员工5168人,占总用工人数的64.87%;特种技工502人,仅占总用工人数的6.3%。伊东工业园区虽然在依赖资源、交通、能源等优势条件下,园区工业生产总值呈逐年递增状态,但是由于园区内主要产业都是依赖区外要素推动的,而不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因而,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和支撑产业的相互关联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企业用工人员对高新技术知识的匮乏不利于园区产业发展。园区企业所用员工民族员工比例较大,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受民族传统思想及长期以来靠农业生产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其计划性差,“温饱即富”的想法普遍存在,同时也影响到学习专业技能及汉语水平的提升,导致与企业骨干或负责人语言沟通不畅。由于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脱节形成县培训机构所培训的员工不是园区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产生“培训多,培训期短,使用少,企业依然缺工”等结构性缺工现象。

三、加快园区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就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伊宁县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本地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发展的前景,又要考虑区域聚集资源的能力和技术创新潜力,要加强集群中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培育完善的产业网络体系,建立企业间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第二,注重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在新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号召之下,努力提高产品的精深加工,推行循环经济。注重生态保护,目标长远,优先发展新兴技术产业,保证发展的可持续。第三,结合企业缺工情况及应聘者所处位置实际情况,进行技能培训,并在伊东工业园区周边召开招聘会,尽量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的同时促进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四,优化企业用工结构,增加企业员工上岗技术培训,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保障工休日及其他福利待遇,进一步增其对企业的依赖度和向心力,促进园区企业健康发展。第五,引导企业加强宣传教育,包括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文化,同时引导企业员工加强“双语”的学习培训,促进交流和民族团结。

四、总结

通过对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得出伊东工业园区的发展增加了区域内就业门类,扩大了农村就业容量,促进伊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园区企业转移的同时又进一步增强了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两者为一种正反馈机制。伊东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企业用工人员对高新技术知识的匮乏不利于园区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不符合园区用工条件等。本文及时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促进地区产业的有序协调发展及农村就业增长,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

作者:高飞 孟梅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略谈地区产业集聚与农村就业现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102758.html

    相关专题:通化师范学院 电子阅览室


    上一篇:两性服装相互借鉴分析
    下一篇:古代舆论界的自由宣传综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