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况及对策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

视像符号对于文字符号的渗透乃至僭越,无疑是一次科技革命的胜利。然而,视觉文化的冲击却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一后果不仅仅是将文字文本变成视觉图像或是读者变成观众,而是在于它使人们远离纸媒印刷物甚至游离文学。法兰克福学派主将霍克海默曾经指出:“电子媒介是个危险的工具———在这点上,收音机和电影绝不亚于飞机和枪的作用”[5]。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其实指出了视觉文化对于文学文本的深刻影响。就大学生文学阅读而言,视觉文化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更加快速便捷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影像视图的形象直观,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拓宽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突出表现在:第一,沉湎于视觉快适的娱乐消遣阅读导致大学生独立判断与理性思辨能力的缺失。传统纸质文学阅读,是探求社会人生哲理、提高自身修养的首要方法,同时是构筑独立人格与理性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视觉文化的逼真可感和形象直观使大学生往往借助于电子荧屏这一便捷直观的方式,极易沉浸在单纯视觉享受和感官愉悦状态,尤其是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大量网络信息与视觉刺激,大学生往往只看到表象、肤浅的一面,理解、对话、质疑、反思等审美接受心理被追求新奇、贪图感官愉悦所替代,从而文本思想深度被消解,意义被削弱,作为一种感官愉悦与精神消费的新阅读状态被建构起来。第二,图像、视听为中心的视像世界消泯了阅读行为的互动对话性质,从而规限了大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表明,文本与读者关系是相互作用、渗透,两者不断进行交流对话。而当下的文学文本正日渐让位于大众和电子媒介中影视等视觉话语符号,这一后果直接导致读者更愿意在精神上满足于视听感性刺激,而不愿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单纯沉浸在轻松直观的视听享受以及单向信息知识的灌输,主体审美自觉与独立思维逐渐变得被动,对作品及思想意义的理解与阐释缺乏个性、深度与想象力,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解读呈现出齐一性与同质性。第三,快速浏览或刷屏式“浅阅读”削弱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效应。以影像、视图、声音、语言、文字等核心元素构建的多媒体世界,改变大学生的接受状态、接受模式、接受心理机制,使他们容易被光影、色彩、网络、屏幕所吸引,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感知与审美领悟力日益迟钝,乃至退化。以网络阅读为例,学生可能往往会在“超文本”及其多项链接的文字世界中无意识地漫游,急迫地从一个文本走向另一个文本,从而迷失在视觉奇观的汪洋中;或者用快速浏览取代对文本的沉思冥想,快速浏览短文或只是为了获得某些信息的速读或碎读行为,很难引起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深思,也难以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价值判断。

二、大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面对视觉文化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影响甚至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如何优化大学生阅读方式,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文学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环节着手。通过对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的剖析,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亟待加强:第一,更新观念,廓清思想,面对多元化的阅读媒介秉持理性态度,清醒认识到媒介仅是一种学习的手段或途径,重要的是获得准确、完备的信息、知识,提升审美趣味与精神境界。对于众多印刷媒介或网络、电子、影像、数字等阅读媒介时,不应该厚此薄彼,尤其是要摒除一意排斥传统纸媒、推崇电子数字媒介或是捍卫纸媒、抵制电子媒介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情绪。其实,各种媒介的存在并不矛盾,各有其优长与局限,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6]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从中汲取最为需要、有用、适合的方式,并利用媒介资源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以达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因此,无论采取哪一种媒介形式的阅读,都是获取信息资源、训练理性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优势,增强多元媒介的利用效能。第二,大力加强视觉素养教育,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在视觉文化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强力覆盖下,对视觉图像的借鉴、吸收以及媒介的有效利用,形成对外界信息的自觉识别与判断能力,已日益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生存技能之一。因而,高校实施科学有效的视觉素养教育是必需而迫切的。所谓视觉素养教育,也被称之为图像素养教育,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视觉文化的本质、视觉文化常用的构建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传播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换句话讲,视觉素养是一个帮助学生读懂图像、使用图像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认清图像特性、图像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一种教育范畴”。[7]

开展视觉素养教育,较为直接的方法是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及课堂教学当中,使之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如开设视觉文化概论、视觉人类学导论、媒介类型及特征、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研究导论、电视艺术导论、数码成像导论、新闻传播学、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舞蹈与视觉研究、心理学、摄影摄像基础等;还可结合人文社科鉴赏类课程开设如文学经典赏析、影视精品鉴赏、艺术作品鉴赏等课程。上述课程,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媒介的性质,学习信息传播技巧,使他们能正确选择、解释、分析媒介信息;另一方面,还可培养学生欣赏、评价媒介产品,使学生学会利用媒介收集、整理和评价各种来源的信息并能充分发挥运用。当然,进行视觉素养教育,还包括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构建中,如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园林绿化美化,以及杂志、报刊、讲座、沙龙及各种文体活动等,从而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视觉文化传播氛围。第三,扬长避短,在视觉图像与文学文本的相互补充中进行审美教育。文学文本的审美效应和广泛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视觉图像的立体直观,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视觉欲求,具有强大表现力。因此,要综合运用现代影像视频与文字文本的优势互补,既不能贬低或否定语言艺术的功用,也不能排斥或贬低视像文化,应该勇于接纳融合,各取所长,合理把握好视像与语言艺术的各自特点,使两者结合焕发新的审美感受与艺术魅力。如文学正适应现代传媒技术过程中,已嬗变为更具有立体直观性的视觉符号,接踵而至的对文学文本的影视剧改编,滤去语言文字的含蓄难懂,张扬文学的形象生动性,剧作家通过对文本的改编,创造出更新颖动人的艺术世界。因而,新语境中的大学生审美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形象、主题表现、视觉形式等方面,把它与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塑造、主题思想与写作手法等进行比较、分析、思考,探讨各自的特色与不足,从中领略不一样的视觉观感与审美经验。第四,发展健康向上的视觉文化,构建积极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这不仅指从全社会的公共视觉氛围的营建,如市容市貌、城市绿化、小区规划、基础设施、企业文化等。而且,还离不开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视觉文化形态的全方位监督与管理,这迫切需要重视视觉传播行为及其影响,形成良好的视觉文化发展的新秩序,不断完善视觉文化发展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具体而言,(1)积极推进视觉文化发展的法制建设。由于视觉文化的发展依托于多种学科、多种领域,涉及范围广、影响力大,迫切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立法进程,对新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监控。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健全执法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抵制不良精神垃圾的污染,严厉打击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2)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科学有效管理。比如当下众多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广播影视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查把关工作,要求有关影视制作单位在作品改编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坚持作品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尊重人们的道德规范与心理期待,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绝不允许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有意歪曲、误读,以及低俗化、戏说调侃原著,确保文学作品影视剧创作生产、播出的健康发展;又如,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电子阅读等构成负面影响,相关部门要在网络阅读内容发布的源头方面加强监管,加强网站登记备案等基础资源管理,确保网站登记备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违规者实施问责制,坚决抵制造成网络阅读的不良影响。同时,广泛开展文明阅读网站创建,积极构建在线阅读平台与下载资源,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对阅读内容、阅读趣味、阅读范围、形式等的引导,全面提升网络阅读的品味。总之,视觉文化已经占据现代文化的主导地位,并对大学生文学阅读产生重大影响与冲击,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面对这一新文化发展形势,我们不必过分忧虑,大喊“狼来了”,或是陷入对技术进步论和技术决定论的认可与迷恋,而应该理性、开放地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尤其将大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培养视为终身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注重提升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自觉识别和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充分掌握主动权,与时俱进,切实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李火秀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况及对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31216.html

    相关专题:律师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上一篇:专业课程教学职业道德论文
    下一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网络资源运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