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公共艺术对音乐教学的思考

一、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研究现状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自1999年以来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文献研究也举起而上,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数据显示,有涉猎“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这样关键词的文章过万篇,可见,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上升阶段。基于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教育以及音乐课程三者的关系出发,带着对音乐课程的教学疑惑,通过对近五年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大致涉猎有这样几个层面的内容: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选取几位学者的实际案例调研分析,在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中反映出了以下问题:孟展《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文中提到:高职高专公共音乐课程普遍的两种授课模式,一是过于专业的教学;二是音像资料堆积的欣赏。在公共音乐课程体制从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例如课程开设单一、没有固定教材、授课内容随意、缺乏标准的指导性纲要。曾姝《高校公共音乐课探究》,通过数据调研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尚有56%-57%的学校未开设公共音乐课程。授课多按照普通本科院校和师范音乐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课,授课形式基本是先声乐后器乐、先国内后国外、先小型后大型曲目。同时,高校音乐课程评价体系的缺乏,没有评价标准可依,无法判断是否符合音乐教育规律,导致授课随意,教学模式的单一,只重视技能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美育的缺失。裴洪胜《素质教育视阈下高校的艺术教育研究》提到:部分高校只重视专业建设与发展,忽视了艺术教育的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得不到领导老师的重视,设置内容随意,在学校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恰当加入艺术教育的份额。王玲莉《湖南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研究》一文认为:音乐教师本身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在音乐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理念和意识,采用原始的直接传授音乐知识这种灌输性质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高衡《浅谈高校综合艺术修养》提到:教学内容不应该单纯的讲解音乐知识。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孟展提出要进一步确立公共音乐教育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同时,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开设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兴趣培养课程,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艺术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曾姝提出改革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要有创新,改变填鸭式教学,并结合各自专业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次,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适当融入通俗音乐,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评价标准。裴洪胜提出应重视团委与学生会的作用,多开展校园艺术节,增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胥佳《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探析》认为: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全面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发掘学生的音乐智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多元式教学;加强教材建设,构建特色教材。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硬件、软件问题在教学当中,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有一些相关性的硬件与软件问题,如音乐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的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学生自身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协调,学生音乐常识欠缺、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性,而是相互映射的。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思考

基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要充分体现艺术修养的作用,是进一步吸纳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建议?还是有所创新的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方法?笔者认为,只借鉴音乐欣赏作为载体还是有些单一,还应涉及美育的问题。美育(aestheticeducation),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寓教于乐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既能给人以快乐,又能给人以教育,有吸引力。其任务在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这便与本文一开始提到彭先生认为的艺术修养内涵不谋而合。美育成为了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审美修养、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看来,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必须要涉及美育的问题。音乐欣赏(musicappreciation)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是对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就必然离不开对音乐各个门类基本知识、规律、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对优秀作品的艺术鉴赏实践操作,涉及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方面。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鉴赏力,美育和音乐欣赏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美育作为理论的意识形态带给学生一种感性认知,那么音乐欣赏完成了美育的理性认知,让学生以实际的感性进入美的体验。通过具体的音乐欣赏,完成审美活动,反映美育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体现艺术修养教育的作用,达到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如何将美育、音乐欣赏溶于其中而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当下音乐欣赏课程的研究现状,吸取可借鉴理论,并结合美育思想,形成比较规范的教学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1.美育理论与音乐概论:美育理论涉及美育的性质、意义,美的内容与形式,审美意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内容,是传递给学生对于美的理性认知。音乐概论完成对于音乐基本理论的概述,是让学生对林林总总的音乐世界一个整体的把握。2.音乐门类的有效结合:可以从传统音乐、新兴音乐、与各专业结合的音乐、地方音乐四个层面出发,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种类,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认识与自身专业有关系的音乐。3.以音乐历史发展作为线索,讲述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体现音乐与文化历史的关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性知识。4.音乐资源的利用:利用音乐讲座、选修课的形式,将网络资源、历史文献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增长见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充分体现。5.音乐操作体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乐器演奏的艺术团体中,亲身体验,不仅使学生了解到音乐技术理论,包括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证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艺术细胞。

三、结语

音乐作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在具体音乐教学操作中,还在于教师的自身感悟,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面对大学生这样的教学对象下,高校音乐教师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音乐课程作为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其标准的指导纲要以及教学内容是需要完善的,笔者基于音乐教学中的困惑,诚惶诚恐,写于本篇。在对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研究下,借鉴并吸纳前辈学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应在美育前提下实现音乐欣赏教育的教学思考,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完成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者:朱飞晔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公共艺术对音乐教学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02170.html

    相关专题:电子图书系统 化学研究


    上一篇:思想家仁学的哲学思想
    下一篇:财务会计进行成本管理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