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网络技术分析儿童抽动症的方法

1分析方法

依照“名老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制定的科研信息调查表”的要求,采集病例文本信息,包括:人口学资料、一般临床特点、抽动症状、治法及处方用药,利用SQLServer2000工具对数据进行提取,根据术语标准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临床数据挖掘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的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建立以单个复方的组成药物作为节点,由连接某两个不同药物的边的权重表示这两种药物在多个复方中被使用的频度,根据处方配伍网络中的节点度分布挖掘处方配伍的核心节点,进而分析刘焯教授对抽动症的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

2结果

2.1多发性抽动症的核心处方及中药配伍情况

插页ⅩⅦ图1是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得出的抽动症病例的核心处方及药物配伍关系的复杂网络图,87条处方药物信息中的26项作为节点参与核心药物网络的构成,边权值较大的白芍、茯苓、钩藤、玄参、麦冬、合欢皮、珍珠母等中药为节点形成网络中心,形成网络的核心处方。使用的药物中频率居首位的是白芍,有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之功,其次依次为茯苓、麦冬、合欢皮、玄参、钩藤、珍珠母等有健脾安神定志、平肝潜阳熄风功效之品。图中每一味药物与周围药物的边表示配伍关系,药物节点之间的连接边的权重(即边上的数字)表示相连药物的配伍次数,白芍、茯苓、钩藤、玄参、麦冬、合欢皮、珍珠母等高频中药处于网络的核心节点。说明上述药物之间以及与其他中药关联度高,配伍使用频度最高,是治疗抽动症的核心处方药物,这与刘焯教授应用以自拟文静汤为基础方治疗抽动症的用药思路一致[4]。其次为僵蚕与石菖蒲、牡蛎、合欢皮、玄参、龙骨、麦冬、茯苓、钩藤、珍珠母、甘草配伍关系密切,再其次使用较多的为生石决、菊花、龙胆草、葛根、桑枝等。

2.2治疗高频抽动特征的方药配伍规律

图2是药物和抽动特征相关联的复杂网络图,本次研究以居高频抽动特征前5位的眨眼动眼、清嗓、动颈、腹部抽动、张嘴努嘴、耸肩为示范分析图2显示的关联结果。以眨眼动眼为主要抽动特征时,图中显示对应的处方中除核心药物外,还与菊花、龙胆草、沙苑子等药物组成的小核心方密切相关联;以清嗓为抽动特征表现时与浙贝、双花等关联度高;以动颈为抽动特征表现时除核心组方外,以葛根、桑枝为对药的出现频度较高;腹部抽动与半夏、瓜蒌等药物的小核心方关联度较高;出现张嘴努嘴的抽动表现时与连翘、藕节等药物组成的小核心关系密切。

3讨论

复杂网络对于组成复杂系统的多个元素,内在可以因某一种潜在关系而相互连接形成节点;某些节点拥有与其他节点的大量连接。而复杂系统是由少数集散节点所主控的网络系统,具有大量连接的集散节点所组成的功能团,能够反映其整体、共性的部分或全部特征[7-10]。研究表明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复方配伍过程具有无尺度复杂网络现象[10],这对中医药复方配伍、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本次研究根据复杂网络所具备的上述特性,用以分析刘焯教授治疗抽动症的临床经验思路,摒弃人为因素对研究所产生的干扰,客观地反映刘焯教授的核心处方及药物配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刘焯教授处方中存在核心的组织结构,这些药物所组成的核心药物配伍结构,代表了刘老临床处方的思维结构知识和治疗经验。同时根据治疗高频抽动特征的处方配伍网络中的节点度分布图中的药物配伍网络核心节点,并根据节点在处方中的同现频度计算其覆盖度,分析某一抽动特征的方药配伍规律。以眨眼动眼为抽动特征的处方配伍核心网络分析作为示范:该网络中核心药物(通过节点度计算)为白芍、茯苓、钩藤、玄参、麦冬、合欢皮、珍珠母、龙骨、牡蛎、石菖蒲、菊花、龙胆草、沙苑子等,前十味中药为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出的核心药物组方,该组方具有平肝熄风,健脾益气,化痰通络功效,体现了刘焯教授的学术思想。刘焯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病与五脏中的肝脏关系最为密切,小儿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患病易因脾虚而生痰,风邪挟痰易走窜经络,扰及心神。所以肝风内动是本病之标,脾气亏虚为本,因此以健脾化痰、平肝熄风为基本治则,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其他三味中药菊花、龙胆草、沙苑子是网络核心可信节点周围关联度高的药物,体现了治疗以眨眼为特征的主要药物配伍思路。因此。网络结构图与关联数据信息结合可以进行针对某特定抽动特征的处方配伍结构分析,提炼归纳形成刘焯教授临床中药处方经验知识,从而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或供年轻医生学习。该研究方法通过清晰、直观的表、图表现形式反映出本病的抽动特征、核心处方及药物配伍规律,便于理解,利于揭示专家的治疗思路,用于发现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促进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如回顾选择显效病例纳入研究,则可通过该分析方法挖掘有效中药复方,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实证,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作者:白晓红 孙婷婷 魏巍 康蓓蓓 刘焯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网络技术分析儿童抽动症的方法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111949.html

    相关专题:儿科护理论文 影响决策的因素主要有


    上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分层次管理法与护理管理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