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加强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不仅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包括:音乐素质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情感与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净化心灵。音乐是极为普遍的表情艺术之一,可谓是人类交流情感的世界语,一切进步的音乐艺术都蕴含了社会前进的内涵,如果当代大学生能多接触这样的音乐,就能对自己浮躁的情绪、不良的欲望等进行有效地抑制,逐渐养成健康的情感体验,帮助克服消极情绪,正确树立人生观。音乐素质教育能帮助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品质。在音乐素质教育里,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如果学生能多接触一些与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就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产生作用。音乐素质教育能帮助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从事音乐活动的人不仅要具备逻辑思维,还需要形象思维,不管是演奏、演唱或是二度创作,都能帮助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音乐具备较强的美育功能,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帮助开发智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最终不断提高音乐审美修养。由此可见,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加强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进入正规教学体制,让音乐变成必修课

教育部针对普通高校音乐的普及提出了指导方案,高校应坚决贯彻和落实,避免音乐课变得随意、不稳定。为此,普通高校应尝试把音乐素质教育真正纳入正规的教学体制中,把音乐课纳入教学大纲,严格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高校音乐课,仅依靠选修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机结合选修与必修,且要切忌把音乐课局限在欣赏模式上,而应采取听、唱、实践等模式,从而让音乐素质教育能走进普通高校、走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当前已经有部分普通高校落实教育部的指导方案,把音乐课纳入了学校正规的教学体制,把《音乐鉴赏》作为必修课来实施。音乐鉴赏的对象是一部部具体的音乐作品,促使学生通过在课堂聆听著名音乐作品的方式体验音乐、感悟音乐,从而参与到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中。不管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哪一种风格的音乐家,他们在音乐创作与演绎中都抒发出自己的情感,并希望音乐能得到人们的欣赏。在普通高校《音乐基础理论》、《中西音乐史》、《音乐鉴赏》等音乐基础课程里,音乐鉴赏处于音乐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因为它能帮助当代大学生直接接触音乐创作者的思想、表现手法,美妙的音乐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印象,把音乐鉴赏变成普通高校的必修课程对全面推进音乐素质教育而言意义重大。

(二)落实课堂教学实践,锻炼音乐实践能力

对于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而言,课堂实践活动是重要层面之一,而怎样调动大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将音乐素质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演唱、表演、舞蹈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体验音乐艺术,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等环节更加深刻地认识音乐,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对顺利推进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大有裨益。例如: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可在选修课的课堂上引入合唱指挥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对合唱的发声方法有一个深层次的体会,从而进一步了解各种基本的指挥手法,明白合唱过程中不同声部的特征及相互作用。

同时,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认知,把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调动起来,促使他们能创造性地把音乐表现出来,并通过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样,如果教师在选修课上引入乐器演奏的教学实践,就能引导学生了解演奏乐器的一般规律,了解各种各样的乐器及乐队的编制,熟悉各种不同的声部在器乐作品中的作用。此外,教师也可在音乐课堂上设计主题,鼓励学生按照主题开展创编活动,以此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综合实践能力。概括而言,音乐是一门技巧,普通高校学生要想在短时间里取得突破性的音乐造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音乐素质教育能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重新认识音乐,是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素质水平的关键。

(三)丰富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审美修养

课外音乐活动是一种活动类型的课程,是课堂教学之外的音乐教育,是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课外音乐活动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续,通过指导大学生演奏乐器、演唱声乐等方式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加深音乐感悟。课外音乐活动为大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提供了机会,能促使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乐趣,对大学生毕业走进社会之后的音乐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导。音乐课外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中亲身感受音乐,获得有益的音乐艺术体验,从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修养。例如:学校及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器乐类比赛或歌咏比赛。人类最美妙的乐器是嗓音,歌咏比赛就是一个重要的课外音乐活动形式。尽管当前不太适合在普通高校里依据原生态、美声组、民族组、通俗组等专业分类方法开展歌咏比赛,但学校可以简化,对歌咏比赛的参赛者进行统一评分,可与纪念日、节日等有机结合,形成学校的传统,每一年都定期举行。又如各地普通高校可统一组织开展综合文艺汇演,它是对各门艺术的综合,可在国庆纪念日或新年等节日举行,活动的宗旨不是培养个别的艺术天才,而是普及艺术文化。

当然,教师首先就应对综合文艺汇演充满热情,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出他们的参与欲、求知欲,引导和鼓励一些在音乐、舞蹈等艺术上有自卑感、害怕出丑却又想尝试的学生大胆走上综合文艺汇演的舞台,为他们创设直接参与音乐的机会和条件,发挥艺术潜能。另外,不参加演出的学生也能得到近距离观赏音乐演出的机会,他们的音乐素养也将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确保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得到在学生中得到普及和加强。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普通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摇篮,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转变音乐素质教育观念,加大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把音乐基础课程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学体制中,通过必修与选修相互结合、落实课堂教学实践、丰富课外音乐活儿科医学论文动等策略加强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建设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作者:张文馨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加强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93891.html

    相关专题: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中级工程师论文发表


    上一篇:教育学作为大学生德育隐性课程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