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农学报之农事新闻报道释解

一、连续性报道

连续报道,或称追踪式报道,或称行进式报道,“紧紧围绕某一新闻事件,紧跟其发生、发展、转折一直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及时的、连续不断的报道”[3]300。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地、突出地、连续地进行报道,容易唤起读者的注意力,影响大,效果好。《农学报》在经营农事新闻栏目中,尝试性地采用了连续报道的叙事结构,对具有重大意义的农事活动运用追踪报道的方式加以记录传播,旨在使受众群体能够了解农事消息或农业贸易、生产及农会活动的全貌,及时准确地把握各省农事进展过程与最新动态,以便于根据传播的信息调整农业生产活动。连续报道所选取的题材必须是受众普遍关注的事件,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切度,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农学报》创刊于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之际,学会、报刊、学堂形成三位一体的办刊格局,限于“乡劳野夫”这一广大受众的学识空缺,报刊传播的科学知识需要通过学堂这一特殊的机构才能得以广泛传播,而学堂同时赋予报刊的教育职能,“将其作为切磋学术的重要媒介,在教育资源极为匮乏的晚清社会成为重要的师资力量”[7]。“学务之要约有三端:一曰研究,二曰广育,三曰报章。此三者固宜次第举行,渐求进化,尤须相辅而行乃收实效。”[8]这是对晚清学堂教育职能与报刊社会传播功能的一种高度的凝炼。特殊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晚近报刊与学堂之间相辅相成的依托关系。《农学报》编辑亦能认清实务,捕捉到农业学堂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传播作用,并对其作以追踪。第11册《蚕师应聘》中谈及,“杭州拟办蚕学堂,现聘请宁波江君生金为教习,江君曾学看蚕病法于巴斯陡,又曾遍历法意日本,凡察种饲育缲丝各术,皆极精究,刻已应聘至杭,明春即开学矣”[9]。首次透露杭州即将创办蚕务学堂的信息,聘蚕师作教习,为学堂的创立作了重要的师资力量的准备。相继在第12册中,《学堂兴筑》一文明确提出筹建杭州蚕务学堂的规划,“杭垣创建蚕务学堂,准于明春开办。现拟建造屋宇,已于湖上购地,鸠工估费,林迪臣太守特命邵伯?茂才董其役云”[10]。学堂务必有其活动场地,因而购地建造屋宇便成为创办学堂的首要工作,为教习活动提供固定的场所。此文对创办学堂的前期筹备工作作了详细报道。其后在第21册中就创办学堂一事,进行跟踪报道,颁布了《浙江蚕学馆招考章程》,例如“蚕学馆之设,以考验蚕种,分方做子为第一要义……,饲蚕种桑等法,亦详细讲求,大旨取康发达成法,参以中法以求蚕病”;“本馆先在杭州西湖金沙港建屋购器,试办三年,俟有成效,再行推广办理”;“在馆诸生,必遵馆中所定课程规条,尽心学习”[11]等规章制度,对其招考条件“有家世业蚕,文理通顺,年二十左右,明敏笃静者准其投考”[11],考试时间,课程要求,请假制度,食宿管理等各方面均作详细规定,规范学堂秩序,以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第26册中,继续对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行进式的报道,蚕学馆开始聘用蚕师,传授蚕事之法,“杭州蚕学馆,现由日本驻杭领事速水君,代聘农学士至杭教习,并译人以为传诂之用。现考取各生,颇有已明习蚕事者,将来成效,可欲卜也”[12]。可见,蚕学馆的办学情况已步入正轨,略显成效。关于浙江兴办蚕学馆一事,从学堂兴筑到颁布章程,聘用蚕师,这一系列动态过程描绘出蚕学馆兴学的发展轨迹,这些前期步骤都为“蚕馆开学”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在一切条件充分具备的情况下,蚕学馆正式开学。第29册中,如实记载,杭州创办蚕学馆,“已于上月(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三日开学,学生三十人,备取学生三十人,额外二十人,留学日本者二人。日本蚕师名轰木长,为其国宫城县农学校讲业管主云”[13]。养蚕业作为中国传统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备受事农者关注。杭州蚕学馆兴办在当时是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新闻事件,对科学养蚕植桑以及推广农事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及传播功能。《农学报》农事新闻栏目对蚕学馆的创办过程的报道具有一种鲜明的动态感和新奇感,时间延续性较强,对这一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追踪式报道,极其重视事件的最新发展状态,是一种显性的纵向连续报道。现代意义的连续性报道对时效性这一特点极为重视,尤其是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蚕馆开学这一则报道持续一年之久,一定程度上不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这与其所依附的社会环境、传播渠道以及农业本身发展的特点等多种局限性是息息相关的。《农学报》在农业新闻中采用连续性报道这种方式即为一种创新,连续地报道同一事件的相关信息和动态过程,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切度,使该蚕学馆形成一种社会影响力,从而对蚕桑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预测性报道

预测是在现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预测,而不是凭空预测。《农学报》中预测性报道方式多用于对农业贸易情形、市场价格的预测,分析农产丰收、市场走向情况之后对市价、农产获利的前景作出科学的预测。在《农学报》第5册中,考察两年间蜀东米的收成状况,对米价进行预测。“蜀东去岁不登,米价奇贵,今岁青黄不接之时,斗米千五百文。幸春夏之交,雨晹时,若豆麦可卜丰收,然待哺者多,市价恐未易骤平也”[14]。这种预测都是以确凿的事实或调查为依据的,经过缜密的分析估测农产品的发展趋势。《麻利可兴》一文中,及时把握国内外的麻产量,指出“全球产麻之处,推中国为最良。然中国惟江西一省,擅夏布之利,他处仅供索约綯而已。故种者不多,利亦不厚。今美国求得新法,用化学制麻,软白如丝,布不殊罗谷。然所产甚少,往往来华购取,苛中国将硗瘠之地,广植苎麻,将来利益不在蚕桑下也”[15]。通过这一调查,对市场现状的准确把握,得知中西产麻数量甚少,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分析、推断出麻利可兴,帮助人们了解、认识农产品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根据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调节农事活动。

三、新闻述评

新闻述评以叙述新闻为主,加上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恰到好处的评论,是介于消息和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报道形式[3]322。新闻述评是作者本人对新闻事实直接表示意见,希望读者对新闻事实所取的态度与其相一致。《农学报》在刊登消息时已经萌生了这种报道意识。如《农学报》13册中,《闽茶精制》中如是说:“福州某洋行所办制茶公司,前月将第二次制造之茶当众出投,以价高者得,而投票者出价颇昂,不减上次。另有该公司茶园自植之茶,色味较外洋远胜,亦于是日出投。刻拟在园内再种茶七万株,以冀推广。吾华业茶者,当亟思振作,不然利源将日益外溢也”[16]。此条消息主要陈述福州某洋行所办制茶公司制造的茶叶品质精良,出售价格较高,利润颇丰。选题及题目看似具体,而作者却能“小中见大”,直指问题本质,在摆出闽茶精制的事实之后,继而转为对中国茶叶“当亟思振作”的忧思与倡议。《农学报》第16册刊登《和使论茶》一文,便采用了这种报道方式,作者在提倡旧法制茶时,列出了各国喜购中国茶的一系列事实:终理各国事物衙门,咨称准驻京和国钦使克罗伯照会,称现有本国京城茶商来函,谓中国新法所制茶样,惜未佳甚不及旧法色香味品之佳,且将茶之本原尽行丧失。现爪哇印度锡兰等处,皆精心植茶。然比之中国旧制之茶,皆不能及。刻下欧洲欲购中国上品佳茶,无处可觅,想系中国产茶之处,未知欧洲等处,均欲购买之故。前中国上品茶,在英和销卖,价值比之新制之茶约昂三倍。惟印度茶现亦运往他国售卖,而欧洲人皆喜购中国茶,不喜购印度茶。俄来信均如是言[17]。作者首先陈述了中国旧法制茶色香味俱佳,为新法所不及这一事实。随即,以欧洲各国喜购中国茶为例证,强调中国茶具有较大的市场。在列出事实之后,顺水推舟地议论道:“中国茶商,当实力讲求焙制之法,特请本衙门致意,通晓产茶各处,整顿茶务,以固利源”[17]。从新闻标题的“论”字,便能从中悟出本篇报道有论的成分,而从其内容分析,是在大量事实叙述的基础上所作的论,有述有评,边述边评。由于述评中有了充分的事实和有说服力的例证,由此发生的议论更具有说服力、号召力,能够引起各地方政府的重视,致力于焙制茶法的改进,以推广中国茶,闻名于各国。

四、农事新闻报道方式之意义

《农学报》办刊之初的宗旨为“广开风气,维新耳目”。在其主要引进翻译西方农学知识的同时,也对国内的农事情形作了刊登,这些新闻栏目的设置多以几近同时的“时务报”“知新报”等为参照范本。虽为一份专业科技期刊,“不干政治”,但《农学报》的编辑仍探索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对农事消息作以更有效的传播,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他们对办刊模式、报道方式作了更为有价值的探究和摸索。在新闻报道中,采用更为灵活多元的报道方式,如专题性报道、连续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多种方式,虽时效性、完整性不及现在专业角度的新闻报道方式成熟,但也初步具备了基本的雏形。运用多种方式报道的农事短小新闻,给严肃的学术期刊增添了不少活力,使期刊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可见,《农学报》的编辑用心之良苦,在国人自办报刊尚不成熟政局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仍能够致力于探索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以求鲜明有力地实现传播意旨,实为不易。作为一份专业科技期刊,传播农事消息、西方农业科学知识是为其办刊宗旨,但是本刊编辑仍能在基本职责之余,探索新的报道方式,以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就应征了《农学报》编辑群体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强烈的敬业精神与人格力量。在晚清风雨飘摇的社会环境中,《农学报》能坚持十年之久,与其编辑团体的兢兢业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始到终的这一路虽然走得步履维艰,但确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刘小燕 单位:商洛学院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农学报之农事新闻报道释解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39517.html

    相关专题:少年电世界杂志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成本管理策略
    下一篇: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素质养成的影响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