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摘要:由于《基础工程》这门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逐渐跟不上工程现状讯息万变的步伐,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土建行业的时代需求。针对目前土建行业的发展现状,应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理论,还能在工程实践领域进行正确的应用。

关键词:基础工程;教学模式;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

一、《基础工程》的课程特点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对《基础工程》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桩基础、浅基础、基坑工程、边坡工程和地基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为未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世纪之后,土建方面的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样使《基础工程》这门课的授课内容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土建行业的要求。为了使本课程体现出强理论、强实践和强综合的三大特点,适应目前土建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应对授课模式进行优化,并且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理论,还能在工程实践领域进行正确的应用。因此,需要对《基础工程》课程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与改革。

二、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基础工程》课程包括理论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内容。目前,我校在教学内容上的课时分配为:理论方面24课时,课程设计方面1.5周。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是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对于其中部分公式的讲述是采用板书的形式加以推导说明。在教学内容上,《基础工程》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地基承载力分析、浅基础设计计算、基础沉降分析、桩基选型、桩基承台设计计算等理论内容。课程设计是针对理论课程的实践,在给出设计资料后,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两项任务:一份浅基础相关的设计绘图及一份深基础相关的设计绘图。在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中,首先对理论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及总结,其次,提升作图、识图能力,以弥补基础知识的缺陷。就目前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来看,《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越发突出。近年来,由于教学体系改革,《基础工程》课程的课时被极大地压缩。课时一再压缩,然而课程内容并未有所减少,甚至增加了对部分新技术进展的熟悉与了解等内容。这使得本就难以完成的规定教学内容更加无法完成,从而加深了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该矛盾使得教师的备课工作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得不对一些次要内容进行压缩甚至直接跳过。2.学生对知识点缺乏系统认识。教师上课过程中无暇仔细将重要的知识点展开,导致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缺乏感性的认识。理工类学科的公式推导一直给人一种艰涩难懂的印象,但事实上,一旦搞清楚每个步骤的含义,顺着每一步走下去,你会发现那些难啃的公式自然而然地就在你脑中形成。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就教学经验来看,如果能在课堂上带动学生发散思维参与到某些重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来,那么将会大大加深同学们对公式本身的理解,甚至不需要特意花费时间死记硬背,就能将公式轻松记下来。在考场上,由于考试氛围紧张,时间紧促,不少平时死记硬背公式的同学临场记不起公式导致失分;而那些对公式推导比较熟悉的同学,此时却能够在模糊的推导印象中将公式进行还原。3.“教”与“学”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教师提高了教学速率,课堂讲课节奏加快,学生忙于画重点抄笔记,在课堂上无暇将教师讲授的内容消化吸收,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缺漏和误解。同时,教师还要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当下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展开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规范阅读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建筑设计、施工现场的影像以及文字资料,从而加深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感性认识。然而所有这些任务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且信息量又比较大,学生的专注力和接受能力都受到了更高的挑战。有些同学反映:老师你上课过程中讲的我都懂,但是下课以后就好多知识点模糊了。复习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习题也是简单地套公式,并不理解解题过程。这一现象侧面印证了学生并不能完全消化课上的内容。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基础工程》应在教学各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形成“教学内容模式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考试考核制度弹性化、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的教学模式。1.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课程内容重组,选择重要的基本理论进行授课,减少灌输式的教育并同时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基本理论联系向工程实际转变。基础知识部分应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其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计算公式以及规范规定等,这样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从而能够更好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2.教学手段多样化设计。对于各章节内的知识讲解,采用“问题驱动法”开展教学,促使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知识的理解。此外,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与实践结合,并同时辅以身临其境的讲解,将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实现“教、学、练”的一体化。3.考核制度的改革。在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应采用过程考核并同时注重成果考核。将教学过程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为过程考核成绩,从知识掌握、应用、创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以课堂表现和提问、问题讨论的参与度、大作业的成效及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考核成绩。通过过程和成果的两方面考查,取消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充分理解基本理论、充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级应用型土木工程师。4.课程改革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基本理论、整合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等方式教学。采用小组协同配合作业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的双重考核模式,优化考核制度,形成优化的考核制度。

四、总结

通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可以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的衔接也效果显著,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工程运用能力都有所增强。这样促进学生由掌握基本知识向综合实践能力的转化,加快了我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步伐,提高了我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程晔,艾军.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03:99-101.

[2]平琦,朱杰.卓越计划背景下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3,24:46-47.

[3]王月香,顾欢达.建筑工程方向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0,05:91-93.

[4]刘华强.《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09:89-英语医学论文90. 商业经济论文

[5]黄孟雅.“基础工程”课程教改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6,02:61-64.

作者:左熹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264302.html

    相关专题:初级会计电算化 电信网技术


    上一篇: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