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贫血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现状,为制定学生贫血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7,9,12和14岁学生共2912名,采用改良叠氮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通过学生体检获得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值等数据。结果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血红蛋白质量浓度中位数为133g/L,贫血患病率为7.0%(95%CI=6.1%~7.9%),男生为6.4%(95%CI=5.5%~7.3%),女生为7.7%(95%CI=6.7%~8.7%)。在总人群、男生和女生中,年龄和BMI均对血红蛋白浓度起正向作用(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和12岁组患贫血的风险是14岁组的1.761(95%CI=1.114~2.782)和1.857倍(95%CI=1.218~2.831)。结论广州市中小学生贫血仍处于“轻度”流行水平,应加强低年龄和青春期学生贫血防控。

【关键词】贫血;患病率;回归分析;学生

贫血是中国学生的常见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我国学生群体贫血患病率已大幅下降[1],但对生长发育处在旺盛时期的学生,即便是轻度贫血也会对其造成如生长发育障碍、认知和智力发展受影响和免疫功能降低等深远影响[2]。2013年一项全球性研究显示,贫血是造成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3]。本研究在广州市监测点学校中进行血红蛋白浓度检测,旨在了解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贫血的患病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1日—12月30日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先以广州市30所监测点学校为调研点校,每所学校抽取2个年级(小学二、四年级,初中一、三年级),再在每个抽中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构成调研样本。凡年龄不为7,9,12和14岁,患重大脏器疾病、急性病和身体残缺者均不纳入本次调查。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共有2912名学生进入调研样本,男、女比例为0.96∶1。年龄分布为7岁623名,9岁711名,12岁981名,14岁597名。1.2方法1.2.1血红蛋白采用改良叠氮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由经过培训的检验技师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4]的操作方法,使用HemoCue201+血红蛋白仪对被试左手无名指端内侧血液进行检测。每台HemoCue201+血红蛋白仪使用前均用con-trolcuvette进行质量控制。1.2.2贫血的筛查和严重程度分级标准采用2011年WHO颁布的“儿童少年血红蛋白浓度筛查贫血及其严重程度”标准[5]。根据血红蛋白质量浓度,5~11岁学生低于115g/L为贫血,其中110~114g/L为轻度贫血,80~109g/L为中度贫血,小于80g/L为重度贫血;12~14岁学生低于120g/L为贫血,其中110~119g/L为轻度贫血,80~109g/L为中度贫血,低于80g/L为重度贫血。1.2.3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由经过培训的体检队医生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进行身高和体重测试和记录。所使用的机械式身高坐高计和电子体重计均经过统一校正,BMI=体重/身高2(kg/m2)。按《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GB/T31178-2014标准[6],根据BMI值,将学生分为正常、超重、肥胖和消瘦4组。1.3统计分析采用双人双录入的方式进行数据录入,并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和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血红蛋白状况调查对象血红高蛋白质量浓度为非正态分布,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的中位数为133g/L(P25为126g/L,P75为141g/L,范围为89~186g/L)。各年龄组间血红蛋白的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88.383,P<0.01),其中7和9岁组男女生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409,-0.186,P值均>0.05);12和14岁组血红蛋白浓度男生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956,-14.724,P值均<0.01)。将年龄和BMI与血红蛋白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人群、男生和女生中,年龄和BMI均对血红蛋白浓度起正向作用(总人群β值分别为1.900,0.850;男生β值分别为2.971,1.200;女生β值分别为0.955,0.366,P值均<0.01)。2.2贫血患病现况广州市学生贫血患病率为7.0%(95%CI=6.1%~7.9%),男生为6.4%(95%CI=5.5%~7.3%),女生为7.7%(95%CI=6.7%~8.7%)。各年龄组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08,P<0.01)。14岁组女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P<0.01),其余3个年龄组男女生贫血患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贫血的学生中,轻度占66.3%(136/205),中度占33.7%(69/205),无重度贫血。见表2。2.3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关系体重正常、超重、肥胖、消瘦的学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7.0%(148/2122),7.7%(22/285),4.4%(9/206),8.7%(26/299)。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年龄、性别和营养状况为自变量(年龄:1=7岁,2=9岁,3=12岁,4=14岁;性别:1=男生,2=女生;营养状况:1=正常,2=超重,3=肥胖,4=消瘦),贫血与否为因变量建立模型,结果发现,7和12岁组患贫血的风险分别是14岁组的1.761倍(95%CI=1.114~2.782)和1.857倍(95%CI=1.218~2.831)。见表3。

3讨论

本次调查中,学生总体贫血患病率为7.0%(95%CI=6.1%~7.9%),低于宁波市[7]和大连市[8]报道的贫血患病率,同时低于2005年广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贫血患病率(9.38%)[9],与2010年在广东省中小学生中调查的贫血患病率(5.6%)相当[10],高于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检出率(4.27%)[11]。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群体仍处于轻度贫血流行区,未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12]的要求。贫血学生以轻度贫血为主,并未发现重度贫血,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8-9,11]。针对贫血学生以轻度为主的特点,建议改善膳食结构,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强富铁食物的摄入。调查发现,7岁学生发生贫血的风险明显高于14岁学生,同时还发现年龄对血红蛋白有正向作用,也就是年龄越大,血红蛋白浓度越高,与朱艳娜等[13]和杜文雯[14]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年龄越大,发生贫血的风险越低。而12岁学生发生贫血的风险也是明显高于14岁学生。根据2010年的调查[15],广州市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启动的中位数年龄分别为11.6(10.8~12.5)岁和9.8(9.0~10.4)岁,月经初期的半数年龄为11.9(11.8~12.1)岁。10~12岁恰是青春期发育的启动和月经来潮时间,在该时间段内学生生长发育加快,对营养的需求增高,使得12岁年龄组学生的患病风险提高。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和初中新生中开展贫血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课,指导学生合理膳食和掌握自查方法,对于及时发现、早期治疗会有较好的效果。虽然国外有研究显示,超重、肥胖学生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较正常学生高[16]。但本次调查并未发现超重、肥胖和消瘦的学生贫血患病风险较营养正常学生高,与朱艳娜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男、女生的BMI值对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均起正向作用,与杜文雯[14]报道的中国3~44岁居民各年龄组中超重、肥胖与血红蛋白均呈正相关的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显示BMI对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起负作用或不起作用[13,17]。关于BMI是否会提高贫血的患病风险和对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是否有趋势作用尚无定论。综上所述,广州市义务教育学生群体贫血检出率仍处于轻度流行区,小学低年级和青春期学生贫血发生风险较高,应注意加强此群体的贫血预防信息安全管理干预。

作者:杜雪莹 谈蔚清 杨帆 叶健陶 杨杰文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贫血因素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98364.html

    相关专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方案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