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景观规划方案构思与设计理念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与自然的亲近,渴望回归和融入自然。现代项目户外景观环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栖居的场所,设计中如何体现这种需求,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心理、生理需求,无疑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云秀康园”项目谈谈现代项目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方案构思和表现设计理念的问题,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景观规划;方案构思;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47-0086-03

1工程概况与项目分析

1.1区位分析

“云秀康园”项目位于春城昆明的官渡区,距离城市中心区约6km,规划总占地面积约66万m2,规划净用地面积约为43.8万m2,东北侧临城市干道广福路,交通较为便利,地块所在东南片区将成为昆明综合型经济三角洲,并成为连接昆明主城与呈贡新城的枢纽,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1.2自然景观资源

基地西南面有规划中的大型湿地公园———“西亮潭”公园,将成为整个片区的主体公园;从基地南面远眺可见有“睡美人”之称的西山;基地内部有进入滇池的广普大河蜿蜒而过,通过整治将有望成为本项目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基地内规划中的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及教育用地内绿地。保证了整个片区的生态环境。

1.3人文资源

基地所属官渡区位于高原明珠滇池北岸,是云南省会城市昆明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官渡区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是滇文化发祥地之一,古镇内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在不到1.5km2的面积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基地北侧的云秀书院属于新昆明建设核心工程之一的云秀片区工程(包含中小学、党校教育楼、学生教师宿舍、图书馆及国投大厦等设施),由官渡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云南官房企业集团联手开发建设,致力营造中国“儒家”文化的氛围空间。此书院的诞生赋予了整个片区更高的文化空间品质。

1.4基地现状分析

整个基地场地平整,内有广普大沟河道河水由北向南穿梭而过,流向滇池,河道现有驳岸以自然驳岸为主,河水污染应考虑主要用生态的湿地处理手法进行景观设计。场地树种主要由五种植物———垂柳、桉树、无花果、蓖麻、杨树组成,以柳树数量最多,桉树次之,其余不均匀分布在场地中,大部分树种沿河分布,已经有一定的生长年限,不宜作大规模移栽,故在沿河树种设计的时候应尽量使用现有树种,设计有当地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

2方案构思和设计理念

“云秀康园”项目主题:“临湖·眺山·闻书香”———“临湖·眺山”体现的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闻书香”则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方案构思和设计理念由此主题展开,思索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致力营造一个两者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

2.1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自古人以地成,地以人传。在时间的运演中,山水催生人文,人文见证山水,山水将自己的特征深深烙进人的灵魂,而人又以自己的个性及其所创作造的文化反射山水的特征,人与自然因此互相构设,互为主客,形成彼此依存而又各自独立的自然史和人的历史。18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和工业发展以来,推行人统治自然的哲学,人的主体性和优越感不断的过分张扬,自然界失去它的重要地位。人与自然领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的问题。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新审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与本次项目相关的广普大沟以及滇池的污染问题也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因此希望通过我们的景观规划设计能为减轻污染尽一份微薄之力。

2.2中国传统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大自然为审美认识和审美表达的对象,这些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指导思想体现在“师法自然”、“中得新源”等园林创作手法中,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处理手法: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追求诗情于画意相融铸的情境,理水讲求曲折有致营造深远意境,园林花木配置保持自然原生态不露人工修饰痕迹等等,这些都极好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关系,切合这次项目的主题。

2.3基于对本次项目主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用地现状的分析

基于自然与人文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理念,造园方式的回顾,我们选择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作为此次项目的景观风格,以中式传统的造园理念为指导,用现代景观建造方式进行创作,紧扣“临湖。跳山。闻书香”的主题,利用项目周边及内部景观绿化资源的优势,融入丰富的人文资源,营造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大型生态社区。主题定位:我们精心挑选七种影响中国文化的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植物元素:桃花、杨柳、玉兰、竹、莲、桂花、山茶,并使他们分别与:桃园、春景、龙、书香、瑶池、月色、私家“后花园”七种元素相关联,营造七种不同特色而又相互渗透的景观空间。

2.4七个主题景区主体解读

2.4.1芳林春晓(梦桃园)

设计目标:我们把此区作为整个景观的开始考虑,重点要展现整个片区的景观风格定位,创建标志性景观,把我们的设计理念展现出来。主体解读:芳林春晓(梦桃园)———“春”是一年的开始(也是对昆明四级气候宜人的美誉);“晓”是一日的开始;“桃花源”是国人心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2.4.2鸟鸣春涧(杨柳岸)

位置:此区为基地内广普大沟河道以及沿河退让绿化带。广普大沟河道河水由北向南穿梭而过,流向滇池,该河道及沿岸景观是本项目有别于其他项目的独特景观资源,其对于整个片区绿化生态空间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这次设计的重点之一。设计目标:因河水污染不可做景观水,我们对河道的处理主要考虑使用生态湿地的处理方式,湿地潜在的自然生态过程也是水源净化的过程,利用湿地的净化原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河道水质净化的问题,种植大量本土水生湿地植物营造一个幽深静谧的浅水湿地景观。河岸的处理主要在设计两种标高的河岸步道,使个重活动空间分布其上。河堤标高比常水位高约2m结合现状的条件设计自然过度的大缓坡草坪和植物群落,与河道的湿地生态群落交织融合。另外,此主题区因广普大沟河道的穿梭与其它4个主题区发生联系,故设计的时候并非孤立考虑,而是把它和各个主体联系,致力设计出不同特色的河岸景观效果,使其成为人们游赏、休息、聚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主题解读:鸟鸣春涧(杨柳岸)———“春”是主题的延续,“杨柳”是河道现状的主要树种,以杨柳做主题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因地制宜”的体现,“鸟鸣春涧”来自王维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们利用缓坡、木栈道、小瀑布生态植物群落的搭配,以及鸟类,小动物、昆虫类的引入,营造蕴含生机的幽静景致。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作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在这里我们也把“杨柳岸”与“春”结合,再根据“杨柳岸”的位置按春天的来去先后分为“迎春”、“赞春”、“留春”三个主题。

2.4.3朝露夕菊(藏龙地)

玉兰树是昆明的市树,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洁的人格。此主题“朝露夕菊”就取自此诗。“女龙花”,又叫大理木兰,花色洁白而馨香。此主题以玉兰树做主题树,配以中国元素“龙”作为主题元素,设计龙头喷水小品,龙形围墙游廊等,打造此中心景观区成为一块“藏龙地”。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区特意设计“采菊”为主题景观小空间,与其主题“眺山”相呼应。

2.4.4清风竹林(闻书香)

此区以竹作为主题植物,中国是竹的故乡,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植物资源中,非竹莫属。自古文人偏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孟浩然有诗云:“逸气假豪瀚,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此区主题“清风竹林”取自于此。“闻书香”在此点题。

2.4.5瑶池碧莲(观云起)

采用中国传统的挖池筑山“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设计有三个绿岛的湿地池塘景观,种植“莲”为主题植物,搭配喷雾的水景效果,营造瑶池仙境效果。云南:彩云之南,此区特意设置供人们观赏晚霞彩云的“观云榭”、“观云亭”等主题休闲空间。

2.4.6月移花影(听桂落)

此主题主要是针对靠北面的10m宽狭长绿地空间定义的,这里设计安静舒适的散步道,主题植物使用以桂花为主的香花植物,自古桂花总是与月色相关联,我们取自欧阳修“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的“月移花影”成其主题。

2.4.7四时灿漫(后花园)

在这里,我们用《园冶》在“园说”中写道:“收四时之灿漫”为主题致力营造有四季变化的,丰富多彩景观特点的“私家”后花园。主题园林植物山茶花。

3结语

本项目的景观设计主题是在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分析中产生的,力求设计出体现中国传统特色园林的现代景观,并希望能给正在致力与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设计师们一点灵感。

作者:胡蓉 单位:广州市景森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景观规划方案构思与设计理念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90525.html

    相关专题:创新5.1声卡效果包 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上一篇:新产品开发微观机理解析
    下一篇: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实施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